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提高产量是否美丽神话?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CBN记者 傅勉
转基因作物能够提高产量是挺转基因技术人士手中的一张王牌,而反对者认为粮食增产还有更好的选择。
转基因水稻产量提高8%,微不足道或伟大进步?
华中农业大学介绍:“我校研发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品系主要优点是控制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实验证明可减少80%化学农药用量,提高约8%的产量(我国水稻单产近20年来年增长从未超过1%)。这只是我们与全国水稻专家共同实现‘绿色超级稻’构想的第一步。‘绿色超级稻’构想的基本目标是:不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使水稻生产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2008年以来,我校科学家在水稻生长发育调控、抗旱等功能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受到世界育种界的关注。今年1月,我校主持的863计划 ‘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重点项目已经获准立项,相信会有更多高产、优质、高效的绿色超级水稻新品种问世并获得批准。”
对于增产8%的表现,蒋高明认为可以忽略不计,他以美国为例,指出美国是掌握转基因技术最早、最多的国家,其技术远比中国先进,但该国粮食总产量仅3.63亿吨,远低于中国5.01亿吨;中国粮食单产为278公斤/亩,美国只有125公斤/亩。
本报记者了解,中国每公顷玉米的产量是5.3吨左右,美国对应的数字是9.3吨,中国大豆亩产130公斤左右,美国对应的是200公斤以上,美国玉米、大豆的产量远高于国内,对于记者的质疑,蒋高明答道:“中国北方是玉米与小麦两季,美国多为一季。另外,单产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总的粮食产出,中国是5.01亿吨,18亿亩,美国是3.63亿多吨,29亿亩。美国可能单产地块超过中国,中国也有高产田,但比例低。中国复种指数高,这需要精耕细作,需要有经验的农民,这是我们人多的优势,中国农民满足自身粮食安全就是满足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如果走美国的路子,让2%的农民养活98%的人口,非出乱子不可。美国没有农民多这个优势。转基因是针对虫害或草害,不是为了提高产量的,转基因水稻在产量方面相比袁隆平的杂交稻可能不具备优势。”
薛达元相信转基因作物在产量提高方面还是有一定前景的,他说:“我认为如果转基因真有可能增产8%,那还是很了不起的。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转基因(技术)能够直接提高产量,一般只是通过抗虫抗病而间接增产。但是转基因技术应该有直接增产的潜力,将来直接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一定会出现,因此,虽然转基因技术目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但将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增产潜力还是可盼的。”
蒋高明对记者表示:“决定粮食产量是‘农业八字宪法’的8个方面,种子是其中一个方面。目前制约中国粮食的是生态和人的因素。中国农业的基础正在受到破坏,这很令人揪心。”
蒋高明说:“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18亿亩耕地要生产出13亿张嘴吃的食物,这在全球任何国家中都是难度最大的。几十年来,中国人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基本实现了用7%的耕地养育了世界21%的人口的奇迹。即使如此,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不容乐观,这正是中国科学家试图通过转基因生物技术措施来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的核心理论依据所在。”
但是蒋高明认为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并非治本的措施。他介绍,据国土资源部不久前完成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我国耕地优等地和高等地仅占32.6%、中等地占50.6%、低产地16.7%,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低。上述结果是综合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得出来的,是比较科学的。这就是说,我国18亿亩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三分之一,中低产田占近三分之二。如果中产田改造为高产田,将低产田提高到中产田,我国粮食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粮食产量是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恢复并提高地力、减少环境污染需要生态学的解决之道,而不是生物技术所能够解决的。
蒋高明建议,下一步农业的重点是要按照“农业八字宪法”的科学原理,恢复30年前的农田基本建设,走合作化与生态化道路。他说:“据李昌平估计,如果全国农村走互助合作之路,我国粮食产量在5~10年内可增长10%~20%;而据我们估计,发展生态学主导的大农业,增加30%‘大粮食’产量是没有问题的。”
蒋高明一再强调:“转基因会带来生态问题,能够用生态学办法解决的,尽量不要转基因,毕竟转基因是破坏生态平衡的,是有潜在风险的,无论是食物本身,还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