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样彼岸的美国,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源起之地,也是一些人欲改造中国的理想蓝本之所在。真实的美利坚究竟是什么样子?它真的是人们想象中的天堂吗?近十几年来,由亲历者描写、介绍美国的书籍陆续问世不少,《亲历美利坚》不过是其中之一。
与那些对美国充满感情与想象,但实际生活却与美国没有多少交集,甚至没到过美国的“亲美人士”不同,玛雅博士在美国渡过了她人生中极其重要的10年,完成了学业,结识了不少友人,留下一些故事。但是,自始至终,她在骨子里还是一个家国情怀和本土意识浓厚的中国人。美利坚的缤纷色彩,融化不了她的中华血脉。由这样一个人描述美国,未必会比其他人更精准、更全面,但确实可以少一些想象与粉饰,多一些直接与真实,能够多少弥补其他视角下的缺陷。
不管怎么说,美国确实是自由主义理论最成功的当世样本。自由主义究其实质,可称之为个人主义。在价值排序上,这种政治哲学将个人置于集体之前;在政治实践中,强调在尽可能保障和扩张个人权利的基础上,建构共同秩序。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政治建构在保障个人权利和激发社会活力方面具有优势。最重要的是,它将社会进步的标准不是定义为整体福利的增进,而是每一个人生存状态乃至个人感受的改善——正是这些因素,支撑着西方社会近5百年来走在世界前方。
显然,这种个人优先的价值取向与中华传统截然不同,甚至可说是背道而驰。中华传统最重要的核心,是家国情怀。这是经由几千年持续不断的传承,通过历史、文化掺入中国人血脉中的血色,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心目中最崇高的理想人格,既不是如亚历山大、凯撒之辈的秦皇汉武,也不是如亚里士多德、牛顿之类的 孔圣老 君,而是将家国意义张扬到极致的关公、岳飞。关于家国情怀,屠洪刚唱的《精忠报国》一歌中,以岳飞一生为依凭,对此有淋漓尽致的集中表述。在这种价值叙述中,离开了家国建构,个人只是飘絮,只是浮萍,只是尘埃;只有在家国的框架内,个人的价值才能飞扬。
对这种家国传统的历史功过,及其它的当下意义与未来的适应性,难以简单评说。但有一点确凿无疑,它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史上创造数千年绵延不绝神话的原因,它也是老祖宗留给今天中国人最有份量的遗产,是所谓“龙的传人”除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外的主要内涵,也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区别于其他人的身份标志。正像越南总理范文同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所说:你们中国人,不管离国多久,在任何时刻骨子里都不会改变——当然,人的精神有着不同的层面和广度。为什么这些年来新加坡越来越游离于中国利益之外?家国是一面旗帜,它需要个性鲜明的旗手,这或许是家国意识与个人主义唯一能交叉的地方。
《亲历美利坚》一书,写的是在美国的生活点滴、社会映像与政治观察,但透过字里行间,读者很容易读出心中的国与家。
不管何时,身在何处,千秋不改,家国情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