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会重演的,而且是不断地重演,当中又以悲剧的居多。中国人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常说「以史为鉴」,但真正懂得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至于居港的中国人,在中学文凭试中,选考历史科的,连十分一的考生都不到,要他们认识历史,懂得「以史为鉴」,岂非陈义过高?
不懂历史的人,容易会犯上过去的错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最大的历史事件便是「文革」,它造成的破坏太大,国人无法不深切检讨,在内地重蹈覆辙的机会不大,但香港情况可不一定。我们常听到一句说话:「未到过香港,便不知原来文革仍在发生。」我不少同事也说过,观察当今的香港社会,才终于明白为甚么文革时那些荒谬可笑的事会出现。不幸地,当局者迷,有此感悟的人不会很多,悲剧重演的机会颇大。
对立场不同者 肆意鞭挞
香港现在与文革有甚么共同之处?现在舞台上的演员当然与前不一样,布景也改变了,但剧本雷同之处却比比皆是。文革的积极参与者政治上脑,要「不断革命」,把当权派都视作资派,必须斗垮斗臭,使他们永不翻身。这些「革命小将」充满理想主义激情,人人以革命派自居,并以此界定是否符合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们似乎无畏无惧,要搞「大民主」到处「串连」,随便写「大字报」将当权派或各种「学阀」拉下马来供他们批斗。他们有无理论素养呢?有的,有些人不但「马列毛」念得滚瓜烂熟,出口成章,以他们背熟的词句颇为方便的驳斥一切持不同意见的人等。
今天香港又怎样?「革命派」改了个称号叫「民主派」便可行走江湖,谁也要给面子,没人敢得罪。政府官员及中央政府人人成为十恶不赦的人办,谁人不认同此种作风,立时便有人开动宣传机器恶言批斗。不少评论人向我慨叹,香港的确有白色恐怖,只要他们的意见与所谓的「民主派」不同,立时便会有人向他们泼污水,惟有保持沉默。向学校施压搞罢课也是当作正义的。
社会内耗 民生经济必损
文革最大的破坏之一是断送了一代人的学习机会。1973年考生张铁生在考试中要交上白卷,惟有写下一段「批判」,说考试都是为了卡住革命小将进大学的门路,他的观点竟然得到官方报刊的大力支持,这位「白卷英雄」从此名扬天下。在75、76年间,有人似乎是在得到「四人帮」的支持下拍了套叫《决裂》的关于教育战线的电影。此电影拍得颇有激情,十分好看,但内中竟有以手上生了多厚的茧来作判断谁才是真正的劳动人民,谁才可进大学。香港又怎样?前一阵子不是有人以对香港政治运动的参与度来取代进大学的学术准则吗?现代社会靠知识支撑,轻视学术,轻视科学的心态不但会断送个人的前途,搞得不好,还会使到社会封闭落后,夜郎自大。
文革有「不断革命论」,反对「唯生产力论」,用今天的词语来说,便是大家都只应集中精力搞政治批斗内耗,在自己的事业上勤奋工作的便是只顾着赚钱,毫无理想。经济学对持这类观点的人有套理论,称他们喜欢进行一些「无助于整体社会生产的自利活动」(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seeking activities)。这些人对人类的生产无贡献,不会为社会创富,但却要通过政治活动把别人生产的财富分一部分过来。我们大可不必对这些政治「寻租者」得出道德判断,但却应指出,倘若社会有显着数量的人卷入此种内耗活动,人民便只会变成内耗专家,创意都会被发挥在设计如何攻击别人之上。长久下去,整个社会必会变得落后贫困,就像文革刚结束后的中国一样。
「抓革命促生产」已是文革时较温和的口号了,起码还有「促生产」那一部分,今天也有种似是而非的思想,以为「抓民主」便可「促经济」。经济发展的确与制度好坏有关,但空洞的叫叫民主口号,却反而有损经济。例如,欧洲的失业率这么高,是甚么原因造成?一个大原因是其福利制度,有些地方人民退休时可得到多少福利市与他们最后一份工的薪酬挂钩的。若有人失业,但又有人肯雇用,往往会因薪水不够高影响退休福利而不肯就业。这种制度,与大量其他不利经济的制度,往往都是在民主政制下搞出来的,我们何敢说民主可促经济!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