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美市场非》是理解大跃进运动的一把钥匙
—关于《七律.劳动美市场非》的解读与点评
段晓旭
(一)
胡钧教授的经济思想是在大跃进时期产生的。大跃进运动的伟大成就就在于,她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企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这样一个伟大的群众运动,不仅产生了伟大的经济制度,而且产生了伟大的经济思想,例如:1959年诞生的胡钧教授的“等劳交换论”就是大跃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思想成果之一,而1960年形成的《鞍钢宪法》则是大跃进运动所产生的划时代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胡钧教授正是从理论上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并在1959年第12期的《红旗》上发表“关于全民所有制内部商品价值形式问题”而一举成名,成为我国独树一帜的著名经济学家。
(二)
许长青的这首《劳动美市场非》七律诗虽属贺寿诗词,但其形象非常之磅礴宏大。全诗实际上以诗歌的语言形式和写作手法,艺术地的总结和概括了胡钧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经济思想和理论贡献,形象地再现和表现了我国最近50年来社会面貌和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和巨大发展。
《劳动美市场非》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借用“热浪、惊雷、春潮、寒流”等自然景物和“诸子”、“大同”、“列宁计划”、“斯密分工”、以及“经邦”、“济世”等中外典故表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和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根本主题,描绘了中国大地上50年来在社会的经济制度和风土人文上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以此批判和揭露旧的经济制度对于劳动的剥削和伤害,同时赞美新中国,赞美劳动、赞美劳动人民,赞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劳动美市场非》借助七律诗所特有的工整、排比和对仗等手法,介绍和展示了胡钧教授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通过大量采用对比形式,形成了“热浪”对“惊雷”、“春潮”对“寒流”、“列宁”对“斯密”的巨大反差以及“跃进”时代的“热浪”(劳动人民的实践热情)与“红旗”杂志的“惊雷”(经济学家胡钧的理论创新)之间的强烈对比,其他诸如“计划来”对“分工去”和“劳动美”对“市场非”以及“分配”对“介媒”的前后对应和“社会大同”对“经邦济世”的对仗,都表达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的新旧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斗争,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这样的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不可战胜的。
《劳动美市场非》内涵丰富,全诗围绕胡钧教授1959年的“红旗著论”,用诗歌语言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管理和运行三个层次来总结和概述了胡钧教授的经济思想。第一个层次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就是“计划来”对“分工去”之间的利用和改造;第二个层次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即国家“分配”对价值“介媒”的限制和制约;第三个层次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也就是“劳动美”对“市场非”的否定和扬弃。
《劳动美市场非》立意高远,全景式地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矛盾和发展趋势。全诗借着对胡钧教授八十寿诞的敬贺,从“跃进诸子”开始起笔,用“志不催”作结尾,描绘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大跃进”年代迸发出来的建设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冲天干劲,最后借胡钧教授作代表,表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胜利和人民群众无比巨大的力量,揭示出共产主义是在不断潮起潮落的过程中实现的必然规律,表达了全国各族人们对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和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把昨天、今天和明天结合在一起,追抚过去,展望未来,抒发了无限的革命情感和深刻的经济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
(三)
第一段(1、2句)讲的是胡钧“红旗著论”发生在“热浪吹”这个大跃进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红旗著论”具有的“报惊雷”的重大意义。
第一句是讲大跃进时代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形成了浪潮,象热浪一样吹遍了神州大地。高度赞扬了大跃进时期开创的劳动者直接管理企业、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重大意义,讴歌了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首创精神和高度热情的主人公态度,同时也嘲弄了少数好大喜功者的官僚主义作风。
大跃进时期通过劳动者管理社会和管理国家的形式,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新方法。计划经济虽然是在苏联产生的,但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和官员,苏联的计划经济也是少数计划者的经济,那样的计划方法和建设方法把广大的劳动者排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之外了,是冷冷清清的计划经济。
“跃进”既表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大跃进时期,也是讲全国人民和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跃进”热情,以此歌颂我国劳动人民在“大跃进”年代迸发出来的建设和管理社会主义就的滚滚热浪。
“诸子”讲的是全国人民。用“诸子”来形容全国人民和劳动者,这是对新的社会的褒扬。因为,“诸子”在旧社会只有是对“有学问”的“才子”和“秀才”的称谓。
“热浪吹”是形容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巨大热情,同时也用“热浪吹”来讥讽和鞭挞少数官僚主义者。因此,“热浪吹”在后一种意义上也是指少数官僚主义者在“大跃进”时期刮起的“五风”,如“瞎指挥”、“共产风”等。
第二句高度赞扬胡钧教授的“关于全民所有制内部商品价值形式问题”一文。“报惊雷”是形容胡钧教授在该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原则即“等劳交换原则”。之所以用“报惊雷”来形容胡钧教授的文章,是因为这篇文章提出的“等劳原则”和“等劳交换思想”在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长期以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讲到客观规律的时候,讲的都是旧社会的商品经济的规律即价值规律。胡钧教授在这篇文章中总结了苏联和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和大跃进的伟大实践,提出了根本不同于价值规律的“等量劳动相交换”规律,这就在经济学历史上第一次发现和提出了支配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四)
第二段(3、4句)是讲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具有“计划来”和“分工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特征。
第三句可分为“列宁计划”、“计划来”和“来分配”等三句来看,这是用诗歌的语言来形象地表达计划经济的新时代的到来,讴歌“大跃进”开创了普通劳动者直接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方法和新模式的诞生,热情歌颂了新的模式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
人类社会几百万年以来,都是在盲目地进行生产和生活,只是在进入20世纪的电气化时代以后,由于列宁制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最早的“电气化计划”即所谓的“列宁计划”以后,人类社会才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时代。当然,20世纪还有多个著名的“计划”如“马歇尔计划”等,但最为出名的“计划”就是“列宁计划”。
只有在“大跃进”时代,劳动人民掌握了管理企业、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以后,才真正掌握了计划,才能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运动,形成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才真正迎来了豪情万丈的计划经济时代。
第四句是说新的公有制和等劳交换关系要求通过国家计划的实施,逐步取代旧的资本剥削关系。在这里对旧的资本制度进行了无情否定和批评,同时也对哪些死抱着旧的分工而不愿放手的那些经济学家进行了辛辣的讥讽和嘲弄。认为,旧的社会分工已经被社会生产力的新形式即社会协同取代了,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形式主要是由国家计划进行安排了。这里的“分配”是指统购统销、计划调拨和福利分配。
这里的“去介媒”,是用诗歌语言说明斯密所倡导的市场分工已经下降为社会生产的次要的联系关系,已经被“列宁计划”的国家分配形式所取代了,已经不再是社会经济的主要方式和形式了。当然,社会分工被国家分配所取代也仅仅是“去介媒”,这里的“去”就是“离开”,说明它还是有可能回来、可能“复辟”的。这里的“介媒”指的是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介媒”,具体地将就是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
“斯密分工”与“列宁计划”一样,都可以看作是国外的经济学典故。
(五)
第三段(5、6句)是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存在新旧两种经济制度的相互矛盾和斗争,呈现了新旧两种经济制度的目的和斗争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劳动美”是指劳动者对于国家、社会和经济的管理,歌颂新制度是以劳动者管理经济和管理国家为核心的社会福利制度,“市场非”则是讲市场及其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等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这里的“美”实质上是作“社会主义建设”的范畴解,而“非”在本质上是作“社会主义革命”的命题解。
第五句是把“劳动美”与“社会大同”联系起来,把劳动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核心。“劳动美”是对于劳动人民的高度赞扬。人类的产生与发展从来都是劳动的结果和产物,但是自从产生了私有制的几千年以来,劳动和劳动人民都成了“下贱”、“卑贱”和“不入流”的,一句话,劳动在几千年的剥削社会是“不美”的。大跃进时代则彰显了“劳动美”,这就把私有制所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了。同时,“劳动美”既也是“社会大同”的根本条件,也是社会大同的标志,没有“劳动美”,就没有“社会大同”。
第六句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等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否定和扬弃。几千年以来,“经邦济世”从来都是少数统治者对于国家的管理形式,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大跃进时代,才能产生劳动者对于国家、社会和经济的管理,才能使厂长、经理等等经理人集团服从共产党和人民大众的领导,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利润服务,商品、价值等等市场范畴仅仅是社会的中介形式,都是为社会福利服务的,所以是“市场非”。这一句必须与前句的“劳动美”联系起来看,劳动者必须取得社会管理和国家管理的大权。“市场非”是劳动者的当家作主的要求。因为,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美”的是“资本”,劳动者是不可能当家作主,是不可能有什么“劳动美”的。如我国改革开放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里的“结合”,实际上建设是公有制对于市场的“非”,即包括了限制、利用、否定和扬弃等等。
在这里,“劳动美”表现新制度劳动者的当家作主、管理国家这个本质关系,赞扬劳动者对于国家、社会和企业的直接管理;“市场非”则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对于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旧的经济制度的否定和扬弃。
(六)
第四段(7、8句)是讲公有制则如春潮般地“荡漾”发展,私有制则像“寒流”一样退却,而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历经磨难却依旧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第七句是比喻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象春潮一样温暖。“春潮荡漾”是指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旧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污泥浊水的荡涤和冲击。“寒流”则是形容旧的社会习俗、社会势力和剥削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剥削,使得广大人民没有温饱。这是用文学语言对于旧的经济剥削制度的无情揭露和有力鞭挞。“寒流退”主要是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剥削制度在比较大的程度上得到了抑制和打击,但没有完全消灭;同时也是说旧的剥削制度仅仅是退却,并没有最后消灭,还在随时进行复辟和反扑。但是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则是“寒流退”的趋势。
第八句是说胡钧教授的论文到现在已经过去50多年了,而其革命志向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以后依然是那么坚定,那么不可动摇,以此歌颂劳动人民的革命精神不可动摇。并借着对于胡钧教授革命精神的歌颂,咏颂了胡钧教授的八十寿诞,点明了七律诗的主题,赞美和颂扬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在资本大潮的“寒流”时代,也能够众志成城、斗志昂扬。
“而立”在这里的含义是比较丰富的,既是指胡钧教授发表文章时的30周岁年龄的“而立之年”,也是指胡钧对于“等量劳动交换原则”这个社会主义经济新理论的“确立”和“立论”,同时也是指大跃进建立和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法,也就是劳动者直接管理社会、管理国家和管理企业的制度创新。“五十”则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讲的是大跃进过去50年了,胡钧教授的文章也发表有50年了。
第八句具有双重含义,与首段的1、2句有首尾相呼应的效果,也与第七句有上下联动的意义,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的新旧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斗争,说明了新的经济制度像“春潮”一样“荡漾”,代表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波浪式的发展前进的,而旧的经济制度则像“寒流”一样逐步退却。
附录:《七律.劳动美市场--咏胡钧教授八十寿诞》
:许长青
跃进诸子热浪吹,
红旗著论报惊雷。
列宁计划来分配,
斯密分工去介媒。
社会大同劳动美,
经邦济世市场非。
春潮荡漾寒流退,
而立五十志不摧。
注:“红旗著论”指中国人民大学 胡钧 教授于1959年6月在《红旗》1959年第12期上发表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