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张爱玲,人人该迷?

陈福康 · 2010-08-19 · 来源:
《色·戒》批判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推荐者按,我把陈教授下面这篇文章在乌有网上贴出后,点击率特高。然而不久却发现被某些部门删得无影无踪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后一想,原来文章的题目《请不要借用世博会的名义》,也许有人担心会“误导”人们对世博会有意见吧?陈教授痛斥的是有人瞒着上海市政府、借用世博会名义,来为附逆文人树碑立传!那本来就不是上海市政府做的。陈教授告诉我,他已经把这篇文章寄给上海市委领导了,信访办已回信,说责成有关部门处理。陈教授此前写信反映问题,得到过市领导的肯定。因此,请网友不要乱骂。要骂应该骂的人。我请陈教授将文章略为修改补充了一下,再次发上,希望某些人不要再删了。陈教授说,他可以在任何场合同任何人堂堂正正地辩论,但不能掐住他的脖子不让他发声。人家可以在那么多报刊、网站上大肆吹捧附逆文人,他发一篇文章为什么就不可以?正式的报刊已经不让他发了,难道网上还不准他发吗?他毕竟还是一个老教授,写的是说理的文章啊!他说,如果要删,请说出理由来。】  

   

张爱玲,人人该迷?

   

陈福康(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抗战时期不洁文人张爱玲,与我们国家现在正在举办的世博会,本来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的。可是,好久以来,有的人却一直煞费苦心地非要将这个女人硬傍上世博会不可。  

去年11月,上海市静安区有关单位在媒体上宣布将该区某座据说是“张爱玲出生地故居”的楼房,改建为所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当时《东方早报》的标题就是《张爱玲故居‘兼职’世博人家培训中心》,称“活动中心还将作为石门二路社区世博人家的培训中心。今后,世博人家的居民将在这里接受接待指导,同时交流自己的心得。在昨日活动中心的首次活动中,三户世博人家家庭代表便在现场交流制作工艺花篮、包馄饨、剪纸的技巧。根据计划,在世博会开始前石门二路社区的世博人家总数将达到100户”云云。我在《评在上海的第三次为张爱玲大兴土木》(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季刊2010年第2期)拙文中质疑:世博会、社区文化和“张爱玲出生地故居”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座“保持其原有风貌”的张爱玲出生地老宅,一旦“变身”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就会神奇般地发挥社会公益、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等等功能了吗?真是笑谈!主其事者也不想想,张爱玲家的“原有风貌”到底是怎样的。从她自己的回忆和作品中,人们知道她家里是“糟哚哚,一锅粥”,没有真情,没有爱,只有冷漠变态,只有勾心斗角、偷鸡摸狗,甚至有的男盗女娼,畜生不如。至少,在她自己的自传性作品中看到的,吧就是这样子的“原生态”吗?即使在媒体的报道中,不是也说“正是这栋房子,带给了张爱玲无尽的敏感、倔强与哀愁,那种阴郁、刺痛的生活,也一直延伸到她的内心和创作中”吗?难道还想让这种阴郁、刺痛的“原生态”的生活,一直延伸到来这里“朝拜”(这个词是报道里用的)她的人的内心中,继续这种“不解之缘”吗?  

我提出这个疑问以后,至今没有主其事者及任何高人给我释惑。而半年多后,我在网上又见“中新社上海6月19日电(中新社记者李佳佳)”,题为《台湾〈金锁记〉“把张爱玲带回了上海”》,云:“作为上海世博会‘台湾文化周’的又一部好戏,台湾国光剧团19日晚在沪献演脍炙人口的创新剧目《金锁记》,上座率极为理想。由台湾第一梅派青衣魏海敏挑大梁,且是张爱玲的小说第一次被搬上京剧舞台,光是上述两点就噱头十足,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1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既兴奋又期待地说:‘我们把张爱玲带回了上海。’”  

是你们台湾朋友才“噱头十足”地“把张爱玲带回了上海”吗?这句话,上海静安区某些部门的人听了,肯定不会服气的!这不,紧接着7月,上海的《东方早报》、《新闻晚报》、新民网等就发布重大新闻,“噱头”就更足了:“‘静安国际雕塑展’9月开幕,张爱玲故居前将立浮雕”。如《新闻晚报》记者孔同报道:“今年9月,张爱玲曾居住过多年的常德公寓门前人行道上将会嵌入一块青铜浮雕,用一首诗讲述这个传奇女子的一生。与此同时,还有64件各类雕塑作品,将会作为‘2010世博静安国际雕塑展’的展品,在静安雕塑公园以及九个静安的地标建筑为市民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展出。”  

请特别注意“与此同时,还有”的表述方式(其他一些报道也大体如此)。也就是说,其宣传的重点绝对就是为张爱玲搞青铜浮雕,那个“2010世博静安国际雕塑展”、“ 64件各类雕塑作品”等等,都是次要的,陪衬的。该记者激情写道:“最让人感到有趣的是,在张爱玲的常德公寓旧居外,即将于门前的人行道中央镶嵌一块占地1.8平方米的青铜浮雕,邀请名家为其赋诗,采用阳刻刻入。‘其实这也是为了能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张迷”们有一个追忆心中偶像的场所,而不至于去打搅目前居住在此的居民。’有关人士说。据悉,有关方面将在8月的安装过程中,采用深度镶嵌的办法。有关人士表示,此次展览过后,将会有一部分展品被永久保留,陪伴市民的生活。”  

“最让人感到有趣”的这句表述,在《东方早报》记者笔下则是“最特别的展品”,总之一个样,都是“最”。而所谓的“将会有一部分展品被永久保留”,据《东方早报》等媒体报道,只不过就是有关张爱玲的青铜浮雕而已。至于报道中说的“邀请沪上知名学者,为张爱玲题写一首评价其生平的诗文”,这个“名家”的大名,则一直还没有披露,让你们悬念去吧。报道中还说:“为了防盗,张爱玲故居前的人行道上铜质镶嵌诗文,将用一种新的工艺制造。主办方称,在不依靠专业焊接(陈按,“焊接”是把金属物件焊上去,“偷盗者”做这样的傻事?应说“切割”才对,“主办方”和记者太没有常识)、挖掘设备的前提下,诗词不会出现被盗的意外。常德公寓的保安也将加强巡视力度。”可见,这真是重点保护中的重点保护,与国家文物局制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保措施也不逊色多少了。  

只是我有点担心,这个“评价其生平”的活儿,即使请“名家”来也不那么好做吧。尤其这“诗文”还要“采用阳刻刻入”,百世流芳,下笔时就不得不掂量掂量吧!张爱玲何许人也?大家刚看过被有关方面评为2009年全国“十大好书”的《小团圆》,知道她本人自称为“汉奸妻”(网上有朋友说,什么“汉奸妻”,最多不过是汉奸的二奶!其实,恐怕连“二奶”还轮不上),这个“生平”好像并不光彩啊。当然,对于她有种种的评价,是很不相同的,甚至有绝对对立的观点,因为每个人的阶级立场、国家意识、民族感情、美学观念都是不一样的。但最终,毕竟还是要靠事实来说话的。鄙人就以真姓实名堂堂正正地发表文章,用事实指出张爱玲在抗战时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不洁文人、附逆文人。至少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网上匿名、化名谩骂的老小痞子不算)也真姓实名堂堂正正地发表文章反驳我这一评价。  

令人悬念不已的那个“沪上知名学者”,不会是余秋雨先生吧?我这样猜,是有原因的。我在上述拙文中提到的静安区常德公寓门口原先那块被人两次蒙骗冒用(因为据说该区政府领导表示对此事不大了解)“静安区人民政府”名义写的牌子,后来毕竟没有再挂上去,而是换了一块不署政府名的牌子。(我曾以一个上海公民的身份直接给上海市委书记写信,后来有关方面的同志还找我谈过话,当面肯定了我的意见。)那块换个位置挂在墙上的新牌子,我后来路过时也看到了(诸位网友如果有兴趣,也可以上网看,网上也有照片),却不禁当场捧腹大笑!只见上有毛笔署写的“余秋雨题”。我是认识老余字的,那不是假冒的,但上面的那段话却蹩脚得很,怎么也不敢相信出自这个“沪上知名学者”之手;而更搞笑的是,那段话根本就不是“题”的,而是印刷体字!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题”法啊,而且还有印章呢!我希望什么时候能遇见老余,要对他说,你不该这样子让人家给你出丑啊!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如果请老余来“评价其生平”是并不合适的,因为他自己说过:“我并不了解她。”  

看来,上海静安区有些人是要死抱着张爱玲的大腿不肯放了。我想,如果作为个人,他们非要这样抱,人们也可以不去管他;但作为官员,又是动用公权力,他们就绝不能只为“世界各地的‘张迷’们”服务啊。张爱玲自谓“汉奸妻,人人可戏”,难道现在到了“汉奸妻,人人该迷”的时代了?要知道,更有大量的老百姓是对张爱玲不感兴趣,甚至十分厌恶的!就像有的人被西方那些“大师”如夏志清之流“洗脑”了,有的人就没有那么容易被洗,更有的人是拒绝被洗的。我想,作为官员,尤其是与“思想”“文化”沾一点边的官员,周总理说过的“民族记忆”总是不能忘却的吧!即使他们要忘却,我们可永远不会忘却啊!他们更没有权力瞒着上海市政府,假借全国人民的世博会的名义,来贩卖他们的私货,甚至企图在世博会结束、“国际雕塑”撤走后还“永久保留”那个不伦不类的浮雕,以强迫我们“陪伴”着它“生活”!  

我说他们是瞒着上海市政府干这样的事,也是有根据的。一是我注意到上海市委的机关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都没有发布这样的消息,新民网上发了,但《新民晚报》就没有发。二是,上海市政府安排的明明是“2010世博静安国际雕塑展”,说明其展品都是上档次的主要是外国艺术家的“国际雕塑”,而这个不伦不类的张爱玲青铜浮雕肯定是有人塞进去的私货!  

我曾经撰文提到,真正的文化大师、革命烈士郑振铎先生在上海静安区原先曾有两个故居,但近年都被拆除了,后拆的一个甚至还是在报纸上报道了那个故居之后仍再铲除的。这与该区这样子热衷于修造、宣传“张爱玲故居”的态度,是一个极其鲜明的对比。后来,该区有关人员答应郑先生家属,说要为郑先生搞一个塑像。但应诺多年却没有一点动静,说是没有钱。这与这次假借世博会的名义为张爱玲搞浮雕,又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你们这样的做法,把我们上海人的脸面都丢尽了,也把我们上海市政府的脸面也都丢尽了。网上看到有“中评社香港7月23日电”,题为《张爱玲故居/将立浮雕咏传奇》,第一句话就是:“上海市政府继去年底完成文坛才女张爱玲故居‘常德公寓’外墙重新修缮工程后,又计划今年9月在常德公寓前人行道上,嵌入一块青铜浮雕,用一首诗讲述传奇女子的一生,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张爱玲迷’,有一个新的追忆场所。”据说,台湾《联合报》以及中国评论新闻网、大华网等等也有这样的报道。他们都把这些事说成是“上海市政府”干的。而上海市政府好像至今也还没辟谣,那不就让一些人认为真的是“上海市政府”干的了吗?所以我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辟谣。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为什么反不得?
  3. 为什么总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对立面?
  4. 刘继明|随想录(20)
  5. 吃饱了才会有道德吗?
  6. 美化军阀是严重错误,整改批判应一视同仁
  7. 孙锡良 | 圆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状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从‘10块’到‘400块’:新农合背后的沉重与希望——请对农民好一点
  10. 子午:请珍惜我们的社会主义传统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掩耳盗铃及其他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小岗村分田单干“合同书”之谜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