站在草根的立场,浅析八大教授、权威对新医改的解读
由人民网苏楠编辑的专家点评 ,分别列举了郑秉文(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教授)、韩克庆(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吴永佩(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教授)、许嘉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司长)、刘新明(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任文杰(河南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院长)、许树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等医疗、经济、高官社会贤达八大教授、权威对新医改进行了解读,可谓是阵容强大,其权威性一定是不容置疑,那么就让我们站在草根层的立场上来浅析浅析这八教授、权威对新医改的解读。
1、郑秉文(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教授)解读的:医保全覆盖
郑秉文:破解“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并不单是控制药价,而是在建立起医保制度后,提高报销水平,减少个人支付比例。没有一个完善社保体系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社保体系覆盖面狭小,或者城乡割裂,就会形成待遇水平差距较大的碎片化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目的就是降低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比例。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草根浅析:
郑秉文是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教授,组织者把这位拉美所所长、教授弄来解读新医改,是什么意思?是暗示中国的医改是借鉴拉美的经验,还是想学习拉美的经验?虽然这位拉研究教授对新医改的解读,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让我们草根明白新医改新在哪儿,不过,他所说的“没有一个完善社保体系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这句话却点到了社会一个病根。
2、韩克庆(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解读的:异地医保
韩克庆(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异地医保不仅涉及退休老人异地养老的问题,也涉及农民工流动的问题。解决异地医保,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制度层面的衔接问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将城乡居民、城镇和乡村统筹合一,必须缩小城乡和地域之间的差距。这是医保制度建设的方向。
草根浅析:
韩克庆教授认为:“解决异地医保,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制度层面的衔接问题”。谁都认为是医保是社会制度“制度层面”问题,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七十年代曾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先进典型,改革三十年,人民的医疗保障不仅没有大幅度的提高,相反人民看病却感到不如那个经济崩溃的时代。
怎么解决?。韩克庆教授又认为“这是医保制度建设的方向”。既然提出了医改,就应该有时间上的规划,只是把医疗改革作为一个“方向”,听起来让人感觉到有些象共产党人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自己奋斗的“方向”,至于目前怎么办,要多少代实现,却没有解读。这话不是等于没有说吗。
3、吴永佩(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教授)解读的:基本药物报销
吴永佩(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教授):基本药物制度是世界上比较普遍的形式,对于降低药价、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有重要作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其遴选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针对主要疾病医疗所需而制定的。基本药物是初级医疗卫生所需的最基本且必须的药物。为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需制定国家药品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临床诊疗指南。据悉,卫生部已组织医药学有关专家逐一制定这些政策与技术规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新版即将公布;国家药品处方集已启动制定。临床诊疗指南应首先制定“抗菌药物标准治疗指南”,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其他临床专科疾病的诊疗指南,并推向医疗机构实施。
草根浅析:
吴永佩教授谈了一大堆什么药物制度、药品处方集、药物目录专有名词,草根们看不懂。草根们想知道的是,这些名词与医药价格有关系吗?几角钱的药可以卖到几十元,几分钱可以看好病的药,医药生产单位不愿意生产,医药销售单位不愿意进贷,“药物制度、药品处方集、药物目录”能不能管得了?如果管不了,那制定又有什么用?
4、许嘉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司长)解读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
许嘉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司长):对基本药物实行招标采购,不仅仅是为了在药品价格上进行竞争,从实现基本药物的安全有效来看,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保证基本药物的质量。我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众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之间在药品质量管理能力、控制风险的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实行招标采购也是对药品生产经营质量和能力的招标。要招标选择社会诚信度高、质量管理好、控制产品风险能力强的企业来生产和配送基本药物,在生产和配送环节上保证基本药物的安全有效。
草根浅析:
一个副司长的官位应该说不是很高,但是目前中国的政策很多都是由这些官位不很高的小人物制定的,或者都是这些人为了迎合信奉市场经济的领导们制定的。可别小看了这些司长副司长。那个原来的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益,充其量也就是个司局级,其能量非同小可,仅从王益不识五线谱却能创作出大型交响乐《神州颂》,并且在全国各地巡演几十场,红遍大江南北,各级地方政府心甘情愿的出大价钱争先恐后为其演出买单,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致辞,甚至竟激动得语带哽咽,可见其呼朋引类,呼风唤雨的本事。
许嘉齐副司长认为:“对基本药物实行招标采购,不仅仅是为了在药品价格上进行竞争”,其讲话中有了“竞争”、“招标”,已经用不着分析了。什么是“竞争”?又什么是“招标”?草根们经过改革三十年,早已经领教了。什么“诚信度高”啊、什么“质量管理好”啊、什么“控制产品风险能力强”啊,只要想一想三鹿问题奶粉是怎么被电视台、质检部门吹上了天就明白所谓的“诚信度高”、“质量管理好”在这些人管理下的“竞争”中会有什么结果。不信,就等着瞧。
5、刘新明(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的解读:基层医务人员待遇
刘新明(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看病难主要难在“两头”,即偏远农村地区和大城市大医院。其根源在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备、人才等方面“软硬兼施”,均衡配置医疗资源。通过试点推广“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让乡村医生、基层医生进入大医院接受培训,然后走出医院下到基层,切实缓解农村、社区看病难。
草根浅析:
看了刘司长这段说话,草根第一感觉就是官腔、官调、官僚味十足。草根私下想,若是把这位司长大人就下放到北京某个企业,当一个普通打工者一年或更多时间,拿工人的工资,享受工人同样的医保待遇,与工人吃住在一起,刘司长还会这么总结“看病难”吗?
偏远农村地区和大城市大医院的差别是可以在医疗改革中短期解决得了的吗?把“看病难”简单的归结于城乡差别,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让这么一个官僚老爷把持着关系到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医疗管理部门,老百姓只能很失望。
老百姓看病难不是在于大城市、大医院,而主要是在于医药贵,医生的医德差,以及没有或者很小的医疗社会保障,这才是百姓心中看病难的主要矛盾。
6、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解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既是医改惠民的起点,又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终点。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保障是国际通行做法。在推行均等化的过程中,要重点解决服务质量的差距。要从根本上建立新的统筹城乡的卫生筹资和投入模式,做到城乡卫生均衡发展,保证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同等服务、获得同等补偿。
草根浅析: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重恩教授,解读就是不一般。张维迎名扬四海,其旗下的教授说话自然要高明,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嘛!
白重恩教授说医疗改革要“城乡卫生均衡发展”、“提供同等服务”、“获得同等补偿”。这是多么伟大的医疗改革,说的多么激动人心。要么就不做,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要么就是全包下来,一样的对待。怎么做到“城乡卫生均衡发展”?把北京的三0四医院搬到农村,还是在全国所有农村建立一个相同的三0四医院?否则怎么才能实现“城乡卫生均衡发展”?怎么才能做到“提供同等服务”、“获得同等补偿”?完全是不着调的话。现在的工农人民大众看感冒都看不起,不敢看,唱这些高调有什么用?还是先把医疗保障建立起来,把药价虚高和天价的医疗费用降下来吧。老百姓并不指望能与你教授大人享受同等的待遇,
7、任文杰(河南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院长)的解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任文杰(河南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院长):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低、效果好,但又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设立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投入不再是以单个项目,也不再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某种公共疾病而设立。这是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草根浅析:
来自基层的医疗部门与那些来自高空的官僚、教授毕竟不尽相同。任文杰院长对新医疗改革的解读,就有点意思了。意思就意思在:任文杰院长意识医疗改革将要实现“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低、效果好”这个主题上来。意思就意思在:任文杰院长意识到“医疗改革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不能以眼前看得见的金钱来衡量,搞什么“竞争”。医疗改革不能华众取宠,华而不实。又想全面继续推行市场化经济,又想为民服务,又企图让私有老板身体里流淌道德血液,恐怕很难。
8、许树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的解读:“以药补医”
许树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目的就是逐步解决“以药补医”机制,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购销之间的利益关系。公立医院作为政府职能的载体,应当追求政府的社会公益性目标,但完善补偿机制是实现公益性的根本保证。要根本扭转“以药补医”的机制,就要落实医改方案中提出的增设药事服务费、适当调整部分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财政投入和改革社会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等多种措施,使医疗服务能够得到合理补偿。如果没有合理的补偿机制,只是让公立医院通过自身经营,用药品加成收入和检查收入对患者的诊疗费用进行补贴,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
草根浅析:许树强这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的院长与那位河南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院长虽然都是来自基层医院,但解读的意境却差了许多。河南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院长想的是“公共卫生长效机制”,许树强院长讲了二百七十多个字,中心思想只有七个字,那就是“医生收入不能少”。想来,在市场化下,这位院长的收入一定是很可观,是医疗市场化的真正受益者。怎么样不让这些曾经在医疗市场化中的受益者在医疗改革中保持既得的利益,这却是一个大问题。正如如果许树强院长最后一段话:“没有合理的补偿机制,只是让公立医院通过自身经营,用药品加成收入和检查收入对患者的诊疗费用进行补贴,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其中最关键的是“ 合理的补偿机制”奥妙无穷。怎么才算是“合理”?河南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院长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的院长的收入肯定是不上样的,医院与医院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原来的收入不一样,差别是多少,怎么来确定标准?看来,这医疗改革虽然经过千呼万唤是出来了,但怎么落实,我辈草根们此生能够看得到吗?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