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超越民族主义,也要超越人道主义
——在电影《兰亭》研讨会上的发言
刚才听了两位司马老师(司马南、司马平邦)的发言,我觉得两位司马都没看懂这个电影(笑声),不知道我们的导演和编剧想要说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呢?因为这部电影本身没有想煽起民族主义情绪,恰恰相反,导演和编剧是想寻找一种超越民族主义的东西。两位司马都是从国仇家恨这个角度去理解这部电影的,但国仇家恨并不是我们的导演和编剧主要想告诉观众的。
理论问题等一下我再接着说,先谈一下观影的直观感受。我觉得这个电影明显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转折点就是在绍兴城里日本兵对两个抗日志士执行绞刑,这个情节让我想起张艺谋的《红高粱》。在《红高粱》中,日本兵在高粱地当着“我爷爷、我奶奶”以及众多村民的面,把罗汉大哥活活剥皮,这一情节形成了影片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明显转折,以前“我爷爷、我奶奶”他们是在一片法外之地过自己自由自在任情任性的快乐日子,以后他们开始拿自己的生命和日本人死磕。《兰亭》中的绞刑情节也起了同样作用。顺便提一点疑问是,在当时世界上最为凶残的两个法西斯国家中,纳粹德国喜欢用绞刑处死反抗者,而日本人更喜欢用斩首,不知影片中的绞刑有什么依据?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有一些细节还可以打磨的更光滑一些。比如女主角日本女孩井上秀代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兰亭,可是她始终都没去成,这成了贯穿全剧的一个张力,也是片名之所以叫《兰亭》的主要原因。但她为什么没有如愿以偿呢?他们家就在绍兴,兰亭也在绍兴,去一趟应该是很容易的事,影片对这一点缺乏交代。另外让人不解的是,后来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件事,再也没有提起过。还有一点就是,秀代的父亲井上在七七事变前领着全家在绍兴做生意,他托庇于当地帮会的小头目男主角林耕,总的印象是井上在绍兴非常没有安全感,惴惴不安,谁都害怕,感觉好像生活在敌占区似的。我觉得井上的精神状态可能和当时的历史条件不相吻合。为什么呢?因为在战争爆发前,日本人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国民政府对日本侨民是非常客气的,老百姓如果敢骚扰他们会遭到政府的无情镇压,一般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影片的后半部分就比较好了,尤其是绍兴城里那位老太太拿起棒槌打死日本的场面,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林耕和日本兵搏斗时,她出来打那个日本兵,这个比较突兀,但是后来看到她家有烈士的照片,她的行为就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最后林耕和秀代殉难之后,他们的头被悬挂在绍兴城门口,老太太悄悄地拿了一把伞撑到他们头上,我觉得这个人物非常完整、非常饱满,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回过头来再说理论问题。总的来说,我感觉肖导他们是想追求一种超越:用人道主义来取代或超越民族主义,影片的主题是反战的,是表现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对民族主义情绪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我们看到,当中日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起来后,首先受害的反而是日本人——愤怒的中国人捣毁了井上开的店铺,秀代不得不在父亲的帮助下,从高高的窗户里缘绳而下,一瘸一拐逃出绍兴,在大雪地里跑到前线,还差点没被炸死,后来秀代和林耕生活在一起,怀孕临产,接生婆在发现她是日本人后,居然拒绝为她接生。给人的印象是凡是有民族主义情绪的人都是非理性的。
《兰亭》里边也有抵抗,但是我们看到抵抗的结果是什么呢,抵抗的结果就是一种惨烈的死亡、或者说伤亡、或者是心灵的伤痕,抵抗没有带来解放。整部影片看起来就是战争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灾难,这个战争是指一般的战争,并没有突出是侵略战争。以前我们拍抗战电影,总的来说是想体现出中国反抗的正当性,现在则是想寻求一种能够超越民族主义的主题,用人道主义来取代民族主义,用一种悲悯的人道主义的视角来解读战争。
用人道主义解读战争,我认为主要是受美国战争电影的影响。美国拍的一些战争片子,尤其是《辛德勒名单》,很明显的体现出了这一点。但美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人道主义”,而中国则是一种“悲悯的人道主义”。我觉得,美国可以用人道主义解读战争,但中国却不能。美国和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本土并没有遭受侵略者蹂躏,在战争中美国彻底打败了德国和日本,最大限度地获得并且享受了胜利果实。麦克阿瑟实际上是日本的太上皇,并且主导了战后对日本的清算和改造。由于这些原因,美国可以用一种高高在上、宽容大度的语气说:大家都不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好处呢?打仗违反人道主义云云。美国是有这个资格的。但是我们中国作为战争中被侵略的一方,最大限度承受了侵略战争的代价,我们不能简单的用人道主义来取代民族主义,因为这会否定反侵略战争的正当性。
影片最后是两颗人头挂在一起,一颗是年轻的中国的抵抗者林耕,还有一颗是日本年轻的女孩子井上秀代,他们两人的头颅挂在一起,是影片的点睛之笔。表明战争对中日两国人民都造成了伤害、都造成了痛苦、都造成了灾难,反战的主题是非常明显的,这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不断的遭受侵略,几乎亡国灭种。所以我们能不能简单的说,我们反对战争,我们只要和平。也许我们应该超越了民族主义,但不能简单地用人道主义来取代,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思考。
郭松民插话
关于反战的问题。这部电影反战的主题是非常明显的。反战运动主要从欧美开始,他们有他们的理由。因为二战以来,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欧美发动的,这些战争基本都是非正义战争,都是资本得利,百姓受害,因此在欧美内部,他们可以产生一种反对一切战争的思潮和运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中国就不能简单的反战。近代以来中国没有发动一场侵略战争,中国进行的对外战争都是反侵略战争。所以我们不能反战,如果我们不去进行反侵略战争,等待我们的就是南京大屠杀,就要做亡国奴。
肖风导演是为有抱负、有思想的导演,我要向肖导致敬。他做了很大的努力,试图超越民族主义,但是用人道主义来取代民族主义肯定是不行的。肖导似乎也意识到了简单地用人道主义取代民族主义是不行的,但究竟用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取代民族主义?在这一点,我认为肖导还没有想透,所以在表现上就会犹豫。我个人感觉这部片子最后没有撑起来,关键就在这儿。不过我想强调指出的是,这个责任不是我们电影圈的人可以承担得了的,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普世价值观,既要超越民族主义,也要超越人道主义。这需要整个文化界、思想界来共同完成,这尤其是思想界的责任。肖导的电影能够提醒、警示我们注意这个问题,已经非常可贵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