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在对待汪晖和朱学勤的事情上表现得很阴暗
2010-07-29 11:53:40 来自: 秋花惨淡
东方早报曝光朱学勤被指“抄袭”之后,听说有关部门禁止媒体再炒作学术抄袭的事情,但这几天观察下来,针对朱学勤的真的销声匿迹了,只剩下登过几篇文章,但一般媒体根本不予转载;倒是汪晖的事情,他们还在连续发动攻击:
北京晨报:假设汪晖是清白的
发布时间:2010-07-28
http://www.morningpost.com.cn/fukan/rwgc/2010-07-28/64278.shtml
中国青年报:汪朱事件,刺破脓肿的勇气之外也需同情
2010-07-27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7/27/content_3344481.htm
燕赵都市报:从易中天的道歉谈起
2010-07-27
http://news.yzdsb.com.cn/system/2010/07/27/010613753.shtml
荆楚网:学历造假是评选标准单一的结果?
2010-07-26
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007/t1317286.shtml
羊城晚报:只有真相,而不是沉默,才可能还汪晖以清白
2010年07月24日
http://news.qq.com/a/20100724/000863.htm
有种就放开讨论,不要玩这种小动作
2010-07-29 16:24:40 秋花惨淡 萧武:继续扯汪朱抄袭案
朱学勤热了一阵子,又没消息了,这戏看来是唱不下去了。很遗憾。本来以为是好戏才刚开锣,郑也夫、易中天、熊丙奇等63人都要一一排查一遍,每个人都出来对媒体表演一番的。这样的好戏是看不到了,观众同志们很无奈。
不过,朱学勤的事情虽然只热了一星期就戛然而止了,但是还是能看到很多人的精彩表演,嘴圆舌头扁,话可以正反说。事情出在汪晖身上是一套,轮到朱学勤了马上变脸。原来都说要拿汪晖开刀,办一个剽窃铁案的。言下之意根本就没想过王彬彬说的那些到底能不能成立,也没想过规则的问题,就已经认定了汪晖抄袭,所以一个劲儿地要汪晖表态、要清华和社科院处理。出了朱学勤这档子事,马上变了,说是媒体可以监督规则和程序,但是不要做实质性判断,事实认定要由专业机构做出,也就是复旦和上大的学术委员会。然后葛剑雄出来说,媒体不要瞎掺和,这事儿复旦自有公断。
既然这么在乎程序,这么在乎学术委员会,为什么王彬彬的文章刚出来的时候,汪晖说让学术界来解决此事就被当成是“不是男子汉”了,没人想到要规则啊、程序啊、媒体不要越权啊这些问题呢,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对南方周末直接取代教育部监督学术界无动于衷呢?那时候干嘛去了,为什么不出来说呢?尤其搞笑的是63壮士,前面很义愤填膺义正词严地要求清华和社科院审查汪晖,一副要维护学术界清白的样子,出了朱学勤的事情,就不说了。倒是陈明还承认了,朱学勤的问题是要比汪晖严重。既然如此,为什么后来就没消息了呢?
话反回来说,其实我挺同情这几个学校的学术委员会的。按照葛剑雄的说法,复旦的学术委员会是2004年才建立的,规则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应该也没办过这样的案子。要说否决个把傻乎乎的博士硕士的学位,那倒没啥问题,要说真刀真枪调查一个已经功成名就大名鼎鼎甚至都开始充大师了的名教授,学术委员会衮衮诸公恐怕就都傻眼了,不知道咋办。所以,上大就是跟着复旦的调子走,结果没跟上,跟丢了。上大这表现,一看就很业余,完全是没应付过这种事情。
朱学勤还没揪出来的时候,有些同志说,不需要立啥规则,直接拿米帝的标准就行了。这话就很危险。米帝的标准到了天朝服不服水土就不一定。比如说专家评审机制吧。这事儿确实从规则上说是可以的,但是能不能实施就两说了。王彬彬指责汪晖的鲁迅研究抄袭,以前公认的鲁迅专家钱理群出来说了几句,马上被直接批到,王彬彬更是恐吓、威胁加谩骂。这你让审查的专家怎么弄呢?专家审查出来的结果要是汪晖没抄袭,恐怕没几个人能免于钱理群的下场;如果说是抄袭,专家们面子上怎么说呢,这书都出了20多年了,为什么就没人出来检举呢,他们的工作也太不负责任了吧?反正不管咋弄,结果是啥,都少不了是非。专家们也是两面为难。
所以,汪晖说让学术界解决此事,结果媒体一顿狂批,说所谓的学术界根本就不值得信任,最后的结果是学术界的少数同志干脆承认,所谓的学术共同体已经完全信用破产了,媒体不信任,人民群众也不信任。当然,好在朱学勤后来也出了事,媒体们、学者们、著名网友们又开始承认还是有学术界了,还是要尊重学术委员会了,学术共同体的面子总算是挽回了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混学术圈的同志们是要好好感谢挖朱学勤黑材料的同志们的,尤其是宝树,他们都算是学术界的恩人了。
这件事最近的发展就是有好事者把王彬彬的博士论文也搞到了网上,引起一阵群众围观。围观之下发现,要说汪晖、朱学勤的书,就算是真抄了,起码也还是看得过去的,还是像个博士论文的,王彬彬这个就不知道得按什么标准算才能合格了,因为他连抄袭都没抄。作为复旦大学的博士、朱学勤的校友,不知道复旦的学术委员会当时怎么会让这样一个博士论文通过的。是不是也要查查当时的复旦学术委员的规则呢?如果说这样的论文也能算合格,又怎么让人相信复旦审查朱学勤的结果呢?
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怕认真。以前王彬彬的文章刚出来的时候,我跟有些朋友闲谈,说如果按这个标准,基本上那时候的论文基本上都要有问题了,博士学位要被收回的比例估计得超过七八成。那朋友偏右,反唇相讥说,有本事去查啊!现在倒好,真有好事者已经拿住了朱学勤,63学者现在除了易中天还在上蹿下跳,别的也都安生下来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只有易中天我估计八成是因为,他已经成功地转行了,从讲堂上吃粉笔灰的教书先生成功转型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了,就是舍去这个劳什子教授、博导虚名不要,也一样能混得开。别的且不说,就是前些年出的畅销话本的进项也够他老人家安享晚年了,哪用得着还继续混学术界呢。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