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型”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岳喜源
现在,中国的“精蝇”分子公开提出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分配模式,将中国建立成一个“橄榄型”的经济社会。并振振有词地画出了实现的方式和时间。
“橄榄型”社会就是美国精英分子所极力推崇的中产阶级社会。由于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的矛盾不断恶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风雨飘摇,在二战以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其少数人对多数人的长久的剥削和压迫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学者就提出了以壮大中产阶级的方式来缓和阶级矛盾,来延缓资本主义制度的衰落和灭亡,更好地维护富人的长久统治地位。这种壮大了的中产阶级社会就是“橄榄型”社会。
中国的“精蝇”分子今天公开叫嚣要建立“橄榄型”经济社会,就是适应中美国这个大政方针需要的,以美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为蓝图,照抄照搬到中国来,妄图建立一个长久稳固的资本主义社会,将中国在骨子里变成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这是办不到的,是痴心妄想的。
所谓“橄榄型”社会是完全不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是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尽管人们之间的收入有差距,但差距不大。在中国这个宪法里还写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里实行“橄榄型”的经济社会制度,不但是违宪,更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建立的肯定,是对新生的暴富阶层合法性的肯定,是对瓜分国有资产、剥削劳动人民、股市楼市投机等非法行为的肯定。是资本主义在中国全面复辟的最好证明。
西方国家热衷于建立“橄榄型”经济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富人对大多数人的长久统治。“橄榄型”一端的富人会长期地处于剥削和统治地位,另一端则是适应丛林法要被淘汰掉的穷人,中间的中产阶层会源源不断地对穷人那一端进行补充。资产阶级之所以要大力扶持中产阶层,就是要分化瓦解劳动者,牢固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中国的资改派在改革开放的30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攫取了人民在60年里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在他们掠夺公有财富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贫困阶层,这些贫困阶层在毛泽东思想的重新武装下,政治觉悟不断地提高,要求对财富的重新分配的呼声日益高涨,甚至提出不惜流血牺牲来争取工农阶级的利益,在这样的形势下,资改派不得不从他的西方主子那里搬来“橄榄型”经济社会这个资本主义的毒药方,企图再次引诱工人阶级上当,让工人阶级再次生活到幻想中去,不过,这次恐怕是难办到了,因为工人阶级已经大部分觉醒了。
二战以后,美国欧洲日本曾经有一个中产阶层,那是因为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剥削全世界,聚集了大量财富。在国外社会主义中国及苏联的强大压力下,为了防止国内社会主义力量的兴起,西方资产阶级不得不向工人让步,从而短暂地出现了一个中产阶级,可见这个中产阶级是社会主义运动压力下的产物。苏联解体后,新自由主义力量兴起,资本家阶级向工人大肆进攻,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两极分化都在加重,中产阶级消失。
在美国,现在的“橄榄型”社会已经崩溃。目前,美国中产阶级正日益分化消失,社会愈发两极分化,上层越来越富,而下层则日益拮据。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许多城市都有所谓中产阶级社区。然而,最近几年以来,许多赚了大钱的专业人士纷纷离开这些社区,搬到新兴的富人区去,住进豪宅。而在加州和夏威夷这些物价较高的地方,由于生活费用上涨,许多下层中产阶级人士不得不搬离原来居住的中产阶级社区,另择廉价居所。这样一来,在美国许多城市,中产阶级内部的分化日趋明显,而代表美国文化主流的中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面临名存实亡的危机。
下层中产阶级的处境日益艰难,在美国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以往,由于收入相对较高,这些家庭一人工作养家的情况非常普遍。近年来许多中产阶级家庭为了维持生活水平,不得不夫妇双双出来工作。而据《今日美国报》报道,如今许多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即使夫妇双双工作都很难维持体面的生活。这些家庭一方面要负担连年上涨的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费用,另一方面又要拿出相当一部分钱来投入养老金储蓄计划和偿还债务。
可见,将中产阶级说成是中产阶层较好。因为中产阶级根本就不存在,是资本主义精英分子人为杜撰出来的。
可见只要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剥削制存在,建立所谓的“橄榄型”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橄榄型”社会在美国以崩溃而告结束,在已经实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国照样不会取得成功。美国建立橄榄型”经济社会制度的崩溃说明了美国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社会正在走向没落,正在做不愿退出历史舞台的垂死挣扎,其整个社会的崩溃已经为时不远了。资改派极力鼓吹在中国建立“橄榄型”经济社会,正是其疯狂到极点的最后的咆哮,正是其感到危机和革命来临前所表现出来的恐惧和不安,妄图用麻痹的方法再一次欺骗人民,为其下一步的大肆掠夺财富做掩护。上月通过的国新36条,资改派就再一次吹响了掠夺人民财富的号角,都有力地证明了其所说的建立“橄榄型”社会制度只是骗人的把戏罢了。
太行爱国力量 2010.6.21
建橄榄型社会 专家称需30年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4月19日
【访谈对象】
于建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及《中国当代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等。
【先驱语录】
在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中,经济社会资源的分配存在很大问题,贫富分化比较严重,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没有庞大的中产阶层作为缓冲带。
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也就是中产阶层的数量和规模比较大,精英和底层的数量相对较少,这样的社会结构有利于社会稳定。
应向富人阶层征收高额的累进税来补贴穷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重要的“劫富济贫”角色。
社会结构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有赖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众的广泛参与;还有执政者要具备真正改革的勇气和智慧。
【访谈动机】
早有专家指出,贫富分化造成中国社会的“断裂”。显然,随着公民意识的崛起,如果继续让权力与资本藐视民生与民权,那么随之而来的只能是社会更大的断裂。
如何抚平社会断裂的创伤?出路只能是建立橄榄型社会结构,让大多数人过上小康且安稳的生活。但是,在社会学者于建嵘看来,在权力主导一切的中国,社会结构已然形成了等级分明的金字塔型,要扭转这种局面,形成良性的橄榄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权力与资本“合力”塑造金字塔
《国际先驱导报》:您所说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包括哪些阶层?
于建嵘:三个阶层。第一层就是权力垄断和资本垄断的精英层。第二层就是中间层,包括一些小官僚,一些企业人士,他们的生活过得还可以。最底下一层,就是缺乏社会保障的群体,也就是所谓的“民”了。
Q:当前中国这种社会结构呈现了什么样的特征?
A:其一,较高层级社会阶层的封闭性越来越强。社会分层本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是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处在金字塔较高层级的社会阶层的封闭性越来越强,而且正在逐渐固化和模式化,并排斥较低阶层的社会成员。
其二,社会垂直流动呈现单向性特征。在我看来,由于较高阶层的封闭性逐渐增强且具有排斥性,所以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上下阶层之间的垂直流动,逐渐呈现出“向上流动难,向下流动易”的单向性流动。也就是说,处在下层的社会成员垂直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多,能够真正实现向上层流动的人越来越少。与此同时,中高层向下流动的却非常容易,尤其是处在中间的社会阶层,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底层。
其三,社会阶层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处在金字塔顶层的是垄断权力和资本的权贵精英,他们通过权力和资本掌握着各种社会资源,使得中下层社会成员为了生存不得不成为权力和资本垄断阶层的附属物。
Q:中国的社会结构金字塔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A:其一,权力主导是形成这种社会结构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社会都是权力主导型的社会,掌握权力意味着掌握其他的社会资源。在古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现代,权力精英和资本精英结成同盟。权力与资本结合侵入社会资源后,贫富悬殊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僵化。
其二,儒家传统文化强调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纲常伦理,为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统文化强调士、农、工、商等社会阶层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使得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很低。
社会结构下沉,人心不稳
Q: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存在怎样的危险性?为什么要向“橄榄型”社会转型?
A: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带来的最大危险,就是社会不稳定。众所周知,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也就是中间阶层的数量和规模比较大,精英和底层的数量相对较少,这样的社会结构有利于社会稳定。中产阶层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力量,他们是沟通精英和底层的桥梁和纽带,中产阶层庞大意味着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相对比较合理,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不会很激烈。
相比较而言,在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中,经济社会资源的分配存在很大问题,贫富分化比较严重,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没有庞大的中产阶层作为缓冲带。比如当前流行的“仇富”、“仇官”等社会不满和怨恨情绪就是明证,这也是诱发社会泄愤等大规模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助燃剂”。
更具危险地是,中国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的底层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社会结构在动态下沉,造成人心不稳。这里的下沉,并不是表示绝对贫困人口增加。而是指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底层的生活水平在往上走,但是底层的人数是在不断增加的。这一点有些社会学家不承认。但你不能认为有电视看,有手机用,就比几百年前的皇帝过得还牛?底层增加的判断标准不是说他没有生活来源了、没有电视看了,而是他缺乏了原来作为中产阶层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性的东西。
Q:追问一句,“橄榄型”社会中间层往往有一个成熟而庞大的“中产阶层”,如果按照您的分析,中国的“中产阶层”并未像某些媒体所说的那样已然形成?
A:什么是中产阶层?拥有两套房子就是中产阶层吗?白领就是中产阶层吗?不是。中产阶层起码要不为基本生活所累。但现实情况呢?比如现在的大学生,原来他毕业后起码能进所谓的体制内单位,但是现在大量的大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社会底层。白领今天看起来似乎很风光,但明天一失业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认为中国并没有形成中产阶层。
有个律师跟我抱怨说,他在北京都当了5年律师了,但自己的户口就是进不来。我说,这很正常,不要认为一个律师就可以超越民众了。白领为何跟民工列为一起了呢?这里不是指他们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有差异,客观说,白领比民工赚钱的能力强一点,但是从社会处境来说,或者说从政治地位上来说,他们都是一样的。
从宪法中寻找改革的动力
Q:当前中国如何才能扭转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并走向“橄榄型”社会?
A: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通过社会政治改革,改写不合理的社会规则,给民众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实现各个阶层之间的良性社会流动。当前,由权力精英、资本精英和知识精英构成的排斥性体制,已经且日益固化、僵化,很多底层民众根本没有向上流动的平等机会。低收入者被“锁定”在底层的现象日益严重,而且这种被“锁定”状态具有代际传递的特征。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穷二代”、“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蚁族”等问题,就是底层被“锁定”的现实例证。
其二,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根据国际上通常的做法,就是向富人阶层征收高额的累进税来补贴穷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重要的“劫富济贫”角色。
其三,通过公民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培育健全的公民社会。良好的公民社会是抵制国家侵犯个人权利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想实现社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需要充分发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水平。
Q:有人提出培养体制外的改革力量来推动,您认为可行吗?
A:不可行,也做不到。培养体制外的对抗力量,可能会撕裂社会。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逐渐放开社会。如果上层政治改不了,那么改县一级如何?比如推行县人大代表职业化。只要能撬动这一点,自然而然会让很多人感到有前途。
要成功实现这场改革,我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高举宪法,从宪法中寻找改革的动力和合法性。这种改革最平稳,最保险,也最具合法性。
Q:中国要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您觉得还需要多长时间?
A:中国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较长的时间。社会结构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有赖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作为前提条件:其一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众的广泛参与;其二是执政者要具备真正改革的勇气和智慧。
只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政治改革,只要执政者认识到金字塔型社会结构的危害,并真正下决心改良这种社会结构。我想,再经过约三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社会结构一定能够实现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的转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