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 (记者马艺文)“把保障房建在偏远的郊区是非常错误的办法,保障房就应该在市中心,否则就失去了保障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在政协小组讨论时作出以上表述。
崔永元表示,住房如果仅仅是睡觉的概念,就和山洞没有区别了,因此它应当和教育、医疗联系在一起,“现在一提保障房,就是在偏远的郊区,逼着本来收入就低的住户去买车,保障房的意义又何在?我了解到纽约、洛杉矶的保障房,它们都建在市中心,起码离地铁、公交站很近,真正实现了‘下楼就去刷盘子,刷完盘子就睡觉’。””
崔永元委员的说法是错误的,原因在于他严重缺乏大局观,没有正确地理解建设保障房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这导致“外贸依存度”过高。
长期来看,这会使得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提高我国国内的有效需求。
建设保障房,实际上是政府的一种投资,其主要目的也应该是围绕“提高国内有效需求”这个总目标。
如果把保障房建在市中心,那么政府投入的成本就会很高,申请保障房的困难家庭将无法承受高房租,从而失去保障房建设的意义。
有人可能要说:那为什么不降低房租呢?答:那样一来,政府的投入就无法收回,银行将会出现“坏账”。
因此,将保障房建在市中心,必将失去其意义。
保障房必须建在偏远郊区,才具有意义;距离申请者的工作地点越远,则意义越大。
为了能够及时从住处到达工作地点,申请者必然要买车,距离越远则耗油越多,这就起到了“提高国内有效需求”的作用。此外,申请者的小孩要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必须叫“跨区费”(虽然教育部已经下令禁止了,但是换个名目并不困难,就像某些药品被限价之后,换个名字继续高价一样),上学看病也得开车,这就又提高了国内的有效需求。
崔永元委员还说:“建房子是百年大计,要有长远眼光,保障房的质量同样不能含糊,“美国、加拿大的保障房也是带花园、带游泳池的,它与商品房唯一的区别是没有产权。日本保障房的外框架质量是相当过硬的,但内装修则是按照10年到25年设计的,等有一天需要保障房的人没有那么多了,政府就可以改变原有的内装修,让保障房变成豪宅,避免资源的浪费。””
这同样也是没有考虑到“提高国内有效需求”。
美国和日本的国内需求是很旺盛的,不需要再提高,而我国则是内需不足,这是我国的特别国情。如果保障房的质量过高,建成之后几十年都不需要重新整修或者重新建造,那么就会降低有效需求。
反之,保障房如果十年或者二十年就重新建设一次,则必然也会起到“提高国内有效需求”的作用。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