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召开有关国企改革话题座谈会。会议由站长范景刚主持,昆仑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昆仑岩,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原主任高梁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思远,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文茂,北京教育研究院退休干部李树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海波,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国企》杂志研究部主任郭松民,民间学者许玉杰,中美商学院副院长李新政教授,著名革命作家魏巍长女魏欣,东博书院工作人员张清等到会并作了发言和交流。因时间冲突未能到会的清华大学教授李定凯通过电子邮箱转发了他的观点。大家一致认为,国企私有化违反宪法,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得人心,必须坚决刹闸。特别是昆仑岩将军作了长篇发言,痛陈国企私有化的危害,表明了坚决刹闸私有化改革的决心。其他同志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国企私有化改革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
下面是杨思远教授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已经本人审阅。
杨思远:
讲两点。第一点,国有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更重要的,它在这一轮中华民族崛起的过程中,是中国对世界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对世界贡献的一种新的企业制度。从企业制度演化史来看,每个国家,它要想引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成为一个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国家,都要对人类贡献一种新的企业制度。英国贡献的是工厂制度,此后,德国的崛起,主要靠股份公司。后来美国开创了福特制企业制度,所以美国崛起也带来了一种新的企业制度。日本则是靠丰田制企业赶超美国的。每一种企业制度的产生,都是适应资本积累主导部门的创新而来的,是新部门生产力所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微观形式。
中国现在要崛起,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落后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只有两个命运,要么成为殖民地,要么走向社会主义。后者就需要特别依靠集体的力量、政府的力量。国有企业正是这样一种企业制度。它不仅是我们的一种制度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微观基础,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中国能不能取代美国,关键靠国有企业。
正因为如此,所以说在国际斗争当中,像美国、日本,他们感受到来自中国国企的威胁。所以我想讲第二点,就是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国企在这轮改革中,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强。
国有企业要加强是从现实出发的一种选择。国企从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后后,相当多的战略性产业都沦为外资控制,所以这次国企改革,要利用我们已经积累起来将近四万亿的外汇,把这些沦落的战略产业,以国有资产形式收购回来。需要警惕的是:原来我们是要通过国企改革,去殖民化经济,但现在它实际上有加强殖民化的危险。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