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投资美国房地产,又是个拍脑袋决策
邱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e041f0100eqe3.html
经过去年的蛰伏后,中国投资公司在今年的出手频率明显加快,最近的一次目标是已经大幅贬值的美国商业地产。最近几周,中投与贝莱德、龙星等美国顶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商谈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会,其中包括写字楼、宾馆和其它商业地产支持的抵押贷款、实际建筑的所有权等。(9月11日《经济参观报》)
虽然我们对中投计划向美国房地产市场投入多少资金尚不清楚,但其投资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目前,投资美国房地产市场,看似是中投抄底的良好机会,但未必如此。因为中投自成立以来,其投资的境外项目之所以屡惹争议,就是每笔投资似乎都是在抄底,但其结果都令人失望。所以,一位财经评论人士认为,从中投以往境外投资的业绩来看,证明他们并非精明的投资者。
2007年5月,中投斥资约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美国黑石集团近10%的股票。随后,黑石股价连续下跌导致中投投资大幅缩水。2007年年底,就在人们以为中投应该“学聪明的时候”,中投又购买了美国摩根士丹利56亿美元面值的到期强制转股债券,占摩根士丹利当时股本的约9.86%。随后,这笔投资因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大幅缩水。
然而,在谈到中投购入黑石股份时,中投董事长楼继伟一直坚持对这笔投资的价值判断,无论是面对黑石股价的持续暴跌抑或是美国金融机构多米诺骨牌一块块轰然倒地,一直没有松口。直到2008年10月24日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他依然声称“投资黑石是个很好的投资”,因为他预计美国政府会出台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不过,40天后的12月3日,在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上,楼继伟突然改口:“如今我已经没有勇气投资外国金融机构。发达国家对这些金融机构所采取的政策尚不明朗,但即便政策明朗了,我也不敢再对这些金融机构进行投资了。这些机构如果不景气怎么办?我会失去一切!”
从楼继伟两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谈话中,我们发现,中投决策层在对黑石股份投资决策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换句话说,中投对这黑石股份和摩根士丹利投资的失败,与决策层“拍脑袋”决策有很大关系。在对当时的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向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冒然作出购买这些美国资产的决策。况且,投资又过于集中在美国,其领域也过于集中于金融机构,这使得投资无法有效地分散风险。
让人不解的是,在美国投资接连失败、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情况下,中投现在又作出投资美国房地产业的决策,这是否又是一个“拍脑袋”决策呢?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美国房产市场泡沫破灭是酿成当前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同时美国住房市场也是危机的重灾区。在当前美国经济尚未转好的情况下,美国房产市场走出低谷尚需时日。这样,就加大了中投投资美国房地产业务的风险。
从一些现象来看,我们甚至对中投的身份感觉到模糊,因为我们看不出它是一个投资机构还是一个政府机构,中投所做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级别因素在起作用,而不是纯粹市场化的投资收益与风险评估的结果。那么,中投在境外,特别是在美国的投资屡次失利的根源,就是它这种模糊的内在原因。
其实,中投决策层这些“拍脑袋”决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公司制度上的缺陷。对于一家掌握着2000亿万资金的超大型公司来说,对于每笔投资都应慎之又慎。一个科学合理投资项目必须经过调查分析论证,预测其发展前景,并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其投资的正确性。然而,由于一些国有企业在决策程序上的不完善等因素,使公司决策层少数领导在投资项目的规划上经常出现“拍脑袋”决策,甚至凭一时的冲动或个人喜好作出决策,往往造成资源上的巨大消耗和浪费。
现在,中投投资美国房地产还处于前期工作,离具体实施还有一段时间。愿中投在投资此项目时,应通过进一步论证,确保投资其稳定收益。如果在没有一定把握赢利的情况下,宁愿放弃此项投资。同时,中投还应弄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来约束公司决策层的“拍脑袋”决策行为,让制度成为遏制“拍脑袋”决策的基石,这样才能够确保国家利益不受侵害。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