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转基因”商业化是拿健康与科技对赌
2010-03-25
从春节前开始,转基因水稻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对于转基因新品种的产业化将如何推进的问题,中科院院士张启发表示,转基因稻米最迟5年能上市民餐桌。(北方网3月23日)
听到这一消息,也许很多人想的不是如何能尽早享受科技带来的新成果,而是为如何抵挡转基因食品悄悄爬上餐桌而担忧。就像财富未必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美好,高科技也不是万金油,尤其是在吃的方面,笨鸡蛋不是更受欢迎吗?
世界上对此形成两大阵营:欧盟和日韩强烈反对,美国提倡。事实上,即使是在提倡转基因食品的美国,大规模种植的也只有大豆和玉米,除了出口外,主要用于制作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要知道,这是全球首次为转基因主粮发放安全证书。没国外研究得早,专利技术没人家多,推进速度倒是世界第一,中国人凭什么敢为天下先?如此急着填补空白,实际上是拿全体国民的健康风险为世界人民做实验。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科技发展的参照和旨归,与自然规律比起来,科技永远是滞后的。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发生的普遍现象,而转基因是在对此进行强力的人工干预。一般说来,外来物种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的潜伏期,有时需10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在科学界对其安全性尚有争议时,应当保持足够审慎的态度。
无知并非无畏,人们对未知风险的惊恐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成堆的形势下。面对诸多质疑,农业部曾回应,安全证书发放是 “依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价结果做出的决定”,但时至今日,成员构成等相关信息一直没有公开,程序正义首先存在疑问。同时,由于转基因技术有专利权,大规模种植后,受益最大的不是农民和消费者,恐怕是肥了那些生物公司,这背后隐藏的巨大商业利益是否成为了“大干快上”的助推器?
事关全体国民主食的安全问题,农业部是没有资格决定的,起码应当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讨论。一旦放开转基因食品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其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产生的潜在风险就会失控,也许要多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当然,人们也可以选择不吃转基因水稻,可是谁又能保证它一定会有明显标识,并不会悄悄钻进“笨水稻”中去呢?就像苏丹红跑到辣椒油里,三聚氰胺跑到牛奶中。
在粮食年年丰收,吃饱已经不是问题的前提下,吃得安全更为重要,完全没有超速发展的现实必要。可以想象,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类体内需要的营养也许都可以通过摄入营养液来满足,那是不是我们就不用再费劲吃饭了?科技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过于急功近利的改朝换代也是一种对自然的污染,难道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还不够吗?(宋鹏伟)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