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我
李德林
在看守所的角落里,黄光裕现在一定恨死那个卢森堡小伙儿胡润了。
三次荣登富豪榜第一把交椅,潮汕小学生黄光裕荣宠一时。“我给胡润钱?我都烦死他了,还给他钱?”黄光裕对花钱向胡润买首富的说法嗤之以鼻。胡润把中国富豪们的钱包算计了个遍,在他那份长长的榜单上,黄光裕只是仰融、杨斌、顾雏军、唐万新一大批落马富豪的新成员。
五年前的2004年,那是我到北京的第二年,整天是忙于穿梭在富豪中间,为的是能够从这些富豪们牙缝儿里抠出一点新闻。我一直很羡慕胡润,他可以坐在办公室划拉算盘珠子计算富豪们的身价(当然现在他的计算越来越全面科学),做新闻却要一点一点地抠,富豪们都喜欢闷声发大财,根本没有闲工夫理会记者,在他们最需要媒体的时候,那时候的新闻基本是手纸上的国画,没什么价值了。那一年,我撒开网找理想之中的女朋友,结果就在我在德隆上海总部调查焦头烂额的时候听闻初恋女友跟最好的哥们结婚了,遗憾之极。就在郁闷的关头,亚星客车集团董事长要找唐万里玩命,回到北京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唐万里嚎啕大哭的那一刻,五味俱全,这一切都是债,欲望的债。
2008年11月的一天下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黄光裕被抓了,一开始我冷冷地没有任何的兴奋,因为2008年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年月,不仅仅是因为大地震、奥运。这一年,因为一篇报道,威胁、恐吓、甚至绑架这些只能在电影里面看到的情节,在我的身上发生了。黄光裕刚刚坐上胡润的富豪榜,并且也不是第一次被抓,在2006年的时候抓进去很快又出来了,可以说是相当的神通广大,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非常少见。黄光裕是个人物,首富不仅仅是钱多,门道自然比一般的有钱人多的多。第二天,我还在睡梦之中,有一个出版社的编辑给我电话,这位兄台的嗅觉很灵敏很快,那个时候我门道都没有抓住,黄光裕是否还会上演绝地营救的好戏?回绝了。
放下电话,我的思绪就有点乱了。
2004年的时候是股市低迷的时候,唐万新的覆灭成为必然。2006年是资本市场推行重大改革的关键之年,股市一片生机勃勃,黄光裕成功解救自有回旋余地。2008年的冬天,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在艰难的自救,股市更像是沙滩上裸泳的孩子,脆弱的让人心痛。黄光裕这个时候被抓,肯定跟经济问题有关,这一次悬了。
五年前,德隆系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水涟涟中精神支柱轰然倒下。
五年后,首富黄光裕在冰冷的夜晚失去了自由,他超越了欲望之门,踏进了自己错误的自我陷阱里?
谁来拯救我?
黄光裕在冰冷的看守所一定在反复地问自己。
从摆地摊到开大卖场;从睡五毛钱的旅馆到出入常年出入豪华的五星级长城饭店;从三万元贷款办企业到出手亿金公海豪赌;从对资本一窍不通到坐庄中关村,黄光裕创造草根创业者一个又一个的梦想。2006年都能从看守所大摇大摆地走出来,谁会想到两年,黄光裕会再次被人给提进去?
欲望?还是狂妄?
黄光裕的狂妄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他的部下很反感部门开会的时候,他总是用摄像头监控会场,部下总是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一到开会,部下就有别人偷窥的恐怖感觉,企业的老大,中国的首富,这是黄光裕可以窥视部下的本钱,老子就是老大,我想看就看。黄光裕咆哮黑社会一说,在他的世界了,给自己套黑社会帽子的人很离谱。
中国老祖先讲究仁义礼智信,这五条也曾经是很多中国商人的信条,做人做事的准则。黄光裕的案头永远都是一个笔记本,笔记本上有股票软件,更重要的是秘密的账册,这个账册太详细了,可以说任何一笔钱在黄光裕面前都别想玩猫腻。这一点黄光裕比那个用摄像机拍摄行贿的上海滩富豪张荣坤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记账是好习惯,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嘉靖皇帝四十年不上朝,整天扒拉着算盘珠子,没有哪一个大臣敢贪墨嘉靖国库的银子。当记账成为一种生存的手段,那就没有仁义可言了。
谁来拯救自己呢?黄光裕一定觉得很苦恼。
有一天,黄光裕要宴请一副部级官员,可能是首富太忙,或者是堵车,反正副部级的官员在包间一次又一次地看表,功夫茶喝了一杯又一杯,足足半个小时,黄光裕才匆匆地推开包间的门。没有一句歉意的话,黄光裕拉过椅子坐下,抓起桌子上已经端上来的酒,自个儿哗啦啦倒满一杯子,一句话没说,咕噜一下酒下肚了,副部级官员坐在对面,很是尴尬地望着对面的黄光裕。那一夜,很不爽。
“自个儿就喝开了吃开了,作为一个商人,起码的礼貌都没有,你就是再狂,别人好歹也是个副部级的官员,面子上的事情还得进行下去吧?”官场上的朋友一直没有琢磨明白黄光裕是怎么从一个小学毕业生混到首富位置的,不说礼貌,江湖道义也该有点吧?这位朋友看到的只是黄光裕张扬狂妄的一面,他哪里知道黄光裕的江湖生存秘诀,那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欲望长途,迷失的人生观价值观早已将黄光裕推上了无法回头的绝境。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奇怪,当年唐万新是想方设法让旗下的公司募集资金做庄炒作股票,黄光裕也炒股票,可是黄光裕还没有疯狂到挪用上百亿的资金去做庄,那个炒股成性的黄光裕不是做庄那又是为什么?直到有一天,三亿元资金狂炒中关村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传入我的耳朵,我更加迷惑,黄光裕到底是为什么,为了拯救自己替他人做庄中关村?这到底是救自己还是在彻底埋葬自己?
这是黄光裕的生存逻辑。
当年黄光裕走私家电,甚至连三万元的贷款都说不清是不是正常贷款。直到2006年中行北京分行行长牛忠光被捕,黄光裕违规贷款浮出水面。如果说中行贷款事件是黄光裕人生遇到的第一次大难题的话,那么他从一开始就是运用这个法则在生存。黄光裕文化虽然不高,但是脑子很好使,他在创业之初的贷款就存在违规贷款。小笔违规贷款可以想法掩盖,大笔的贷款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掩盖,掩盖只是成本的大小而已,这是黄光裕生存的逻辑。
中行贷款事件之后,黄光裕要拿更多的钱为自己作更大的生意铺一条路,也就有了寻求更大保护伞引来3亿元资金的麻烦。黄光裕将3亿元资金分批进入,并且通过来回倒仓来掩盖市场的视线,为保护伞赚钱,3亿元资金赚钱变相地成了行贿,目的就是要让保护伞掩盖自己更大问题。用更大资金掩盖3亿元的问题,一切的一切监视都会遮掩过去,黄光裕就这么天真地运用自己的逻辑。黄光裕为了掩护3亿元炒作资金而鲁莽地从香港通过地下钱庄,洗钱到内地进行解围,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落下了洗钱的证据。
慢慢地我终于理清楚黄光裕最后的岁月。
黄光裕一开始进入中关村如果说是图谋壳资源的话,大量的烂账让他失去了信心,中行牛忠光牵连出来的贷款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历年来的违纪违规可能被集中牵扯出来。黄光裕企图通过行贿寻求保护网,中关村也就成了其寻求保护的一个利益分享平台,炒作资金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入市的。数亿元的资金进入二级市场想风平浪静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黄光裕在操盘过程中刻意制造了2007年6月的打压假象,换仓之后在当年的8月开始进入,暴露后自乱阵脚抽调香港资金解围。
黄光裕的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中关村的股东里面有段永基这个有着“中关村狐狸”的高手在里面,黄光裕的一举一动能瞒天过海?傻子都知道,三两天买入三亿元的股票进去,中关村的股价不翻江倒海才怪,看来黄光裕炒股还真没有学到什么真正的技巧。捂盖子的直接后果就是股东逼宫重组,地产的资金困局即将暴露的时候,黄光裕不得不通过收购迪信通来确保现金流,张玉栋却让黄光裕失去了机会,黄光裕将目光瞄上了三联商社。不顾张继升的狙击,黄光裕强硬控制三联商社,原以为现金流问题即将解决,黄光裕不顾中关村其他股东的反对公布了重组方案,借机将炒作资金抽出。
段永基都能觉察到黄光裕不对劲,黄光裕太自信自己的逻辑,太小视监管当局的能耐了。一个近乎夸张的细节让黄光裕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监管部门在调查过程之中发现3亿元炒作资金的来源非常蹊跷,一个让监管部门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监管部门千辛万苦摸清了资金的来源,对方告知这笔钱是黄光裕代为操作的,在中关村下跌的过程中基本亏光,当时监管层的调查人员很是诧异,告诉当事人,黄光裕在中关村的二级市场之中将3亿元安全抽身,并且获利几个亿,当事人当时就火冒三丈,称黄光裕简直是胆大包天。
这一次黄光裕彻彻底底地错了。炒作资金撤出中关村后,国美电器的供应商们已经逼宫缩短借款周期,黄光裕的地产项目资金非常短缺,黄光裕一度抛售香港股票,但是均消耗在了三联商社的收购以及掩护炒作资金上面,黄光裕向炒作资金当事人撒谎并非要吞掉这笔资金,而是资金链紧张的临时挪用而已。
黄光裕抓了,保护伞也没有保护了他。
黄光裕到底是什么生存逻辑,现在可以一目了然了。黄光裕一直在一种错误的价值判断中求生存,当一个没有文化的年轻人四处打拼的时候,起步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困难,在没有完善的创业机制之下,获得资金的渠道非常有限,黄光裕通过手段取得了3万元资金,并且开起了电器铺,通过使用手段获取了生存机会,那么家电的进货在那个配额年代,同样的手法屡试不爽。创业伊始形成的生存逻辑一直影响着黄光裕,甚至中行贷款几十亿元都能违规,在这件事情爆发之后寻求更大的保护伞也就在黄光裕的情理之中。
在监管机制并不完善的时候,手段、门子在权力寻租存在空间的时候就是黄光裕们的生存法则。黄光裕就这样大胆地坐到了首富的宝座上,用更大的诱惑去获取更大的保护伞,那样可以得到更大的回报。黄光裕错误地认为这就是生存的游戏,但是他没有想过一开始这就是一种错误的生存规则。当然,黄光裕坚定不移地走到今天,那是这条规则一直让他受益匪浅,这是黄光裕的主观错误,导致黄光裕主观错误的一个更致命的问题是客观的空子让,有制度的缺失,也有权力瓶颈导致的寻租饥渴。
黄光裕抓了,其实黄光裕只是一根漫长利益链条上的一个小马仔而已。从一开始黄光裕就在为他人积累财富,台前卒。接下来是一串名单:郑少东、相怀珠、陈绍基、王华元、郭京毅、邓湛......
郑少东,公安部部长助理、经济侦查局局长,广东潮阳人,跟黄光裕是老乡,可以说已经是万人之上的人上人,权力金钱已经不足以打动位高权重的他。从郑少东的出生看,他贫寒出生,从警察到广东省刑警总队副总队长、刑侦局局长、广东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郑少东一路靠着自己的胆识打拼。爬到部长助理这个副部级的高级官位上,郑少东还求什么呢?想当年,1998年1月,时任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长的郑少东享有警界少帅之称,一场警界少帅与“世纪贼王”张子强的对决在广州拉开,郑少东坐镇广州抓捕张子强,战功显赫,随即被提为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在此之前的“东星轮”千万港币大劫案中,郑少东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侦破此案。2005年4月升为公安部部长助理,一级警监警衔。在中国的刑警界威名赫赫的郑少东到了京城,担任了经济侦查局局长之后更是声名显赫,在陈良宇案的侦破过程之中,经侦局完成了整个复杂案件的侦破。郑少东爬向权力巅峰的路可以说是一路血腥,那是用命换来的。
郑少东在刑侦、经侦界堪称顶级高手,声名权力达到了人生巅峰,在强烈打击了张子强团伙的血腥暴力、拿下了陈良宇团伙政商勾结之后,郑少东却倒在了黄光裕那一道屡试不爽的从草根到首富的生存法则之下。权力巅峰,难道金钱真有那么大的诱惑?毒品跟赌博会让人欲罢不能,后来我才慢慢地了解到,在侦破“东星轮”等案件的时候,郑少东就认识了很多港澳赌博界的大佬,黄光裕摸准了这一信息。世界上所有的道德跟法律面前,关键看诱惑有多大,对于郑少东来说,诱惑一定不是金钱,那么郑少东的血路升迁还能走多久呢?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他的头上永远还有部长的瓶颈。
郑少东可以说是陈绍基一手推出来的明星,黄光裕一开始就是陈绍基的马仔,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后会详细写出来,为什么这一次黄光裕触动了这么多的官员。但是陈绍基利用了郑少东的职位,在幕后为前台卒子黄光裕服务。在很多人看来,黄光裕盯上郑少东不仅仅因为是潮汕老乡,更重要的是郑少东把控着一个重要的部门,那就是公安部下辖的经济犯罪侦查局,这个局设置了一个反洗钱处,搞定郑少东,那洗钱就跟玩过家家游戏一样视若无睹。这都是利益集团的策划,这一切都是郑少东权力范围之内的事情,郑少东可以一手遮天,甚至可以在黄光裕抓紧看守所之后,都能运作出来,这就是权力的能量。但是黄光裕并不这么认为,按照郑少东的权力,自己怎么会抓进去呢,这样太没面子,虽然郑少东能够动员关系将自己捞出来,但是足矣证明郑少东的这把保护伞已经不是那么安全,需要另找靠山了,更大的靠山。
郑少东应该是很苦恼的。自己的权力已经出现了天花板,这个天花板是不可能一时半会儿突破升迁,对于黄光裕来说,郑少东只是一把小伞了,在权力出现天花板的时候,能够诱惑郑少东的有两样,一样是权力,一样就是金钱,很显然,已经升为副部级的郑少东是不可能用黄光裕的金条来突破权力瓶颈,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搂钱了。洗钱对于郑少东来说那是熟门熟路,跌入黄光裕的金钱漩涡也就成为了必然。
黄光裕错误地认为利用手段,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大量的行贿可以解决问题是生存法则的话,那么他进一步错误地认为越大的保护伞越安全。郑少东辛辛苦苦警界打拼,当自己拥有权力的时候,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权力可以惩罚罪犯,也可以保护罪犯,他忘记了张子强是在用野蛮的手段摧毁社会秩序,他却在利用权力的空间进行犯罪的寻租,当自己保护的罪犯最后带来的危害超越自己权力的时候,自己也就成了罪犯。黄光裕的生存逻辑击垮了警界少帅的金钱防线与情欲防线,也击垮了郑少东们运用权力的生存逻辑。
错误的结局总是那样的相似,郑少东栽了,他的手下简直就是前仆后继。郑少东的得力助手相怀珠,一个从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苦孩子,一直在经济犯罪领域颇有建树,东方电子案的侦破让其声名鹊起,在陈良宇案之中同郑少东珠联璧合,更是成为经济犯罪领域的克星。位高权重的相怀珠同郑少东一样,忘记了权力的有限性跟空间的制约性。这个时候他们一定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我的权力再高一点,如果我的能力能够保护黄光裕就一定不会失去自由。
谁来拯救我?
黄光裕、郑少东、相怀珠、陈绍基以及更多失去自由的人都在这样问自己。他们主观的错误与客观的可能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跟道德观,并且将这样一直错误的主观意识形成的价值观去判断商场的成败与官场的沉浮,注定他们的欲望永远在无限地膨胀,注定他们的错误无法掩盖,权力不能突破的时候,他们的欲望就彻底溃灭,一片猩红的鲜血冰冷地告诉世人,欲望是要流血的,没有人能拯救你,只有你自己。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