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robj http://agrobj.blog.163.com/
一、 完全否定科研项目经费“毛毛雨”、 “胡椒面” 办法与科研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以及为了绑架政府的科研经费,专家对国内外形势断章取义的问题
1、 杂交水稻是毛毛雨科研管理体制下,在近代农业科研上取得最为重大成就的典范
要做科研,需要经费,这点谁都清楚的。在袁隆平刚做杂交水稻以及以后的相当时期内,科研经费的拨付是发到参与项目的许多研究单位,许多研究人员都有那么一点经费来做科研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在这种毛毛雨下做的,许多的人就是靠那点花椒面参与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去的。杂交水稻做到现在,包括了许多发展,尤其是重要材料的发现和改良。我们觉得发现一些重要的材料是个偶然事件,然而那么多科研人员参与其中发现这些重要的材料并进行改良就是必然的。这是在农业科研尤其品种选育领域,政府科研经费毛毛雨管理方式下,在近代农业科研上取得最为重大成就的典范。
在技术性强的农作物品种选育方面,毛毛雨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能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进来,发挥更多人的创造力。因为在这个方面,我们把巨大的经费集中投放到少数的“科研包工头”身上,与产生的巨大成果之间预期画上等号,是有违科研自身发展规律的。在我国,时下的形势更加使得这些科研包工头厚颜无耻地套取国家科研经费,而且以套取经费多少评价在这个领域的价值与地位,这是厚颜无耻地到了极致了。
2、 为了绑架政府的科研经费,专家对国内外形势断章取义的问题
把毛毛雨科研管理的办法演变成巨额经费集中在少数几个科研包工头身上,那么难以避免地对研究的国内外形势采取断章取义的恶劣态度。
谈到粮食增产的问题,解决途径就变成了“转基因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唯一选择”。其他的途径都不行了,不谈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包括“水、土、肥、种、密、保、管、工”等八个方面。就谈种子了,种子就集中在做“转基因”的文章。很明显,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更不是科研人员对科学所采取的态度了。这种态度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夸大自己的研究,致使他领域的别人的研究于不顾,不利于科研合作与团结,把研究与应用割裂开来,不利于创新。关于种子,举一个玉米的例子吧,在玉米大面积生产上,先后有农大108、郑单958、先玉335,至去年先玉335上升到第二、或者三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先玉335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品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非转基因的品种上也需要我们努力去做研发的。
谈到转基因农作物及其产业化的国际形势,谈转基因产业化就说美国种多少面积的转基因农作物,不把美国转基因产业化的故事完整的告诉官员与大众。美国是主要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的国家,这个没错。那么,这些所谓的专家为什么不告诉大家美国国内是这么对待这些转基因农产品呢?好吧,法国分子生物学教授吉尼斯·萨拉利尼在接受法国公共电台采访时就告诉你,美国的转基因玉米原则上是喂牲畜的。当然,还要包括美国国内用于制造燃料乙醇,以及出口到中国等国家的转基因农产品比如转基因玉米、大豆等等。萨拉利尼进一步指出的美国的玉米丑闻就是最终流入了人的食品市场,算作丑闻的转基因玉米流入人的食品市场那能有多少呢?那为什么国内所谓的专家就要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让国内民众天天吃转基因稻米呢?在目前国际尤其美国对转基因农产品的去向来看,这些转基因对国际形势断章取义的态度是十分恶劣的。只考虑这些专家个人的私利,以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为借口,大肆绑架国家的科研经费,至科研道德和人民粮食、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
在转基因水稻上,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采取不严谨、不科学的态度。在这个方面,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几乎向社会上的小混混、地痞流氓看齐了。这些已在一些博客上列举出来了,比如::“对人体无毒的BT蛋白在转基因大米中的含量,比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还低。我们研发的转基因大米比达标的饮用水还安全。”、)、“我们想特别指出,人类食用转基因食品已有十多年历史,没有发现任何中毒、过敏等不安全问题。”、“近年来,我们的科研人员长时间试吃了两个品系的大米,口感良好,而且健康状况良好。我们也愿意重申,一旦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后,我们科研人员的米缸里全是转基因水稻,到时候欢迎媒体监督!”、“我们要特别指出,如果我们不搞中国自己的转基因水稻,就如同不搞自己的原子弹一样,会真正受制于人。。。”转基因水稻怎么会象原子弹呢?原子弹能象转基因那样产业化吗?更何况你的那个转基因水稻到底是个什么水平的呢?
3、 在“科研包工头”(有的人称之为精英,本文称其为包工头)管理体制下,对经费使用、科研结果等等管理制度的缺失
如果是毛毛雨的科研经费的管理政策,现在的这些科研包工头也许没有了那么大的劲头一门心思去套取国家的科研经费,也许会不去做包工头而去做点正经的事情了。毕竟要做这样的包工头大多数年龄在40多岁50出头了,在世的时日也不是很充裕了,倒不如去做点正经的事情呢。包工头的行当对这些所谓的专家、院士是很有诱惑的,诱惑得他们不去做正经的事情了。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包工头绑架了国家一大把的经费。这些经费怎么使用、做出来的科研结果是否达到预期,这些监督的环节缺失了。制度的缺失,让这些无良的、所谓的专家院士有恃无恐地只管套取国家的经费,更多的科研人员又无法参与到这个科研活动种来。这就是那么几个包工头,有的甚至经费上亿,有点创新的转基因水稻的科研都做不出来的重要原因。
我们还记得,2005年末,发生在韩国的黄禹锡干细胞事件,黄禹锡受到了惩罚。应该要对张启发的转基因水稻事件进行经费、科研结果等等各方面进行评估,以正视听。
二、 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专家大声疾呼下掩盖没有技术优势的问题
1、 Bt籼优63技术水平低劣、真正的垃圾产品
这个Bt籼优63技术水平低劣是个真正的垃圾产品。以下引用博客的观点:
1)、从全球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研究的水平来看
Bt转基因农作物品种是第一代转基因产品,从1996年转基因产业化以来一直种植的就是这个第一代产品。已有报道,国外的有转8个不同类型的基因的品种在这1、2年之内将会进入产业化了。由此,可以看出Bt籼优63这个水稻品种的技术水平在哪个档次了。再去鼓吹这个转基因产品具有多么高的水平,难免会吸纳许多行家鄙视的眼神。
2)、 从水稻品种籼优63的产业化水平来看
籼优63是这个Bt基因的载体,那么Bt籼优63的产业化水平受制于籼优63想必能够理解的吧。那么看看籼优63是个什么东东,籼优63在20、30年前可是个王牌品种,种了几十年了,早已是夕阳级的。我们说Bt转基因产品是第一代产品,那么你就那么做的话,也得把这个Bt放在一个比较新的载体上啊。你可能会说Bt转基因籼优63也在十年做的吧,没错,就算那个时候籼优63也已经推广20年了。这个转基因技术水平本来就那样了,然而还要脱离水稻品种更新的形势,远远落后于水稻生产,你可以想象Bt籼优63将会有什么样的产业化前景。
2、 通过转基因水稻产业化来掩盖技术上的劣势
从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整个产业链来看,我们把这个产业链分成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鉴定、转基因产品(品种)、转基因种植(产业化)、转基因农产品的消耗途径这四个阶段来看,我国所谓的专家、院士疾呼的转基因水稻产业化掩盖了我国在这个领域上技术的劣势。
1)、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鉴定:我们分离的基因不少,能产业化的不多,具有产业化竞争优势的更加少之又少,这就是这个方面的基本状态。具体到这个Bt基因还是中国农科院的郭三堆做出来的,退一步说这个事我国科研人员做的吧。这件事情,说明张启发那个实验室对这些核心的技术掌握的很差,实验室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远远满足不了这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的创新要求。这也可以看出,科研包工头一旦失去了制度的监督,对学科的发展同样不利的。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所用到的重要仪器设备不是我们国家生产的,重要的技术也不是我们国家所谓的专家、院士发明的。
2)、转基因产品(品种呢)
这个Bt籼优63的技术水平低下,前文已经分析过了,这里略过。
3)、转基因农产品的消耗途径
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获得者——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更加高调,在持续出现的质疑声中,于2010年1月6日宣布,“转基因水稻最迟5年内走上中国人的餐桌”。这就是张启发给出的转基因稻米消费途径的选项。前面也谈到,美国的转基因玉米原则上是喂牲畜的。事实上,包括奥地利在内的欧盟国家的饲料,都使用转基因大豆或玉米。但在超市或食品店里,却看不到有转基因标识的肉、奶,因为在肉、奶里面找不到转基因的痕迹。当地转基因专家主张,现阶段应加大对能源植物的转基因研究。如能加速能源植物的生长期,不仅可以回避欧洲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的抵制,还能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
我国的转基因稻米将来时我国人民来吃的,当然这个选项才让民众对转基因水稻恐惧不已。难道我们的所谓的专家的科研,不应该照顾民众的关切吗?
4)、转基因种植(产业化)
在这个产业链上,在我国所谓的专家、院士看来,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产业化。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就是推广种植转基因水稻,这些所谓的专家院士觉得可以做了。要是那么产业化了,3、5年之后,到处种着转基因水稻,象张启发之流的专家院士觉得做出重要的贡献了。这样就能避免对其耗费天文般数字的经费而做低劣科研的指责,这样就能掩盖转基因水稻技术水平的低劣,这样就会凸显我国在国际转基因产业化种取得重大的成就!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