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仰:中国需要国家文化战略
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历史复兴,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快速而深刻的变化,也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了这个快步前行的巨人给世界带来的震动。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定不可能是一个静悄悄的事件,它注定要成为全球瞩目的大事。对此,国际社会对中国将带给世界的影响有种种猜测是很正常的,中国国内的民众也容易对自身的未来有种种不确定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中国将何去何从,的确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人们对此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而同样关注于经济实力背后的文化。因为文化会决定经济实力如何使用、经济增长后劲是否充沛,以及我们将成为一个怎样的社会。
不久前,由求是杂志社主办的《红旗文稿》半月刊在2010年第15、16、17期上,连续三期刊登了署名“云杉”的文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一连载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社会的文化现状做了总结,也对中国未来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做了系统的阐述,全文约2万字,我基本认可该文的内容。在此,针对文中提到的几个方面,阐述一些本人的理解。
首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文对于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意义有较为准确的认识。文章提到:“过去,我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也往往局限于把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支撑来强调。现在看来,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正是在这样一种对文化意义的正确认识下,在面对“从哪里来”的时候,指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至今依然是我们最为重要的文化来源之一。此外,无数先辈在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艰难岁月里形成的红色文化也是我们今天国家主权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根源。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在城市景观中,有人在树上缠绕很多小灯泡,挂上很多装饰,这的确算一种文化。但是,那棵树所生长的土地以及土地中的养分,是更加重要的文化。我们不能因为泥土、水分太普通而忽视它的文化价值,没有这些司空见惯的文化基础,那些装饰和灯泡只能挂在一颗假树上,那是没有生命的文化。
其次,文化既是土壤,也是果实,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在这样一种观念下,在面对“到哪里去”的问题时,也就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别人的果实更适合别人的环境,简单移植未必能有同样的收获。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曾经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水果如此,文化也同样如此。因此,在文章中指出,中国社会“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是儒家文化”,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始终占据主导”,这就是文化土壤的不同。暂且抛开这两种文化土壤的优劣比较,就现实来说,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里,更适合生长“和谐社会”的果实。而在西方社会,以美国来说,指出:“美国就始终把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即便我们不去批评美国垄断资本所造就的文化,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在美国看起来似乎不错的垄断资本文化,不加鉴别地照搬到中国,能否结出同样的果实?或者只能如晏子所言:“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结出一堆歪瓜裂枣。
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种种猜测。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很能理解西方世界这一不安猜测的原因。西方文化是一个富于侵略性的文化,西方大航海时代500年以来,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扩张,无一不伴随着武力征服和侵略。当我们今天也开始、或某些人强烈主张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的时候,西方从自己的历史经验出发,很容易就产生重大的疑问:难道未来中国强大了,也要像西方一样,在全世界实行武力征服和侵略?当我们在文化上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时,不管我们如何强调“和平崛起”、“韬光养晦”,我们都无法消除西方的这一怀疑。中国只有明确树立不同于西方惯于侵略的“和平竞争文化”,才能让西方国家的无端猜测、指责显露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狭隘。
再次,如果基于上述对文化的认识,有人提出应该改变我们的文化,将我们的文化土壤变得同他人一样,以便结出同他人一样的果实,这种观念也要不得。指出,当今某些人为了尽快达成这一洗心革面的目标,便大力否定中国传统,认为,“那种数典忘祖、蔑视传统、一味丑化民族文化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随心所欲地戏说历史、消解红色经典,对英雄人物、历史人物进行颠覆性评价。这是对历史的歪曲,也是对文化的亵渎。”对此,我表示高度的赞赏。悠久历史文化的形成,某种程度上有它的自然原因,就好比森林、草原、沙漠、海岛,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彻底改变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既然在漫长的历史中曾经结出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就应该承认,它不是瀚海沙漠,不是文化生命的恶劣环境,而是特别适合诞生优秀成果的文化沃土。对于现实来说,当我们不能把自己搬离这片大地,栽种到其他土地,我们的选择就只能是珍惜自己生长的土地,爱惜自己的家园。然后,用我们的努力,根据现实条件,将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所以指出,我们需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如果我们不爱自己生长的土地,我们怎么可能用心将它建设好?
第四,同样指出,尊重自己的传统,并不等于排外。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历史上就是具有极大包容力的。但我们同样应该看到,“开放包容不是盲目崇外,学习借鉴也不是照抄照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文的,在这个问题上正确地描述了一种辩证关系,这一认识也是当今世界被广泛接受的“多元化”思潮。我认为,要真正落实“多元化”,首先必须破除文化领域的“美国中心观”,即一切以美国为标准;其次要破除“西方中心论”,即只有西方文化才代表先进和文明。由此,明确提出,我们需要“文化自信”。我认为,只有建立在充分的文化自信基础上,我们才能正确地对待自身传统的优劣,也才能客观地看待其他文化的长短,才能将坚持优秀传统与开放包容协调地结合起来,造就我们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化。“文化自信”不等于“文化自大”,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正确的开放和包容。没有“文化自信”的开放和包容,几乎等于“文化自杀”。只有建立充分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建设新家园的过程中,培养我们正确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不管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还是“文化自强”,都离不开知识分子的作用。在文章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把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对于这一观点我要做一个补充。这一观念的来源在于过去的一种政治主张,即政权以工农兵为主体,因此,知识分子成为一个不同于工农兵的特殊群体,所以才需要“团结”它。我想指出的是,这一观念更深的源头来自西方社会的历史。在西方历史中,知识长期都是被垄断的,所以才会造成知识分子群体与民众之间泾渭分明的划分。而在中国历史上,由于纸张、印刷、学校教育等基础条件的发达,中国很早就不存在知识垄断的现象。因此,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知识分子本来就广泛地来自于工农兵大众,同时,又能回到民众之间。所以,对于当今中国现实来说,我们更需要的应该不是“团结”作为特殊群体的知识分子,而是社会管理者本身的知识分子化。我们国家对于干部素质所提出的“知识化”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这一体现。这一问题涉及到对“知识分子”定义的理解。以知识为生的人,并非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真正含义是指那些在本知识专业外,同时深切关怀国家、社会乃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益事物的人,而且,这种关怀必须是超越个人及小集团利益之上的。“团结”一说容易模糊“以知识为生”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当范仲淹“先忧后乐”观念在今天依然对社会管理者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要求社会管理者本身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换句话说,为了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团结”外部的知识分子的确需要,但同时还需要大量培养自身的知识分子。
第六,重视文化、发展文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教育。署名“云杉”的这篇文章只是很简单地提到了“教育人民”,而没有展开讨论,这多少是一个遗憾。文化的教育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大众传播领域,还非常集中地体现于学校教育,甚至是学校课本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教师的讲解。《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文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展开讨论,我想可能是因为本职工作的原因,对此也无可厚非。然而,学校教育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文中指出,要“自觉地承担起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认为,“科技、市场如同鸟之双翼,借助它们的力量,文化就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对这一观点,我觉得也有必要做一点补充。市场化对于文化的确很重要,然而,要广泛传播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的文化,我们必须警惕垄断资本对于文化和媒体的操纵。一般来说,垄断资本操纵文化有三种主要的方式,一是将文化机构私有化,使得文化机构更倾向于传播有利于垄断资本的文化观念;二是用广告投入来影响文化传播的内容和范围;三是在教育领域培养符合垄断资本利益的文化代言人。前面提到,在这篇文章非常敏锐地指出:“美国就始终把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我在这里想补充的是,美国实现这一文化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基本上就是用垄断资本来操纵文化机构和文化市场。因此,在我们需要繁荣文化市场的时候,有必要对此保持相应的警觉。
总体而言,我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文表示赞赏。如果国家的文化政策能够切实按照这个方面去努力,以此构建中国文化发展的长期性国家战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文化事业会有一个良好的局面。指出,“推进文化建设,既要有紧迫感,也要看到长期性,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做到重在建设、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更不能用暴风骤雨、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这一认识是恰如其分的。对此我还想说,当今天我们能在一个高度上认识到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文就是一个正确的起步。虽然不一定能很快收获,但是,这个方向性的起步,值得全社会的期待。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