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对话美国的“可信”度有多少?
刘钧/文
中美开启战略与经济对话始于2009年,首轮在华盛顿,第二轮在北京,第三轮于今年5月9日至10日又轮流至华盛顿,与前二轮不同的是此轮对话中增添了军事代表。
据路透社华盛顿5月10日电,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中,中美两国讨论了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的重大问题,取得了48项具体成果,其清单涉及能源,科技、环境、交通、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双方在落幕时还决定在今明两年举行一系列高层互访与双边会议,其密集程度将十分罕见。
显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始步入常规机制,除对话地点轮换外每年将进行一次;对话派出的代表与部门基本相对应,人员也没有变化,本轮双方增派军方代表后也可能成为制度性,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被广泛纳入到战略对话中来。
这次,路透社华盛顿报道的“今年广泛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的重大问题,取得了48项具体成果,其清单涉及能源,科技、环境、交通、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从透露的消息看来“形势”大好,成绩斐然,美国还是乐观见成的。
相比于中国来说,美国依旧是很“严厉”指责中国“人权”,“关注”人民币快速升值,意指这二个问题“可能影响美中关系全局”。回观去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轮经济对话落幕后,中国国务院决定对美国开放三十六个经济投资领域允许投资参与,体现中国政府的诚意,给美国送上了一份真诚的“厚礼”。很明显,中美之间的态度截然不同,美国以诋毁“人权”,要挟人民币“升值”,强硬的逻辑逼迫中国就范;中国则是以诚相见,“以礼相待”的儒家文化“厚待”美国。
不言而喻,中美之间战略与经济对话,观察出美国很缺乏善意,我怀疑这种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信任”度没有多少?再看,去年“二会”期间,美国“二房”出现债务危机后,中国总理温家宝隔空喊话,要求美国保证中国在美投资的安全,美国以“放心”回应,怎么“放心”,直到美国政府批准“二房”破产,中国持有的四千五百亿美元企业债券双方都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
今年以来,美国的主权债务在继续增加,中国在继续增持美国国债,外汇储备达到三万亿美元,这种“放心”度又有多高。有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将继续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发国债,主权债务将继续增加,如果美国议员们不能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达成一致,美国甚至可能以某种形式违约不还,美国不还钱将对北京构成经济和政治灾难”。如果真似西方经济学家言论,中国参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团队“自信”度又有多高。
话不说远,去年以来,自韩国“天安号”事件后,美国围绕东北亚、东南亚,纵使韩国、日本、越南、及亚太地区的盟友针对中国进行军事演习,航母“试探”与“威慑”,一度剑拔弩张;中国为降低在周边地区军事冲突和风险,使人民币汇率有所让步,用“订单”外交缓和了局势,看来输出“金钱”才适合美国的“味道”,利益作为潜规则可“换取”和平。有观察家指出,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战略,一是阴谋制造武力来分享中国改革后的经济成果,二是制造金融危机正在转嫁中国,三是用”第三梯队“策划颜色革命分裂中国,美国对中国可谓软硬兼施。
其实,美国的战略不难看出,从一战、二战,再到“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正在进行的利比亚战争,都有全球战略利益的考虑,也就是说美国从未放弃过使用武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每一场战争都有它的利益与战略目标,虽然几场战争身陷囹圄,主权债务有可能影响“美元”霸权,但美国转嫁危机的手段与策略是很高明的。要不,美国不会弯下身姿与中国软磨硬缠,美国财长盖特纳也不会咬着洋腔学中文,给中国人好感,这些都是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弹。
当前,美国声称欢迎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但从中国投资者要收购或已经进入美国市场的企业,美国以安全为借口或国家法律对本土企业的保护让中国众多投资者受损,血本无归;而美国在中国的投资已经控制众多核心领域,生产型企业中国曾还承担着出口退税的优惠,而美国的高科技领域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还是禁地,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更没有可能性,等等;从中比较,中美两国根本没有“互信”的基础,只有歧视和欺诈。这种以战略和经济对话,实属是一场场硝烟弥漫的“经济战役”,“货币战争”。如果中方代表团不能把握战略高度,充分考虑战略目标,没有制约性的管理,是很难达成“赢局”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