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唐钧:30多年前,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今天,用社会学的语言可否这样表达:在“十二五”期间,让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先中产起来。】
以上是专家对“橄榄型社会”目标的第一步期望值。自从经济学家赵海均先生提出“橄榄型社会”的概念以后,这一源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理想社会”的社会学理论在中国如同台风旋起,各类文章铺天盖地,像是迎接人类的曙光。也有很多民众误以为最后的机会即将到来,为自己能否甩掉“劳动者”的帽子或忧心忡忡,或跃跃欲试,或欣喜若狂。劳动者阶层正在被撕裂、被瓦解。劳动从此可以也不再人们“被热爱”。
摘掉“橄榄型社会”的“理想”光环,让我们先看看它是什么玩意儿?
专家认为,我们现在的穷人和富人是社会的主要组成群体,两个集团形成“葫芦形”的两端,两端的日益对立,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建立“橄榄型”,就是要在中间建立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集团,作为贫富两极的缓冲地带,以减少矛盾,有利于“稳定”。
具体说,“橄榄型”就是要让中间“鼓起来”。这种“鼓”还不能像吹气球,因为那样就没有穷人了,谁来养活那么多富人?“鼓”的比例是:60%~70%的人口(或家庭)属于中间阶层,富裕阶层大约占10%~15%,劳工阶层占10%~15%,社会底层占10%以下,这样“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才是稳定的。
所谓中间阶层,专家们定义是:收入中等,宽裕有余。并以其消费的方式和财产的拥有表现出来,为社会所追捧。一般来说,有房有车,有一定的金融资产的知识分子、白领、专业人士(即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群)。
来分析一下这个“美国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可能性和不公平性。
可能性:美国是什么社会角色?世界市场和金融管理者、世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机构、世界文化产品生产基地、世界物质消费巨头,甚至吃喝拉撒的保姆也不是美国人。美国是依靠剥削世界而存在的国家,一切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劳动几乎全部“委托”给其他国家人民去“加工”,自己过着富裕的生活。所以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阶层”。美国人口不足中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十几亿人想建立美国模式,就必须以4倍于美国的强度实现对世界的剥削和掠夺。所以说,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社会根本没有可能性。
可行性:直到上世纪初叶,美国以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阶级矛盾和斗争十分尖锐和复杂,乃至列宁认为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已经“垂死”。资本主义并不甘死亡,在反共产主义的同时,千方百计延续自己的生命。主要手段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资本输出,转嫁危机、转嫁剥削,以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二是“学习借鉴”共产主义理论。因为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特别是资本主义从自由到垄断,社会财富加速集中到少数寡头手中,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突出。为缓解矛盾,它们通过立法等措施,使资本走向社会化。如反垄断法规定了个人在公司中的股份不能超过一定比例;财产继承法规定了财产的社会继承,财产数额越大,继承人所得份额越小,而社会所得越多。在民众生活方面建立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发挥工会组织保障工人权益的重要作用,在能力和素质提升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和公益事业,在政府服务方面大力改善自己的服务态度和方式方法,在制定重要政策方面积极倾听和采纳民意,经过漫长的自然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现在的社会结构,也说明资本主义在“调和”阶级矛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其间,资产阶级专家学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橄榄型”是对它们社会结构的现实状况的描述,并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我国想用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去指导发展过程肯定是缘木求鱼。
【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副产品。美国为了防止国内共产主义思潮的蔓延,不得不对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做出一定让步。苏联解体后,工人运动陷入低潮,美国、日本、欧洲的两极分化程度都在加重,所谓中产阶级已经濒临崩溃。】
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教授研究曾经得出我国中等阶层已占到23%的结论,然而即使是如此之小的结论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质疑,很多人认为自己“被中产”了。此外,在增长幅度方面,陆教授自己乐观地估计每年在以1%的速度增长。如果理论成立,我们要实现橄榄型社会也得再等上50年。然而,最需要稳定的恰恰是当前这一矛盾凸显期,并不是50年以后。况且即便100年,这个“空中楼阁”也不可能建成。
不公平性:专家援引邓小平三十多年前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论述,恰恰抛弃“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核心,继而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让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先中产起来。专家的目的如果是为了“稳定”,为何还要继续扩大差距?
专家说橄榄型社会的好处还在于人们可以在不同阶层中流动起来,让人们能够有向上发展的空间。一个将穷人和劳动者的比例都设计好了的方案,人们如何流动?让富人来干活?让劳动者放弃劳动?当前,民众反映强烈的社会不公现象只字不提,一方面退休双轨制、劳动低待遇、下岗职工无人过问,一方面高物价、高房价,底层根本无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在这个社会现实不改变的情况下,如果真要让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先中产起来,这三分之一是哪些人?
专家还有“画龙点睛”之笔,经过橄榄型社会模式对阶层的划分,我们就可以在“十二五”期间,让所有中国人都“安”下来、“乐”起来!“安贫乐富”这个成语总不能解释为让穷人“安”分守己,让富人骄奢淫“乐”吧。
幸好,并没有像专家们武断地解释“十二五”那样,“橄榄型社会”也不可能成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目标。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总原则下,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建设小康”才是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
最后再劝劝我国的许多专家们,如果真心为了中国,真正热爱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可以学学美国专家的精神。老百姓的问题不是靠“模式”使其“安”的。在社会问题较多的时刻,少添乱就是老百姓的福。
可点击查看以下文章: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