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论战酣市民倾向“自然”
发布日期: 2010-3-25 稿件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唐晓和 方春俊/文
转基因食品从上世纪80年代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伴随着质疑和争论,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几乎每一个人都吃过转基因食品,但是人们对它的态度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而专家和学者们也各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非转基因”就是绿色天然?
“看到非转基因标识那么醒目,我想肯定质量要好些!”昨晚,在佳佳洁超市遇到钱大爷时,他正拿着一瓶标示“非转基因”油看了又看。一旁的于大妈插话说,她一直认为“非转基因” 就是“绿色天然”的代名词,因此看到这个标识后,就会毫不犹豫地选购,对于成分一栏详细的说明,她说自己从未注意过。
罗先生在高校工作,他认为,超市大豆油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加工的,我们每个市民几乎都吃过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究竟对人体好不好,目前还不能定论。”
为了弄清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记者在三里庵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观点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抱着接受的态度,宋先生的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既然转基因食品可以允许上市销售,那肯定是安全的,但一定要有标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另一种则是明确地说“不”,刘女士是一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她说,转基因食品究竟有没有危害,现在还没定论,不吃比吃好,万一有事,就后悔莫及了。“既然虫子都不能吃的东西,人能吃吗?”她还引用了网络上盛传的一句“雷语”。
是否有害不能一概而论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陈宏权教授表示,转基因技术应用在食品上,究竟有没有害,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只是纯粹提高产量或品质,安全性可以保证,如果是抗病类,那有无危害性就不好说了。国家对转基因作物的监管较为严格,目前批准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仅有棉花、番茄、矮牵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等为数不多的品种,而且从发放安全证书到商业化种植,还有一个漫长的审定、试验过程。
陈宏权介绍说,尽管国家控制严格,但并不排除有转基因作物非法进入种植和销售环节,他举了一个例子,从外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从运输到储存,从销售到加工,中间的环节不可能全部被监管,一些人拿出去出售或种植,也是十分容易的。目前转基因检测手段较少,市场监管还不到位,尽管大多城市设有转基因检测中心,但只是针对科研的,消费者想知道流通在市场上的食品是不是存在转基因,还比较困难。
“转基因主粮论”纷争再起
201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由国史学会原副秘书长苏铁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三农学者李昌平等各界人士起草,并由100多人联署的一封反对转基因主粮的公开信寄到全国人大。这封信明确表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种植转基因主粮的国家(其他国家转基因品种仅限于非主粮)。我们认为,将安全性仍然存在广泛、激烈争议的转基因食物主粮化,有可能危及民族与国家安全。”
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权威粮食专家袁隆平的一席话将有关转基因的话题带入了更大的风浪中。“要想证明抗病抗虫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到底有没有问题,目前唯一的办法是用人来做实验。我是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袁隆平表示,“如果两代人没有问题的话,就证明这种转基因食品可以大胆地吃。”
百人公开信披露后,著名反伪科学人士方舟子连续发文反对。但看似热闹的争论实际上并不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百人上书的签署人反对的是主粮转基因化,而反对他们的“方舟子们”却认为他们是在反对转基因技术。“就是一种药,也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大规模临床实验才能确定有无副作用,或者有什么副作用。……转基因有没有毒,谁敢打保票?”百人上书成员之一、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左大培向记者表示。
而方舟子则认为:在美国,三大主粮的转基因品种早就批了,早在十几年前,美国就开始种植转基因玉米,现在80%的玉米都是转基因的;2001年美国就批准了转基因小麦;到去年为止,美国也批准了6个转基因水稻品种。欧盟国家总体上也是支持转基因作物的,只有法国反对。左大培激烈反对方舟子这一论据,他认为,方舟子仅仅是说美国是转基因种植大户,但并没有告诉大家,美国是不是以转基因作物为主粮!
且据华盛顿智囊团Pew研究中心一份44国民意调查显示,西欧和日本分别有81%和76%的人都因为健康和环境理由反对转基因食品,美国也有55%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不良的。
有害还是无害试吃说了算?
对中国自身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周立表达了另一层担忧。他认为“诸多跨国粮商和跨国种子公司,已经在不少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以资助研究、资助办学、发放奖学金、举办会议、合作研究之名,俘获了各大科研院所与科研人员,他们成为了一个个为了研究经费、成果发表、生物试验以及商业推广而主动为其效力的‘731’部队。”
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新著《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一书中讲述了4家跨国公司是如何实施在中国的转基因作物战略的。他披露:一些跨国公司贿赂中国的一些官员,偷偷摸摸地推广转基因作物。中国的大豆和棉花产业链早已被跨国公司所控制,玉米正在步前者的后路。
类似的阴谋论遭到方舟子的强烈反对。而西方一些学者也并不赞同郎咸平的观点,奈杰尔·哈尔福德认为:中国有自己的生物技术产业,所以批准转基因水稻的决定应该不是跨国公司在背后操纵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则力主进行转基因大米自愿试吃实验,周期最少不能够少于10年。试吃者包括那些声称转基因大米无害的科学家,还有其积极的拥护者。即使如此,为了防止健康风险,建议国家从转基因重大专项中增加一部分资金,再募集一部分资金,用于大力奖励那些自愿试吃转基因大米的“先驱者”。为了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必须有独立的第三方对实验进展进行跟踪,确保一日三餐中所有涉及的大米及其制品必须是转基因的。试吃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全程公开,一旦有了阶段性结论,昭告天下。
“非转基因”就是绿色天然?
“看到非转基因标识那么醒目,我想肯定质量要好些!”昨晚,在佳佳洁超市遇到钱大爷时,他正拿着一瓶标示“非转基因”油看了又看。一旁的于大妈插话说,她一直认为“非转基因” 就是“绿色天然”的代名词,因此看到这个标识后,就会毫不犹豫地选购,对于成分一栏详细的说明,她说自己从未注意过。
罗先生在高校工作,他认为,超市大豆油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加工的,我们每个市民几乎都吃过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究竟对人体好不好,目前还不能定论。”
为了弄清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记者在三里庵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观点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抱着接受的态度,宋先生的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既然转基因食品可以允许上市销售,那肯定是安全的,但一定要有标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另一种则是明确地说“不”,刘女士是一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她说,转基因食品究竟有没有危害,现在还没定论,不吃比吃好,万一有事,就后悔莫及了。“既然虫子都不能吃的东西,人能吃吗?”她还引用了网络上盛传的一句“雷语”。
是否有害不能一概而论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陈宏权教授表示,转基因技术应用在食品上,究竟有没有害,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只是纯粹提高产量或品质,安全性可以保证,如果是抗病类,那有无危害性就不好说了。国家对转基因作物的监管较为严格,目前批准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仅有棉花、番茄、矮牵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等为数不多的品种,而且从发放安全证书到商业化种植,还有一个漫长的审定、试验过程。
陈宏权介绍说,尽管国家控制严格,但并不排除有转基因作物非法进入种植和销售环节,他举了一个例子,从外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从运输到储存,从销售到加工,中间的环节不可能全部被监管,一些人拿出去出售或种植,也是十分容易的。目前转基因检测手段较少,市场监管还不到位,尽管大多城市设有转基因检测中心,但只是针对科研的,消费者想知道流通在市场上的食品是不是存在转基因,还比较困难。
“转基因主粮论”纷争再起
201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由国史学会原副秘书长苏铁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三农学者李昌平等各界人士起草,并由100多人联署的一封反对转基因主粮的公开信寄到全国人大。这封信明确表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种植转基因主粮的国家(其他国家转基因品种仅限于非主粮)。我们认为,将安全性仍然存在广泛、激烈争议的转基因食物主粮化,有可能危及民族与国家安全。”
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权威粮食专家袁隆平的一席话将有关转基因的话题带入了更大的风浪中。“要想证明抗病抗虫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到底有没有问题,目前唯一的办法是用人来做实验。我是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袁隆平表示,“如果两代人没有问题的话,就证明这种转基因食品可以大胆地吃。”
百人公开信披露后,著名反伪科学人士方舟子连续发文反对。但看似热闹的争论实际上并不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百人上书的签署人反对的是主粮转基因化,而反对他们的“方舟子们”却认为他们是在反对转基因技术。“就是一种药,也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大规模临床实验才能确定有无副作用,或者有什么副作用。……转基因有没有毒,谁敢打保票?”百人上书成员之一、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左大培向记者表示。
而方舟子则认为:在美国,三大主粮的转基因品种早就批了,早在十几年前,美国就开始种植转基因玉米,现在80%的玉米都是转基因的;2001年美国就批准了转基因小麦;到去年为止,美国也批准了6个转基因水稻品种。欧盟国家总体上也是支持转基因作物的,只有法国反对。左大培激烈反对方舟子这一论据,他认为,方舟子仅仅是说美国是转基因种植大户,但并没有告诉大家,美国是不是以转基因作物为主粮!
且据华盛顿智囊团Pew研究中心一份44国民意调查显示,西欧和日本分别有81%和76%的人都因为健康和环境理由反对转基因食品,美国也有55%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不良的。
有害还是无害试吃说了算?
对中国自身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周立表达了另一层担忧。他认为“诸多跨国粮商和跨国种子公司,已经在不少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以资助研究、资助办学、发放奖学金、举办会议、合作研究之名,俘获了各大科研院所与科研人员,他们成为了一个个为了研究经费、成果发表、生物试验以及商业推广而主动为其效力的‘731’部队。”
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新著《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一书中讲述了4家跨国公司是如何实施在中国的转基因作物战略的。他披露:一些跨国公司贿赂中国的一些官员,偷偷摸摸地推广转基因作物。中国的大豆和棉花产业链早已被跨国公司所控制,玉米正在步前者的后路。
类似的阴谋论遭到方舟子的强烈反对。而西方一些学者也并不赞同郎咸平的观点,奈杰尔·哈尔福德认为:中国有自己的生物技术产业,所以批准转基因水稻的决定应该不是跨国公司在背后操纵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则力主进行转基因大米自愿试吃实验,周期最少不能够少于10年。试吃者包括那些声称转基因大米无害的科学家,还有其积极的拥护者。即使如此,为了防止健康风险,建议国家从转基因重大专项中增加一部分资金,再募集一部分资金,用于大力奖励那些自愿试吃转基因大米的“先驱者”。为了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必须有独立的第三方对实验进展进行跟踪,确保一日三餐中所有涉及的大米及其制品必须是转基因的。试吃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全程公开,一旦有了阶段性结论,昭告天下。
图1 :
图2 : 转基因技术已经深入到不少农作物的生长环节,但市民更崇尚绿色自然。
借我一双慧眼看清转基因的脸
■食品身份不明市民难弄清 ■国家有明规商家常“避讳”
发布日期: 2010-3-25 稿件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唐晓和 方春俊/文 刘兵生/图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安全则是食品的“天规”。从全国两会期间到现在,转基因食品是“天使”还是“魔鬼”的讨论再次沸沸扬扬。我们是否在吃转基因食品?身边的转基因食品有哪些?作为消费者我们至少应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非转基因”成了“安全”卖点 昨晚8时许,徽州大道的一家超市顾客盈门。在饮品柜组,各种品牌的豆奶令人目不暇接。豆奶的主要生产原料都是大豆,那么,这些大豆是否为转基因大豆呢?记者一袋袋翻看起来,大多没有注明是不是转基因大豆。终于找到一袋黑牛豆奶,在外包装上醒目地标识着“大豆采用非转基因原料”的字样。 记者来到三里庵的一家大型超市,在食用油销售区,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仁油、橄榄油有六七个品牌琳琅满目。一些品牌在外包装上标着又大又醒目的“非转基因”字样,以此作为卖点。一种品牌的浓香葵花仁油在产品介绍上第一行写着“本企业通过非转基因身份保证(IP)认证”。另一品牌则在外包装的正面用大号字体标出“非转基因压榨一级花生油”,更多的是在原料说明上特别注明“不含 转基因”。 晚9时许,记者在九华山路佳佳洁超市转了一圈,一家食用油最吸引人,厂家在超市入口处就张贴着大幅墙体广告,上书“非转基因来自大别山”等字样。进入超市可发现,该食用油系列产品外包装上都用大字标识着“非转基因原料”。记者特地看了一眼花生调和油,成分里面也有大豆。不过,厂家在成分一栏还特地标着“大豆油原料为非转基因大豆”。另外,在四牌楼附近的两家超市,一些品牌食用油外包装上“非转基因”字样很引人注目。 “转基因”食品大玩“躲猫猫” 但与“非转基因”大张旗鼓、吸引消费者“眼球”相比,一些转基因原料的食品却有些羞羞答答。在很多超市,大豆油色拉油乍一看,没有醒目的是否为转基因标识。但如果把油桶翻过来,仔细看说明书,在原料一栏就会发现采用转基因大豆字样。而不少品牌大豆油、调和油外包装上最吸引人的是“QS”标识或“1∶1∶1平衡营养更健康”的口号。记者特地提起一桶油,将成分一栏露出来,就可以看到“大豆采用转基因大豆原料、菜籽油采用转基因油菜籽”的说明,若非特意观察,一般人不会留意。记者看到一款纯香型菜籽油成分栏中写着:“加工原料为转基因油菜籽”,一款精炼大豆油的原料栏标着“转基因大豆”。一家品牌食用油天然谷物调和油外包装上“天然谷物”几个字对追求天然、绿色的市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不过当记者走近察看成分栏时,才发现注有这样的文字:“菜籽油原料为转基因油菜籽;大豆油原料为转基因大豆。” 尽管一些番茄、巧克力也有转基因原料,可记者在各家超市采访时发现,番茄酱、番茄沙司外包装上只写着“不含香精”、“不含防腐剂”的字样,但找不到是否为转基因的文字。 记者发现,超市除了食用油外,几乎再也没有标注转基因的其他食品了,以大豆为原料的酱油中,只有一款160毫升装的特级酱油特别注明“非转基因”,剩下都是“身份不明”,一位顾客听记者一说也担心起来,如果这些酱油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那就是转基因酱油了,但没有标识,消费者怎么鉴别呢? 昨晚7时,记者来到位于濉溪路上的一家超市,情况也大致相同,在以大豆为原料的商品中,食用油普遍遵循了规定,品牌的大豆食用油上都有使用转基因原料的标识,少量大豆饮品在包装上突出了“原料为非转基因”的说明,但大多没有“转基因标识”。 据家乐福一位销售人员介绍,国家有规定,转基因食品必须明确标识,以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现在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不是太放心,因此,一些企业有意无意地“忽视”“转基因”的标注。这位销售员表示,多数顾客主要考虑的是价格,对是不是转基因并不太在意。 营业员心里是笔“糊涂账” “这种小磨麻油是转基因原料吗?”“放心,我们的产品100%非转基因。”记者拿起超市一瓶小磨麻油询问营业员时,她笑着说,厂家的麻油绝对是压榨出来的,成本比一般的要贵上不少呢。记者本来以为她在顾左右而言他,问了几次之后才明白,营业员把“非转基因”与“压榨”画上等号了,认为非转基因就是压榨的意思。 “奶粉都是非转基因的吗?怎么没有标识啊?”“以前好像贴过这种标识,现在换包装了,标识就没了。”苏果超市一位推销品牌奶粉的女孩说。但记者想细问非转基因为何物时,女孩有些茫然。一位卖鲜奶的营业员听记者问非转基因之事,说,“每盒奶上都有标识啊!”并指着成分一栏,“这里都写了”。原来她把转基因当成“微量元素”了。 “转基因?没听说过,酱油里哪有这成分啊?”一位调味品销售员面对着记者的询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认真地拿出一瓶酱油,指着“成分说明”说,看,我说没有吧,成分有大豆、盐、水…… 厂家笑谈“转基因”卖得火 昨晚记者在一些超市采访时看到,一种5升装的食用油除了压榨菜籽油外,还有一种菜籽调和油,这种调和油由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及芝麻油混合而成,仔细察看,发现注有“大豆油原料为转基因大豆”字样。 记者根据该食用油外包装上的电话联系了公司。谈到“转基因”,一位女工作人员说,菜籽油是用物理方式“压榨”的,而大豆油是化学方式“浸出”的。于是记者询问,这应该不是“转基因”的区别标准吧?女工作人员又说,公司的大豆油原料是进口的,应该是转基因原料。“这有什么区别呢?”她笑着说,现在两种油卖得都很好,都有QS标志,转基因的大豆油质量不会有任何问题。 燕之坊粗粮深受市民青睐。那么是否含有转基因原料呢?针对记者的疑问,昨晚在佳佳洁超市的燕之坊柜台,一位营业员大妈很肯定地说:“我们没有转基因的农产品。”并指着置于粗粮世界上方的一个标牌,记者看到,上面写着:“本柜台产品采自全国各地优质特产。”营业员指着待卖的大豆说,大粒子的黄豆采自福建,小粒子的采自内蒙古,都是从农户家里收购来的,不可能是转基因产品。 作为副食品菜篮子的周谷堆市场,同时销售大米、面粉等粮食作物及食用油。周谷堆市场信息员周涛告诉记者,目前该市场食用油销量每天在30吨至40吨,以散装油为主,部分来自港口,菜籽油也有本地产的。食用油销量不是很大,其中大豆油占7%,“也许有的是转基因原料吧!”周谷堆市场大米面粉等主粮一天的销量为1300多吨,不过,周涛很确定地告诉记者,这些主粮从没听说过是转基因产品。 违规种植销售都要查处 “目前涉及到的转基因产品主要是经济作物,像大豆、棉花、油菜等,主要粮食作物像水稻、小麦、玉米等我国一直都规定不允许生产。”市农委科教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转基因产品要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地方农委主要是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目前,市农委尚未对超市等地方的农产品进行检查,不过,如果市民发现哪些市场违规出售转基因种子,自行种植、销售转基因作物,可以向市农委反映,他们会上门进行查处。转基因产品没有相关标识的,顾客如发现了,也可及时反映。 对于一些营业员把转基因非转基因与浸出压榨混为一谈的现象,市农委工作人员表示,转基因产品与加工方式没有关系,而是要看原料的来源,像转基因大豆,种子是合成的,基因经过了人工干预,可能将其他植物的基因人工转移到了大豆里面。这种种子不可能通过自然界生产。 省农委科教处工作人员表示,转基因产品方面,从试验到生产,国家有一套完整、严格的管理办法。监管方面,国家曾出台《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对于超市哪些产品为转基因原料,眼睛是看不出来的,不过可以留意说明书上的标注。 焦点链接 转基因食品:系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它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2009年,我国农业部依法批准发放了几个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表示将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的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图1 : 非转基因成了一些食用油的广告语。 唐晓和 摄 图2 : 非转基因食用油的标识很醒目。 图3 : 很多国家对转基因主粮持否定态度。 图4 : 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用油标识很不醒目。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