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还是歌颂?
特别是年代特别是的人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审视前三十年。他们整天手持显微镜,瞪大眼睛寻找他们所想要的前三十年的斑点污迹。一只苍蝇经考古偶然发现三十年前马路边一摊屎,特别是的一大群苍蝇轰然一声群飞而至。有的说,都说三十年前的人们不拉屎,原来他和我们一样也吃五谷杂粮,一样也会拉屎!
特别是年代造出了许多的豆腐渣工程。楼房有的还未交工就发生严重倾斜,有的刚造起不久,阳台就和正在装修的工人一块掉落下去。有的用竹筋取代钢筋。用的用煤渣垫基,挖开后地下尽是水坑。最可恶的是在抗洪抢险的关键工程上都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九十年代长江发洪水,朱镕基到抗洪一线视察。堤坝被洪水冲开缺口,堤坝下的草袋子呈现在人们眼前。看到此情此景,朱镕基愤斥道:“豆腐渣工程!”。
特别是年代特别是人们不甘于只有特别是年代有豆腐渣工程。他们万分渴望能够找到三十年前的豆腐渣工程。于是某地水库发生病险,就有专家说,这是三十年前建造的水库。而不问三十年前建造的水库,三十年后有没有进行过监测维护。也不说三十年后建造了多少水库。他们意思大概是要求三十年前建造的工程能够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能够永远的造福人类。
这不,特别是人们最近又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发现陕西商洛南秦大桥桥基被雨水冲刷后露出大量支撑桥基的木头。于是特别是的人们像喝了鸡血一样,兴奋异常。这下可得了,这回可扯平了!不是说特别是年代造豆腐渣工程吗?原来六十年代也造豆腐渣工程。原来六十年代才是造豆腐渣工程的开山祖。哈!好像找到祖师爷了,还不赶快跪下,行个三跪九拜的拜师大礼?!
别介!先别忙这行这拜师之礼,小心认错了师门!先听听专家怎么解释。记者采访到商洛市交通设计院工程师王斌。王斌告诉记者,南秦大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和该桥采用同样建造方法,一起建成投入使用,现在还在使用的还有丹江大桥。当时都是木面桥,木头桥面,中部是石砌墩台,基础使用木桩支撑。
王斌讲,木头只要埋在沙石里是不会腐烂的。这种方法主要考虑到大桥的承载能力不够,所以用木头打桩加大密度,减缓大桥的沉降速度,置于木头埋在沙石里的深度则是依据重量以及过往车辆重量测算的。绝对不存在偷工减料方面的问题,那时候全国建桥都是用这种办法。王浩斌建议说,要想保留大桥,可以在桥下有建造拦河坝,以拦截被冲击的砂石,而是用水泥浇筑桥柱周围加固。
瞧瞧!祖师爷找错了不是!明明自己姓贾,却要找一个姓甄的来做祖宗,不是自取欺辱吗?
也许你可以说专家之言不可信,那么,把病险水库的责任推到六十年前的专家的话怎么就可信了呢?做人总不能这样吧!
我们再来听听当地老百姓的评价:这桥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那时候缺钢材,少水泥,你看人家用木头弄得这桥,都几十年了,还好好地呢!
人心是公道的。这就是老百姓的评价。
我不是桥梁工程师,对桥梁建筑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可是我却有自己的头脑,会做独立的判断。用木头支撑基础建成的桥梁用了五十多年,现在略经加固还能用。而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桥梁使用不到一两年就会垮。到底哪个是豆腐渣工程?
特别是人们总是头脑简单,看问题总是用静止的观点,孤立的看待。用木桩支撑桥基而没有用钢筋混凝土,是特别是人们抓住的最大把柄。可是特别是人们却忘记了一点,六十年代中国最缺的就是钢筋水泥。即使是缺乏钢筋水泥,可是勤劳的人民总是有聪明的智慧。他们用木头制成建造的桥梁使用了50多年,加固后人能使用,这就是他们创造的奇迹。我不知道特别是人们找出的这个事例不知是在抹黑60年代,还是在歌颂60年代?我看效果正和他们所要的相反,没有起到抹黑的作用,反而是对60年代的歌颂。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桥梁建筑经验,没有钢筋水泥的桥多得是了,依特别是人们的思维难道都可以拉出来说是豆腐渣?赵州桥是著名的石拱桥,没有用任何的钢筋水泥,经历了1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保存完善。浙江西南山区的泰顺县,至今人们仍使用四五百年建造的全木结构的廊桥,建筑结构如明清上河图中的虹桥,被称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活化石。当地老百姓在上面过汽车、手扶拖拉机、摩托车,一点都没有问题。
建筑质量反应了道德良心和人品。道德败坏了,建筑者的人品低劣了,建筑的质量就会出问题。三十年前后相比,无疑三十年前人们的道德水平在天上,三十年后人们的道德水平在地下。根本没法相比。
想抹黑三十年前的特别是的人们,你们的企图是徒劳的。正如这次你们抓住的陕西商州南秦桥,他非但没有起到抹黑的作用,反而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的歌颂,让人们看到那个年代人们的道德和智慧。
特别是年代特别是的人们,你们就省省吧!
2011年9月16日
附文:
豆腐渣无极限二:六十年代的桥都是用木头打桩的?
持续降雨致商洛南秦河大桥桥基被洪水冲刷后,露出大量支撑桥基的木头,有网友质疑工程偷工减料。昨日,当地有关专家称“上世纪修建该桥时用木头支撑是为了减缓沉降,符合设计标准。”
网友发帖
大桥桥基用木头支撑
近日,有网友在省内某网站论坛上发表帖子,称南秦河大桥因暴雨被冲出的桥基,居然是用木头支撑的。对此,网友质疑该工程建设时存在偷工减料等问题。据了解,商洛南秦河大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是203省道前往柞水、山阳等地的主要交通枢纽,2009年沪陕高速公路通车改线后停止使用。
昨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商州区侯塬村附近的南秦河大桥附近看到,大桥两头已被有关部门用沙土封闭。由于前段时间洪水冲垮了北岸的河堤,大桥紧挨北岸的桥柱基础下的确露出一些木头,而河中央的几个桥柱下也隐约有木头。经过记者现场查看,南秦河大桥一共有7个石头砌成的桥柱,每个之间的距离约为15米,支撑在每个桥基下的木头有30多根。
“这桥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那时候缺少钢材、水泥,你看人家用木头弄的这桥,都几十年了,还好好的呢。”附近一名村民说。
专家说法
当时的桥都是这么建的
随后,记者按照立在桥头的养护标志牌找到了商州区公路段欲了解相关情况,但工作人员告知此桥早在2009年高速公路通车改线后已移交到地方公路管理站,而商洛市地方公路管理站人员却表示并没有移交。
经过多方联系,商洛市原公路勘查设计所、市农村公路管理局工程师,现返聘至商洛市交通设计院任工程师的王浩彬接受了本报的独家采访。据王浩彬讲,南秦河大桥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和该桥一起使用同样方法建设的还有至今仍在使用的丹江大桥。“当时都是木面桥,木头桥面,中部是石砌墩台,基础是用木桩支撑。”
王浩彬工程师告诉记者,木头只要埋在沙石里是不会腐烂的,这种施工方式主要考虑到大桥的承载力不够,所以用木头打桩加大密度,减缓大桥沉降速度,至于木头埋在沙里的深度则是依据大桥重量以及过往车辆重量等测算的。“绝对不存在偷工减料方面的质量问题,那个时候全国建桥都是用这种办法。”王浩彬建议说,如果想要保留大桥,可以在桥的下游建设拦河坝以拦截被冲击的沙石,二是用水泥浇筑桥柱周围加固。
六十年代的桥都是这样建的?包括南京长江大桥不?既然木头桥桩比钢筋混凝土桥桩耐用,干吗不直接用木材建桥?很明显,如果这类桥是当年如此建造的,不过是又一大推欺上瞒下的老卫星工程被洪水刷出来了——给大伙看的假钢筋混凝土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