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万岁!
——纪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三十二周年
(学习笔记)
(一) 纤 夫
毛主席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英勇、勤恳地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以毕生的伟大革命实践和光照千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努力学习、理解和继承毛泽东同志开创的革命事业和他的伟大学说,是我们每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必修课,是我们甘愿为之奉献一生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对他最好、最虔诚的纪念。
毛主席临终前说自己一生做了两件事,我们以此为线索,便会十分清楚地看到,毛主席把他一生无比光辉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建树,划分成为了两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以及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等理论、路线和策略的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毛泽东思想,指引着党和人民,完成了抗日民族革命和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任务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在第二个阶段,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发现并总结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带领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团结全世界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全世界革命人民,在同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的同时,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反革命修正主义,特别是同以苏共赫鲁晓夫为首的和以中共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两个现代修正主义走资派集团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在中国首先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辟了一条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统治,重建无产阶级专政的唯一正确道路。
无论从实践意义上,还是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的诞生,都无比辉煌地丰富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使毛泽东思想完成了向毛泽东主义的发展,它为一切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之后的国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指明了前进的航程。
追忆毛泽东同志逝去的三十二年,自然是又一个“弹指一挥间”,然而他身后的中国,同他生前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三十多年来,中国的走资派们打左灯,拉着国家向右拐,走上了附庸资本主义道路。当年他谆谆告诫人们:“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产阶级上台”,“牛鬼蛇神一齐跑了出来”,党就一定“会变成法西斯党”,劳动人民会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的预言,如今已不再是警钟。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方面,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互换了位置:资产阶级重又成为统治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成为社会上最强大、最有权、最富有、最受益、最具有影响力的阶级,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则又一次成为被统治阶级,成为资产阶级共用的奴隶,成为社会上最卑贱、最贫穷、最困苦、最少生存保障、人们最怕身陷其中的“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根据当今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划分的十个社会“阶层”中,工人、农民等劳动人民,被列为第八、九、十位,名副其实地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这种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天翻地覆。一切在当年无产阶级专政下被铲除掉的、曾经存在于国民党统治下、为一切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各种丑恶、黑暗、堕落、腐朽的现象和犯罪活动,都统统卷土重来了。辽阔的中国大地,成了大小走资派、反动知识精英、洋鬼子、汉奸、阔佬和罪犯们恣意享乐的天堂,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得到的一切胜利果实——政治权利和经济福利——都被剥夺了。资产阶级在高叫着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政治运动,反对“再折腾”,反对专政的同时,却把无产阶级斗倒在地,把解放后几十年国家和人民积累的社会主义公有财富“运动”到了他们的私人腰包里,把广大工农劳苦群众折腾得苟延残喘于新的“三座大山”之下,他们心满意足地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实行着最残酷的资产阶级专政。
在今天的中国,毛泽东同志生前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的斗争在继续;同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在继续;同以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及其复辟资本主义路线的斗争在继续。一句话:依然是建国以来时起时伏地进行着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在继续。所不同的是,无产阶级在失去了自己伟大领袖的同时,也失去了手中的政权。
共产党内的走资派(即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已经处于尖锐的阶级对立之中。走资派既然颠覆了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为恢复社会主义制度,重建自己的专政,就必定与他们展开殊死的搏斗。
一场以走资派为对象的社会主义革命,自毛泽东同志逝世以来,在国内国外,党内党外,大江南北,网络上下,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它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范围,以不同的形式和规模在进行着。每年八万起“群体事件”的爆发,如同地火在运行,在积累着更大的能量,在等待着喷发的时机,在翘首迎接着高潮。风声鹤唳,防民如川,危机四伏,溃在旦夕,走资派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其实,即使无产阶级取得了这次重建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之后,这场革命也还必将长期进行下去,其间一定还会有多次资产阶级(走资派)与无产阶级之间复辟与反复辟的较量,直到无产阶级最后战胜资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所要解决的课题;这就是无产阶级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所肩负的使命。
(二)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在他人生最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形形色色修正主义斗争的历史,科学地总结了苏共以赫鲁晓夫为首的叛徒集团,推行现代修正主义,变无产阶级专政为资产阶级专政和中共以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推行资产阶级反革命路线,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严重教训,以及他带领党、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同赫鲁晓夫、刘少奇、邓小平反革命修正主义作斗争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创立了伟大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
经毛泽东同志亲自审订,这一理论体系包涵有六个部分的内容,每一部分的基本论点,简单地概括起来,就是: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哲学基础。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其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依然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动力。
二、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颠覆和侵略的威胁。为了保卫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必须在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这三条战线上,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单单完成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不够的。
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中心,依然是政权问题,即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什么人手里的问题。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主义者手里。
四、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产阶级上台”。搞社会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现代修正主义、走资派“是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同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一道,坚持资产阶级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他们是一群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分子,他们同我们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丝毫谈不到什么平等。因此,我们对他们的斗争也只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对他们的关系绝对不是什么平等的关系,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关系,即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独裁或专政的关系,而不是什么别的关系……。”(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一九六六年五月)
五、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形式,是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无产阶级革命派要争取和团结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一切反对资本主义,拥护社会主义的力量;团结两个百分之九十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群众,组织起来,并实行革命的大联合,自下而上地向各地、各级、各行业、各单位的走资派(资产阶级)夺权,重建无产阶级专政。
六、斗私批修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根本纲领。革命人民在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之后,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伟大革命运动中,自我革命,逐步战胜头脑里的私有观念,完成世界观的根本改造,实现两个“彻底决裂”——同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彻底决裂。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消灭资本主义存在与再生的土壤和条件,取得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后胜利。
可见,这一理论具有自己完整的体系:有它产生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有它的哲学根据——对立统一规律;有它的中心任务——保卫无产阶级专政;有它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同走资派(即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它的主要革命对象——执政的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有它的斗争形式——全国范围的人民起义,以革命的暴力向走资派造反夺权;有它的根本纲领——斗私批修,实行人的思想革命化。
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一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相对独立而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
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无产阶级专政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它正确地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理论空白,从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不断革命与革命发展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推翻资本的统治,通往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斗争中,决不能使革命中途停顿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共产党宣言》中,还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彻底决裂”(即与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实行彻底决裂)的论断。但是,他们生前都没有预见到,无产阶级在取得了政权之后,革命还将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还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以及如何才能保证无产阶级最终战胜资产阶级?
列宁和斯大林也没有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说:“列宁看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被打败的资产阶级甚至比无产阶级还要强大,时时企图复辟,同时小生产者不断生长新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威胁无产阶级专政,因此要对付这些反革命威胁,并且战胜它,必须在长时期里强化无产阶级专政,舍此没有第二条道路。但因列宁逝世过早,没来得及在实际上解决这些问题。斯大林是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在实际上解决了很大一批钻进党内的反革命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例如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拉狄克,布哈林,李可夫之流。他的缺点是在理论上不承认在无产阶级专政整个历史时代社会上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革命的谁胜谁负没有最后解决,弄得不好,资产阶级就有复辟之可能。在他临死的前一年,他已觉察到了这一点,说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弄得不好,可能使矛盾变成对抗性的。”(引自一九六七年第七期《红旗》杂志)
应该指出的是:在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诞生以前,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都认为,只要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不朽的经典——《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恩格斯在他的《法德农民问题》中写道:“社会主义的任务,勿宁说仅仅在于把生产资料转交给生产者公共占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03页)而列宁则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土地、工厂都是公共的,实行共同劳动,——这就是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第356页)于是,在争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中,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共产党,普遍理解为只要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起了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此后的中心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了。
正是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特别是苏共出现了赫鲁晓夫现代修正主义集团和中国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在中国社会完成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以后的一九五七年,利用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的机会,向共产党发起了进攻,叫嚣“外行不能领导内行”,要共产党下台,成立“政治设计院”,轮流执政等等,这才使毛泽东同志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飞跃。毛泽东同志说:“搞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也是不知道怎样搞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资产阶级右派的猖狂进攻,使我们搞出了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个提法。现在看来,这方面的革命是非常重要的。”(《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下]第719页)
后来毛泽东同志总结了同赫鲁晓夫、刘少奇、邓小平这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大的走资派长期斗争的经验,发现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改造了资产阶级和小农经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阶级斗争出现了新的特点:颠覆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主要危险,不是来自已经被打倒、被改造的反动阶级,而是来自执政的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而创立了伟大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走资派”的概念,不是一顶政治帽子,而是一个科学的阶级概念。构成“走资派”,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共产党内的,而不是共产党外的;第二,必须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而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三,必须是当权派,而不是无权派。这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成其为“走资派”,因而都不成其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
这个走资派的概念,真实地和本质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在拥有了国家政权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之后,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和阶级斗争的新形式、新特点。
发现并确认党内走资派是继续革命的主要敌人的论点,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所要采取的方式、形式和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口号,都是由这个理论核心所决定的,而不是任意的选择。
“走资派”既是一个阶级概念,又是一个历史范畴。说它是阶级概念,比较好理解,因为它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而说它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就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其实,“走资派”之所以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由革命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这一时代条件所决定的,而不是什么人的主观臆断。
任何国家的共产党,在领导本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时候,其党内存在着维护某种资本主义的人,这种人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党内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是党的同路人,但不是革命的对象。因为民主革命或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本身就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因此,资产阶级是处于这一历史阶段的共产党所应该联合的盟友。
任何处在现代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如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共产党内会产生修正主义分子,甚至产生修正主义集团,但是不可能产生“走资派”。这种人虽然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其所在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由他们的权力和路线决定的。他们其实是资本主义国家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无权派,而不是执政党中的当权派。但是,这些修正主义分子或修正主义集团,就是隐藏在党内的资产阶级代理人,对本国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起破坏作用,并且,当党取得了政权以后,他们就成为了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推行修正主义路线,重走资本主义道路。
由此可见,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乃至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只会也只能产生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产生在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条件下。“走资派”这个概念,同“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这些阶级概念一样,都代表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走资派”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只要一个社会的主要敌人是“走资派”,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由真的或假的共产党执政的社会。
指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主要敌人是走资派,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就是有利于区别社会主义社会的继续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是,由于他们各自的革命对象不同(一个是党内走资派,另一个是社会上的资产阶级),他们革命的任务、形式、方针、政策和策略也就不同。无疑,这对于同处于相同的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而又分别处于不同社会形态国家的革命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实践意义。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继续革命”这个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与革命发展阶段论”这个观点,有联系,但不完全相同。
“继续革命”的提法,不是单纯指革命不要中断,不要中途停顿下来,要继续进行下去,而是有它的特定内涵。
这个特定内涵就是:无产阶级在夺取了政权,完成了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所有制的改造)以后,必须自觉地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牢牢抓住一切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中心任务,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继续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这个继续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以后的继续革命,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继续革命。这个“继续”的基础,是指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这个“继续”的使命,是继续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里将兴无产阶级、灭资产阶级;兴社会主义、灭资本主义(即“兴无灭资”)的斗争进行到底,在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切阶段,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实行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并彻底战胜资产阶级,使社会上再也没有了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条件。否则,即使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只要放松政治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的阶级斗争,那么走资派(资产阶级)就会从这里下手,以文化反革命的方式,用私有观念来复辟私有制度,推翻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变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三十多年来的所谓“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走的就是这么一条路子。所以,毛主席说:“文化大革命的根本纲领是斗私批修”,而一次又一次地打倒走资派,只是继续革命的“重要任务”。
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为世界上一切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后,实现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反对现代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保证社会主义革命走向最后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因而具有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指导意义。苏联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各国所发生的亡党亡国的悲剧,无不记录下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内走资派们的罪恶,无不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普遍真理性。
目前,在中国左翼力量中,对于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几乎是一致肯定的。但是,不少同志却又认为:“现在已经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了,继续革命理论已经用不上了;要用,只能等革命胜利以后”,“现在应该重新建党、建军、建立革命根据地,重上井冈山”。于是,这就出现了一个如何理解“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问题。
第一、如前所述,这个继续革命理论,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必定要带有自己的时代印记。毛泽东同志在同赫鲁晓夫叛徒集团的斗争中,给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加上“现代”两个字,叫做“赫鲁晓夫现代修正主义”,以标志着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修正主义,以此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的一切老牌修正主义相区别。
同样,称作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只是表明这个继续革命的理论,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一理论所反映的阶级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式,都是以共产党执政为前提的(没有共产党执政,就没有“走资派”,只会有“蒋介石”)。并非是限定这个理论只适用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如果失去了这个条件,这个理论也就不再适用了。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要解决的矛盾,即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走资派)的矛盾,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而“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当然包括着从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到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完成这样的整个过程。毛泽东同志生前不只一次地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几十年内是不行的,需要一百年到几百年的时间才能成功。”“如果弄得不好,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
这就是说,在这个“一百年到几百年”的阶段里,就包括了出现走资派,出现修正主义上台这类题中应有之义的历史倒退。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社会前进的动力,是社会固有矛盾的斗争。社会主义在它前进的道路上,必然要经历多次资本主义复辟和无产阶级反复辟的斗争,多次出现无产阶级政权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历史曲折,而社会主义也就正是在这种倒退,前进,再倒退,再前进的斗争中,一次比一次更深入,一次比一次更成熟,一次比一次更提高,一次比一次更巩固,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毛泽东同志说:“关于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将来要变成什么样子,是要看发展的,中国也可能犯错误,也可能腐化,由现在较好的阶段发展到不好的阶段,然后又由不好的阶段发展到较好的阶段,是辨证地,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曲折地发展下去。”(引自《一九五六年九月的一次谈话》)所以他殷切地叮咛全党和全国人民:“现在的文化大革命,仅仅是第一次,以后还必然要进行多次。革命的谁胜谁负,要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才能解决。如果弄得不好,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全体党员,全国人民,不要以为有一二次、三四次文化大革命,就可以太平无事了。千万注意,决不可丧失警惕。”(见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
走资派上台后,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被颠覆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不存在了,但是,无产阶级同走资派斗争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依然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同一个阶段之中;并且,共产党的领导权虽然一时为走资派所把持,但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党内必定同时存在着反对走资派的力量。因此,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也就不会因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的一时缺失而不再成为革命的指南。
第三、毛泽东同志生前曾一再提出:“修正主义上台,你们怎么办?”,“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很可能出,这是最危险的。”实践证明,当年他不仅预见到在他身后,中央会出修正主义,而且比我们早几十年,从赫鲁晓夫、刘少奇、邓小平叛徒集团的所作所为中,他就已经极其准确地看到了三十多年来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切。他不止一次地告诫我们,修正主义上台以后,国家会变成帝国主义的附庸,党会变成法西斯党。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他对党和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他说:“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作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访问 吴旭 君谈话记录》( 二〇〇二年一月十八日 ),《毛泽东传》第34章)因此,怎么能设想,他会不明白,修正主义上台以后,就不再是无产阶级专政了呢。他比我们高明何止千万倍。他比我们看得更清、更准,想得更远、更深,那他为什么还要给自己的继续革命理论加上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前缀呢?从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天起,至今近九十年的中国革命史,几乎每一页都书写着毛泽东同志是怎样的一位高瞻远瞩又足智多谋的伟大革命家和谋略家。那么,他怎么会让自己倾尽晚年的全部心血、甘冒“跌得粉碎”的莫大风险所创立的学说,在他的身后,竟会立即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而可以束之高阁呢?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此外,我们也不能设想,一个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伟大理论武器,怎么会在修正主义真的上了台、真的出现了资本主义复辟之时,反倒“用不上了”呢?只要看一看当年的赫鲁晓夫们和今天的邓小平们,对这个理论是怎样地怕得要命,恨得要死,怎样地污蔑它、诅咒它、封锁它、否定它,我们也就懂得正是这个伟大的理论,才是彻底战胜现代修正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复辟,战胜走资派和一切资产阶级反动知识权威们的法宝。
还有的同志忧虑:“毛主席已经不在了,没有了‘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民主,还怎么搞文化大革命?”。似乎只有在毛主席的亲自率领和保护下,只有手里有了毛主席给的“四大”权力,才能进行文化大革命。如果真是这样,那文化大革命可就真的失败了。
不,我们不要辜负了毛主席生前的一片苦心。他在自己的晚年,亲自导演全国人民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就正是为了今天,就正是为了给处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找出一种方式,一条道路,让人民自己起来,一次、两次、三次……地起来,搞文化大革命,打倒走资派,从而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
现在毛主席虽然不在了,但是毛主席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已经留给了我们。虽然“四大”权力被走资派剥夺了,但是一切革命者的造反权力,从来就不是反革命统治阶级施舍的。一切真正的革命,在反革命看来,从来就不是“合法”的。既然社会主义革命是一百年到几百年的事,毛主席也就不可能始终同我们在一起,需要几代或十几代人做的事情,也就必须由几代或十几代人自己来动手做。
这样一想,也就明白了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说:“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那也没什么要紧,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也就理解了毛泽东同志为什么抓紧时机,把党政军大权,空前地同时给了二次登台的邓小平,以便使他有充分的权力空间来表演;为什么第三次把他打倒以后,指出“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他不懂马列,代表资产阶级。说是‘永不翻案’,靠不住啊。”却还要保留他的党籍,“以观后效”。如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果然看到了这“后效”是怎样地凶恶和无耻!怎样地鲜血淋淋!就我们来说,这是非常痛苦的经历,而对于毛泽东这位伟大的辩证法大师、这位洞悉历史发展规律的伟大战略家来说,他料定在他不久的身后,邓小平一定会被文化大革命的反对派们抬上台,于是索性放手让这个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头目,这个复辟小丑,给历史和人民留下一个难得的、“全面”的“教材”,充当一百年到几百年的反面教员,让一代代后人,引为永久的教训,从而避免更大的牺牲。
我们如今不是已经于苦难之中深受教益了吗?不是已经懂得应该重新来认真学习、理解和忠实继承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以便同中国的走资派们决一死战吗?不是下定了决心,在今后重建了无产阶级专政以后,一定要千百倍地警惕走资派们的重新上台吗?
资本主义复辟,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中,只是一时的逆流,但却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毛泽东同志所关注的不仅是现时,他更关注的是历史,是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几百年的历史,是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理想这样更久远的历史,所以他是走在历史前面的伟人!
如同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列宁发现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一样,毛泽东同志对无产阶级专政下,消灭或改造了资产阶级及小生产者以后,共产党内会出现“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来复辟资本主义这一阶级斗争规律的发现,开创了共产主义理论建设的新领域,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树立起一座崭新的里程碑。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具有了不可动摇的强大理论基础;列宁主义的出现,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理论变为了现实——在人类前进的历史上建成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么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创立,则为已经取得或曾经取得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如何保卫、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在修正主义一旦上台以后,如何组织起来推翻修正主义统治,重建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人类最终建成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了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到毛泽东主义,这样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理论保证。正是从这个伟大的意义上说,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一起,将成为今后几百年内引导人类前进的灯塔!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万岁!
我们永远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万岁! ( 2008年6月26日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