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3日讯 记者韩乐悟今年是我国全面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年—2030年)》的开局之年,记者今天获悉,民间团体将力推该行动计划的落实。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将联合发起响应该行动计划的活动。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但目前世界上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的1000倍。有专家指出,我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这个速度又要翻倍。
2010年9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明确了今后20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这是继我国1992年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履行公约义务、承担大国责任的决心。
据介绍,公约规定,每一缔约国要根据国情,制定并及时更新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1994年我国发布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有力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但近年随着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等问题的出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着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物物种资源流失严重的形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为落实公约的相关规定,有效应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国家环境保护部会同20多个部门和单位编制了上述行动计划。
记者了解到,上述两民间团体发起的响应行动计划活动,将7月8日拉开序幕。其后将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科普宣传、志愿者培训、实地考察、经验介绍、图片展览、学术论坛、国际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活动将获得地方政府、学术团体、民间组织、工商企业、环保人士等社会公众各界的广泛参与。
记者注意到,行动计划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行动,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公众广泛参与机制”,而在39个优先项目中包含“民间团体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建立及示范”。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