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诗——
《永远的丰碑》
——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八十七周年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六十五周年
暨开创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六十五周年
——献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六十周年
——献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开场曲: (6’53”)
曲01:《人民共和横空出世》(1’55”)
(剪辑音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播放的《东方红》+《横空出世》)
【背景画面:
1、运转中的宇宙苍穹,三千大千世界的星球自远而近冲向画面;
2、银河系出现,闪烁的群星回旋着推进,闪现出太阳系;(25”)
3、星球的回旋太阳系渐渐推近;(31”)
4、群星璀璨的宇宙太空中,旋转的蓝色地球越旋越近,地球上空的轨道上飞行“神十”慢慢
与 “天宫一号”对接;
5、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的“神十”共同在地球上空的轨道上飞行;
6、航天员手控“神十”与“天宫一号”脱离,通过手控与“天宫一号”对接,接轨成功的“天
宫一号”和“神十”渐渐推近;(1’10”)
(《东方红》音乐起)(1’10”——1’55”)
7、重新出现回转的地球,中华人民共和国渐渐成为中心。在此背景上,播放以下[视频画面:
(1)天安门城楼的画面;
(2)蓝天白云下的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画面;
(3)五星红旗、镰刀斧头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迎风飘扬的画面;
8、 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幻化为标注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情况的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版图,画面定格。】
男:朋友,您见过新疆吗?
女:您到过新疆吗?
男:您还记得,王震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十万大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横扫八千里路云和月,挺进新疆;跨雪原、踏戈壁,翻过天山天格尔冰达坂,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死亡之海”,平叛乱,剿顽匪,定边陲,把五星红旗插上祖国的最远边疆——帕米尔高原的铁血豪情吗?
男:您还记得,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十万进疆人民子弟兵,团结带领新疆三万伊犁三区革命民族军、八万国民党军队起义将士,一手拿枪,一手砍土镘;在沙漠之中建家,在戈壁滩上扎根,在寸土不生、寸草不长的严寒酷暑中,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铁蹄、淫威下,在祖国边疆的最前沿,
屯垦守疆土、戍边保国防的艰难壮烈吗?
女:您还记得,为了奠基今天的幸福生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万开疆勇士,带领新疆十三个民族的儿女在千古沙漠、亘古荒原、盐碱滩上,冒风雪战严寒、顶烈日斗风沙,开天辟地、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情景吗?!
合:如果,您已经忘却的话,那么,请——听——吧!
曲02:《永远的丰碑》(4’58”)
【背景画面:
1、标注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情况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版图的画面。
(在此背景上,播放以下视频画面或老照片:
(1)五星红旗、镰刀斧头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迎风飘扬;
(2)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之命令的画面;
(3)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渡过长江天险,攻克南京,把八一军旗插上总统府楼顶的画面;
(4)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向王震将军布置进军新疆之任务的画面;
(5)彭德怀、习仲勋率领第一野战军一路西进、所向披靡,攻西安、取西宁、占宝鸡、克兰州,解放青海,进军酒泉,兵临玉门关,直叩新疆大门的画面;
(6)1949年9月25日,国民党驻新疆警备部队总司令陶峙岳将军率部通电起义电文;
(7)1949年9月26日,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率众通电投诚电文;
(8)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习仲勋在甘肃省酒泉市检阅进疆部队的画面;
(9)王震司令员率领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指战员从陆、空挺进新疆的画面;
(10)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在乌鲁木齐市检阅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与新疆伊犁三区民族革命军、新疆起义部队会师军团的画面;
(11)王震司令员亲自率领经过整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部队剿匪大军穿林海、跨雪原,平定叛乱,接管全新疆各地防务的画面;
(12)进疆部队将士们狂风暴雪中,攻坚克难,徒步穿越狂风肆虐、白雪茫茫的“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骑马奔赴和田平定叛乱的画面;
(13)彭德怀、习仲勋致电表彰,称赞十五团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特向艰苦奋斗、胜利进军的广大指战员致敬的贺电电文的画面;
(14)彭德怀司令员嘉奖“伊吾保卫战”中英勇善战、打退7倍于我军的匪徒的二连,并授予“钢铁二连”光荣称号,授予胡青山“战斗英雄”称号电文的画面;
(15)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插遍天山南北,插上祖国的最远边疆——帕米尔高原的画面;
(16)公审、镇压抓获的叛匪头目的画面;
(17)第一兵团第二军十六师师长张仲瀚师长带领人民解放军先遣队在开都河畔的古城焉耆挑筐积肥、街头拾粪的画面;
(18)满天飞雪、遍地坚冰的隆冬季节,王震司令员亲自拉着爬犁同六军军长罗元发、政委张贤约、驻守乌鲁木齐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驻迪化警备部队第十七师师长程悦长、病中的政委袁学凯及驻迪化官兵一道,冒着风雪严寒、往返百里崎岖冰雪路拉片石、扩建和平渠的画面;
(19)隆冬季节的天山北坡,茫茫塞外千里冰封,朔风肆虐的画面;
(20)天山北坡的玛纳斯河冰水滔滔。工程兵指战员们冒着严寒风雪架设跨河大桥的画面;
(21)新疆起义部队陶峙岳司令员、赵锡光参谋长、陶晋初副参谋长等将领带领起义部队向玛纳斯河畔的戈壁滩进军的画面;
(22)天山南北的戈壁荒原、沙漠盐碱滩上,布满战士们的营地——地窝子的画面
(23)《屯垦戍边六十周年》纪录片中军垦战士们劳动创造的相关画面;
(24)《屯垦戍边六十周年》纪录片中军垦战士们生产的粮食、瓜果蔬菜参加农业展览的相关画面;
2、五星红旗、镰刀斧头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迎风飘扬的画面。】
第二部:《共富先锋》
〈序曲〉 西北绿洲 塞外江南
1、《扬南泥湾风范》 (4’00”)
女:“汗流西域不思归,大漠良田映翠微。
男:边疆为国耕不辍,棉山麦海马羊肥。
女:曾战沙场又屯田,蛮荒百里柳凝烟。
男:红旗漫卷天山雪,绿垄生辉漠野迁。
女:击鼓鸣金残匪靖,追风跨马雪山寒。
合:南泥湾风范今犹在,续写山河壮丽篇!”
曲03:《开疆雄风》(4’00”)
(演唱队造型:
1、由手持红色彩扇的身着摘下了领章帽徽的军服的转业将士与白色长裙、金色马甲的各民族妇
女及白色衬衣、金色马甲的各民族青年组成一朵立体的正红色金边玫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版图》;
2、演唱结束时,歌声中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渐渐幻化成一朵盛开的金边雪莲花。)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所在地为正红色金边玫瑰,寓意为:
由“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新疆”的老红军、老八路为基础的
新疆兵团人,是共产党的部队在新疆生产建设的主力军、民族团结的核心、协助边防部队驻守边关屯垦戍边的坚强基石。她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新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版图为金边雪莲,寓意为: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保卫新中国、新新疆、社会主义新家园”的屯垦戍边事业
固若金汤;
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别是十五万转业将士为基石中国共产党人,是维护西北边疆安宁、祖国统一的领导核心,中流砥柱。)
【背景画面: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版图》。边界为金色,三山夹两盆构成的新疆境内为雪山、沙漠戈壁色与
绿色相间。1966年新疆境内的地方城镇为绿色,当年的158个军垦新城驻守之地为正红色金
边玫瑰。
2、美丽的大漠晨曦,红日渐渐升起。晨曦中,渐渐显现出象征新疆人民坚韧不拔之精神的白杨
树,在三山夹两盆的万顷戈壁沙漠中高峻挺拔,犹如卫士守护着片片新绿洲、座座军垦城;
3、阳光渐渐洒满新疆三山夹两盆的整个地貌:(按古人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
羊”的意境渐次展现;
4、白云漂浮的湛蓝天空下,雪山、冰河,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
5、兵团和地方共建的戈壁新城的画面上,播放以下1966年时的老照片:
(1)天山南北由兵团人兴建的水库及配套渠系统工程的画面或老照片;
(2)一望无际的荒原上,军垦战士平整土地、挖渠灌溉的画面或老照片;
(3)誉满新疆的座座军垦新城的照片(按各城市的特色展现);
(4)由兵团人创建的工厂、矿山、水电站等的老照片(包括已移交地方经营的工矿企业);
(5)军垦人自己创建的高等院校的老照片(包括已移交地方管理的院校)】
[背景滚动字幕:
根据共和国生产建设的需要,至1956年底,20万开疆的共和国勇士中,除了留守边关的国防部队,十点五万生产部队将士集体转业,保持军队建制,脱离军队序列,部分帮助指导地方进行土地改革和生产建设的政治工作干部也脱下军装,成为新疆各条生产战线的排头兵。
因支援地方生产建设需要先后转业的数万名驻疆部队将士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播火者”的作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不懈地努力奋斗,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地方党组织的坚强核心!
在毛泽东主席“要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办好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导下,脱下军装的人民子弟兵,坚持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继承和发挥人民军队“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作用,带领新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
2、《创塞外江南》 (3’10”)
(《边疆处处赛江南》音乐声中(10”起)朗诵)
女:艰苦奋斗十七年,大漠沧海变桑田;
男:各族人民手挽手,齐心建设新家园。
女:自力更生奠基业,团结奋进创辉煌!
男:人人都说江南好,地饶物丰鱼米香。
合:如今戈壁变绿洲,塞外江南数新疆!
曲04:《塞外江南数新疆》(3’10”)(剪辑音乐:克里木演唱版《新疆好》)
【背景画面:
播放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相关视频画面。】
[背景滚动字幕:
进驻新疆17年,仅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就开荒造田1213万亩,(相当于解放初期新疆七百
多万亩耕地面积的一倍半),创建军垦农场158个,建成机械化生产队500多个;有49个农场全部
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修建大中型水库37座,完成相关渠系配套工程建设,总库容量14.9亿立方米
(其中有34座水库养了鱼);建成设施配套的排灌井550口;灌溉面积达到800多万亩;其中稳产
高产农田面积达560多万亩;栽植林木、果园面积达64.9万亩;牲畜年末存栏头数达209万头;
绵羊、役马基本实现了良种化;
建成投产水电站15座,年发电量1.3亿万千瓦时;有力地促进了边疆的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
建设;
兵团成为新疆的粮、棉、糖料主要生产基地;至1966年,兵团的粮食产量占自治区总产量的
21.8%;棉花产量占自治区总产量的31%;糖料产量占自治区总产量的90%。
工业形成以钢铁、化肥、电力、轻纺、云母及食品工业为龙头的生产基地,产品不仅供应了兵
团和新疆各族人民的需要,有些产品还远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交通、建筑、商业、物流、科研、文教卫生各行各业自成体系,蓬勃发展,成为新疆经济的支
柱和示范楷模!
在开疆将士们的杰出示范和组织带领下,新疆的58个县市全部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人力、技术、设备、良种及资金的援助下,人民公社社会主义“五好”
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
第一场 扬军垦精神 建美丽新疆
1、《脱下军装还是兵》 (6’35”)
女:走出了战火硝烟,走进了和平年代,共和国需要建设祖国的力量!
男: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部队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0.5万将士集体转业,成为
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
女:为支援新疆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数万名驻疆部队将士们先后转业,走向地方各条战线。
(最红最美的旗》音乐声中朗诵)
男:脱下军装还是兵,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要做永远的“三个队”,屯垦生产保边防!
女:从此,脱下军装的将士们,把一腔热血洒在祖国大西北这片六分之一的国土上,建设着崭新的家园——社会主义新新疆,
男:肩负起祖国和人民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屯垦戍边保土守疆!
女:从此,为了历史的使命,为了肩上的责任,脱下军装的将士们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继续着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千秋大业;
男:从此,脱下军装的将士们用赤胆忠心,谱写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壮美乐章!
女:从此,脱下军装的将士们,团结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吸纳中华五湖四海的优秀儿女;
男:在大西北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上,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开发和创造;
合:整整一个甲子,经久不衰!
曲05:《最红最美的旗》(2’39”)
曲06:《永远的“三个队”》(1’38”)(剪辑音乐:《解放军是所革命大学校》)
曲07:《脱下军装还是兵》(2’18”)
【背景画面:
美丽的大漠晨曦,红日渐渐升起。晨曦中,渐渐显现出象征开疆勇士坚韧不拔之精神的胡杨】
[背景滚动字幕: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部队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56年底10余万生产官
兵集体转业,脱离人民解放军序列。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是毛主席寓兵于农、于工、于商、于学的思想产物。生产兵团不吃军粮,不拿军饷,不穿军装。平时创造财富,战时消灭敌人!
中央要她保持解放军的光荣称号和组织形式,正是为了让她继续发挥人民解放军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的作用,继续去执行生产、打仗、做群众工作的三大任务。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政治形势的需要,生产兵团“三个队”任务的次序、侧重可以有不同,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三个队”必须并存,必须结合,必须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这个特殊的部队、特殊的兵种,是毛主席的建军思想在新疆这种社会、地理、历史条件下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运用和发展,是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结合、、、、、、
“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产业大军,是一支有组织、有训练的强大的警备新疆的国防军的后备
力量”。她以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坚决贯彻‘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方针,为西域新疆的
人民生活安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支援地方生产建设需要先后转业的数万名驻疆部队将士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播火者”的作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不懈地努力奋斗,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地方党组织的坚强核心!
新中国的各种战争、战斗结束后,参照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开创的模式,人民解放军几百万官兵,遵照毛泽东主席发布的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先后几批成建制地转入生产建设,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屯垦戍边,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农业产业大军的主体。]
2、《怒放的生命》 (16’17”)
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将军们始终像一团火,燃烧着,呼啸着;他们用自己的火,把周围点燃,让每个战士自己放光、发热、燃烧!
男:毛泽东主席的教导,王震司令员的身体力行,鼓舞着转业将士们在新的岗位上,创造着史无前例的伟大奇迹;
女:感召着全国各地的转业退伍军人和有志青年创造光明未来的理想;
男:温暖着新疆各族人民和内地“走西口”难民的心房;
女:熏陶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迷惘的浪子——服刑人员,
合:为各类群体的人们,点燃了新生活的希望!
男:投身于西域新疆的各色人群,在西北边陲这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
女:共同继承着中华民族屯垦戍边的千秋大业!
合:创造着人间奇迹!
曲08:《中华儿女志在四方》(1’47”)+(14’30”)=(16’17”)
【演唱队造型:
由身着黄绿色的摘下领章帽徽的旧军服的战士高举红色的八一军旗聚集在镰刀斧头的党旗
下;周围围绕着身着以绿色为底的各民族服装的新疆十三个民族的人民。】
【背景画面:
播放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相关视频画面。】
(1)《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4’53”)+(9’37”)=(14’30”)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歌声中朗诵)
女:新疆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者的辉煌伟业,使共和国领袖们欣慰,也感召着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
男:新疆解放以来,数十万转业军人从祖国各地汇聚新疆,加入祖国西北边疆的建设大军;加入新疆兵团这支特殊的部队,成为不穿军装的战士,继续着卫国保和平、建家保边疆的神圣事业!
女:近5万河南支边青年来了,近10万安徽、江苏、湖北青年来了;
男:10万上海支边青年来了,近3万北京、天津、武汉、浙江、江苏支边青年来了、、、、、、
女:他们离开家乡、远离爹娘,来到新疆这片沃土上,在进疆部队转业将士的带领下,在新疆兵团老军垦的指导下;
男:在西陲新疆这个遥远而艰苦的戈壁沙漠上,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革命熔炉中,
合:进行着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
曲09:《到农村去,到边疆去》(1’13”)
曲10:《送你一束沙枣花》(1’53”)
曲11:《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1’47”)
【演唱队造型:
演唱队伍变幻队形,组成一个红绿相间的阴阳太极图。周围是错落有致的中国易经“八卦”
图象,由金麦穗、黄玉米、金水稻和绿树组成太极图圈,由白棉花、黄油菜籽、乳白色的羊毛构
成八卦图。
一、“太极图”寓意:
1、阴阳合和育化万物,也寓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华文明“包容与柔
和”的环境中成长壮大;
2、寓意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在脱下军装的战士们的共同奋斗中,播种、收获着生生不息、
永世兴旺的“五业”,也播种着生生不息的生命火种,使新疆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后继有人,
代代相传;
3、寓意着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薪火相传、永世长
存的千秋大业。
二、八卦图寓意:
1、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子弟兵不“易”的精神和作风,是新疆稳定和边关安宁的中流
砥柱;常“易”的战略战术,是人民战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2、乾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寓意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战士“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
拓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
3、坤卦:寓意毛泽东的战士象大地母亲一样包容、接纳、改造行行色色的群体的化育作用和
团结精神。】
【背景画面:
1、全国各地十几万脱下军装的转业军人来到西陲新疆,加入新疆的建设大军,加入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这个革命熔炉,拿起砍土镘,同新疆各族人民,同兵团的老军垦们一道开拓荒原戈
壁的老照片:
2、五六十年代,近30万祖国各地的支边青年胸戴大红花、身背背包准备奔赴边疆,家乡父
老挥泪送别的老照片;
3、告别了家乡父老的支边青年来到天山南北,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热烈欢迎的老照片;
4、来自祖国各地的热血青年与新疆各族人民,同兵团的老军垦们一道开荒造田,兴修水利,
建设工厂矿山电站、修筑公路、铁路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毛泽东主席一声号令,西进的大军浩浩荡荡:
全国各地十几万复员转业军人及近30万知识青年来到新疆,来到生产建设兵团这个屯垦戍边的特殊部队,在“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千里、屯垦在边疆”的进疆老军垦的带领下,开拓荒原戈壁,兴修水利,建设工厂矿山电站、修筑公路、铁路,建设社会主义新新疆,守卫祖国的西大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954年,6千余祖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加入兵团这个革命熔炉,与老军垦和转业军人一道为共
和国屯垦戍边事业奠基;
1956年,近5万河南支边青年告别家乡父老兄弟奔赴天山南北,进入兵团,加入屯垦大生产
的队伍;
1959~1960年,近10万安徽、江苏、湖北支边知识青年离开美丽的江南水乡,远离父母亲人,来到新疆兵团安家落户;
1963~1966年,约10万上海支边青年离开繁华的上海滩,奔赴边疆;
近3万北京、天津、武汉、浙江、江苏支边青年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中华民族的优秀青年们离开家乡、远离爹娘,来到新疆这片沃土上,在王震将军率领进驻新疆的、转业扎根在新疆各条战线的毛泽东的战士的带领下,在沙漠戈壁草原荒滩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新家园,传承中华民族屯垦戍边的千秋大业;
在这些永远的人民子弟兵的指导下,在西北边陲遥远而艰苦的戈壁沙漠上,在新疆极端恶劣的大自然环境的磨砺下,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革命熔炉中,进行着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进行着改天换地的创造!]
(2)《为国解难战饥荒》 (6’46”)+(2’51”)=(9’37”)
女: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
男: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饥荒弥漫。
(《走西口》音乐声中朗诵)
女:数以万计的灾民开始了“走西口”的逃荒——震撼中国大地、牵动国际社会关注的流民西涌。
男:共和国总理爱民如子,指示新疆及兵团:顾全大局,收容安置!
女:国有难,民难安。新疆及兵团人当为国家分忧,为人民解难!
男:全兵团“低标准,瓜菜代,农闲减餐渡粮关,勒紧裤腰带解国难”!
女:21万避难逃生的流民,每人发一套军用棉衣、棉裤、棉鞋、棉帽和军裤,接进新疆共渡饥寒!
男:西陲新疆,张开了宽广的胸怀,吸纳天地之灵气,招揽五湖之英贤,在困难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
女:21万“走西口”的流民,落脚在天山南北,同新疆各族人民,同兵团军垦战士一道开荒造田;
男:在新疆这个淳朴、温暖的大家庭中,同新疆各族人民同甘共苦排万难,
合:播种新生活的希望!
曲12:《走西口》(2’56”)
(剪辑音乐:《走西口》(二胡)(1’25”)+《走西口》(演唱)(1’30”))
曲13:《紧跟温暖我的人》(3’50”)(剪辑音乐:《在路上》(刘欢演唱))
【背景画面:
1、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当年陇海铁路西行的最后一站——尾垭,在新疆鄯善,在吐鲁番的大河沿——陇海线西段沿途所有地点,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设置的接待站的画面或老照片;
(在此背景上,播放:
(1)兵团收容接纳从河南、安徽、四川、甘肃、、、、、、几乎全国每一个省区来投奔“走西口”的流民的老照片;
(2)每人发一套棉军衣、收容安置在兵团各师团的内地流民拿起砍土镘,在老军垦的带领下,开拓荒原戈壁、创建新家园的老照片;
2、在老军垦的组织管理和言传身教的感召下,流民们迅速完成了凤凰浴火的涅槃,成长为屯垦
戍边队伍中合格的一员;交出的崭新人生中的第一份合格答卷:开垦荒原戈壁,创造出新农
场、新家园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三年困难时期,虽然土地贫瘠但民心淳朴的西域新疆敞开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内地的饥民。
仅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就收容安置了约21万来新疆求食的自动支边人员和新疆地方精简的3万职工、家属,给了他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新生活的希望!
21万来新疆求食的流民每人发一套棉军衣、收容安置在兵团各师团,给了他们温暖的家;
流民们扛起砍土镘,在老军垦的带领下,挖地窝子安家,开拓荒原戈壁,创建着自己的新家
园;
在老军垦的组织管理和言传身教的感召下,流民们迅速完成了凤凰浴火的涅槃,成长为屯垦
戍边队伍中合格的一员;交出了崭新人生中的一份份合格的答卷:开垦荒原戈壁,创造出一片片沙漠绿洲、一个个戈壁新镇;扛起钢枪,在保卫边疆、保卫和平的新征程上,发扬“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奋力拼搏、努力奉献!]
(3)《脱胎换骨做新人》 (2’51”)
男;自古以来,遥远的西疆就是内地服刑人员的流放地。
女:一批批因各种原因服刑的人员来到了这片人烟稀少、环境严酷的塞外荒原,开始了洗心革面的劳动改造!
合:“人之初,性本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铁窗泪》音乐声中朗诵)
女:十几万来自五湖四海的服刑人员,在新疆拓荒造田、水利建设、建筑工程和筑路建设中,在新疆生产兵团老军垦的带领下,同甘共苦,一同出大力,流大汗。
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业,为万世开太平!”
女: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兵团人,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精神,熏陶着这些
迷惘的浪子,使他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义。
男:平等待人、以诚待人的兵团人,没有分别、没有歧视;用真诚、尊重和信任,感召着这些迷途的羔羊,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兵团人靠着每月人均24斤原粮的支撑,在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开发创造的同时,还要从牙缝中省出粮食支援国家和重灾区人民;因饥饿劳累开始出现死亡现象;
男:针对死亡重点发生在服刑人员中的现象,兵团党委指示:要全力抢救,保证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女:在毛泽东时代的新中国,这些自己套上精神枷锁的迷途羔羊,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平等”;
男:在毛泽东“劳动改造育新人”的思想光辉照耀下,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做人的尊严”!
女:接受监督改造,立志脱胎换骨;在兵团人的感召和教导下,他们在改造祖国西部戈壁沙漠的同时,
合:也创造着自己丰富多彩的崭新人生!
曲14:《脱胎换骨做新人》(2’51”)(剪辑音乐:《铁窗泪》)
【背景画面:
播放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相关视频画面。
(在此背景上,播放各地的服刑人员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劳动改造、重新做人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自古以来,遥远的西疆就是内地服刑人员的流放地。
一批批因各种原因服刑的人员来到了这片人烟稀少、环境严酷的塞外荒原,开始了洗心革面的劳动改造!
肩负“屯垦戍边、兴国安邦”使命的新疆军区生产部队,接管了服刑人员。
这些劳改服刑人员在大西北与军垦战士一同拓荒原、筑大渠、建电站、修水库,建厂矿,筑营房,、、、、、、
同甘共苦的劳动中,他们看亲眼到:
军垦战士战风沙、御干旱,在兔子不拉屎的沙漠扎根屯田;军垦战士冒风雪、抗严寒,在人迹罕见的山区高原拓荒戍边。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建设着祖国的边疆。军垦战士“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他们,使他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义。
在与军垦战士同甘共苦的劳动创造中,他们受到平等对待,良心回归,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逐渐融入兵团大家庭,迸发出激越的爱国热情。与兵团军垦战士们团结一心,共同开创美好生活:
1、地质专家王恒升,由王震司令员亲自请示周总理特批保释出来,创办了新疆六道湾露天煤矿;
2、煤矿工程师庄祥生被农八师政委鱼正东大胆启用,让他负责农八师煤矿的技术工作。领导的信任使他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从1952年至1965年,庄祥生设计建造了南山煤矿的6个分矿。在煤矿建设中,他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先后8次立功,8次减刑。1956年6月,庄祥生受到公安部召开的全国劳动改造积极分子大会表彰,同年12月12日被提前释放、、、、、、;
3、1959至1960年,一批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服刑人员获得特赦,被集体安置在兵团农场工作。
至1966年,12万余服刑人员通过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劳动改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3、《边疆就是我的家》 (3’08”)
男:如果说,中国革命战争是靠“小米加步枪”取得胜利的话,那么,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共产党的中国人民军队“赤手加砍土镘”打开局面、奠定胜利基础的!
女:从踏上荒原的那天起,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就铸剑为犁,带领三万新疆伊犁三区革命民族军和新疆起义部队八万官兵,“一手拿枪、一手砍土镘”,开始了征服戈壁荒原的新战役!
男: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那天起,这支脱下军装、却永握钢枪的英雄队伍,陆续聚集了全
国各地五十多万优秀儿女,接纳了21万“走西口”避难逃生的流民和3万新疆地方工矿企业精简的职工及家属,改造了十多万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内地服刑人员;
女:吃着远远不能满足躯体极限付出所需的麦粒、玉米芯、高粱、豆子;喝着用盐碱滩上发苦的芒硝煮出的土豆汤,用甜菜皮、白菜根、野菜甚至草根充饥;
男:住着“地窝子”、“苇草窑洞”、帐篷甚至地方百姓遗弃的“马棚”、“羊圈”;
合: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着优质的粮、棉、肉、蛋、奶和羊毛、役马!
曲15:《边疆就是我的家》(3’08”)(剪辑音乐:《井场就是我的家》)
【背景画面: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各色群体在新疆参加生产建设的老照片播放:
1、新疆兵团军垦战士自己吃野菜窝头、把粮食省下来捐献给内地灾区的老照片;
2、兵团各师团的各类建设大军在老军垦的带领下,忍饥挨饿,勒紧裤腰带,开拓荒原戈壁、创
建新家园的老照片;
3、在老军垦的组织管理和言传身教的感召下,流民们迅速完成了凤凰浴火的涅槃,成长为屯垦
戍边队伍中合格的一员;交出的崭新人生中的第一份合格答卷:开垦荒原戈壁,创造出新农
场、新家园的老照片;
4、来到各新疆地方管辖区域的“走西口”流民,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下,得以在人民公社解决
生存问题,愉快地参加公社生产劳动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从五十年代初至1966年,新疆建设大军的队伍不断壮大:
近65万来自祖国各地的转业退伍军人和支边知识青年投身于共和国屯垦戍边的滚滚洪流,托起了西北边陲幸福生活的希望!
近万名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加入新疆兵团这所革命大学校锤炼思想,展现才华,成为边疆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约9万新疆兵团职工子女子承父业,加入了屯垦戍边的建设大军;还有无数新疆地方各条战线的驻疆部队转业军人的子弟们,陆续加入建设新疆的生产大军;继续担负着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世世代代建设边疆、守卫边疆的历史使命;
21万来新疆求食的自动支边人员和新疆地方精简的3万职工、家属,来到新疆兵团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找到了家的温暖和新生活的希望!
12万余服刑人员通过在新疆兵团的劳动改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数万“走西口”的流民在新疆各族人民淳朴无私的博大胸怀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
经过毛泽东思想阳光雨露的哺育,这些行行色色的群体被化育成具有“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之精神的社会主义新人,在新疆这片博大宽广的疆土上,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创造力!]
女:苦吗?谁也无法否认这个事实!吃尽了天下所有难以想象之苦的驻疆部队转业官兵,
男:胸怀祖国、一心为新疆人民造福的毛泽东的勇士们,带领新疆各条战线的建设大军——
合: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
女:用意志和激情,为祖国奉献着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工厂、铁路、矿山;
男:进行着大业千秋的创造!
曲16:《我们走在大路上》(1’22”)
【背景画面:
播放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相关视频画面。
(在此背景上,播放各类群体在兵团这座革命大熔炉中百炼成钢的老照片)】
第二场 知识融实践 智慧蕴力量
1、《西出阳关有故人》 (5’55”)
女: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成大业者,托于贤。
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王震司令员从部队西进开始,即在为新疆未来的发展多方招揽贤才;
女:在“大跃进”社会主义建设运动席卷中国大地时,又紧紧抓住机遇,为新疆发展广招人才。
男:知识,只有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女:新疆敞开博大的胸怀,接纳、保护、培养了大批祖国建设人才,
合: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相逢是首歌》音乐中朗诵)
男:精神与物质的激励,迸发出创造的激情;
女: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创造出无限的奇迹!
男:“团结、尊重、关怀、信任”,使各类“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安慰与激励;
女:一批批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在新疆这座熔炉,特别是兵团这个特殊部队里,百炼成钢,茁壮成长!
男:他们重新燃起人生的信仰之火,激扬起生命的风帆!
女:坚持“老革命干部、知识分子、工农兵群众三结合”的新疆,奋起“大跃进”,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合:创造着灿烂的辉煌!
曲17:《西出阳关有故人》(5’55”)
(剪辑音乐:《相逢是首歌》(2’13”)+《永远跟你走》(3’42”))
【背景画面:
新疆及兵团各级党委的关怀信任、知人善任,使因各种原因来到新疆的各类知识分子重新燃
起人生的信仰之火,激扬起生命的风帆,成为新疆各条战线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物的老照片:
1、纺织专家、新疆现代纺织工业的创始人之一刘钟奇;
2、热情放歌兵团及石河子的生产建设,使新疆兵团和军垦新城石河子名扬全国的诗坛名人艾青;
3、日后成为中国农业系统工程的“开拓者”的农垦部荒地勘测设计院院长秘书严以绥;
4、日后成为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的作家王蒙;
5、日后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十大模范、《感动兵团百位模范人物》、获享国务院政府特
殊津贴的上海交大遣送的右派学生徐立汉、、、、、、】
[背景滚动字幕:
新疆及兵团各级党委的关怀信任、知人善任,使因各种原因来到新疆的各类知识分子重新燃
起人生的信仰之火,激扬起生命的风帆!
倍受关怀和重视的诗坛名人艾青热情放歌兵团及石河子的生产建设,使兵团和石河子名扬全
国;
受到王震将军和张仲瀚政委的感召,农垦部荒地勘测设计院院长秘书严以绥一次次放弃调往条件优越内地的机会,来到新疆,留在兵团,勤勤恳恳奉献数十年。在兵团石河子农学院任教期间,精忠报国,潜心科研,成为中国农业系统工程的“开拓者”;
上海交大遣送的右派学生徐立汉受到和职工同等的政治待遇,深深感谢兵团领导的知遇之恩。
他在工作上虚心请教老工人,边干边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技术,在实践中搞出多项技术革新。在参加新疆——青海公路、南疆铁路和北疆铁路建设中,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徐立汉靠实践和智慧设计出人力推动钻孔机和能够现场生产圆管涵的专用设备;紧张艰苦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发表了30多篇有质量的论文,数部专著。日后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兵团屯垦戍边十大模范、《感动兵团百位模范人物》等殊荣、、、、、、
还有无数知识分子在新疆地方建设的各条战线锻炼成长,成为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柱石!]
2、《创建真善美天堂》 (3’40”)
女:人类的文明生活,离不开文化艺术。
男:而新疆兵团的文化艺术,不仅仅是带给人们轻松愉悦的娱乐活动,而且是传播真善美的宣传队、弘扬真理的播种机;
女:是陶冶军垦战士情操、提高部队乃至整个新疆各族人民整体素质的灵魂教育工程;
合:是鼓舞新疆各族人民斗志的号角!
女: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一群艺术人因食不果腹而背井离乡,寻找生存发展的机遇;
男:胸怀博大的新疆兵团人,为他们提供了休养生息和净化灵魂的家园、发挥才艺的舞台。
女:甘肃省兰州市艺术团、酒泉地区越剧团、兰州市豫剧团、宁波市越剧二团、河南省民政厅童声豫剧团、、、、、、先后来到新疆,来到兵团。
男:自己“低标准、瓜菜代”的新疆兵团各族人民,给了他们生存的食物和阳光般的温暖!
女:这些避难新疆的艺人们,在边疆的风沙烈日冰雪严寒中,体悟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男:这些寻找艺术天堂的艺人们,从新疆各族人民的淳真善良的情怀中,从兵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中,找到了文化艺术的真谛!
(《创建真善美天堂》歌声中朗诵)
女:这些技艺超群的艺人们,在新疆各族人民、特别是兵团人至诚爱心的熏陶下,把乡音的温暖和道德文明的种子撒播到天山南北、村镇城乡;
男:他们与新疆的文艺战士携手并肩,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扬善抑恶;鼓舞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支边青年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斗志,陶冶着新疆各族人民的情操;
女:他们与兵团人一道,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合:塑造着人世间真善美的艺术天堂!
曲18:《创建真善美天堂》 (3’40”)(剪辑音乐:《说给大海》)
【背景画面:
来自内地的各种剧团,在与新疆各族人民、特别是兵团军垦战士的至诚爱心的熏陶下,将新
疆的民间故事和新疆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的先进事迹,改编成各文
艺节目,在天山南北进行演出的的老照片。】
3、《孕育希望的摇篮》 (10’17”)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音乐中朗诵)
女:文化传承历史,知识迸发力量!
男: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着奇迹;文化蕴涵着希望!
女:新疆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奠定了新疆发展和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根基:
男:各条战线上开疆的转业干部,爱护、信任、重用各类进疆的知识分子;
女:激励他们用才华,为边疆建设培育明天的栋梁、为祖国边疆培养长治久安的基石,
男:塑造着传承中华民族团结之花的园丁;
女:为新疆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着生产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
男:扫盲班、普通中小学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天山南北;业余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蔚然成风。
男:重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97.9%的团职以上领导干部主动自觉接受特别轮训;
女:开疆的人民军队,成为向新疆各条战线培养输送核心人才的摇篮!
曲19:《我们的祖国是花园》(1’53”)、曲20:《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2’12”)、
曲21:《希望花开》(6’12”)(剪辑音乐:《我们的教育方针》+《共大赞歌》+《我们的田野》)
【背景画面:
1、进疆支边的各类知识分子在新疆参加生产建设、成为各条战线的业务骨干的老照片;
2、进疆支边的各类知识分子在新疆成为人民教师、为边疆建设培养人才的老照片;
3、开疆的人民军队转业官兵积极带头学文化、学科学、提高自身素质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重视人才、重视教育的王震将军及新疆军区,为新疆吸纳、培养了大量各类人才。
1952年,新疆军区在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农学院,毛泽东亲自给学院取名“新疆八一农学院”。当年8月1日开学,涂治任院长。从内地省(市)大专院校和新疆农业技术人员中选调了
63人到校任教。学生全部从部队官兵中选送,设置农业、农经、森林、畜牧、水利5个系8个专修科,当年招收学生804名。
1954年兵团成立后,学院交兵团管理,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兼任院政委。1956年,兵团政治部干部部在《高等教育事业的计划》中提出了扩大八一农学院,增设本科专业。1954—1957年兵团
累计投资613万元扩建八一农学院,并将原来的3年制专科改为4年制本科。1957年11月,新
疆八一农学院交自治区,受国家农垦部和自治区双重领导。成为新疆第一所农业高等院校。
从大跃进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疆兵团教育事业大发展:
1、半日制红专学校近百所,业余红专学校一千九百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12所;石河子农学院、塔里木农垦大学、兵团医学院;中高等院校为兵团培养了数十万名边疆建设的专业人才:
2、业余大专班15个,参加学习28万人。兵团所培养出的各类专业技术干部中,通过业余教育途径培养出来的占40%以上。还特别轮训了团职以上领导干部1649人,占当时团职干部的97.9%;这些政治素质强、懂科学文化知识的领导干部日后成为新疆各条战线的领军人物,为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场 火红的岁月 辉煌的创造
1、《家乡草原变了样》 (14’20”)
男: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这是一个善于组织人民创造奇迹的队伍!特别是在那个创造奇迹的时代!
女:从挺进新疆的那个初冬开始,开疆者开拓荒原的脚步,便没有停歇;
男:从屯垦大生产的那个春天开始,开疆者播种希望的梦想,便在大西北翱翔;
女:从“花篮的花儿香”唱响在辽阔的大漠荒原起,
合:南泥湾精神,始终在驻疆部队转业官兵纯洁的心中激荡!
(《草原之夜》歌声中(13”起)朗诵)
男:昔日逐水草放牧的伊犁河谷,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新疆三区民族革命军,
在进疆部队派驻的共产党干部的指导、带领下,
女:用曾经握枪争取自由解放的手,拿起锄头、镰刀,扶起犁铧;驾着曾经驰骋沙场的战马,
男:男女老少齐上阵,举家奋战,开始了荒漠草原大开发!
女:草原上高亢的原野牧歌,成为开荒造田的进军号角;
男:荒滩上的湖塘苇草,变成了“苇棚窑洞”、“地窝子”、“帐篷”构成的幸福新家;
女:十三个民族的血汗,凝聚成不朽的精神长城;
男:“一衣带水”的伊犁河两岸,中苏两国人民团结协作,
女:共同建设着社会主义集体农庄,播种着友谊之花;
合:孕育着共产主义春苗!
曲22:《草原之夜》(2’25”)(剪辑音乐:电影纪录片《绿色的原野》插曲)、
曲23:《高唱丰收的战歌》(2’16”)(剪辑音乐:电影纪录片《绿色的原野》插曲)、
曲24:《友谊水浇开共产花》(2’58”)(剪辑音乐:苏联歌曲《卡秋莎》)、
曲25:《民族团结创造天堂》(1’16”)(剪辑音乐:电影纪录片《绿色的原野》插曲)、
曲26:《毛主席带来了春天》(2’14”)(剪辑音乐:纪录片《绿色的原野》插曲)、
曲27:《啊,亲爱的伊犁河》(3’11”)
【背景画面:
1、冬季的可克达拉草原,昔日的民族军战士在勘测冰雪覆盖的准备开垦的土地。
2、军垦战士翻开冻土修筑引水渠,用马拉犁、拖拉机开荒,播种新生活的希望的画面;
3、小麦金浪翻滚、丰收在望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苏联集体农庄无私帮助中国兄弟,在干旱时节牺牲自己,将霍尔果斯河水全部给可克达拉新开垦的土地灌溉的老照片或视频);
4、伊犁河畔的绿色草原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喜获丰收后的可克达拉人在河边娱乐的老照片
或视频)】
[背景滚动字幕:
伊犁草原一直以放牧养畜的草原畜牧业为主业。是新疆三区革命民族军的根据地。
1957年初冬,兵团向草原要粮的战鼓擂响了!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民族军转业将士在共产党派来的政工干部的带领下,在家乡的亘古草原开始了农业大开发!
可克达拉草原通过伊犁民族军为主的十三个民族军垦战士的艰苦奋斗,齐心协力,改变了草原昔日的模样——一个美丽的现代化国营农场诞生了!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2、《千古大漠变江南》 (4’46”)
男: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女:在总路线指引下,以农为主,以工促商,林牧副渔并举,多种经营齐上”;
男:三年大跃进,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
女:为新疆各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合:农工商学医各行各业大发展,农林牧副渔欣欣向荣创辉煌!
(《红旗永远扛在肩》歌声中朗诵)
男:大开发的激情,燃烧着勇于开拓创新的开疆者!
女:他们像团火,呼啸着翻腾在天山南北的戈壁沙漠、高山草原!
男:进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亘古荒原戈壁在汗水与智慧的浇灌下,化作万顷良田:
女:开发塔里木、向“死亡之海”宣战的豪情,让亘古沙漠捧出了优质棉粮;
男:从铺地盖天、住“地窝子”,到搬进自己新建的大营房;
女:从坎土曼开荒,人畜拉犁,到拖拉机开进荒原,康拜因、摘棉机收获丰收的棉粮;
男:开疆者带领新疆各族人民,用意志和激情,为祖国奉献着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工厂、铁路、矿山,
合: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创造!
曲28:《要让大漠变江南》(2’32”)(剪辑音乐:纪录片《军垦战歌》插曲《红旗永远扛在肩》)
【背景画面:
1、表现当年新疆较有影响的水利建设的大型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大会战老照片;
2、新疆戈壁沙漠上的一条条渠道,由一双双巧夺天工的手,用卵石“咬住”卵石,筑起了一条
条雄伟的卵石干砌工艺大干渠的场景;
3、湍流奔涌,洪峰冲撞,干砌卵石犹如手挽手的战士,岿然屹立的视频画面。】
[背景滚动字幕:
在遥远的新疆戈壁沙漠修一条渠,比在黄河、长江冲积的大平原不知要难多少倍!
两大沙漠盆地、茫茫戈壁能给勇士们的,就只有卵石。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大业初创,百废待兴。开赴到各水利大会战场,勇士们一个个都成了能工巧匠!
于是,一双双巧夺天工的手,用卵石“咬住”卵石,筑起了一条条雄伟的大干渠!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卵石干砌工艺,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开疆勇士们智慧的创造!
从20世纪50年代起,新疆境内戈壁沙漠上哺育绿洲的人工渠,大都是这样砌筑修建的。
因地制宜,勤俭办一切事业!开疆者们就是这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终聚出了一个甲子
的辉煌!
一年又一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湍流奔涌,洪峰冲撞,干砌卵石犹如手挽手的战士,岿然
屹立。昭示着那个时代创造的伟力!
开疆者带领各族人民修筑的人工渠,纵横南北,贯通东西。缀结在天山南北的开都河流域、阿克苏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河流域、伊犁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乌鲁木齐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与数千万亩农田、数百万亩绿树相依相偎,默默地给一方生灵以温饱和安宁。
仅新疆兵团人所建造的人工渠总长近十五万里,几乎可以绕地球两圈!沿各河流域建筑了一百多项水利枢纽工程,十几万里的配套渠系,上百座水库,数十座水电站;
半个多世纪的春潮涌动,催绿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北缘的沃野良田,编织着垄畦阡陌,水上人家。]
3、《高山草原变粮仓》 (7’00”)
男:让高山献宝,向草原要粮,
女:大开发的红旗,插遍了天山南北最原始的放牧草原、最边陲的高山牧场!
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昔日的点将台,成为开疆勇士的新战场;
女:唐朝时期屯垦戍边的双河督府,变作共和国兵团建国保家的肉囤粮仓!
(《战斗在北部边疆》歌声中朗诵)
男:面对感天动地的开疆者,万古荒原捧出了优质粮棉糖;
女:面对无坚不摧的开疆者,河流母亲献出了乳汁,戈壁沙漠披上了绿装!
男:高山草原结束了世代缺粮的历史!
女:共和国版图上,新添了一个又一个新城、、、、、、
男:三年大跃进开天辟地的创造,天山南北的戈壁大漠、亘古草原上
合:矗起了107个现代化的军垦农牧场、、、、、、
曲29:《高山草原变粮仓》(3’45”)(剪辑音乐:《战斗在北部边疆》+《毛主席的光辉照草原》)、
曲30:《奶酒献给毛主席》(3’15”)(剪辑音乐:《祝酒歌》(蒙古族民歌))
【背景画面:
1、亘古的阿勒泰草原,兵团农场新开垦的土地上,小麦金浪翻滚、丰收在望的画面;
2、冰雪覆盖的博尔塔拉蒙古草原,军垦战士翻开冻土,播种希望的画面。】
[背景滚动字幕:
阿尔泰草原一直以放牧养畜为主业,受到山区地貌无法引水浇灌的限制,吃粮食一直靠苏联进口。
1957年末,新疆兵团进军阿尔泰草原的战鼓擂响了!屯垦戍边,责无旁贷!
成吉思汗当年西征的点将台,树起了青年突击队的旗帜,点燃了创业的篝火!
昔日点将台,今日中军帐。一支屯垦大军在西与前苏联一河之隔、北与外蒙古接壤的边境地区,拉开了创世纪的序幕!
一无所有,白手起家。为了支援国家,兵团人低标准,瓜菜代。垦荒战士们饥肠辘辘地劳动
十几个小时,充饥的只有甜菜、白菜和少的可怜原粮。甜菜皮、白菜根、甚至草根也成了充饥的食物、、、、、、
总长271公里的引水干渠,拽着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滋养了64万亩荒原为绿洲。
创业当年,喜获丰收。在祖国最需要粮食的年月,大业初创的农十师奉献给国家上千万斤粮,
还生产了二百五十吨优质猪肉,支援困难的兄弟省区。
阿尔泰草原结束了世代缺粮的历史!
阿尔泰年年灿烂的草原菊,额尔齐斯河两岸的白桦树,见证了兵团人浪漫、坚韧、清贫和崇高的人生!
1966年,共和国版图上,新疆最西北角的阿尔泰山下,出现了一个新的小圆点“北屯”——这是祖国母亲对兵团人无私奉献的最高奖赏、、、、、、
1959年12月底,驻守东疆重镇哈密的农五师移师全新疆唯一没有兵团营盘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唐朝的双河都督府。
当年,六个以“红星”冠名的现代农场在博尔塔拉蒙古草原上诞生!
至此,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版图上,全部布防了兵团稳疆镇边的营盘。]
4、《让青春放光芒》 (4’05”)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音乐中朗诵)
男:青年,是祖国腾飞的翅膀!青年,是祖国的希望!
女:新疆兵团每一个师都有一个“共青团农场”。
男:新疆兵团的共青团农场不仅同岁,还有同一个诞辰。
女:大跃进初期,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来到了兵团,接见了兵团青年代表:
男“生产建设兵团是建设美好新疆的一支决定性力量,我们共青团员就是参加边疆建设的开路先锋!”
女:团中央书记充满青春激情的话语,让兵团青年热血沸腾!
男:1958年3月,共青团兵团首届代表大会召开。
女:大会发出号召:全兵团7万1千多个支部由每个团支部选派1名优秀团员或青年,组成千人自愿垦荒队,发起自愿捐献资金运动。不要国家投资一分钱,创建一个土地面积6万亩的共青团农场。
男:全兵团掀起了援建热潮。团员青年争先恐后踊跃报名,
女:各级领导带头捐款,全体职工和家属积极捐献资金;
男:职均月薪仅有几十元的18万兵团战士,捐献集资300余万元,报名青年达5千余人。
女:“众志成城”!不到一个月时间,1958年“五•四青年节”庆祝日,没要国家一分钱投资,8个以“共青团”命名的现代化农场在兵团诞生!
男:“红旗插遍莫索湾,大地茫茫一手翻。唤起千年沉睡梦,永葆青春在人间。”
合:在创造新世界的实践中,共产主义思想也悄悄在广大青年心中扎下了根!
曲31:《青春放光芒》(4’05”)
(剪辑音乐:《光荣啊,中国共青团》(2’33”) +《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1’52”))
[背景滚动字幕:
1958年3月,共青团兵团首届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发出号召:全兵团7万1千多个支部由每个团支部选派1名优秀团员或青年,组成千人自愿垦荒队,发起自愿捐献资金运动。不要国家投资一分钱,创建一个土地面积6万亩的共青团农场。以此作为兵团全体青年向全国国营农场青年的竞赛倡议。
兵团党委大力支持,在全兵团范围内掀起了援建热潮。团员青年争先恐后踊跃报名,各级领
导带头捐款,全体职工和家属积极捐献资金,支援创建共青团农场。全兵团捐献集资达300余万元(当时兵团职工年平均工资仅为851.8元),报名青年达5千余人。
不到一个月时间,没要国家一分钱投资,8个以“共青团”命名的现代化农场在兵团诞生。
全兵团共青团农场当年共计人工开荒8.7万亩,播种3.5万亩。增加了耕地面积,为国家节约
了资金。也锻炼了兵团的年轻一代。
共青团农场吸取“沙进人退”的历史教训,边规划、边开垦、边生产、边植树,条田林、渠边林、路旁林迅速成片。植树造林,种植果园,连队的庄园林,主干公路林,条田防护林,初步
形成了绿洲的雏形,抵制了风沙的肆虐,保证了粮食的丰收。
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和兵团陶峙岳司令员视察共青团农场,表扬说:“共青团农场植树
造林是兵团的样板,是兵团一块金字招牌。”
陶峙岳司令员赠诗赞誉:
“莫索湾共青团场,防风沙障数千行。稳保丰收先抗逆,操之惟我破天荒。”]
5、《白棉花开似仙宫》 (4’43”)
男:塔里木盆地,阳光充沛,适宜产棉。应该成为中国的“白银王国”——这是王震将军的梦想!
女:但是,水,却遏制了沙漠中生命!
男:塔里木河流域兵团水利大会战:上游水库、大西海子水库、卡拉水库、爱沙米尔水库破土筑堤。上千公里的引水干渠,上千座水力工程建筑配套成龙。
合:水到渠成! 塔里木垦区成为新疆的产棉基地。
(《白棉花开似仙宫》音乐声中(08”)朗诵)
男:长绒棉是军事工业、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多个领域需用的特种棉。是大自然赐给尼罗河畔的天之娇子;
女:解放前,中国没有种植长绒棉的历史。
男:面对新中国成立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中国同时在海南、云南、上海和新疆引种试种。
女:只有塔里木的阳光,留住了尼罗河畔来的娇孩子。
男:195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绒棉品种“胜利一号”在南疆兵团农一师塔里木农科所诞生;
合:新疆成为全国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女:兵团现代化大农业的示范作用,迅速推动了新疆的经济发展:
男:有了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产量的优质棉田基地,天山南北一座座棉纺织厂拔地而起;
女:创业不到十年,棉花依赖进口的新疆,成长为新中国的“白银王国”;
合:新疆的棉花及棉纺织品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宝藏!
曲32:《军垦战士喜摘丰收棉》(4’43”)
(剪辑音乐:《白云深处有仙宫》+《军垦战士喜摘丰收棉》)
【背景画面:
晨曦中的亘古荒漠,兵团军垦战士开垦的绿洲上,雪白的棉花盛开、丰收在望的画面。】
6、《边疆处处赛江南》 (4’07”)
(《边疆处处赛江南》音乐声中朗诵)
男:荒原上,用血汗播种新绿洲,披荆斩棘;
女:沙漠中,用血肉化育防风林,披肝沥胆;
男: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无私无我的共产党人,在西陲新疆的千里戈壁、万顷沙漠,
女:用碧血润出沃土,将丹心化为绿荫;
合:开发出一片片塞外江南!
曲33:《边疆处处赛江南》(4’07”)(剪辑音乐: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插曲)
【背景画面:
播放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相关视频画面。】
[背景滚动字幕:
自1954年兵团成立十二年来,军垦人艰苦奋斗建家园;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速发展。
12年共修建水库45座,完成相关渠系配套工程建设,总库容量超过15亿立方米,耕地面积
达一千二百多万亩。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38公斤,总产达到7.2亿公斤。棉花平均亩产达到39公斤(皮棉),总产达到2494.48万公斤。
军垦战士同新疆各族人民一道,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奋斗,至1966年,新疆的戈壁荒原已经变成片片绿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成为举国瞩目的军垦新花!]
第四场 工业大跃进 边疆福兴旺
1、《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1’27”)
女:新疆腾飞的农业,向天山南北一座座雏形初具的新城发出了急切的呼唤:
男:“白银王国”品质优良的棉花呼唤棉纺厂;
女:草原上云朵一样飘动的羊群呼唤毛纺厂;
男:波涌浪翻的苇荡呼唤造纸厂、、、、、、
女:急待发展的工业建设呼唤钢铁、电力、煤矿、、、、、、
男: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195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全党动手、兴办工业”的号召。
女:新疆抓住机遇,因地制宜;脚踏实地,开拓创造;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合:精神决定变物质,工业建设任飞扬!
(《社会主义好》歌声中朗诵)
男:三年大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迎风招展;
女:共产主义思想大放光芒,人人拼搏奉献;
男:新疆工业因为“大跃进”而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跳跃、大发展!
女:吃苦耐劳的开疆者,为建设国家现代工业,发挥了巨大的威力。铁路、矿山、水库等大型项目迅
速展开,边陲大地山河巨变!
男:无数个自治区骨干企业、数百个兵团兴办的工业,
合:是开疆者再次捧给祖国和边疆人民的一片忠心赤胆!
曲34:《社会主义好》(1’27”)
2、《钢花飞舞出天山》 (2’32”)
男:新中国建设需要钢铁!边疆建设需要钢铁!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女:响应毛主席 “全党动手、兴办工业、以钢为纲”号召,兵团人又开始了正规化钢铁厂建设。
男:1958年8月,上千名钢铁战士开赴天山深处的高山草原。
女:将士们苦干加巧干,在天山后峡海拔4600米的山峦间,建起了一座座厂房,立起了一座座高炉。
男:荒凉的山区,涂上了幸福繁荣的色彩!仅仅一年多时间,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建成投产了!
女:钢铁厂坚持土法上马、由土到洋、边勘探、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的方针,凭着群众的智慧和冲天的干劲儿,战胜了种种困难,生产水平迅速上升。
男:“实践出真知”!这些昔日拿枪、扛锄的手,
合:再一次撑起新疆钢铁生产的脊梁!]
曲35:《战斗在金色的炉台上》(2’32”)
【背景画面:
蓝天白云下的天山深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创办的跃进钢铁厂的画面。】
3、《铁锤敲出甜蜜的事业》 (5’03”)
女:解放前,新疆不产一斤糖。
男:人民群众生活所需食糖均需从国外进口或内地调运。
女:一小罐方糖金贵到需要用一张羊皮或一只羊身上的毛来交换。
男:王震司令员下决心解决新疆各族人民的食用糖供应,自己兴建一座大型糖厂。
女: 1956年冬,兴建糖厂计划获国家计委批准!但是,有一条:1800万元建厂投资需要自己解决。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歌声起)
男:十几万新疆军垦人无私奉献,捐出的转业费支撑起了大西北第一座现代化制糖厂!
女: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安装的大型甜菜制糖厂,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各项工程顺利开工。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歌声起)
男:在东北工业制糖厂技师们的指导下,土法设计,土法上马!
女:白手起家搞建设,众志成城克万难!
男:“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女:“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出来!”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歌声中朗诵)
合:毛主席的教导,就是力量的源泉!
男:迎着困难上!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大干促大变!
女:建设者们仅靠六台小型机床、两台电焊机和手中的榔头,造出了全厂86%的设备!
男:一座糖厂的全套设备,光有名有号的就五六百种!除了电动机和传动部件,几乎全都靠几把榔头敲打出来;
女:经过一年零五个月艰苦奋战,新疆石河子八一糖厂竣工投产!开机试机一次成功!提前十五个月完成建厂任务,为国家节约资金一百多万元!
男:八一糖厂不仅是大西北第一座现代工业制糖厂,而且成为新疆制糖工业的学校;
合:孕育出了更多的现代化糖厂!
曲36:《铁锤敲出甜蜜的事业》(5’03”)
(剪辑音乐:《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甜蜜的事业》)
【背景画面:
蓝天白云下的天山北坡,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创办的西北地区第一座现代化制糖厂——新
疆八一糖厂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当年糖厂创办时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一座糖厂的全套设备,光有名有号的就五六百种!除了电动机和传动部件,几乎全都靠几把
榔头敲打出来;
那些高九米、直径三米左右、重二十吨的结晶罐、蒸发罐、浸除罐等主要设备的制作,没有
大闹天宫的本领,没有魔术师的智慧,没有深山打虎的胆量,怎敢问津?
制作“三大罐”的主要材料,是平均厚度十至十二毫米的钢板。没有卷板机,必须用手工扳
压成弧形,再用榔头敲打出外型美观、结构严密、罐体巨大、开闭灵活的造糖机器,真像是讲神
话故事!但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加温后的钢板表面有八百度高温,工人们在盛夏的烈日下手拿榔头在上面敲打。鼻子烤出了
血,脸上烤焦了皮,钳工吕春松手上有个“猴子”,也被这高温烤死了!
设备运输和安装没有现代起重设备,战士们就以杠棒抬、绳索拖、绞磨推、大抱杆、二郎腿
等土办法,来代替大吊车、起重机。
500多种设备,总重1092吨,各种大小管道10多千米长,建设者们硬是用肩膀、用智慧,
用一个个血肉之躯的集体力量,安在了它们预定的位置上!
经过一年零五个月艰苦奋战,,八一糖厂竣工投产!开机试机一次成功!提前十五个月完成建
厂任务,为国家节约资金一百多万元!
八一糖厂不仅是大西北第一座现代工业制糖厂,而且成为新疆制糖工业的学校;孕育出了更
多的现代化糖厂!]
4、《巧手编织幸福梦》 (5’52”)
女:三年大跃进,军垦人再次白手起家,大办工业;
男:轻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快乐的纺织女工》音乐声中(12”起)朗诵)
女:内地专业生产厂前来支援:
男:十几个天津来的毛纺女工,仅用几只大桶,生产出新疆的第一批毛线;
女:军垦战士用冲天的干劲和实践的智慧,边生产,边建设,建起了曾经享誉全国的八一毛纺织厂;
男:兵团轻工业龙头——七一棉纺织厂在石河子落成,为新疆棉花生产提供了后勤保障!
女:化工、棉纺、针织、制糖、造纸、、、、、、轻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男:各种轻工产品在自治区占到大部或全部,填补了多项自治区的空白;
女:部分产品质量和成本达到或接近全国先进水平,
男:许多产品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普遍受到好评!
女:全国35个同行业制鞋厂的质量比赛中,
合:最终获得优胜的4双雨鞋中,产自新疆兵团的“农垦”牌就有一双!
曲37:《快乐的纺织女工》(2’24”)(剪辑音乐:北京尼纶厂创作的舞蹈《纺织女工》)、
曲38:《巧手编织幸福梦》(3’28”)(剪辑音乐:北京尼纶厂创作的舞蹈《纺织女工》)
【背景画面:
1、开疆者带领新疆各族人民靠艰苦卓绝的奋斗,把戈壁荒原、茫茫沙漠变成了一座座工厂矿山
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反映五六十年代开疆者带领新疆种各族人民战天斗地建设边疆的
老照片,特别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相关画面);
2、兵团创办的轻工业厂矿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当年新疆兵团开创新疆现代轻工业的老照片);
3、兵团参加全国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展览的老照片播放。】
5、《冰清玉洁献云母》 (2’53”)
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工农牧副渔全面发展”,
男:大跃进时期,新疆人大干促大变,坚持真理排万难!
女:上苍眷顾这群大无畏的建设者,阿尔泰山献出了珍贵的宝藏:云母!
男:云母,因其可靠的绝缘性能,一度成为机电、电讯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
女:新生的共和国各项事业大发展,云母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只能出产一小部分,要花大量外汇从印度进口。
男:五十年代末,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印度停止向中国出口云母。云母用材一时成了
国家的紧缺物资。
合:共和国告急!
男:1958年,全国云母生产发出“立足国内,自力更生、发动群众,上山采宝”的号召。
女:新疆和兵团不惜代价为祖国分忧!
男:云母,在山里埋藏的越深品质越洁白珍贵,也越难采掘。
女:冰洁的云母,是脱下军装换工装的新疆军垦人用生命和鲜血——
合:捧给共和国的一片赤诚!
曲39:《我为祖国献云母》(2’53”)(剪辑音乐:《勘探队员之歌》)
【背景画面:
当年新疆云母生产的矿山和加工厂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当年新疆、特别是兵团云母企
业为祖国采集云母矿石和生产云母片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1959年春节刚过,两万多兵团战士找矿采矿队伍就冒着春寒料峭,奔赴阿尔泰山区,建点开矿。
采矿战士干的是重体力活,每月粮食定量只有12千克原粮。冬季山区风雪阻塞了交通,连队粮油供应只有靠人背。赶不及时,就只能吃盐水泡麦粒、、、、、、
天道酬勤,苍天不负兵团人!采矿当年就为国家贡献工作原料云母一千多吨!
从此以后,直到八十年代云母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二十多年间,新疆为国家奉献了占全国产量一半以上的云母原料。而兵团的采矿量占全新疆云母原料生产量的88.8%;
开疆勇士带领军垦战士们同新疆各族人民一道,经过二十七年的不懈努力奋斗,至1976年,新疆的云母生产占居了全国云母生产的“半壁江山”(占52.17%);成为举国瞩目的云母生产基地!]
第五场 社教促生产 五业倍兴旺
1、《遵八字宪法 农业日兴旺》 (13’42”)
男:三年开天辟地的开发,换来了粮食自给自足、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的创造!
女: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战,新疆工农业生产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飞速发展,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为西北地区生产发展做出了光辉的示范!
男:昔日的戈壁荒原、茫茫沙漠,变成了片片绿洲、万顷良田;矗立起一座座水库、电站、工厂、矿
山!
男:三年“大跃进”,开创了新疆数千年发展历史上的辉煌局面,基本奠定了共和国屯垦戍边事业日后的发展规模;
女:五年社会主义教育,纠正了单纯追求“政绩”的浮夸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男:群众路线永不忘,实事求是跟党走;思想路线对了头,生产一步一层楼。
女:“多种经营好,主次切衡量。各业农为主,谷物粮为纲。
男:农业有宪法,八字放光芒。字字都办好,年年红满堂。
女:遍野棉絮白,精心育蚕桑。飞来长江鱼,殖满清水塘。
男:整地平如镜,凿渠万里长。引来天山水,为我灌禾秧。
女:水库如棋布,水吼电辉煌。晴阴无旱涝,保产先保墒。
男:护田林成带,条田宜为方。四周森森树,万堵绿城墙。
合:人说江南好,物丰鱼米香。处处胜江南,更有我家乡!
曲40:《路线对了头一步一层楼》(1’09”)、
曲41:《大漠水库遍鱼翔》(3’38”)(剪辑音乐:《太湖美》)、
曲42:《三网绿化焕异彩》(3’40”)(剪辑音乐:吕剧《三网绿化焕异彩》)、
曲43:《我为祖国养种马》(2’33”)(剪辑音乐:《我为革命养军马》)、
曲44:《熏衣草花香西天》(2’42”)(剪辑音乐:《社员都是向阳花》)
【背景画面:
蓝天白云下,天山南北的兵团农场、人民公社一派繁荣兴旺、蒸蒸日上的画面: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棕红色的骏马飞奔、金色的麦浪稻海、
正黄色的油菜花、绿色的草原、青色的鱼虾、蓝色的水库之“海”、紫色的熏衣草花、、、、、、】
[背景滚动字幕:
兵团渔业生产在五十年代以河流捕捞为主。随着水库建设的发展,至六十年代初期,开始
由自然捕捞转向人工养殖。
兵团农场逐渐形成河系相通、渠道成网、水库星罗棋布、林带成行、道路畅通、城乡繁荣
的美丽新绿洲;
农四师原种马场(现七十七团)培育的良种马伊犁挽马远销十几个省区,成为主要的役马
种马。
牲畜品种改良和良种化方面也作出了很大成绩。农牧区的绵羊、马基本上实现了良种化。
肉用牛和乳肉兼用的良种牛已达到30%以上。满足兵团自身需要外,还支援了本区地方、内地
十几个省市区和越南。
1964年,兵团引种熏衣草在农四师六十五团进行试种。
文革期间,课题组的同志们一心一意“促生产”。园林队技术员徐春棠和参与试验的干部战士天天泡在田间地头,开始了艰难的小区试验。经过整整七年的辛勤努力,引种熏衣草喜获成功。
1971年,国家轻工部正式确定六十五团为国家熏衣草基地。
1984年,兵团六十五团生产的熏衣草精油占全国总量的50%。]
2、《三线建设保国防》 (7’38)
男:艰苦奋斗十七年,昔日旧貌变新颜。
女:工厂连栉起,机鸣日夜忙。商店陈百货,自办大学堂。“
男:路桥架南北,交通连八方。物资进出疆,汽车运输忙。
女:工民军建筑,处处起楼房。质量百年计,建设新新疆。
男:大漠处处遍绿洲,
合:边疆一派新气象!
男: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美苏两霸急欲将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女:南北齐封锁,东西重兵防。百万大军压境,导弹直指我疆!
男:毛泽东主席号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全国齐心备战备荒!
女:三线建设打先锋,强我边疆保国防!
男: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人,
合:现代工业做稳固保障!
曲45:《工人阶级硬骨头》(1’14”)、曲46:《建筑工人之歌》(2’31”)、
曲47:《英姿飒爽女电工》(1’53”)、
曲48:《毛纺工人学大庆》(1’53)(剪辑音乐:《纺织工人学大庆》)
【背景画面:
天山南北的兵团工矿企业一派繁荣兴旺的场景】
第六场 兵地齐发展 边疆创辉煌
1、《兵地共建创辉煌》 (2’18”)
女:十七年开天辟地的奋战,换来了西陲新疆“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学商”五业齐发展!
男:十七年屯垦戍边,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共产主义思想大放光彩,人人拼搏奉献!
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靠“瓜菜代”裹腹的军垦战士,开垦出1212万亩耕地,向国家交售着优
质粮、糖、棉;
男:因地制宜,排除万难;住着地窝子的军垦人,兴建了46座水库,灌溉着800多万亩绣垄成行的戈
壁绿洲、大漠良田;
女:养畜肥田,畜牧业生产飞速发展,牲畜存栏头数达到209万;
男:农业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成为新疆农业发展的支柱;
女:创建了 158个机械化军垦农牧场,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纪元!
男:工业生产二度白手起家,飞速发展,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
女:工交建商业齐头并进, 297个独立工矿企业,成为新疆现代工商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了边疆建设
大发展!
合:兵地团结齐发展,边疆建设创辉煌!
曲49:《边疆一片新面貌》(2’18”)(剪辑音乐:《祖国一片新面貌》)
【背景画面:
1、天山南北的自治区各条战线、人民公社及兵团的工农业生产一派繁荣兴旺的场景;
(在兵团农场创建的戈壁沙漠绿洲和兵团援建的人民公社丰收在望的田野的背景上,按时间
顺序播放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新疆及兵团视察的老照片)
2、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兵团题字的影印件播放。】
2、《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2’08”)
男:“党啊,亲爱的党!您像那一轮东升的太阳;
女:给我们智慧,给我们力量;温暖着各族人民的心房!”
男:有了您,天山春水流淌;
女:有了您,草原牛羊肥壮;
男:有了您,戈壁稻花飘香;
女:有了您,生活蒸蒸日上;
男:有了您,人民豪情奔放,
女:有了您,祖国走向富强!
男:有了您,事业发达兴旺;
女:有了您,前程灿烂辉煌!”
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您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曲50:《颂歌献给亲爱的党》(2’08”)
【背景画面:
天山南北的自治区各条战线、人民公社及兵团的工农业生产一派繁荣兴旺的场景。】
[背景滚动字幕: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战斗在西域边陲戈壁大漠的新疆各族人民,特别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垦战士们。
艰苦奋斗十七年,边疆旧貌变新颜。军垦战士在大漠戈壁的创造,令共和国领袖欣喜无比。
共和国的领袖们千里迢迢来到新疆,看望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的转业官兵。
1、1955年10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新疆参加自治区成立庆典时,代表党中央、毛主席看望
刚刚成立兵团的军垦战士;
2、1958年金秋,朱德副主席视察新疆兵团的题词,给了全体军垦战士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励着兵团人更加努力开拓创造!
朱德副主席为兵团题词:
“生产建设兵团的同志们,对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力最多,生产兵团已经成为亦工、
亦农、亦商、亦学、亦兵五位一体的典型示范。今后,要更好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农、
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3、1963年,军垦战士永远的司令员——时任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由兵团陶峙岳司令员陪同视察
塔里木河流域。
4、1965年7月5日,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毅莅临石河子视察。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
理高度称赞了石河子屯垦事业的发展,周总理亲笔题词:
“高兴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红旗,备战边防,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
勇前进!”
将帅诗人陈毅元帅触景生情,赋诗《访新疆》:
乌鲁木齐欣暂住,石河寻访得逍遥。白杨梯堤护农地,水道纵横育稻苗。
戈壁惊开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涛。人人勤奋为集体,集体生根最自豪。
5、1965年,贺龙副总理率领中央代表团十大军区司令员来新疆庆祝自治区成立十周年,视察了
一、六、七、八师,看望了兵团的老红军、老八路和老战士,接见了各方面的代表。
贺龙副总理在新疆庆祝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大会上高度赞扬兵团对新疆各族人民的贡献: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坚决执行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继承了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既是生产队,又是工作队,同时又是战斗队。他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的延安传统,在新疆各族
人民的热情支持下,创造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地、迅速地发展农、工、牧业生产,帮助
少数民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功经验,不仅加速改变了新疆的自然面貌,繁荣了新疆的经
济,而且对巩固国防,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 《永远的丰碑》第二部《共富先锋》 剧终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