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派北京记者徐靖、王飞、李栋) 针对去年年底国家农业部首次颁发两种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汪苹、张济顺等4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递交提案,疾呼“目前还没有足够科学手段去评估其风险,应暂缓转基因水稻商品化”。
不过,作为评审专家之一的黄大昉教授,昨日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回应称,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将不会暂缓,预计3至5年内有望上市。
安全性 评估超过10年
黄大昉表示,获批的转基因水稻产品早在1999年就已经开始进行安全性评价,前后共有十多吨的转基因水稻投入了动物实验。除了研发单位外,还委托了国家疾控中心等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试验,并经反复评估,最后确定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一样安全。
至于整个过程,黄大昉和研发单位提供基因的分子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数据,之后由国家农业生物安全委员会,包括生物技术、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60多位专家,进行了全方位的严格审查。
竞争力 达到国际标准
审查结果送交由农业、卫生、环保等11个部委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审查,由农业部颁发允许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水稻结论明确,技术成熟,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黄大昉说。
专家
访谈
无须临床试验
记者:在投入商业生产之前,有没有考虑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黄大昉:这十年时间里,转基因水稻一直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安全性评价,已经充分验证出结论,证明了它对人、对环境的安全,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
不是所有食品的安全性都要经过临床试验,只有药品才需要。
美国对转基因小麦的安全性早在六七年前就已批准过了。他们还从母乳中提取基因,研发提高免疫力的转基因水稻,并且已经种植好多年,面积逐步扩大。所以说,我们并不是第一个干的。
记者:国内外都曾经爆出转基因食品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这加深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忧虑。
黄大昉:对于这些事件,我们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截至去年共收集到相关案例16个左右,但是,经过查证,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是转基因技术本身出了问题。前一段时间还爆出广西某地种植了转基因玉米,人食用后导致精子失活,后来查清楚了,纯属无稽之谈。
黄大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教授。
文/特派北京记者徐靖、王飞、李栋
黄大昉:应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基因作物新品种产业化
2010年03月09日 农博网--《东方早报》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也争议不断。早报记者昨日获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在“两会”期间表示,“应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基因作物新品种产业化。”
黄大昉在本次政协会议上的发言中表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一贯支持转基因生物育种的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的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物育种研发和管理体系,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独立研发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国家之一。转基因生物育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科技创新、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
他认为,随着生物安全管理日趋规范和科学时间的不断积累,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进一步得到保障,公众的认识业逐步走向科学和理性。转基因产品不仅受到广大农民欢迎,也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但近年来,个别具有国际利益集团复杂背景的极端环保组织势力迅速扩展,在对基因安全的认识上不断制造混乱,企图干扰我国政府决策,阻止转基因技术发展。”黄大昉说,“对于未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竞争的激烈性与复杂性,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准备和全面的对策。为此,更需加强自主创新研究,坚定信心,排除干扰,积极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为此,黄大昉建议,在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强调“顶层设计”,以保证战略方向绝不出错,研发过程少走弯路。他还建议,尽快制定和出台包括融资、技术转让、减免税收等一系列复制和鼓励生物育种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争取用较短的时间重点培育几家具有较大规模的生物育种企业。同时,要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交流、科学知识普及和争取舆论引导。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