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燎原星火》
< 序曲 > 军垦精神 燎原八方
1、《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 (7’51”)
(《永远的丰碑》音乐声中朗诵)
男:人民军队,是播种机!她的战士,无论走到哪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就在哪里生根、长叶、开花、结果;
女:人民军队,是宣传队,她的战士,无论走到哪里,“热爱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的军垦精神,就在哪里传播、弘扬!
男:人民军队缔造的生产兵团,是宣言书!她用事实向世界宣告,只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企业办社会,五业齐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发展模式,
合:才是人类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大同、世界永久和平的坚强保障!
曲03:《永远的丰碑》(4’58”)
【背景画面:
1、第一兵团三五九旅的将士们在南泥湾开荒大生产的老照片;
2、第一兵团将士在新疆的戈壁滩、盐碱地上拓荒的老照片;
3、第一兵团转业干部带领地方人民公社修建引水渠、水库、电站的老照片;
4、新疆军区集体转业的生产部队军垦战士开发荒滩大漠、兴修水利、兴建工厂的老照片。】
男: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这支“生地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新疆” 的特殊部队,发扬南泥湾精神,“一手砍土镘、一手拿枪”,
女:在新疆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探索开创着社会主义生产经营模式;
男:为大西北乃至全中国和世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努力示范;
女: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这个特殊的群体,以“热爱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共产主义精神,
合:激发着所到之处的人们建设美好明天的希望!
(《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歌声中朗诵)
女:从修筑南北疆公路、新藏公路的高山峡谷、河流隧道,到天山南北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公社、
农场,
男:从青藏高原屯垦的沃土良田,到青海湖畔、黄土高坡垦荒造林的沙场;
女:从甘肃酒泉钢铁厂的援建工地,到陕西水土保持军团、宁夏农垦兵团开发建设的疆场;
男:从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山援建中巴公路的千年雪岭、高山峡谷;
女:到援建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索马里、赞比亚的铁道、公路、工矿和农场;
男:南泥湾精神处处弘扬,
合:共产主义思想大放光芒!
曲04:《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2’53”)(剪辑音乐:《军垦精神永放光芒》)
【背景画面:
新疆军区集体转业的生产部队军垦战士帮助西北、西南地区援建开的老照片。】
第一场 军民团结紧 共建新新疆
1、《众手浇开幸福花》 (3’08”)
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男:毛泽东主席的教导,鼓舞着勇于探索实践的开疆勇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女:经过开天辟地的奋战,创立了 “科技奠基业、五业齐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经营模式;
男:新疆的工农业生产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飞速发展,
合: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
(《众手浇开幸福花》歌声中朗诵)
男:屯垦戍边十七年,边疆经济大发展;
女:兵地人民手挽手,人民公社换新天!
女:军民团结建家园,社会主义新花满边关!
男:兵团人创立的社会主义现代生产模式,在天山南北的人民公社,生根、长叶、开花、结果;
女:开疆勇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共产主义思想,
合:在边陲大地传播、弘扬!
曲05:《众手浇开幸福花》(3’08”)
【背景画面:
1、兵团军垦战士五、六十年代修建引水渠,为边疆人民造福,库尔勒各族人民打出感谢的横幅
的老照片;
2、五、六十年代兵团农场帮助地方人民公社无偿进行土地规划及农田水利、建筑工程设计的画
面;
3、兵团军垦战士帮助地方人民公社修建引水渠、水库、电站,为边疆人民造福的老照片;
4、兵团军垦战士帮助地方人民公社无偿代耕代播,受到群众欢迎和慰问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开疆勇士屯垦生产65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人民解
放军“三个队”的作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也为边疆人民作出了示范。
成立几十年来,兵团农场始终坚持无偿为全新疆58个县各乡镇提供集体农庄及人民公社的整
体规划,帮助地方群众建立健全人民公社,大搞生产建设,提供良种,传授生产技术,为人民公社
提高粮、棉、羊毛、肉类和瓜果的品质和产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帮助地方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
仅1958年一年:兵团各师团为地方人民公社无偿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代耕代播21.63万
亩,抢收庄稼32.84万亩,支援技术劳力65.56万个工日,赠送良种98.45万公斤,帮助修理农机具8900多件;培训各类技术干部5000多人,派出312名团职干部历时半年,帮助90多个人民公
社整顿思想、整顿组织、整顿作风,开展劳动竞赛等。
兵团人把共产党的温暖、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到了天山南北的村镇城乡,也营造出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局面。]
2、《科技花开遍天山》 (11’30”)
女:生产建设作示范,科技兴农不放松;
男:科学规划谋发展,发展农机育良种;
女:治理河流修渠道,粮棉高产六畜兴;
男:修建水库和电力,改造盐碱忙打井、、、、、、
女:真诚互助凝友谊,党的光辉暖人心;
合:军民团结建家园,社会主义新花日日红!
曲06:《玛纳斯河畔摆战场》(1’56”)
(剪辑音乐:现代京剧《龙江颂》选段《九龙江上摆战场》)、
曲07:《我为祖国献粮棉》(2’09”)、曲08:《收割机手之歌》(2’02”)、
曲09:《打井工人多风流》(2’34”)(剪辑音乐:《石油工人多风流》)、
曲10:《魅力家园亚克西》(4’45”)(剪辑音乐:《阿克苏亚克西》)
【背景画面:
1、天山北麓玛纳斯河流域综合治理水利建设工地,红旗飘扬,人山人海的大会战画面。(在此
基础上,播放以下老照片:
(1)兵团战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利用冬闲时间,在
严寒冬日开展水利大会战的老照片;
(2)开疆勇士们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带领人民公社社员冒着酷暑在水利工地奋战的老照片)
2、人民公社丰收在望的田野上,兵团战士指导公社收割机手作业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相关视频画面);
3、兵团女子打井队在帮助地方人民公社打井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播放当年兵团各师团打井队帮
助地方人民公社打井的老照片);
4、兵团农一师与地方各族群众共建的天山脚下美丽的阿克苏市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播放以下老照片:
(1)兵团战士在塔里木河流域挑沙筑堤,修建沙漠水库的老照片;
(2)当年在开疆勇士们的带领下,兵团各师团与地方各族人民共建南北疆各新城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1964~196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从自筹资金中拿出土800万元,帮助人民公社规划建
设“五好”新农村。帮助58个县市的部分人民公社勘测土地852万亩,规划设计924万亩,建设
条田174.5万亩,修建水泥和卵石渠道91千米,修建水利建筑物2066座、小电站1座;修建公路
296千米,修建民房26340平方米;帮助机耕土地85.43万亩,收割脱粒54.4万亩,支援人力、
畜力27.8万个工日,支援化肥75吨、农药24吨;赠送良种353.18万公斤,农机具802台,良
种牲畜3691头;帮助修理农机具76941件,修理机车1342台次;培训各类技术干部2097名,派
出752名驻社干部,组织公社干部社员1.48万多人来农场参观。为社员免费治病51万多人次;
三年累计投资2393.95万元(当时价格),完成99个项目。
为指导帮助地方人民公社的生产发展,成立几十年来,兵团不断向地方政府输送优秀领导干
部。并帮助地方人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重大问题。1974~ 1978年,仅兵团农六师就帮助昌吉地
区打机井600余口,改善了农田灌溉和土地盐碱化,粮食总产量增长一倍以上。]
3、《奉献为人民 天堑建通途》 (6’27”)
男:解放初期,新疆只有正规公路,戈壁大漠上,随处是路,艰难坎坷,几多艰险。
女:1956年,新疆开始了翻越天山海拔4200米冰达坂的公路建设项目——乌库公路的修建。
男:翻越天山天格尔冰峰的乌库公路建设,连接起天山南北的直接通道。
女:1958年,翻越喀喇昆仑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海拔5000米以上冰峰的新藏公路开工修筑;
女:新疆交通建设的雪山冰峰、悬崖峭壁、河道峡谷、戈壁沙漠中,
合:第一兵团的开疆勇士成为公路建设的领军人物、中坚力量!
男:面对极其恶劣的施工环境,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艰难困苦,无所畏惧;
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险、无私奉献;
男:带领青年一代,用青春和热血,把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山变成了通途,
女:在喀喇昆仑沿线的千年雪峰上,用铮铮铁骨和坚强的意志,凿出了通天之路!
合:谱写出“冰峰五姑娘”征服天山冰达坂的青春壮歌!
曲11:《踏平天堑建通途》(3’48”)(剪辑音乐:吕剧《守土重任担在肩》)
曲12:《感谢解放军来修路》(2’39”)(剪辑音乐:《金珠玛米亚古都》)
【背景画面:
1、乌库公路建设工地,天山雪岭“达坂不分四季,六月飘着雪花,看似晴空万里,顿时风雪交
加。”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播放以下老照片:
(1)兵团战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越岭线海拔4200米,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天格尔峰劈山筑路的老照片;
(2)1958年,筑路英雄“冰峰五姑娘”的事迹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文学》《一
代新人》等报刊杂志上刊登的画面;
(3)“和平女炮手”刘君淑与军垦战士们在天山公路的悬崖峭壁上进行爆破作业的老照片)
(4)军垦战士在天山公路的悬崖峭壁上进行筑路作业的老照片;
2、军垦战士在修筑乌库公路时,壮烈牺牲的画面(用电脑制作悬崖峭壁上岩石坠落的场景模拟
画面);
3、新疆军区工程兵部队在喀喇昆仑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峰上修筑新藏公路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1956年6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承担了重建“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的艰巨任务。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兵团战士发挥充分大兵团作战的集体力量。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的大无畏精神,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造就出一批真正的英雄。
在乌库公路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筑路英雄。姜同云、刘君淑、陈桂英、田桂芬、王明珠5
位姑娘就是其中女性代表的佼佼者。
“冰峰五姑娘”姜同云、刘君淑、陈桂英、田桂芬、王明珠在海拔4200米的天山天格尔冰峰,
同男同志一道抡大锤,打眼放炮,抢险护堤;还利用工余时间为男同志洗衣服。出勤率每月都是
100%。全年完成定额139%,在冰峰上创造了奇迹。
“冰峰五姑娘”姜同云等5位女英雄,在天山冰峰感人的筑路事迹,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成
为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学习的榜样。
新藏公路翻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4500米
以上。全线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路段有915公里,海拔5000米以上的路段有130公里。它是世界上
海拔最高、路况最艰险的公路。全线几乎所有路段均为高寒缺氧的无人区,沿途横卧着逾千公里
的荒漠戈壁、永冻土层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部分路段数百公里见不到人烟。冬季气温达零下
40℃,氧气含量只有内陆地区的44%。一个感冒引起的高原肺水肿就能要了人的性命,而沿途相距
最近的医疗点都在1000公里以上。冬季的暴风雪、雪崩,夏季的泥石流、塌方,更是随时能把人
永远留在这片亘古荒原之上。每年进入11月份至来年4月份,新藏公路大雪封山,都会处于断通状
态。
当年的开疆勇士们率领解放军战士,在这样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以血肉之躯劈山开石,抬着
沉重的装备,翻越那些连马匹骆驼都视为畏途的高山,把这条路从新疆叶城修到了千里之外的西
藏。
新藏公路在中国西南边境绕了一圈,如同一条拱卫国防的“千里长城”。
新疆公路建设中,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筑路勇士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为边疆建设和发展付出了青春、热血和生命!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新疆,军民筑路战士在天山冰峰上、沙漠烈日下,战天斗地,劈山开路,
筑隧架桥,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4、《边疆大地走蛟龙》 (13’27”)
男:解放初期,新疆没有铁路,不通火车。
女:从陇海线的最后一站——甘肃省尾垭进新疆,坐汽车要走半个多月。
男:1958年起,铁路建设成为新疆大开发的前沿。从此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
女:进疆第一兵团的勇士们带领军垦人与铁道兵战士们一道,共同筑起了祖国西部的铁路网。
男:兰新铁路新疆段筑路建设;征战火焰山、降服百里风区、妖魔山;
女:南北疆铁路建设,降天山,服冰河,征戈壁,战风沙;
男:援建青藏铁路,兵团建工战士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再创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合:雪域高原筑天路,光辉业绩青史留!
曲13:《兵团建工战士志在四方》(2’48”)(剪辑音乐:《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曲14:《革命战士忠诚于党》(1’38”)(剪辑音乐:《忠诚于党歌》)
曲15:《兵团建工人天下留美名》(2’55”)(剪辑音乐:金波演唱之《工程兵之歌》)
曲16:《雪域高原筑天路》(2’28”)(剪辑音乐:《天路》)
【背景画面:
1、兰新铁路新疆段道建设工地施工的老照片;
2、南疆铁路干线中天山山脉吐库段扎亥萨拉隧道建设工地施工的老照片或电脑模拟场景】
3、青藏铁路新疆兵团建设工地施工的老照片或电脑模拟场景】
[背景滚动字幕:
南疆铁路干线修建时,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首次遇到“古代冰川堆积而形成的冰碛垄地质”条件下施工——中天山山脉吐库段扎亥萨拉隧道建筑工程;
新疆兵团的军垦战士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冰川地质上,硬是用十字镐、撬扛施工作业,并大胆采用风枪打眼放炮打通了坚硬的花岗岩;
在全国铁路建设中罕见的地质条件下施工,无一死亡事故发生,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全国铁路建设中的“英勇铁军”!]
女:在新疆修筑公路、铁路,自然环境极其恶劣,
男:冰雪严寒,烈日曝晒,大漠风沙,峭壁飞石;
女:崇山峻岭,花岗冰川,干旱缺水,饥寒交迫;、、、、、、
男:进疆第一兵团的勇士们带领兵团好儿女,与驻疆国防部队及铁道兵战士一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携手并肩,团结奋战,
女:为祖国边疆的公路、铁路建设,付出了青春、热血和生命!
男:雪山感动舞银花,松涛震撼颂英雄;
合:风沙且为忠魂舞,天公泪飞倾盆雨!
曲17:《热血忠诚筑天路》(3’38”)(剪辑音乐:《忠诚》)
【背景画面:
1、如今的乌库公路、新藏公路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
(1)当年兵团建工部队修建乌库公路时牺牲的筑路勇士的墓碑画面;
(2)当年进疆第一兵团的老领导指挥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修建新藏公路时牺牲的筑路勇士的墓碑画面;
(3)当年新疆地方各族群众为修建新藏公路的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运送给养的老照片);
2、兰新铁路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当年兵团建工部队与铁道兵部队并肩施工的老照片);
3、南疆铁路干线阿拉沟奎先隧道的画面;
(在此背景上,播放当年兵团建工部队修建南疆铁路的老照片)
4、青藏铁路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当年兵团建工部队施工的老照片);
5、新疆公路及新疆铁路建设中牺牲的烈士的墓碑(如康西瓦烈士陵园等)。】
5、《天山青松根连根》 (6’59”)
女: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男:兵地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天山青松根连根》歌声中朗诵)
女:在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新疆各级地方政府和各族人民与新疆兵团互相帮助、相互支援:
男:各民族兄弟团结协作,携手并肩,齐心合力,共建边疆;
女:用热血和生命凝成的友谊,颠扑不破,
合:成为新疆稳定的坚强基石!
曲18:《天山青松根连根》(维、汉语合唱)(3’52”)、
曲19:《爱在天堂》(3’07”)(剪辑音乐:《吉祥鸟》)
【背景画面:
反映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共建边疆的纪录片《天山青松根连根》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
(1)大跃进期间,伊犁地区地方政府捐助雨衣、雨鞋,支援兵团战士拓荒生产的老照片;
(2)因大雪封路,兵团农场出现断粮。阿尔泰地区政府调拨数十吨牛肉,支援兵团战士渡过两
个多月的粮荒的老照片;
(3)1960年3月,农七师三管处300多名职工到托里山区伐木,在归途中遇到大风雪,被阻山
中,饥寒交迫,生命危急。托里县委闻讯,派副县长亲自带领公社社员,携带大批爬犁和
食品等前往救援,接连与风雪搏斗了四五天,终于使300多名职工转危为安的老照片;
(4)兵团农场帮助地方群众成立人民公社,大搞规划建设,提供良种,传授生产技术,提高新
疆的粮、棉、羊毛、肉类和瓜果的品质和产量的老照片;
(5)兵团各师团的马背医生们仅靠一匹马、一个药箱、一件羊皮大衣、一块毡子和一支枪,往
返于天山北坡北塔山几百个放牧点之间,为广大少数民族牧民和边防战士送医送药,给边
疆人民送去党的温暖的老照片;
(6)1961年6月15日,农四师可克达拉农场(现六十四团场)汉族职工、共青团员宋乱气,
为了抢救落水的哈萨克族儿童朱玛西,不幸溺水牺牲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进疆第一兵团的开疆勇士团结带领新疆伊犁三区革命民族军和新疆起义部队官兵,为开创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新疆军区特别是生产建设兵团与地方、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六十年如一日,协手共进,团结一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疆的艰难历程中,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
1、兵团各师团大力兴办水利建设事业,为地方少数民族群众改善引用水条件和农田灌溉;
2、兵团各师团医院的各族医生长期为地方少数民族群众送医送药。牧区医生李梦桃、姜万富等
支边青年放弃上海大都市工作的机会,骑马奔波在山区草原,为地方少数民族群众巡回医疗、
救死扶伤,深受各族群众欢迎爱戴;
3、兵团从1964年起,每年投资近千万元,支援地方人民公社进行社会主义“五好”新农村建设(文革开始后停止)。军垦战士带领内地支边知识青年,与新疆各族人民 携手并肩,团结奋进,共同将昔日的戈壁荒原建设成了美丽富饶的新家园;
4、以“南泥湾”开荒英雄部队——三五九旅为根基的农一师不仅在自然条件最差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兴修水利、种植防风林带、改造出上百万亩良田;农一师医院热情为阿克苏地区各族人民服务,用精湛的医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为人民群众救死扶伤,成为当地技术一流、众口皆碑“人民医院”。
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人民子弟兵为祖国的统一、新疆的民族团结和兵地团结建立了不朽的丰碑。]
第二场 无私拓新业 奉献援八方
1、《身在天山心怀天下》 (2’30”)
女:艰苦奋斗十七年,大漠沧海变桑田;
男:各族人民手挽手,齐心建设新家园。
女:艰苦奋斗奠基业,团结奋进创辉煌;
男: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合:祖国大地春满园,边疆一派新气象!
(《身在天山心怀天下》音乐声中朗诵)
男: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这支“生地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新疆”的特殊部队,
女:“一手砍土镘、一手拿枪”,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
男:为大西北乃至全中国和世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努力示范;
女:身在天山,心怀天下,兵团像高飞的雄鹰,在援建兄弟省区及亚非拉各国的沙场上,展翅翱翔!
合:为所到之处的人民建设美好明天带来了希望!
曲20:《身在天山心怀天下》(2’30”)
【背景画面:
反映六十年代兵团军垦战士战天斗地建设边疆的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画面播放】
2、《西部大开发 无私助兄弟》 (4’49”)
男:河西走廊不解决粮食问题,大西北人民就无法摆脱困境!
女:1963年,共和国总理指示: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序列,组建农业师,开发大西北。
女:援建大西北开发,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选调了近万名连续三年获得先进的、全兵团最优秀的师、团、营、连领导干部、业务骨干,组建各农建师团班子,并支援粮食、种子和农机具;
男:兵团人走到哪里,就把军垦精神带到哪里!就把兵团发展模式带到哪里!
女:军垦精神和兵团发展模式,在大西北黄土高坡、西南山区和青藏高原上,
合:生根、长叶、开花、结果!
曲21:《援建西部大开发》(4’49”)(剪辑音乐:《西部情怀》)
【背景画面:
反映六十年代援建西部大开发的新疆兵团军垦战士带领当地各族人民战天斗地,建设大
西北崭新家园的视频画面或老照片播放】
[背景滚动字幕:
1963年,共和国总理指示: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序列,组建农业师,开发大西北。
1963年,组建农业建设第十一师,开发河西走廊甘肃省黄土高原;
1964年,组建农业建设第十二师,吹响了进军青海沙海的号角!]
3、《军垦情谊万年长》 (7’56”)
男:“负重从大局,发愤誓图强。扬我好传统,星火传八方。
女:工厂连栉起,机鸣日夜忙。荒沙变绿洲,城乡换新装。
男:恪守农轻重,步调勿颠宕。一业得成功,百业自兴旺。
女:多种经营好,主次切衡量。各业农为主,谷物粮为纲。
男:田在畜旁边,畜在田近旁。欲求田畜旺,场队办五坊。
女:整地平如镜,凿渠万里长。引来黄河水,为我灌禾秧。
男:护田林成带,条田宜为方。四周森森树,万堵绿城墙。
女:壮士五湖来,浩浩慨而慷。君有万夫勇,莫负好时光。
男:各省同乳水,情深似海洋。兄弟齐心干,共谱新篇章。”
(《军垦情谊万年长》歌声中朗诵)
女:“兵团人有志,立志在四方。
合:祖国需要处,皆是我家乡!”
曲22:《军垦情谊万年长》(3’51”)(剪辑音乐:《民族情谊万年长》)
曲23:《欢乐的青藏高原》(4’05”)(剪辑音乐:《毛主席派人来》)
【背景画面:
1、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胜地“沙湖”美景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反映六十年代援建西北、西南地区大开发的新疆兵团军垦战士带领当地各族人民战天斗地,建设大西北崭新家园的视频画面或老照片);
2、蓝天白云下的青藏高原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反映五十年代的新疆军区国防部队的将士们勘探、建设新藏公路的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1964年8月,农业建设第十三师组建,进军宁夏沙海;
1966年,农业建设第十四师组建,打响了开发陕西黄土高原的战役!
组建西北水土保持兵团——暨“西北林业建设兵团”,治理黄河上游水土流失,根治黄河流域水患,改善中国北方地区生态环境;
组建西藏农建兵团,选派了2035名精兵强将支援西藏生产建设、发展青藏高原经济;
1966年,遵照中央军委“预备一个工程建筑师的全套干部,支援酒泉钢铁厂建设”的指令,
各师选调167名具有丰富建筑安装工作经验的干部,如期集结酒泉;
援建西部大开发,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选调了近万名连续三年获得先进的、全兵团最优秀的师、团、营、连领导干部、业务骨干,组建各农建师团班子,并支援粮食、种子和农机具、、、、、、
1965年,抽调了69名优秀干部,帮助贵州和四川省西昌地区建设国营农场。当年春,应邀派出10多名勘测设计人员,帮助大庆规划设计农场。
援建共和国第一轮经济大开发的兵团优秀儿女,把军垦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传播到了陕、甘、宁、青、藏援建师团,也把兵团“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五业并举”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模式复制到了大西北、西南贵州地区和青藏高原。
军垦精神和兵团发展模式在大西北黄土高坡、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生根、开花、结果!]
第三场 援建亚非拉 五洲传友谊
1、《援建亚非拉 五洲传友谊》 (7’34”)
(《千里雪线筑天路》音乐声中朗诵)
女:中巴边境沿线冰峰雪岭,高山峡谷,地势险峻;
男:地质复杂,气候多变,高寒缺氧。千百年来被视为“不能修路”之畏途!
女:1966年,中巴两国政府密切合作,开始了贯通中巴两国友谊之中巴公路的修建。
男:修筑 1200千米的中巴公路,经过帕米尔高原,跨越喀喇昆仑山和喜玛拉雅山;
女:艰苦奋战十三载,克服高寒缺氧、烈日曝晒、泥石流、雪崩等艰难险阻;
男:从高80多米、长130多米只有3米宽的钢丝木板桥上,将筑路机械大卸八块扛过激流险滩;
女:在冰峰陡峭的万山丛中,劈山、开路;
男:在天堑般的红其拉甫河、印度河上,飞架桥梁,
女:历经千难万险,在 1200千米的中巴和平友谊之路上,创造了无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征服了自然;
男:168位中国筑路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无数人致伤、致残;
女:英雄的中国筑路部队,用鲜血和生命,
合:使“中巴公路”这朵友谊之花,夺目鲜艳!
曲24:《千里雪线筑天路》(1’48”)(剪辑音乐:《雪崩爆破声》+《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曲25:《忠魂葱岭护友谊》(5’46”)(剪辑音乐:《冰山雪崩声》)+《九个炊事员》))
【背景画面:
1、1200千米的中巴公路,经过帕米尔高原,跨越喀喇昆仑山和喜玛拉雅山,在冰峰陡峭的万山
丛中,架起了中巴和平友谊之“天堑通途”。中巴公路建设中的老照片播放;
2、参加修筑中巴公路兵团战士们劈山开路放炮时的场景;
(可采用纪录片《秘筑中巴公路纪实》中的实景片段)
3、筑路战士们将筑路运输车辆大卸八块,抬过高八十多米、长一百三十多米、只能并肩过三个
人的钢索木板桥的实景画面;(可采用纪录片《秘筑中巴公路纪实》中的实景片段)
4、用电脑制作:
(1)印度河上空雪崩的画面;(可采用纪录片《秘筑中巴公路纪实》中雪崩的实景片段)
(与舞台上宋班长被雪崩掩埋,等后续部队将他扒出时,他已经壮烈牺牲的场景紧密结
合)
(2)将炊事班的汽车吹上约80米的高空后掉入印度河场景模拟画面;
(与舞台上汽车中的几位战士被后续部队救出时,均身负重伤的场景紧密结合)
5、筑路工程部队的各炊事班为上万名筑路战士准备午餐,用高压锅煮粥,用高山上的青石板烙
饼的场景。(可采用纪录片《秘筑中巴公路纪实》中的实景片段);
6、修筑中巴公路中牺牲的新疆军区工程部队勇士的烈士陵园的画面。】
[背景滚动字幕:
中巴边境沿线冰峰雪岭,高山峡谷,地势险峻,地质复杂,气候多变,高寒缺氧。千百年来
被视为“不能修路”的畏途;
1968年起,中巴两国政府密切合作,开始了贯通中巴两国友谊之中巴公路的修建。修筑 1200
千米的中巴公路,经过帕米尔高原,穿越喀喇昆仑山和喜玛拉雅山,跨越红其拉甫河、印度河,
在冰峰陡峭的万山丛中,打通了一条中巴和平友谊之路;
由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工部队和国防部队工程兵组成的中国筑路队勇士们历时十三载,克服种种世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堑飞龙 “中巴公路”的修筑。
至1978年中巴公路启用通车,筑路十三年,168名中国筑路战士的忠魂永远镌刻在中巴公路沿
线的崇山峻岭中。
中国筑路部队的勇士们用热血和生命浇灌出了“中巴公路”这朵璀璨的中巴友谊之花!]
2、《众生同体 大爱无疆》 (5’56”)
女:“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男:毛泽东主席指点江山,胸怀天下;共和国鼎立“三极”,全球社会主义事业风起云涌;
女:众生同体,大爱无疆!
男:在援助亚非拉人民发展生产和经济建设中,兵团成为中坚力量;
女:新疆兵团的发展经营模式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
合:中国兵团精神在越南、坦桑尼亚、索马里、巴基斯坦处处弘扬!
曲26:《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2’00”)
曲27:《我们的朋友遍天下》(3’56”)
(音乐剪辑:《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背景画面: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心的世界地图。突出标明中国所援建的国家。(在此背景上,播放:
(1)中国援建人员帮助越南、坦桑尼亚、索马里和巴基斯坦进行农场、水利建设以及工厂、道路建设的老照片;
(2)中国援建人员完成任务回国时,当地人民热情相送、依依不舍的画面或老照片)。】
[背景滚动字幕:
1、从1958年起,兵团积极履行国家交给的援外任务,先后派出农业和工程技术人员近一万五千
人次,参加了越南、坦桑尼亚、索马里、巴基斯坦等国的农场规划、作物栽培、水利设施、
公路建设等7个项目建设。
2、兵团先后派出百余名技术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坦桑尼亚完成土地规划总面积578万亩,
开荒造田12万多亩,修建各级渠道34公里、围堤93公里、水利工程建筑物412座、两级扬
水站和排水站各1座、场内外道路28公里、各种房屋109栋,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以
及相应的输电线路、晒场等工程,总投资达786万元。本着“边建场、边试种、边生产”的
原则,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产量不断提高,亩产量达477公斤。援助建设的以水稻为主,农
业与家禽相结合,同时种植蔬菜、水果等的农场。
经过两年的建设,共完成开荒造田7 700余亩,建房97栋,共计8 200余平方米,以及
农场相应的供水、排水工程、输电线路工程、场内外道路工程等,完成农场总投资187万元。
同时培训坦桑尼亚技术人员120多人。
3、此外,还与坦桑尼亚派遣的鲁伏国民服务队和马菲恩嘎国民服务队进行技术合作,传授农业
等各项技术。通过技术合作,中坦两国人民建立了友好的情谊。
在历时30年的援外任务中,有46名兵团援外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修建巴基斯坦
喀喇昆仑公路中,有45名兵团人牺牲在施工工地。]
第四场 春风渡玉关 边疆赛江南
1、《春风吹渡玉门关》 (4’07”)
男:“十万大军出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塞外江南无限好,何须再入玉门关!”
女:艰苦奋斗二十五年,边疆旧貌变新颜。
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广袤的大西北——浩瀚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女:巍巍天山、莽莽昆仑、阿尔泰山下,千年亘古荒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
缘,
男:矗立起了一座座军垦新镇——
女:石河子、五家渠、奎屯、阿拉尔、北屯;
男:矗立起了一座座兵团和地方融合共建的边陲新城——
女:乌鲁木齐、伊犁、哈密、库尔勒、阿克苏、喀什、、、、、、、、、、
(《天山儿女》音乐声中朗诵)
合: 176个戈壁新镇、沙漠绿洲在万古荒原崛起——其中58个分布在新疆2600多千米的边境线上、、、、、
曲28:《天山儿女》(4’07”)
【背景画面:
1、天山南北的兵团农场和人民公社一派繁荣兴旺的场景;
2、七十年代团结和谐的新疆的风貌展示。】
2、《社会稳定 国泰民安》 (7’19”)
(《一切为了老百姓》歌声中朗诵)
女:不穿军装的开疆勇士们,生死不离、薪火相传,与驻疆部队和新疆各族人民凝成祖国西北边疆的
铜墙铁壁;
男:不拿军饷的兵团人,与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向祖国奉献着享誉中外的优质粮、棉、糖;
女:开疆勇士们,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履行着稳定边疆、和谐社会的时代重任;
男:开疆勇士们,用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思想,实践着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女:融入新疆这个民族大家庭,开疆勇士们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携手维护边疆安宁、社会稳定;
合:共同建设着祥和安宁的社会主义新家园!
曲29:《一切为了老百姓》(4’15”)
曲30:《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3’04”)(音乐剪辑:《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前进》)
【背景画面:
1、新疆版图的三山两盆中按交给地方之前的地方经济建设一派繁荣兴旺的画面(在此背景上播放兵团援助地方经济发展的老照片);
2、新疆版图的三山两盆中按交给地方之前的1975年兵团各师团所在地位置渐渐出现一朵朵盛开的红玫瑰花(在此背景上播放以下老照片:
(1)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老照片;
(2)在兵团农场创建的戈壁沙漠绿洲的背景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兵团视察的老照片按时间顺序播放;
(3)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兵团题字的影印件);
3、新疆版图的三山两盆渐渐演变成一朵盛开的立体雪莲花。176个兵团农牧团场和116个工矿
企业位置连成一条线,渐渐演变成大雪莲花的红边,鲜艳夺目(寓意兵团的军垦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打造了祖国西北边疆的中流砥柱和铁壁铜墙);
4、立体雪莲花慢慢的演变成剧目开始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音乐史诗《永远的丰碑》第四部《燎原星火》剧终。】
(特别提醒:一定不能少了台湾省啊)
[背景滚动字幕:
艰苦奋斗二十五年,大漠沧海变桑田。
从中苏边境的“伊塔事件”开始,经历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苏边界保卫战,十三年的战争磨砺,新疆各族军民空前团结;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新疆军区和生产建设兵团不仅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浴血奋战,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新疆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而且成为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中流砥柱!为新疆 “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商学”齐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1973年末,兵团工农业总产值达11.4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6.9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1974年虽遭遇较大灾害,兵团工农业总产值仍达10.1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6.69亿元,占
工农业总产值的65.3%。占自治区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努力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贡献的同时,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共和国的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援建和国际共产主义援助方面,也起到了开路先锋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她象燎原的星火,把“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商学”齐发展的社会主义企业发展模式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拼搏奋进,开拓创新”的共产主义精神传播到祖国的大西北、西南各地区,也传播到了亚非拉各国,为祖国建设和国际形象的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排头兵,共产主义精神的一面旗帜!]
< 《永远的丰碑》第四部《燎原星火》 剧终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