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人祸:水利设施比GDP更能救命!
西南地区的旱灾牵动的不仅仅是中央领导人的心,牵动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心,看到“四季如春、山清水秀”的美丽云南突然以“西北黄土高坡”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每一个中国人除了痛苦之外还是否应当要反思点什么?到底是天老爷的故意安排还是中国人的自作自受?到底是自然界“百年一遇”的天灾还是水利设施“三十年”荒废的人祸?
怎么样反思几千万水资源丰富地区缺水的现实?怎么样说明问题才能让左右两派都没太大的争议呢?我想了一下,也许只能从三个方面摆摆实事比较好一点:
第一方面:我们得先算算毛主席时代的旧帐。
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仅有大中水库23座,其中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17座。有防洪作用的只有松辽流域的二龙山、闹得海、丰满等水库。新中国成立后,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建成水库85849座,其中大型水库482座,中型水库3000座。总库容5841多亿立方米。这些水库的95%以上是1977年以前建设完成的。这里面有闻名于世的“人造天河红旗渠”,还有横跨110多公里的人造河“汉北河”等等等等,这些伟大的工程都是新中国农田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座丰碑,我们不会忘记。
再看江河治理:至70年代后期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包括海河治理、淮河治理、黄河治理、辽河治理等在内的许多大江大河的治理工程。不仅消除了水患灾害,而且建立了许多具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产生了兴利除弊的巨大效益。例如1973年完成的海河治理工程,前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共修筑防洪大堤4300多公里,开挖、疏浚河道270多条,新建涵洞、桥、闸六万多座,同时还建了许多水库,对洪、旱、涝、碱等灾害进行了全面治理,使海河的排洪能力比历史上提高了十倍多,使海河流域实现了每人一亩水浇地,又如1972年竣工的辽河治理工程,共修筑堤防4500公里,修建水库220座,流域共建电力排灌站920处,可灌溉农田1100多万亩。 1969年竣工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由三座大型抽水机站、五座中型节制水闸、三座船闸和疏浚河道等十多项工程组成,它把长江、淮河、大运河和里下河联结起来,利用这些河流的不同水位,通过自流和机动引水结合进行排涝和抗旱,可灌溉农田250多万亩。其它的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查查相关资料。
无论是水利工程还是江河治理,无一不是艰巨豪迈的工程,无一不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未实现的大作品,而且这些成就都是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完成的,它完全称得上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果不是靠集体的力量、靠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怎有可能实现呢?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某些人在对毛泽东时代的水利建设做评价时,居然用了这样的表述:大部分水库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期间修建的,是群众运动的产物。这一期间修建的水库,虽然在兴利除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因质量、标准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也为水库的安全造成了隐患,不仅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而且危及防洪安全。其中有许多水库位于城市和铁路上游,据统计,影响我国城市防洪安全的水库有1200余座,影响京九铁路的各类水库近400座,影响京广铁路的各类水库300多座。看了这样的评价,任何有良心的人都想想看,这是历史观出了问题还是个人道德出了问题?这是要肯定人民还是要否定人民?这是为了要歌颂哪一段历史而不惜否定几亿前辈的丰功伟绩?
第二个方面:我们再算算近三十多年的新帐。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水利建设又干了什么?5%的水利工程大不大,的确有很多大的工程,比如说三峡工程,但是,完全用来发电的水电站式水库到底能不能算水利工程还要打个问号,前三十年的八万多座水库里面也有发电用的,但是,更多的水库是完全为农业而修建的,试想想,现在能够对农业发挥作用的水库哪一座不是毛泽东时代修建的水库?有哪一座不是拖着年迈的躯体在负重工作?那些把“文革标签”贴在水库头上的精英们,你们的良心哪里去了?你们吃的每一口粮食中哪一粒不含有那个时代亿万人民的血汗?哪一粒粮食不是那个时代智慧的结晶?
近三十年来,有多少座水库无人管理?有多少座水库被私人承包?为什么水库也要被承包?不就是靠水库让部分人致富吗?不就是要从水库里要GDP吗?现在大型水库还勉强能带病工作,小型水库大约有60%处于废弃和改作它用的状态,有些小型水库即使有蓄水都难以发挥抗旱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呢?非常简单,绝大部分小型水库排灌的渠道被毁掉,水路已经不通了,近三十年来,修路也好,建房也好,没有人顾及渠道还有什么作用,渠道不是被截断就是被填埋,很多水库的水已经只有养鱼的作用,偶尔能浇灌周边的几亩田地,流不出10公里范围,水利工程修起来艰难,,破坏是很容易的。近几十年是疯狂捞GDP的时代,这个时代,我们又浪费了多少前人的“公益劳动”?我们也可以简单算一个帐,据说政府现在投入2000亿元仅仅只能维修4000座小型水库,仅仅只是维修,那么我们再反推一下,如果把80000万座大、中、小型水库全部维修一次大概都要5万亿以上的资金,如果再想想要重新建设八万座水库的话,估计没有三十万亿元是拿不下来的,我们天天宣传现在的GDP是前三十年的多少多少倍,只要拿前三十年的一个水利项目就足可以抵得上1978年至1995年GDP的总和,所以比较GDP、宣传GDP有意义吗?
近三十年,原来治理好的海河、黄河、辽河、淮河现在又怎么样了呢?我先不说这些河流被严重污染的环境问题,我想请大家走到上述河里探探淤泥,只要你踏进去,你就知道有多深的、几十年没有清理过的、可以埋人的淤泥,过去是一到冬季农闲季节,农民都义务清淤,义务疏通河道,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堤防被扒了,河渠被平了,排灌设施被拆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虽然又搞一些清淤工作,但是,那都是政绩工程,大部分是靠资金堆起来,一个工程动辄数千万、上亿投资,建起来以后以豆腐渣工程和骗子工程居多,有些清淤工作就是用所谓的清淤船在河里捞泥,大多数工作都成为农民朋友眼中的笑话:把一堆淤泥堆在堤坝表面上,领导一来验收,满眼的淤泥,脚都趟不进去,至于河里清得怎么样没有关注,分钱的事大家都少不了的。
即算是近三十年来水利及江河治理没有任何建树,在精英的总结是仍然是“丰功伟绩”,他们这样总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修建的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北江飞来峡、嫩江尼尔基、西江百色等水库是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大江大河洪水的关键性工程。 精英们可以对80000座以上的工程用“文革修建、质量不行,隐患很大”一笔带过,但是,对那么几个九十年以来的几座水库非得要抬高到关键性的高度上来,为什么?到底是人关键还是水库关键?
第三方面:未来的中国怎么办?
精英说,前三十年修的水库工程大部分是文革期间所修,质量太差,隐患太大,我暂且认为精英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我接着就要问问精英:中国的未来怎么办?近十多年来,中国一出水灾就是“百年一遇”,一出旱灾又是百年一遇,有些地方的水灾已经上升到“千年一遇”了,会不会明年又爆出个“万年一遇”?那么多的“百年一遇”总是光顾中国,精英们得想想办法啊,总不能看着亿万中国人受难吧?否则,那你们还叫什么精英?文革水库不好用、不能用,那你们总得建新的水库吧?既然隐患那么大,影响了铁路安全,你们应当尽快把那些水库全填平得了,否则,碰到有你的家人、亲戚坐火车也许有危险的。
精英又说:近几十年,中国把主要精力放在改革开放上面,忽视了水利建设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能尽快补上还来得及,况且农民也并没有因为缺了水利建设而变穷。听起来真还有几分道理,农民确实没有比以前更穷,但是,仔细想起来又没有道理,没有更穷难道说明水利设施不重要了吗?没有更穷难道一定说明农民比以前更安逸了吗?不见得,看看西南地区几千万人现在面临水比油还珍贵的地步,不就是干了一阵子吗?为什么水资源那么丰富的地区转眼间就没水了呢?是谁破坏了中国的水系?是谁破坏了水利设施?大家不妨深入到农村里面去,哪一条河流有干净的水?哪一条河流有通畅的河道?哪一个农民不为排涝、抗旱而操心?西南的一次干旱居然能让五千万人受到影响,这难道不是灾难吗?难道说经济越发达,农民越要靠天吃饭吗?几十年前靠水利吃饭、几十年后靠天吃饭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吗?改革开放到底给农村、农民、农业带来了什么?每一个人都要作一个总结,每一个人都要拍拍良心,除了折腾了农村几十年,你们还做了多少实事?
最后,我还得提醒一下:水利建设还要不要搞?怎么搞?中国是有很大的GDP了,是有很强的综合国力了,但是,这些东西更多的是体现在少部分人身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到普通百姓身上,尤其是没有体现在农民身上,这种情况总不能长久的保持下去吧?我们所有人吃的都是农民种的粮食,我们还要一直吃下去,是该给农民一些支持的时候了,是该好好地修修水利工程了,我这样说可能让很多领导感觉比较冤,因为这些年来国家确实也投了不少钱,就是没看到成绩,修水利的钱多了,工程却差了,修水利的机械大型化了,工程却豆腐渣化了,修水利的人少了,但贪污水利款的官却多了,以后修水利工程再也不能脱离农民群众了,我对修建水利工程提三个意见:一,水利工程必须总体规划,统一实施,近几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兴修水利和清淤工程,但缺少规划,各自为政,大多数地方是谁得利谁负责,大家以为只有种田的农民才得利,所以,水利怎么修不是规划说了算,而是利益说了算,大多数水利款都用在了短期投资上,浪费极为严重,各个村、镇的工程之间没有协调性和共通性,根本无法应对大的天灾;二,兴修水利和江河治理必须以农民为主体,有人害怕这种提法,以为又会回到文革时代,我想大可不必害怕,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整体规划,以农民为主体负责修建和治理,把政府投入的资金落到农民口袋既可以在农闲时就地增加就业,就可以让农民增收,最后再由政府负责验收和管理;三,国家必须对水利建设和江河治理重新立法,依法保证水利资金落到实处,依法保证水利工程保质保量,依法保证全国所有水库的安全有效运行,依法保证非电力水库的公益性,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借水库生财的局面出现,依法保证水库运行和管理所需要的财政拔付资金,前三十年,毛主席为我们留下了八万多座水库,难道富起来的中国连管都管不好吗?我们还对得起他和无数个流血流汗拼命的前辈们吗?
西南大旱决不是第一次,还会有无数个“N年一遇”等在后面,我们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灾难后的承诺与宣誓,我们还要反思,我们还要行动!
水利设施也许不一定带来GDP,但是,GDP也不一定能带来救命的水。
中南大学孙锡良(转载须经本人同意)2010年3月22日星期一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