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3日,网上一组图片引起广泛关注。而据新京报记者调查,此组图片所表述内容与事实有所出入,该大妈的确被老外撞倒。目击者称,老外驾驶无牌摩托车撞人后,用中文辱骂被撞者。今日上午,有四名警察返回现场调查此事。知情人透露,当事大妈并非碰瓷,且对此图片所述表示愤怒。(12月3日 《新京报》)
有图,未必有真相,而事实往往比传闻还要慢半拍。就在四川达州讹人老太事件余波未了的时候,北京街头的这一幕,如果立场先行之后,确实容易激起公众的愤懑与联想。因为“大妈讹老外”事件,似乎充满着戏剧化的看点:譬如可能涉及国人的劣根性、涉及倒地老人该不该搀扶的拷问等。那些倾向性的描述、一边倒的棒喝,在“碰瓷大妈”与“外国小伙急哭了”的煽风点火之下,围观者俨然都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将当事人钉上了臆想中的耻辱柱。
目击者的证词颠覆了“大妈倒地讹人”的想象:老外不仅没有哭,还频频用中文骂人;当时老外开着无牌照的黑色摩托,还载着一位中国女性。真相可能还有待继续厘清,但所谓“大妈倒地讹人”事件基本已可定论为杜撰的剧本。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在信源未必可靠的公共传播中,众口铄金地、不约而同地认定了中国大妈一定是背信弃义者?
乌龙事件背后,显然有着不言而喻的两重背景:一者,我们宁可深信外国人无辜、而咬定国人失德,这种主题先行的逻辑,隐喻着民间道德生态已经出现了断裂与失衡。曾经的说法是“礼失求诸野”,但如果民间道德不能在转型中深度重构,这种蝴蝶效应就可能成为相互之间有罪推定的一把匕首。二者,客观理性的真相,在这个微传播时代越来越稀缺。什么惊悚、什么吸引眼球,往往就会成为讯息攀附的“爆点”。在网络化的海量资讯中,传播与扩散变得异常容易,评价与站队也更是司空见惯,但公共理性显然还没有培厚起来。一边倒的不求甚解、甚至别有用心,很容易成为舆论倒逼的力量,深深伤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譬如“老外扶女子被讹”事件发酵之后,当事人就直言,“好多人打电话骂我”。
一份意外险,扶不起跌倒的老人;一份搀扶指南,也不会让道德自动校正。杜撰“倒地讹人”事件,只会放大道德行为的成本,令良善者后怕、令道德者纠结。它在成全“该出手时不出手”合理性的同时,也令自己陷入无人伸手的危险之境。一两个坏老太,或者三五个坏大妈,说到底不过是袖手旁观者的一个小马甲。只是,在这种轮番的杜撰与虚构之下,本就脆弱的道德空气日渐稀薄,人人自危、人人动辄得咎,而冷血者,真的就越发心安理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