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挑战与突围:纪录片醒着的思想,面对喧闹而浮躁的社会是无法做梦安睡的。
2003年,我认识了编导艾辛。她正在投拍文献片《走近毛泽东》。面对21世纪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这部堪称重中之重的作品,我曾对她说过,选择这个题材就是选择了风险,选择了艰难的突围。
艾辛以求真、求新、求深的清晰思路,冲出一条创作的活路与新路。她用平民化、生活化、个性化的视角展现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既有“猴性”又有“虎性”的独特气质和个性的毛泽东;一个平凡而不凡、理想而浪漫的伟人的故事。
影片实至名归地赢得了“金鸡奖”、“华表奖”。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段感受已经是十一年前的“历史”了。
前些日子,我终于看到艾辛“折腾”了近六年完成的上下篇大型记录电影《战友》。
六年前,她曾向我透露想拍一部有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个人的影片。当时,我心存疑虑,怎样拿捏三位旗帜式的人物的关系?这比单纯表现毛泽东遇到的难题会更多更棘手啊!
她是通过《战友》这部作品向我们诉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命运与人生,同中国革命紧密相连的故事。
《战友》无疑对艾辛又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险峰的艺术攀登。她满目不是“无限风光”而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与身心疲惫。这类涉及领导人的高端题目,是无法回避阵阵的政治寒风和“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必要把关和审查的。中国纪录电影市场长期的“脑梗”现象,逼着她在创作中压力重重,步步惊心。
在《战友》中,我看到了一种态度,一种情怀、一种担当和一种执着的艺术个性。
作品带我们仰望历史的星空。它彰显了文献性的价值和作品背后纪录片人的精神附加值。
《战友》是为了当今的重新发现历史与现实的新关系,为了当今的中国梦的深沉思考而写的,是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而写;是为了年轻人而写。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强势冲击和渗透到我们社会各个领域,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影视圈弥漫着炒作、吹捧、追名逐利的雾霾;急功近利,庸俗浅薄,宣扬物质欲望;只讲价值,脱离核心,醉心于时尚,忘记了过去,与国情失联,引发了人们心态的失衡、情绪的浮躁。特别是今天的孩子们,他们觉得山羊胡子的肯德基爷爷最亲,不知道大胡子的马克思;他们心爱圣诞老人的红色帽子,却认为灰色的红军八角帽太土;有些年轻人视香车美人或高富帅为成功者的榜样,们以“我的青春我做主”的姿态,在“钱”途上彷徨、徘徊、追逐,以至迷失了方向。他们是娱乐化狂潮的铁杆粉丝,是走进影院的主力消费群。当下流行的“青春片”,童话式的豪华与奢侈的梦景,曲折离奇的浪漫爱情,卖萌的噱头,珠光宝气的上流社会活动,吸引着年轻观众的好奇心和眼球。青春的特点难道就是我行我素,一味放任,酷、HIGH、爽和尽情享乐吗?变形与放大的小时代已经离大时代渐远了。
有些年轻人用“时代不同了”来拒绝传统,拒绝接地气、拒绝思考,甚至拒绝对历史的敬畏。
纪录片人清醒的思想,面对严酷的现实和世界,面对混乱的价值观,是不能失语和沉默的,是无法安然入睡做梦的。
我想。这可能是艾辛摄制《战友》的主要动因吧。
《战友》不单纯是纪实,文献片不仅是历史人物的真相再现的表层,而是关乎精神和表现精神这个层面,涉及人生的价值取向并触及灵魂的痛处的。
拆除电视叙事的“脚手架”,搭建电影化特点的艺术结构;“得天独厚、空前绝后”的纪录片历史人物表现。
《战友》跳出文献性电视片人物传记的思维定式和创作定居,拆除惯性的叙事“脚手架”模式;重新搭盖以蒙太奇语言阐述主题的电影化文献性的艺术结构、风格与样式。
《战友》舍弃了访谈和“情景再现”的电视片传统手法。
这部作品是把了解战友之情才能深入了解历史风云的理念贯彻始终。
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战友之情和命运串联起来他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以他们追索理想和实现理想的战友之间的坚定目光的交流和聚焦探索历史的目光,以他们久经生死考验和漫漫征程的革命实践中的激情与思考,激发起更持续、更广阔、更多元的现实思考。
任何一部有经典意义的中外故事片,皆因艺术地成功塑造人物。
任何一部有传世价值的纪录片,皆因生动而真实地表现人物。
《战友》——我们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了实现共同的信仰和理想走到一起的故事。看到他们从少年到暮年、从青涩到成熟、从激进到理性、从狂傲到包容、从浪漫到现实、从悲壮到从容、从艰苦卓越到高歌猛进的人生心迹与足迹……
《战友》让我们看到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看到人物性格发展与历史的关联,看到真实的历史情节与细节中的人物行动和内心世界,看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思想有个性的怒放的生命。
人物的命运、性格和情感,是在历史的真事、真景、真情中显现的;具有不可复制的逼真感和真切感。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的眼神、语言、神态以及在复杂、险恶、艰辛的环境中的行动的独特气质、个性、风度和人格魅力,让人过目难忘。
诚然,故事片和纪录片在人物的呈现上各有所长,各有特点。但对历史人物而言,真实的故事比虚构的故事更有精彩,更能打动人心。
关于文献性纪录片的表现人物,我概括为八个字:“得天独厚、空间绝后”。
它决非虚构性故事片的塑造人物可以替代和超越的。
它决非“大腕”和“明星”可以模仿和“演”出来的。
它决非靠“高科技”可以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和历史氛围的。
“同”与“不同”的内核的内涵和外延;蒙太奇语言表现时空与历史人物的关系。
《战友》的开篇字幕,醒目、鲜明、精炼:
他们生于不同的家庭
他们有着不同的童年
他们共举同一面旗帜
他们共走一条道路
他们共创同一个伟业
他们实现同一个理想
他们同于1976年相继辞世
他们生死与共为战友
这已经把主题、内容重点、历史脉络、人物关系、情感渗透、段落逻辑和总体格调阐述得很到位了。
我认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三位战友的“不同”与“同”,正是影片的物质、情感和精神的“内核”。真实地层层触摸、剖析和表现,就能显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时代思潮和时代风云中思想变化和地位变化。他们从少年到暮年,革命的目标从朦胧、清晰到坚定不移。
他们在求索先进思想和践行共同的理想的过程中,殊途同归,志同道合,经历着创建为劳动人民打天下的工农红军,震惊整个世界的长征、同仇敌忾的抗日、延安的艰苦奋斗、两种命运的决战到新中国的诞生……无论遇到多少尖锐、复杂、曲折、残酷的形势,遇到多少追杀围堵的血雨腥风,遇到多少撕心裂肺的悲欢离合,遇到多少挫败与低谷,遇到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们始终是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并肩战斗的战友。
《战友》的历史时间跨度大,重大的历史事件多,人与人的关系错综复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我们被他们的大志、大爱、大勇、大义、大美的行为所感动。
艾辛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战友》故事,分为上篇;《求索·新青年》;下篇:《拼搏·缔造者》,呈献给广大观众。
影片的特点是用蒙太奇的语言来叙述和表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历史的大转折、历史的大起伏、历史的大关键的重要时刻中“同”与“不同”的个性、情怀和内心世界。
对应、平行、交叉、复合或闪回等蒙太奇方法成为整体结构的文献性电影化的讲故事特色。
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空间,或者同一个时空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所思、所言、所遇、所为的是什么。
如:1900年——
八国联军在故宫城门前耀武扬威、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掠夺文物财产,把中国人当棒球打,揪着辫子砍头,然后用人头欢庆胜利。
这一组真实记录侵略者令人发指的暴行,极富冲击力。
接踵而来的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这一年的“亮相”。
四川的朱德十四岁,乳名“狗娃子”,已经听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也和同学们谈论义和团能否打赢帝国主义列强。
湖南的毛泽东七岁,乳名“石三伢子”,还不大知道湘潭韶山冲之外的事情。
江苏淮安的周恩来,出生于戊戌变法六君子头颅落地的那年。1900年刚两岁,乳名“大鸾”。
这三个当时还只是被叫着乳名、不太懂世道上事儿的孩子,却在童年就背负着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和屈辱。他们有幸目睹了中国二十世纪初期梁启超、孙中山、蔡锷等一批热血青年叱咤风云,感受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如:1919年——
中国政治理念思潮多元和剧烈碰撞的一年。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接触到陈独秀。《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理想。
这一年,朱德33岁,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和李大钊宣传的马克思主义理念,让他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和人生方向。
这一年,21岁的周恩来从日本回到南开大学,创立了“觉悟社”,他起草了《觉悟社宣言》。
如:1921年——
周恩来在法国巴黎建立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是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员之一。
,毛泽东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参加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最后一天的重要会议,负责会议记录。
就在毛泽东、周恩来已是共产党员的时候,朱德费尽周折在上海找到中共领导人陈独秀认为他是旧军官而拒绝了他。
朱德前往法国马赛寻找中共组织扑了空,他得知旅欧中共负责人周恩来在德国柏林,又立即追到柏林见周恩来,提到入党要求。经周恩来、张申府共同介绍,朱德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21年建党开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从此找到了终身为之奋斗的新路。
国内与国外、事件与人物,在蒙太奇的平行和复合的语句中线索分明,人物活动各有特点。
如:1935年的遵义会议——
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周恩来。朱德全力推举毛泽东领导今后的行动,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
毛泽东事后强调说:“能回到红军的领导岗位,恩来同志起了重要作用,朱德同志是推波助澜的角色。”
这一组镜头,表现出“特哥们”的战友在关键时刻相互支撑,力挽狂澜。
影片巧妙地西方人的视角来讲战友这个话题。
英国作家韩素音说,他们三个人是“海岸对海洋的忠诚,超越一切”“对毛泽东这个海洋来说,朱德和周恩来 就是海岸,它们不断阻挡排山倒海的巨浪,有一刻不离开汹涌澎湃的海洋”。
影片中的历史发展逻辑和千锤百炼的人物关系证明了这一点。
三位战友都爱三种不同的花;用鲜血和泪水写下“爱情宣言”。
为什么毛泽东诗情画意爱梅花?为什么朱德踏遍青山寻找心爱的兰花?为什么周恩来情有独钟海棠花?
《战友》给予我们心灵震颤的答案,从“花”引出在血与火年代中三位战友的“同”与“不同”的爱情故事。
他们同样有着普通夫妻、儿女情长的情感,但更有超乎普通人的婚恋关系,是生死相依的革命伴侣和战友。影片展现属于那个年代的残酷青春与爱情,不为岁月磨朽的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细节;加深我们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认识和宽容理解,加深我们了解他们为了理想而付出生命代价的意义。
1923年,毛泽东被通缉,不得不离开长沙去广州筹备农运工作,他满怀难舍难分之情与妻子兼战友杨开慧离别。
1927年,身在井冈山的毛泽东写信并派秘密交通员去长沙寻找杨开慧。直到1929年,依然没有妻子任何音讯。
1930年杨开慧在长沙被军阀何健抓捕后杀害,时年29岁,临刑前留下遗言:“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此时,正在井冈山指挥红军反“围剿”战斗的毛泽东,得知妻子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心如刀绞之痛,他说:“开慧之死,润之百身莫赎。”他从爱妻身上看到“梅花欢喜漫天雪”的高洁傲骨和革命精神、从此毛泽东酷爱梅花。
1990年,在重修杨开慧故居时,在她卧室土墙的夹缝发现了一首诗。这是1930年身陷囹圄的杨开慧想念毛泽东写下的诗《偶感》: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毛泽东直到离世也不知道,深陷狱中的妻子的这篇长相思的泣血之作,这时毛泽东已辞世十四年了。
1928年,朱德在组织发动湘南起义期间,与湖南耒阳县苏维埃县政府妇女干部伍若兰随红军上井冈山,学会射击,投弹……并能双手打枪,同战士们一起打仗冲锋。
1929年2月2日,在江西寻坞县吉潭,遭国民党一个团包围,伍若兰为保护朱德等军部首长的安全,将火力引向自己,在突围中因弹尽负伤被俘。
2月12日,年仅26岁的伍若兰被残杀于赣州,丧心病狂的将她的头颅挂在湖南长沙城门口示众。
伍若兰的牺牲成为朱德一生最大的悲痛。此后,爱兰花伴随他的一生。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从法国回到广州与邓颖超相聚成婚。“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共同喜爱的海棠花诗句。他们革命者的浪漫与激情、信仰与志向融为一体,夫妻之情、战友之情、从一而终的婚姻,成为人们的楷模。不论是白色恐怖,艰苦长征岁月,非常时期的困顿,还是地位显赫的日子,他们始终相互依恋、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并肩奋行。
三种不同的花,带来了三位战友用鲜血和泪水写下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宣言。
用情感的“金钥匙”打开人们的心扉;忘不了的三位战友的容音笑貌。
古今中外经典之作的要素之一,就是写人的心灵世界,写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战友》溢满了豪情与柔情、充盈着正气与锐气,“情”的感染,“气”的熏陶,同历史与时代的情势与气氛紧密结合,更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情感的重量和情感的力量。
将心比心,以情引情,以人感人,催人泪下。作品用这把“情”的金钥匙来打开了我们的心扉。
影片的结尾出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三位战友的同期声:
毛泽东:“人民万岁!”
周恩来:“我们的工作是胜利的,这种胜利就是人民的胜利!”
朱德:“为保卫东方与世界和平而奋斗!”
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才是震天动地的中国好声音。
这些朴实而真实的历史性经典镜头,永不难忘!
这些铿锵有力的声音,永不难忘!
《战友》影片的这个句号沉实而沉重,直击人心,引人深思,让人动容,催人奋发。视听艺术的特点极大激发了我们的情感。
不可避免的瑕疵:不应过分强调影片的长度。
能把《战友》这个超重量级的题材“扛”下来,实在不易。证明了艾辛在纪录片上的创新力、驾驭力和执行力。
但是《战友》依然存在着在艺术淬炼提纯上尚欠火候的瑕疵。
因为,客观上存在着光影资料非常匮乏的局限,某些历史事实的表现依然受“过敏症”的困扰和束缚,以至影响到一些段落的内容衔接和导致枝蔓的滋生。
强调《战友》是史上“最长”的纪录片实非明智,作品的长度不是卖点,更不是亮点。触及灵魂,直达人心的情节和细节,鲜为人知的史实;三位战友的一生艰辛和艰辛和惊险的生命奇迹,他们毕生为理想而永不言败、百折不挠、决战决胜地打出红色江山的旷世奇观的传奇故事,才是应该特别强调并隆重向观众推出的兴奋点。
《战友》是一部留得住、记得起、传得下的“长寿牌”的文献性影片。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将超越时空的震撼力,与岁月同步,不枯不休。
《战友》的形象呈现和审美表达,体现了柔韧与坚强、感动与感悟、澎湃的热情和深沉思考的锋芒;人性化地传递和放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一部成功的励志纪录大片;一部让人心绪难平的优秀作品。
“让我们在解读辉煌、壮烈的背后,也感受鲜血和泪水,也理解悲伤和遗憾。”
我感受到艾辛这番话的复杂心绪的真挚和诚实。
我对《战友》进入院线还是充满期待的。
但是。中国电影市场仿佛进入了“神经病区”,病态、反常,越被吐槽越走红和吸金、喧闹的故事片发布会,几乎不谈影片的意义,而是以肉麻当有趣的作秀,预言票房要捞多少个亿。这不是电影的繁荣而是电影的滑落。此时此刻,《战友》横马上阵,冲进市场,多少有点像堂吉诃德。
我用流行歌曲“无所谓”来看待这个现象。
因为票房的价格并不等于作品的真正价值。“土豪”不等于高贵,时尚不等于高尚。
我相信大多数人拥有健康的审美取向。
最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纪录片人没有随波逐流,依然坚强地坚守精神高地,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战友》这部令人心绪难平的优秀作品。
《战友》对于广大年轻人而言,是一部没有说教、没有粉饰、充满梦想和青春激情的励志纪录大片。
它不仅对广大观众有教育意义,对当今在其位谋其政的各级领导来说,更有“照镜子”的现实作用。
面对《战友》我们读懂了什么?我们在想什么?我们在做什么?
……
(: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
链接:艾辛:以纪录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实——为什么拍摄纪录电影《战友》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