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 给
我的多灾多难的祖国
献 给
我的英雄不屈的先辈
一、
程学理一生最大的欣慰,就是终于亲眼看到了新中国的建立,见证了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从苦难和战乱中走向新生,为这一天的到来,他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和曾经前途无限的仕途。他是北宋理学的主要奠基者程颢程颐一门的嫡传后代,出生于集“程朱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的故里古徽洲骛源,也是深得朱熹学术精髓的鸿学之士,年轻时就熟读古书,声名远扬,金榜提名,他十六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长得清秀,风流倜傥,被乡里学子称为旷世神童,天才少年,朱熹转世。
他少年得志,一举成名,源于他十六岁就完成了一篇广被流传的惊世奇文《九子评说》,他把自古以来的读书人分成九子,既孝子,学子,赤子,君子,游子,浪子,竖子,孽子,戏子。他最推崇的是“上三子”,他认为自古以来读书人能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孝子,这种孝就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和精髓,这种孝分小孝和大孝,小孝是孝父母孝师长孝家族,大孝孝的是民族是国家是天下,天下指的是什么?天下指的就是我们认识的天地宇宙,万物生灵。其次就是学子,真正的学子不是为功名利禄,科举状元,出人头地而读书的,真正的学子是为天下苍生读书,是为探索天地宇宙的真理,为天下人排忧解惑而读书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其次的是赤子,读书人最起码要对国家民族保持一种拳拳赤子之心,要能以纯洁、真诚、善良、自然的心态,去追求真理,探索世界,光明坦白,勇往直前。他在文章还说,如果读书人达不到“上三子”的标准,最底也要守住“中三子”的底线,做一个有学问有修养有道德的堂堂正正的君子,即使漂泊终身,身不由己,也要做一个不忘故土,心怀祖国,落叶归根的游子,即使误入歧途,终生流浪,也要做一个重情重义,敢做敢当,勇于回头金不换的浪子。他在文章中特别批驳了被视为读书人耻辱的“下三子”,首先是竖子,是指那些不学无术,盲目自大,沽名钓誉的读书人,比他们更可恶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的纨绔子弟,他们皮囊空空,无所事事,从小养尊处优,却要附庸高雅,故作高深,他们是亵渎圣贤的假读书人,其实他们从出生到离世,都是一群不可为伍的祸害,除了糟塌粮食败坏社会风气,毫无作为。但是自古以来,穷不长根,富不长苗,富贵不过三代,多少帝王将相都是风吹雨打去,何况这些跳梁一时的孽子,所以他们可恶但不可恨。真正可恶又可恨的是那些满脸仁义道德,写得一手道德文章,一身把读书当演戏的文人墨客,他们是历史上最大的戏子,他们常常高登大雅之堂,高谈阔论,代表国家民族人民,私下却专干肮赃污浊的勾当,他们阳奉阴为言行不一,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们的灵魂早已比他们的躯体提前消亡,自古以来的贪官污吏,卖国大盗,文痞奸臣无不是从这些读书人演变而来,他们就是既做婊子又立牌坊的人,他们是读书人的大敌大耻大害,却是万年相传,千代不绝。
程学理的《九子评说》一经问世,立即众说纷纭,震动整个皖南学界,被誉为旷世奇文,也得罪了一些达官贵人。但那时的程学理年少气盛,从不把那些老朽,把功名官位放在眼里。在他考取举人那年,县府官衙牵来红头大马要他骑上游街,他却说:“有我老母亲在世,我那能享受这等荣耀,没有母亲的辛苦,那有我的今生。”他说着就当着众人的面,磕头焚香,把他老母亲抱上马背,把那大红花给他老母亲戴上,然后就把鞋子脱下挂在胸前,赤足牵着马,在一片锣鼓喜乐中,带着他老母亲一起去游街,顿时轰动全县,无数人挤满了大路两旁,一时传为美谈。有衙吏告到知府,说他违备朝庭规矩,却得到知府大人盛赞,说他少不更事,孝心可嘉,并要将爱女相许。但被他断然拒绝,他说:“婚姻大事,父母做主,母亲早已给我定下娃娃亲,母命断不可违。”
他母亲给他定下的这门娃娃亲还是在他周岁时,他得了天花,生命垂危。他母亲请来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说:“这小鬼命已不属阳间,能否把他命拉回来,得有个人把他拉回来。”他母亲吓得面色全无,忙问如何解救。那算命先生点拨道:“马上给他寻一门娃娃亲,找一个命硬的女娃把他拉住。”
他母亲立即按照算命先生算定的生辰八字四处寻找,先找了几家人家都不答应,后来好容易在几十里外的山里找到一家,愿救他一命,那家悄悄地收了丰厚的彩礼,但有个要求,就是一定要保密,不得让任何人知道,如果他的命救不回来,就当什么事没有过。所以这门娃娃亲只有他母亲知道,几乎无人知晓。如果他不认这门亲,也没人会说什么,但在他母亲心里,他的命就是那个大他一岁,命很硬的女娃救回来的。
程学理知道这门娃娃亲后,就一直铭记在心上。在考中举人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娶亲,他和母亲商定,重又请了个媒婆,严格遵循皖南山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矩明媒正娶,并严格遵循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这九道程序,从头一道道做起。直到拜堂闹洞房后,他揭开新娘的红头盖,他才第一次看到新娘的脸,她长得不算漂亮,但也不算难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山里理家过日子的女人,他没感到惊喜也没有失望,他唯一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她又是一双小脚,他良久地捏着那双藏在绣花鞋里的小脚,只说了一句:“这是我们家最后一双小脚,以后谁也不许裹小脚了。”新娘春秀听到他的第一句就是这,以为他是嫌弃自己,吓的小声抽泣起来。他忙安慰着:“这不是你的责任,是我们这里的封建顽习太深厚了,要从我们这代人开始慢慢改掉。”
三天后,他陪新娘春秀回门时,才发现她家也是个殷实人家,有好几座茶山,他的新娘春秀还是个采查制茶的高手。
二、
程学理娶亲后不到两年,春秀就接连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出生时,正是早晨,程学理正在门外诵读,听到屋里传来了新生女儿的叫声,他抬头一看,正是彩云满天,云蒸霞蔚,在他母亲来报喜时,他已经起好了名字,叫彩云,他希望女儿的一生能像这满天的彩云一样光彩照人,绚丽多姿。在他的二女儿出世后,又是彩云飘飘,他仿佛看到在那满天的彩云中,有只凤凰在飞舞,他就给二女儿起了个名字彩凤。
程学理没有等到春秀给他生出一个儿子,就进京赶考去了。他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好多年。他到达北京时,正遇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公车上书”,他感到大开眼界,立即自告奋勇的参加了进去,他觉得中国这部历史已经是太沉重太陈旧了,早就该翻开新的一页了,但是中华大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早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处是千年的冰川,如何才能够把它溶化,迎来新生。一要靠来自天庭宇宙的雷霆之力,二是靠来自大地深处喷出的岩浆。现在中国终于迎来了这千载难逢的良机,来自朝庭的改革维新力量就是来自天庭宇宙的雷霆之力,我们这些挺身而出的举人学子,就是大地深处喷出的岩浆,我们要做好一个个汹涌而出的岩浆口,溶化那千年的冰川,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新生的中国。
程学理那段时间完全被这种激情鼓动着,成了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得力助手,整天出去游说写标语印传单,完全忘记了进京赶考的目的,心里更充满了“天下委我大任,舍我弃谁?天降大任于我,我不担当,谁来担当?”的英雄气慨。直到“戊戌变法”失败,他紧紧追随的“戊戌六君子”饮血菜市口,他才如梦方醒,他才知道中国这本书太厚太沉,不是凭他们几个青年学子,不是凭他们的一腔热血就能轻易翻动的。他一度极度失落,恨不能随“戊戌六君子”而去,把自己年轻的热血泼撒到祖国的大地上,去震撼国人麻醉的灵魂。在这段极其苦闷极其沮丧的日子里,法国传教士瞿昭神甫给了他许多帮助和支持,他们成了莫逆之交。
瞿昭神甫很年轻,他十几岁就来了中国,他只比程学理小六岁,他一到中国,就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所吸引,就没在离开过中国。他和程学理一见如故,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探讨不完的问题,程学理的博学使他折服,他的异国思维也深深地吸引了程学理。程学理常常在天主教堂里祈祷,大声呼叫:“主啊,请你睁开眼吧,保佑我多灾多难的祖国吧,难道你就看不到这个古老的国家所受的苦难,难道你就看不到这里几万万同胞正在忍受的痛苦,难道你就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主啊。”
瞿昭神甫一看到他这种无比痛苦的表情,就对他说:“你为啥总为你的祖国祈祷,从不为自己祈祷,只有先拯救了自己才能拯救自己的祖国。”
程学理一听就又激奋起来,他朝瞿昭神甫大叫道:“这就是我们最根本的区别,没有国那有家?没有家那有自己?我们中国的学子自古以来都是为民为国为天下读书,从来不是只为自己读书,从来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们中国人从来胸怀天下,安邦治国,从不持强凌弱。我们的祖先曾经多么强大,我们郑和七下西洋,我们侵占过那个国家?欺负过那个弱小的民族?我们给他们带去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种子,是文明是和平。我们的祖先强大时,修长城筑城墙,是为了保一方百姓安居乐业,我们的祖先把聪明才智用在修庙宇殿堂,飞檐走壁,雕栏画栋上,留下了多少历史古迹供后人敬仰,而你们只会把精力用在制造杀人的武器上,坚船利炮,持强凌弱,肆意毁人家园,掠夺别人财产,占我国土,烧我圆明园。我们的祖先发明炸药是炸山开路,制造和平的烟火鞭炮,而你们用我们祖先发明的炸药造炸弹枪炮,造杀人工具。你们的天主,你们的上帝却只保佑杀人的人,不保佑我们,这不是他们的眼瞎了耳聋了。”
瞿昭神甫知道无法和他辩论下去了,赶紧对着神像道:“我的圣明的主啊,你快救救这颗孤独的疯狂的灵魂吧。”
程学理牢骚当牢骚发,发完后就又和他讨论起神学来。瞿昭神甫对中国的名山大川特别感兴趣,特别是皖南的那一片山山水水,他总是劝程学理回家看看,想跟他一起去皖南。程学理每次听到他说起这个,总是阴郁着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报效国家,没名没份,那有脸面回见家乡父老。”瞿昭神甫又怕引起他的伤感,也就不再多说了。直到他看到那篇改变他命运的梁启超的文章《少年中国行》,他彻夜难眠,激动难平,反复不停地大声朗诵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直到天明,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他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地对瞿昭神甫说:“我终于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之所在,我终于看到了我的责任之所在。我要立即回到皖南去,一辈子去做一个教书匠,去教书育人,去培养优秀的中国少年,中国的积贫积弱太深太重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希望在中国少年,只要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中国少年,我堂堂中华就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瞿昭神甫再次被他的炽热情绪感染了。他们收拾行囊就上路了,他们夜以继日地一路奔波,过了长江进入皖南山区,他们的心才松弛下来。程学理带着他从敬亭山到九华山,从齐云山到黄山,从西递红村到棠越牌坊,从桃花潭边到龙川胡氏宗祠再到屯溪老街,他们用一个多月时间把皖南各地游了一片,那览不尽的青山绿水,数不尽的人文古迹,无不使瞿昭神甫目不遐及流连忘返。在他们登上黄山最高峰莲花峰时,瞿昭神甫已经完全被眼前的绝妙景色震撼了,他如痴如醉地说:“好一片青山绿水,如同仙境,愿我的余生能全在这青山绿水中度过。”
程学理面对着那莽莽群山,感慨激昂地说:“我煌煌中华,天设地造,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尔等外邦,屡次来犯,骚我沿海,占我京师,自以得势,差之远矣,我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就隐藏于这群山峻岭之中,隐藏于巍巍泰山之下,隐藏于中原大地,黄土高原,两湖之滨,四川内外,天山南北。啊,我的上帝啊,请帮我尽快唤醒这沉睡的群山,唤醒这沉睡的大地吧。等到我中华大地处处响惊雷,群山咆哮时,定叫他们鬼哭狼嚎,胆胀心惊。”
三、
在他们遍游皖南之时,地处皖南山区中间地带的青山县大青山脚下的汪村族长汪金权,早已带着他的儿子汪天福向他骛源老家奔去。青山县是皖南山区历史最古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历史上有时归宣城府管,有时归徽洲府管。大青山是本县最重要的一座山,把全县一分为二,山南边的十有九姓姓汪,山北边的十有九姓姓赵,自古就有南汪北赵之说。由于青山县城在南边,所有南边汪姓自古就养成了经商的习惯,十有九商,汪姓商人走出汪南,自成一派,遍布各省,形成势力很大,在皖南举足轻重的汪氏商会。北边的赵姓经商的不少,但更重视农耕诵读,出的才子官人绝冠皖南,名人宰相将军举人数不胜数,那里最闻名于世的还是出了无数忠烈女子,那里的节女堂和贞节牌坊闻名皖南,天下无双。
汪村是汪姓最古老最大的村子,汪金权是汪村族长也是汪氏商会的会长。他的心里有个一辈子没解开的心节,就是他家可说是富甲一方,可就是没有赵村出过那么多体面的人,他的祖上历来就很重视广请名师以训弟子,他们造的青山书院不只是青山县的最大最有影响的书院,也是皖南山区最负盛名,历史最悠久的书院,已经相传几百年,史上还曾邀请到南宋大学士朱熹来讲学传经,至今还保留着他来讲学时站过的一块石凳。一块大石碑上刻着“存天理,灭人欲”,据说还是朱熹亲自题写的。而且赵村有许多孩子还是在青山书院就读后考进士中举人,当将军成宰相的。因为赵汪两家虽然不同姓不同宗,但自古就频烦结亲,远近都是亲戚,很多年就传下了,汪家男首娶赵家女,赵家郎偏爱汪家女的佳话,两个村翻过大青山也就几十里,直线距离更近,而且都是村大业大,远近闻名,人丁兴旺,所以每年都有许多顶花轿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在大青山翻来翻去,成了大青山每年固有的一道风景。
汪金权一直搞不清楚,汪家女嫁到赵家就能生出将相之才,虽然那也有汪家一半的血脉,但那毕竟是姓赵,不能给汪家光宗耀祖,而赵家女到了汪村就生不出将相之才。他为此耗费了好多年的心血,一直解不开这个谜,他一直怀疑是那里风水出了问题,他暗地请了许多风水先生来,都没有找到问题所在,最后是一位大师路过,他前前后后转了十几天,最后解开了这个谜,他说问题就出在大青山,他说汪村处于向阳南边,前有清溪流过,后有大青山做靠山,是难得的聚财的风水宝地,但大青山立于赵村前头,从不同方向看上去,似龙似虎,那是龙腾虎跃啊,出得都是将相之才啊。
汪金权一听,忙请求改教之法,那大师神秘地只说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就再也不说话了。汪金权悄悄塞足了银子,那大师也没说话,只给他留下了一张图。他看到图中只画了一个水池,旁边立着一座塔。汪金权不敢再问,就照图在青山书院前挖了一个大水池,在水池旁边立起一座塔。他起先还没看出什么特别,许多来汪村的先生们看了个个叫好,说这水池就像一个巨大的砚台,那塔就像巨笔,现在看去那大青山就像是笔架了。汪金权听了,心中窃喜,那就是说赵村龙腾虎跃的风水宝地已被压在我汪村的笔下了。汪金权受到鼓舞,又筹重金把青山书院修饰一新,开始四出拜寻名师。他把汪村能早日出个宰相将军做为自己一生最大的追求,也作为他这任族长最大的任务。
程学理一回皖南山区,他就得到消息,他在冥冥之中,仿佛就感到这就是天意,他刚修好青山书院,全皖南最闻名的大学士大秀才程学理就回来了,这不就是奔青山书院而来的。汪金权这么想着,更不敢怠慢,他在汪氏大祠堂,向列祖列宗焚香禀告后,带着他的儿子汪天福,套上马车,向程学理的骛源老家日夜兼程而去,他并不知道程学理何时回家,当时他想的是对这样的先生,只能抢在第一时间拜见,只能提前静候,不管等多少天都值的。
汪金权赶到他家时,连春秀一家人都不知道程学理已经回到皖南,也不知道他何时能回家,都劝他回去别等,都说程学理是在外做大学问的人,他也许只是路过不会回家的。汪金权毅然坚定地说:“他是天下第一孝子,他再忙,都会回家看他母亲的。”
汪金权一连等了十几天,终于把程学理等了回来,当他看到跟在他后面的蓝眼精黄头发白皮肤的瞿昭神甫时,对程学理的崇拜更达到顶点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外国人,他想连外国人都当他学生了,自己怎么也要把他请回去。
程学理听了他的来意后说:“我这次行色匆匆,只陪瞿昭神甫顺道游览了皖南的名山大川,古村名寨,正准备回家拜见母亲之后,再去拜师访友,细细考察皖南的人文教育,风土人情。青山县青山书院被我摆在第一位,青山县地处我皖南正中间,集我皖南历史人文精华之大成,自古有小皖南之称,不到青山未识皖南啊,大青山更是我皖南千溪万泉发源之地,青山书院自古闻名,早就听说过湖南有岳麓书院,皖南有青山书院之说。”
汪金权听了喜出望外的说:“我青山书院是皖南第一名校,千年学子不断,朱熹住足讲学之地,只等先生你去发扬光大。”
程学理说:“前往朱圣人讲经传学之地,弘扬程朱理学,传播新学,培育新人,我义不容辞,责无旁怠。但我前往,必须答应我以下条件:一、废私塾,该学堂。二、禁裹足,男女生同堂同学。三、变族规,广收异姓学子。”
汪金权只听他说了三条,就已经感到如雷贯耳,闻所未闻了。虽他心里早已翻起层层巨浪,一个字也不能接受,但表面仍不动声色地说:“只要先生前往,一切都有先生做主,别说是三条,就是三十条,也都有先生你做主。”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这也许就是圣人与我们凡人的不同,他们头脑里总有些稀奇古怪莫名奇妙的想法。
程学理完全被他的开明真诚打动了,回家没几天,就全家随他搬迁到青山书院去了。瞿昭神甫也随他前往,在路上,他不停地说:“没想到,这个深山里的老头还比北京的老爷更开明。”
四、
青山书院座落在大青山脚下,依山傍水,一条终年不息的溪流从大青山山上流出,又从门前流过,一直流到不远处的汪村。青山书院的大门是两边青石立柱,上面一条青条巨石横架在上面,隐约可见刻着四个大字“青山书院”,青石立柱的石缝里长出了几根细长的杂草,这里处处散发出古朴的气息,显露出世事的沧桑,已经分不清年代的久远。里面整修一新的书院是一个大院,中间一颗粗壮高大的香樟树,遮天避日,把整个院子都罩在了下面,除几间新做的厢房,其余都是老房子,最大的那座学堂高大宽畅的就像一座祠庙,能摆几十张课桌,那块被视为镇院之宝的刻着“存天理,灭人欲”的古石就立在大门口,进出大门都得面对它,从它旁边走过,无数年的风雨已经把它打磨的光滑发亮,那深刻在上面的“存天理,灭人欲”六个字的边缘已有些损伤,但依然清晰可见。
站在青山书院门口,正好可以把不远处的汪村尽收眼底。这是个典型的皖南古村,清清的溪水蜿蜒曲折地穿村而过,所有的房子都紧靠在溪流的两旁,从远处看整个村子就像一条飞奔向前的巨龙,又像是一条展翅欲飞的凤凰。溪流旁边首先是沿溪向前的青石小路,每隔二十米就有石桥相连,每一座房子都是白墙黑瓦,飞檐翘壁,错落有致,所有房子的门楣窗户隔栅都是雕刻着花鸟草虫百兽图案,一些人家的门口还立着栩栩如生的石狮石虎石麒麟等。全村最高大最宏伟的建筑就是汪氏大祠堂,他的宽大厚实的朱漆大门平时很少打开,高高的门槛一般小孩都爬不过去,据说只有官至宰相的人回家祭祖才能抽去门槛请入。一般的人只能从边门进出,进去就是一个非常宽大的天井,里面能聚几百上千人开会,正里面的几排高大的柱子后面是正堂,整齐地供放着一排排的先祖灵位,有两三层楼高,两旁都有木楼梯上下。东厢房是供族人们开家长会的地方,西厢房是个大戏台,台后的整面墙上只刻着一个大孝字。
瞿昭神甫一到汪村,就惊得目瞪口呆,看得如痴如醉,最后连声赞道:“这绝对就是世界上最美的乡村,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乡村,是大山里的奇芭,啊,不,我的上帝,这就是人间天堂,这就是世界奇迹,比西递宏村更大更美更妙,它就是中国老百姓的行宫,它就是中国老百姓的别墅山庄。”
程学理看着他惊奇的手舞足蹈的模样,不无自豪地说:“千百年来,我们的人民最向往的就是安居乐业,我们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你看看那一条条青石板路,看看那房子的门楣窗户隔栅雕刻的花鸟草虫百兽图案,这些凝注了他们多少的心血和精力,这一刀刀刻下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样的乡村在我们皖南在我们中国数不胜数,比比皆是啊。你们可以烧毁北京圆明园,但你们烧不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瞿昭神甫立即闭目抚胸地念道:“啊,我的上帝,请你饶恕那些罪恶的灵魂,拯救他们吧。”
程学理不同于瞿昭神甫对汪村感兴趣,他更对学院前面新挖的水池和那座塔感兴趣,他开始不明白汪村为啥花这么多钱搞这个,他问汪金权,汪金权神秘莫测的一言不发,最后说:“挖水池给娃娃们洗毛笔砚台,造塔给娃娃们玩啊。”
程学理是什么人,怎能被他这等唬小孩的话唬倒。他绕着水池和塔转了几圈,终于猜到了答案。他最后长叹一声:“唉,国难当头,国将不国,他们还只是看到眼前这一小块天啊。”他顿感肩上的压力加重。
第二天,程学理就带着瞿昭神甫翻过大青山,朝赵村而去。过了山顶,就看见前面出现了一块一望无垠的平原,这是皖南山区少有的一块风水宝地,四周群山环抱,里面是万亩良田,平坦无奇,泉水奔涌,溪流潺潺。不仅是人皆神往,连四周山上的野猪野兔野鸡野鸭等各种珍稀动物都不约而同的纷纷前往,常常成为人们桌上的美味佳肴。各种鸟儿更是叽叫着在天空翱翔盘旋,常年不断。
闻名皖南的赵村就座落在这片平原上,山下一条宽畅的青石路直通向赵村。路旁的田野里到处都是刚刚出土的油菜苗,绿油油的一片,像望不到边际的绿色海洋。这里远处深山,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源充沛,无虫无灾,一年三季,一季油菜,两季水稻,旱涝保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赵村的人自古就重农耕重礼教重诗书。一到汪村,远远地就看见那一排高耸直立的牌坊,一连十几座的牌坊立在村口,蔚为壮观,最外面的一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越往里走年代越久远,最里面的已有一千多年了。穿行在这些功德坊、将军坊、宰相坊、学士坊、忠义坊等各座牌坊间,不能不使你肃然起敬,仿佛走进了遥远沉重的历史中。
在村口,还立着一条几十米长的贞节牌坊,这是赵村独有的,自这里有人时就开始建造,一直到现在还在早,从这座有的是青石有的是大理石有的是青砖垒造的贞节牌坊上,仿佛能看清赵村一千多年来的兴衰荣辱,这上面刻着赵村有史以来的六万九千多位贞节女子的名字,有许多已经模糊不清了,但那分明就是六万九千多位贞节女子的灵魂凝集在那里。
在贞节牌坊的对面还有一座节女堂,据说是元朝时的一位状元为纪念他母亲而建,纪念他母亲从十六岁时丧夫,终生未嫁,一生含辛茹苦,把他培养成人,待他功成名就,荣归故里时,他母亲却早已仙逝。现在的节女堂里还保留着他母亲的牌位,陪伴着她的都是村里近三代贞节女子的牌位。现在这里已成赵村最神圣的地方,许多年以来所有嫁出去的姑娘娶进来的新媳妇都要先到这里敬拜过堂。
程学理神色凝重地看着这一切一言不发,村里不时地传出几声女孩裹足的惨叫声。瞿昭神甫又在喋喋不休地说道:“这又是一个世界奇迹,这片土地有着太多的奇迹了。啊,我的主啊,请保佑这些圣洁的可怜的灵魂吧。”
程学理的到来,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纷纷涌出家门,把他和瞿昭神甫团团围在中间。程学理又忍不住内心的冲动,他登高挥臂高呼:“我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一进村子,就听到裹足女孩的惨叫声,你们的叫声像刀子一样直桶我的心,这痛在你们的脚上,却痛在我的心里。我的父老乡亲们,都是什么时代了,你们还在裹足,还在裹住自己的思想。外面的世界早已是风起云涌,日新月夜,世界新潮流早已是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夫母生你们脚,是要让你们走路干活的,不是要把它变成三寸金莲供人观赏的,我亲爱的姐妹们,放开你们的脚,让它们自由地生长吧,它们有自由生长的权利,谁也没有遏制它自由地生长的权利。你们一定要解放思想,抛弃陋习,解放自己,就让我们一起从解放脚开始吧。还有你们的这些牌坊和节女堂,那已经是历史了,它只记录着你们历史的荣耀和骄傲,它们不能成为压在你们身上的包袱,你们要尽快从它们的阴影中解放出来。”
起初人们还是兴趣很高地在听他演说,渐渐的人群中消沉下来,没有了声音,一些老太太起先走了,一些妇女和男人也跟着走了,最后只剩下几个看热闹的孩子,一些人家赶紧像躲瘟神似的把门紧紧关上。瞿昭神甫看到这越来越冷清的场景对他说:“你好像是在对牛谈琴啊,她们历史的包袱太重了,像一座压在历史车轮的大山,你是拉不动的,能拯救她们的只能是我万能的主啊。”
程学理又面露倔强地说:“我们中国历史的车轮虽然沉重,但是只要一滚动,就会永远向前,在古老的大地上留下坚实的深深的痕迹,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更不会倒退。我已经听到了来自大地深处的滚滚向前的车轮声,这一天即将到来。”
程学理在赵村费尽口舌,游说两天,也没能说服他们撤除私塾,合并到青山学堂去。他唯一的收获就是在赵村招了几个学生,他心满意得地对瞿昭神甫说:“凡事都有开头,总算翘开了赵村的第一块冰,再厚的冰都会慢慢消融的。”他对赵村的几个学生一直特别关注,后来他们中就出了个令他骄傲一辈子的第一代学生中的佼佼者赵有才。
五、
程学理的到来令青山书院名声大震,许多有志有为的年青学子慕名而来,青山书院空前兴盛,青春洋溢,热情四射。程学理一到就在学院门口先挂了个牌子,改青山书院为青山学堂,开始教授新学。直到正式开学时,他心里仍有一个极大的遗憾,就是无论他怎么劝说,就是没有一个女学生的到来,最后他为了表示新校风新气象,就只得把他两个才十多岁的女儿彩云彩凤安排在最前排,和学生们一起上课。他上第一节课时,在黑板上首先写下四个大字“勿忘国耻”,他激情洋溢地说:“我们中国现在已是国土沦丧,内忧外患,任人宰割,正处于历史上最黑暗最危急的时刻,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唯有你们这些莘莘学子,你们要心怀祖国,面向世界,发奋读书,用你们的青春和热血去唤醒我们祖国沉睡已久的群山,沉睡已久的大地,使我们的祖国早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实现我们伟大文明的复兴。”后来,他的学生们就把他的“勿忘国耻”四个大字刻到那块“存天理,灭人欲”的巨石的后面,成为校训。
程学理虽讲新学,有时也请瞿昭神甫给学生讲西学和《圣经》,但他最推崇的还是“程朱理学”和“孔孟之道”,特别是对“程朱理学”深有研究,颇得“程朱理学”的精髓,“程朱理学”也成了他心中一块神圣不可动摇的精神圣地文化圣地。他常教育学生道:“我们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治国育人的历史,当我们祖先制定治国良策时,世界都还处在野蛮时代,还没有进行教化。虽然他们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中国的大门,但是这和蒙古人横扫欧亚,满清人进关南下一样,都是一次野蛮的扩张,并不是文明的胜利,你们必将和蒙古人满清人一样被我中华文明所吸收溶化,最终被消灭。世界各大文明无不中断,难以为续,只有我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从未中断,因为我中华文明传的是天理。天下之大只讲一个理字。违天理而行者,虽可一时气盛,必不可长久。人的一半就是野兽,不信天理的人就是野兽,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千古不变的天理,就是要灭掉人的与生俱来的兽性,如果没有天理,人就会变的比野兽更凶残更野蛮更贪娈,成为世上最凶猛的野兽,那些贪得无厌的个人集团和国家就是这些凶猛的野兽。克己复礼,这就是亘古永恒的真理,人就是要控制自己膨涨的私欲,复从天理。天理就是管理人的私欲的规矩,是谁也不能突破,谁也不能肆意妄为。人不服从天理,人就会失去人性,回到极端自私野蛮残暴贪娈无度中去。不管是多么强大的个人集团和国家,都会自我毁灭。”
瞿昭神甫对他讲的克己复礼很感兴趣,他觉得这和他提倡的世上的人有善有恶,人应忍耐顺从苦难的观点很相似,他们虽是好朋友,常常为不同见解争得面红耳赤,很难找到共同点,只要能找到一点相似的观点,往往就会兴奋不已。
学堂的空前兴盛,使汪金权感到满脸荣光,他感到自己一辈子最伟大的决定,就是请来了程学理,虽然他心里很反对他的所为新作法,一直在暗中抵制,例如不管程学理怎么说,他就不让自家的女孩去上学,他家的女孩不去,就不会有任何一家的女孩敢去。但他认定了程学理就是有大学问的人,相信他一定能教出好学生来,对他越来越器重了。顺带着,对瞿昭神甫也喜欢起来,在瞿昭神甫的劝说下,他又以商会会长的身份帮他在青山县城建起了青山县第一个天主教堂。教堂离学堂不到十里,瞿昭神甫还是经常来学堂找程学理,程学理也常带学生去教堂参观,他常教导学生:“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要学习洋学,了解洋学,才能克敌制胜,不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了。”
他的两个女儿彩云彩凤似乎更喜欢去教堂,喜欢跟瞿昭神甫唱圣歌,那悦耳动听的圣歌像天上的甘泉滋润着她们幼小的心灵。她们成了瞿昭神甫组织的唱诗班的骨干,每个星期都要去唱歌。在甜美的圣洁的乐曲中,没过几年,她们就已出落成美丽动人的少女,成了无数路人目光的聚焦点。特别大一岁多的彩云,已经是楚楚动人,浑身散发出青春的气息,走路像一片飘动的云,说话像一阵轻柔的风。
按山里的习惯,她这个年龄早该谈婚论嫁了,虽然上她家的媒婆早已踩破了家门,但都被程学理拒之千里,对两个女儿的婚姻大事,他心里早有自己的打算,他一是想让她们多读几年书,二是想在自己的得意学生中选出出类拔翠者,他一直都在考察选择中。但他一点也不知道,已经长大的彩云,那少女心中深藏的秘密。
也许是出于对天主的神往,彩云从小就对瞿昭神甫有种天生的依恋,有时到了痴迷的地步。她每次看到他走来,仿佛是看到是天主的到来,听到他的声音,仿佛是在聆听来自天堂的天主的声音。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控制,她感到他已是自己内心的全部,他占据了自己整个的精神世界。
瞿昭神甫从彩云那炽烈而温情的目光中早有感触,他是看着彩云一天天长大的,对这个纯洁的像清泉一样的少女,他一直感到那就是圣女的光临,是天使的到来。但他一直不敢有丝毫的非份之想,他常常控制着心中涌动着的澎湃激情,在天主像前祷告:“主啊,我万能的主,你为啥给我派来这样的天使,这是对我的惩罚还是对我的奖赏。”他们两个人早已是相互暗恋,只是没有任何一方有勇气捅破这层纸。
看上彩云的还有汪金权,他一直就觉得只有像彩云这样出身书香门第的才女,才配做他汪家的媳妇,他在心里早就把她看成是他儿子汪天福的媳妇了,他几次派人去向程学理的提亲,程学理都说孩子还小,这事不急。他不知道,其实在程学理心里,他一直不欣赏汪天福,觉得他受汪金权影响太重,思想守旧,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行为说话中规中矩,身上有一股子腐臭味,缺少一些青年应有的朝气和激情。在第一代弟子中,他更喜欢赵有才和周杆,这两个小伙子虎虎生风,敢想敢干,是山中猛虎,将来都是难得的将才。他心里已经有意要将两个爱女许配给他们。
汪金权等不及了,他要带着汪天福亲自去提亲。汪天福一听心里就慌了,因为他心里喜欢的是彩凤,而且他们已经擦出了爱的火花。但他不敢说,他父亲和程学理在他面前就是两座高山,两座他一辈子都不敢翻越的高山。婚姻大事,自古有父母做主,他不敢有半点违逆之想。他想不出办法,只得说出彩凤跟他说的秘密,彩云早已经喜欢上了瞿昭神甫。
汪金权一听如雷惯耳,他觉得程学理一再拒绝他家提亲,原来是这个原因啊。他想我堂堂汪家长子,未来万人家族的族长,汪氏商会会长,多少人都巴结不上,从来没有想娶的姑娘娶不到,而程学理偏偏要把他汪家看重的姑娘嫁给大她十几二十岁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这不是太不给汪家面子,是在汪家脸上拉屎泼尿吗。
汪金权受不了这个气,气冲冲去找程学理讨说法。程学理听了汪金权的话,像被狠狠地抽了几个耳光,脸上火辣辣地发烧,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不相信他程学理家会有这事,他更不相信他程学理的女儿会爱上瞿昭神甫。当彩云满面泪痕跪在他面前,肯请他成全她和瞿昭神甫,发誓这辈子除瞿昭神甫终生不嫁时,他彻底暴怒了,他生平第一次动手狠狠抽打了彩云。他随即带着众学生来到天主教堂,面对众人与瞿昭神甫割袍断义,他痛心疾首地说:“我一心救国,维新革命,没想到却成为国家的罪人,充当了你们这些侵略者的帮凶和带路人,我引狼入室,与虎为伴。你瞿昭神甫就是个可恶的文化入侵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就是做人立世的天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是中华文明最根本的最神圣的,岂能受你们随意侵犯,我现在终于明白,你们这些不拿刀不拿枪的文化入侵者,比那些拿刀拿枪的侵略者更阴险更可怕,你们比杀人放火者更凶残更恶毒啊。他们是占我国土夺我财物,你们是毁我精神诛我心啊,我悔之晚矣,我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我无颜面对先师圣人啊。”
瞿昭神甫大声说道:“程学理,你不只脑袋后面拖着一条大辫子,你的头脑里面还长着一条更粗更长的大辫子,你要维新革命,先把头脑里面的大辫子割断啊”。
程学理说:“我们中华文明这根长辫长了五千年了,你们是永远也割不断的,因为它是凝注着中华五千年安邦治国平定天下的经验教训,五千多年来,我中华大地历史沧桑,分分合合,经历了多少天灾战乱,留下了多少血和泪的历史,五千多年来,我中华多少仁人志士,精忠报国,为天下苍生谋太平盛世,我中华文明就是一部安邦治国安居乐业的历史,你们列强现在到处逞强显凶,四处侵略,和我国历史上诸强争霸,战乱不断是何等相似,你们宣扬的西方文明在我中华文明面前就像是小孩见到爷爷,有何高明?我中华现在积贫积弱非中华文明之过,而是对中华文明背离之过矣。我堂堂中华文明必在苦难和战乱中走向全面复兴,发扬光大,因为中华文明中凝注着的就是天理。”
程学理说完就转身拂袖忿然而去,从此和瞿昭神甫断了交情,再无相见。汪金权一见他们反目成仇了,肚里的气还没消完,立即组织族人一天之内就把那座天主教堂拆的片瓦不留,这本身就是他带人建起的。
瞿昭神甫望着眼前的一片废墟,只能抱着天主神像不停地祷告:“主啊,我万能的主,你为啥就不能救救这些可怜的人啊。”他从此在皖南没了立足之地,只得回了北京,从此没了音讯。
六、
瞿昭神甫走后,彩云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她的精神世界好像被完全抽空了似的,整日不吃不喝,神情恍惚,脸色苍白,日渐消瘦。彩凤整日整夜陪着她,哭成了泪人,生怕姐姐会出什么事。终于那天早晨醒来,就发现姐姐的一头黑发已全部落地,她抱着姐姐又是一阵痛哭。彩云出家的心意已决,谁也无法把她劝回来。
程学理独自在书房里呆了几天,什么人也不见,最后只对春秀说了一句:“这是天意,她想出家就让她出家吧,总比嫁给瞿昭神甫好啊。”
汪金权见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没了办法,但他心里还是想彩云毕竟是他汪家看重的媳妇,他不能不管,他到大青山上找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建了一座静云庵,把彩云请了过去,彩云从此改名法号“静云”,独守青灯。她母亲春秀和彩凤常去看望她,程学理常常走出学堂,朝着那一片远山凝视好久,但是二十多年过去后,他从没去过那里。
程学理身处深山,但时刻关注着外面时局的变化,一些学子好友不断来访,带来的消息令他振奋,他预感到腐朽的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古老的中国即将新生,他激动不己,鼓励他最优秀的学生到广洲去寻找革命党,当他最得意的学生赵有才第一个表示要独身前往,决不辱师命时,他激动难忍,当场以爱女彩凤相许,他说:“好男儿就要报效国家,国家用人之时,能挺身而出,不亏是我的好学生,现将爱女彩凤许配与你,无论你远在何处,是生是死,小女彩凤都是你的媳妇,非你不嫁。”
程学理此话一出,立即惊的下面一片寂静,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风浪已在酝酿。赵有才当即感恩戴德地三叩九拜后,慷慨离去。程学理不知道,深爱着彩凤的不只是赵有才一人,而是他大部分的学生,由于他的这批学生中一直只有彩云彩凤两个女孩,彩凤又一向活泼可爱,热情大方,美丽动人,她早已成了大家心中的女神,他们在背后为她争风吃醋不知打过多少次架了。其中最痴迷的就是赵有才和周杆,他两一直绞着劲在暗斗着,但彩凤对他两个都不喜欢,个个如虎似豹,血气方刚,生性野蛮好斗,她喜欢的是汪天福,稳重持成,木讷于行,外表忠厚,藏秀于心,能给她一种安全可靠的感觉。
程学理的话使汪天福的内心感到彻底的冰凉,他知道他和彩凤间的感情彻底完了,已经不可挽回了,对于一言九鼎的程学理,他说出的话从来没有更改过。他确实一直真心爱着彩凤,这种爱像烈火一样燃烧过他的心,他也知道程学理的心愿,他早就有过去广洲找革命党的心事,他还小心地和他父亲提起过,他父亲阴沉着脸,吸了半天烟,最后把长烟杆重重地磕在烟台上说:“你是汪家长子,你走了这万余人的族长交给谁?这汪氏商会交给谁?”
汪天福自幼就知道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是整个家族的兴衰,他从小在父亲那里受到的教育远超过程学理,他父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带他出席所有的族长会议和重要场所,一些祠堂寺庙的仪式大礼让他主持,在他心里装的最多的就是汪氏家族汪氏商会,他将是这个旺盛家族的第六十九位族长。他从小就觉得父亲就是他面前一道高不可测的高山,是他一辈子也翻不过的高山。他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想过到外面赶什么。
汪天福听到程学理的决定,心里着实疼痛了好几天,他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挖心之痛,什么是失魂落魄,他终于明白了彩云为啥一夜之间落发,遁入空门。但是几天后,他就开始把这种痛苦深埋在心底,他觉的这也许就是他这个未来的族长与众不同之处,他得比别人忍受更多痛苦。他不敢再到学堂去了,更不敢去面对彩凤,他向父亲提出要到杭州上海的商铺去看看。汪金权自然高兴应允,他终于看到这个寄予厚望的儿子长大了,该让他出去看看各地生意了。
汪天福到学院拜别程学理,他看到了彩凤,他低着头不敢看她了,赶紧逃避一样匆匆离去。这一刻使他感到压抑感到窒息,他飞快地往外跑去,恨不能立即跑出大青山跑出整个皖南山区。
汪天福走在大青山唯一的一条出山小路上,狂乱的心才平静下来,他来到山顶看到了那座破旧的关公庙,这是大青山唯一的关公庙,依山而建,正处山路要峡处,平时没有什么人,也没人看庙。他不知道人们为啥要在这里造这个关公庙,但是这里是看见汪村和那里山林的最后一个观察点,再往前就是另一片山另一块天地了。他本想停下休息一下,看看山景。他没想到彩凤突然从关公庙钻出来,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他面前,把他吓了一大跳。
彩凤的性子比她姐姐倔强好多倍,她不能接受她父亲的安排,也不愿像她姐姐一样独自忍受痛苦。她听了她父亲的决定,她知道汪天福一定会躲到山外去,他就一直在关注他的行踪,每天以上山看她姐为名到这里等他。她姐的静云庵离这里只有几里地。
彩凤一见他就娇嗔地骂道:“胆小鬼,一有事就想逃避,你想跑,你跑到那我就跟到那,我会一辈子缠着你,做鬼也要跟着你。”
汪天福紧张地望望四周没人才问:“你,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彩凤说:“我在等你呀,等你带我一起走,我们跑的远远地不回来了,谁也拿我们没法子了。快走吧。”
“私奔?”汪天福心里闪过这个念头后,立即感到心惊胆胀,他从来没有产生过这种想法,他怎么能做这种伤风败俗,给祖宗丢脸的事。他是未来的族长,他在各方面都要做全族人的榜样啊。他忙说:“不,不行,我不能带你走,彩凤,我送你回去,我们已经不可能了。”
彩凤急的哭了:“汪天福,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你以前说的话都是假的,是骗我的。你是个大骗子。”
汪天福看到她流泪,心里又涌起巨大的痛苦,忙说:“不,不,我是真心喜欢你的,可是,可是我真的不能带你走,师命不可违啊,我们不能只为了自己,我们不能给家族,给学院,给我父亲,给你父亲丢脸啊,如果我们跑了,他们拿什么脸面去见人,他们都是有头有面的人啊。”他说着,也忍不住流下了痛苦伤心的眼泪。
彩凤跑到悬崖边说:“你关心这个关心那个,就不关心我,你就想让我和我姐一样去落发为尼吗,你不带我一起走,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我变成鬼也会缠着你。”
汪天福慌了,连忙抱住她:“你千万不要这样,我带你走,我们一起跑的远远的,我什么都不管了,我只要你活得好好的。”
汪天福已经顾不得一切了,他带着彩凤疯狂地向外面跑去,他们跑过了一座又一座山,穿过了一片又一片林,不知跑了多久,他们跑累了,跑不动了才倒在一片树林里休息。
汪天福仰望着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飞鸟,听着溪流冲击礁石的水声,望着身边彩凤那红润的脸旁,那不断起伏的高隆的胸口,他已经完全陶醉了,他已经忘记了世间的一切,他再也无法控制内心深处澎湃的激情,他翻身一把把彩凤抱到怀里,迎接他的是同样滚烫发热的躯体。两个年轻火热的身体紧紧缠绕在一起,宽阔的草地成了他们翻滚的天堂,青山绿水在见证着他们的疯狂,整群的鸟儿在天空为他们欢唱。
汪天福已经彻底疯狂,他的一生还从没有这样疯狂过,他好像要把这许多年压在内心的苦闷疼痛一起发泄出来,他狂热地亲吻着彩凤洁白如玉的身体,仿佛是在品赏天宫的仙桃,不,是比仙桃甜美一千倍一万倍,这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神魂颠倒的爱人啊,彩凤在他的身下不停地娇喘着低声呻吟着的声音,就像是来自天庭的神乐,又像是轻轻飘来的春曲,刺激着他的神经,更使他血脉贲张,激起他内心深处的惊涛骇浪,他感到自己抱着的那就是一团炽热的火,一团要将他彻底焚毁的烈火,一个柔软的天使,一个要将他彻底融化的融化器。他感到自己内心的感情像久压火山一样爆发了,像冲破闸门的洪水,奔腾而下,一泄千里,又像那发疯的马群,纵情放肆,狂奔不息。当他最终精疲力竭地倒在草地上的时候,他才感到一些后怕,他才感到自己已经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彩凤紧紧地依偎在他的怀里,脸上露出了无比幸福甜密的笑容,她感到自己比姐姐幸福多了,她才不会独守青灯,了度此生。她终于可以和心爱的男人在一起了,他为了这个男人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她还不知道她的不幸和灾难才刚刚开始。
汪天福彻底冷静下来后,就又恢复到从前,他开始感到真正的后怕,他不知道前面的路该怎么走,他不敢走出这大山,更不敢回去,他带着彩凤在大山里转了几天,他常常对着沉默的群山发呆,出神的凝望远方,他不知道他的路在那里。他感到他左边的大山是他父亲,右边的大山是程学理,他一个都翻不过去,这两座大山正不停地向他压来。他一向是个心机很深的人,他最终想出了唯一解决的办法,解铃还需系铃人,他只有去找到赵有才,向他求请,向他说明一切,请他去说服程学理,废去那门亲事,他才能把彩凤明媒正娶娶进汪家。
汪天福想好后,就在深山里找了一户可靠人家把彩凤安顿下来。他小时就常跟父亲去深山采购茶叶毛竹山货等,认识许多人家。他把彩凤安排好后,就出山去广州找赵有才,他特意叫彩凤写了一封信给程学理安慰他,说她一心挂念赵有才,放心不下,就到广州找他去了,不别挂念。
程学理接到信后,喜出望外,大赞彩凤是个忠孝节义的好女儿,给他脸上添光加彩了。
七、
汪天福做事一向考虑周全,他连走后一再叮嘱彩凤无论如何不可出上,更不可回青山,他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最多一年就会来接她。彩凤自然相信他一向做事稳重,不会失言。
汪氏商会的几十家商铺遍布各地,汪天福从杭州到上海到南京,又从武汉到广洲,已经花费了大半年时间,他一边考察商情一边四处打听赵有才的下落,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在广州时期,他适逢革命党发动的广洲起义,他亲眼目睹了广洲起义失败后,无数革命党人陈尸街头,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的场面,他甚至到那些腐烂不堪的尸体中去寻找过赵有才的尸体,都没找到他的任何踪迹。正当他失望地准备返回时,意外地在商铺遇到了周杆。
周杆是和赵有才一同走出皖南的,他出来并不是要参加革命,而是为了找机会消灭赵有才,因为他在心里比谁都更强烈地爱着彩凤,当程学理一宣布把彩凤许配给赵有才时,他也就把赵有才当成头号死敌,必欲除之而后快。所有知道他身世的人,都知道他是土匪的儿子,他母亲都不知道他父亲是谁,只跟他说那天一群土匪冲进她的屋子,把她遭塌了一夜,后来就有了他。这身世自他知道时,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使他感到极度的自卑,也使他形成了极端狭隘和阴暗的心理,使他总是用仇视的目光看待世界,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只要他想得到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的性格。他能留在青山书院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一来就看上了彩凤,就发誓一定要把她娶到,他容不得任何人对彩凤有半份想法,为此和许多人都打过架,打的最多的就是赵有才。当年,程学理肯收留他,就是看中了他浑身透露出的那股子勇猛和血性,一直想把他培养成栋梁之才。
周杆和赵有才一到武汉时,就找到机会暗地告密,让赵有才被清政府所抓,后来很快就听说被除决了。他心里高兴,本想立即回去找彩凤,但一想不妥,他们一起出山,赵有才死了,而他却完好无损的回来了,说不清楚,再说他也想混出点名堂和功名,让程学理瞧瞧。于是,他就来到广洲,参加了广州起义,经过几天的血战,他看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状,他彻底清醒了,什么革命?革命不就是你革我命,我革你命,你杀我头,我杀你头,不就是争做皇帝,人人都有做皇帝的心,不是人人都有做皇帝的命,清朝皇帝好不好,管我屁事,换谁当皇帝也轮不到我,谁当皇帝不都一样,老子不跟你们玩命了,老子不革命了,老子回皖南找彩凤去了。”
周杆想着这些,就找到汪氏商铺来了,皖南在全国各地都有许多商铺,平时经营各种山货,也是出门在外皖南游子们落脚的一个救济点。周杆到所有的皖南商铺都转了一圈,他提着枪到处说:“我在卖命为你们革命,抛头颅撒热血,你们都该赞助一些吧。”他因此也积攥了不少银子,他本想到汪氏商铺再捞一笔就回皖南找彩凤去了。没成想就遇到了汪天福。
汪天福异乡遇故友,喜不自禁。他听到赵有才已死的消息,不由的悲喜交加,泪流满面,他喜的是终于可以明正言顺的和彩凤在一起了,悲的是赵有才壮志未酬就已英年早逝,回想起他们几年一起在青山学堂读书的往事,忍不住泪流满面,痛哭不止。
周杆听说了他和彩凤的事,早已是嫉火中烧,恨得咬牙切指了。他在心里狠狠地骂道:“你汪天福是什么狗东西,你也配彩凤,你不就是仗着汪氏家族人多势众,家大业大吗,老子一只手就能掐死你。”
两人各怀心事,都喝的酩酊大醉。醒来后,周杆又以继续革命为名,在汪氏商铺大捞了一笔,就急急赶回找彩凤去了。汪天福不知道这些,他又回到武汉去找赵有才的尸骨,对于这样出自皖南的英雄,他觉得就是不能把他的尸骨带回皖南,至少也要找到好好安葬,好好祭拜一番。
周杆回到皖南,就到青山学堂看望了程学理,向他讲述了广洲起义的残酷战斗的情况和自己的英雄壮举,绝口不提他和赵有才的事。程学理听了后沉默很久,最后说:“这是惊天春雷啊,我沉睡的大地终于想起了震天的春雷,春雷炸响了,春风已起,春雨还能远吗?你一定要继续去参加革命。”
周杆连忙大声应允着退了出来,他其实是为打听彩凤的下落而来,他听到大家都在说彩凤寻找赵有才去了,他明知道彩凤就在皖南,他也跟着撒慌说,他确实在武汉在广州遇到过彩凤,并把彩凤大大吹嘘了一番。其实,他心里早有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在彩凤那里,无论明的暗的都已经不是汪天福的对手,他只能不择手段,先下手为强,他只想能找到她,然后带她到一个世上无人知晓的地方,他帮着撒谎就是要让众人搞不清彩凤的行踪。他一回皖南,一连几个月都在满山遍野地寻找,可是一直找不到彩凤的影子,他又开始恨起汪天福来:“狗日的东西,把她藏那去了,一点踪迹都不留给我,老子跟你誓不两立。”
他已经利用在广州带回的银子,拉起了一支杆子,他听他母亲说,那时强暴她的是一群来自郎溪方向的土匪,他就一边朝那边去寻找报仇,一边向那里发展。他知道那里靠近富娆的苏南地区,好马不吃窝边草,他可以经常去苏南地区捞一些财物,然后撤到皖南山区躲藏起来。他已像一头凶猛的饿虎,在大山里窜来窜去,他还在一些重要路口秘密安排了眼线,他相信彩凤不管藏在那里,总要出山的,只要她一现身,第一个找到她的一定是他。
他为了不让人们知道他的底细,打出了自己的旗号血虎,不再用他的真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土匪的儿子,土匪的儿子本来就多,问不清来路了。当程学理还在认为这个得意学生在为国效力时,他早已蜕变成皖南山区的一头凶残的血虎。他的势力发展很快,郎溪那边的土匪一听到他的名号,许多人都争抢着说他是我的儿子,一些小股土匪纷纷投靠他。他没用多长时间就占住了郎溪最大的山头血狼寨。
八、
彩凤一直就在风景秀丽的黄山山脉的一座高山茶园里,这里茶园密布,整日烟雾缭绕,如同仙境,这里水气凝重,山风穿流,盛产黄山云雾茶和一级贡品黄山毛峰。
皖南各种名茶一直是汪氏商会经销的重中之中,汪天福从小就和父亲跑遍了皖南各种名茶的产地,翻过无数的茶山茶园,到过所有名茶的制作茶坊。从祁门红茶、屯溪绿茶到太平猴魁,从顶谷大方、涌溪火青到敬亭绿雪、从鸦山瑞草魁、黄花云尖到泾县特尖。这些茶山茶园他不知跑过多少次了,每一个茶山茶园的气候土壤山路小溪他都了如指掌。他把彩凤安排在这里,一是这里山高路远,人迹罕至,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对忠实可靠的老年夫妻,整年在山上看护茶园,很少与外人接触,连他父亲汪金权都不知道。
彩凤来了后,也喜欢上了这里,不但能登高看到那绚丽的日出,而且这里每天变换不定的云雾使她入迷,它们时奔、时涌、时升、时降、时飘、时逸、时明、时灭,时常包围着她,使她感到自己快乐的像神仙了。而且,汪天福走后不久,她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每天早晨都到山顶去带肚里的孩子一起呼吸高山之顶的空气,等待日出,一边在茶园采茶,一边在幸福的等待中等待汪天福的归来,等待孩子的降生。
她的肚子越来越大了,离汪天福说的一年期限也越来越近了,她的心也越来越激动,她整天都在激动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天她又激动得睡不着,她起了一个大早,没等那对老年夫妻起床,就到山顶去一边采茶,一边等日出。这天的云雾特别的浓特别的厚,她只能看到眼前的几颗茶树了。她已经采完两筐了,也没看到那对老年夫妻上山,她感到有些奇怪,平时他们早就上山采茶了,她正要回去,忽感到肚子里一阵剧烈的疼痛,她不得不捂住肚子蹲了下去,她不停地骂着:“调皮的小东西,还有一个多月才到预产期,你就等不及想出来啦。给我回去好好待着。”
可是肚里的孩子不听她的,他的动静越来越大,像一个小野兽在她肚里肆意蠕动着,像千万把刀子搅得彩凤疼痛难忍,她忍不住大声惊叫起来,可是这片山头离他们家太远了,没人能听得见她的叫声。孩子活动的越来越大越来越痛快,仿佛是被关闭太久的猛兽要冲出围栏,仿佛是被包裹很紧的春蚕就要破蛹而出。
彩凤仰躺在茶树之中,仰望着白茫茫的天空,她看到浓浓的云雾在变薄变淡,一缕缕阳光照射下来,她感到这个不听话的小东西已经忍不住要出来了,她已经疼得浑身是汗,她不再叫唤,她咬牙蓄力等待着孩子的出生,她的心里感到一丝恐慌,这时她多么渴望那对老夫妇能出现在身旁,给她一些帮助,她多么渴望汪天福能出现在身旁,给她一定力量,可是没有任何人出现。她感到自己己经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她已经坚持不住了,她感到自己的神志越来越模糊,她努力在使自己清醒,她已忘记了巨痛,她心里只有一个强力的信念在支撑着她:“我不能死,孩子不能死。”她不知道这样挣扎着清醒了几回,最后还是昏死了过去。
她不知道昏迷了多久,当她再次醒来时,她看到山顶的云雾已经散尽,一轮旭日高悬在天上,发出万道光芒,照射着连绵的群山。茶园更绿,无数的叶尖上滴着露珠。她看到她的身下一个新生的小男孩在阳光下睡着了,他的小手上还抓着挣断的脐带。彩凤艰难地爬起来,脱下外衣把他包好抱到怀里,轻声责骂道:“你个坏小子,到底自己爬出来了,没有害死我们。”
但彩凤极度虚弱地抱着孩子回去时,这个不安时间到来的孩子还真是救了她一命。原来她住的地方遭到一伙过路土匪的洗劫,所有茶叶财物被洗劫一空,那对老夫妇全部被杀,而且附近几户同时被杀,只有她侥幸逃过此劫。
“这些千刀万剐的土匪。”彩凤悲愤地叫着,把那对老夫妇安葬后,她又住下休息了一些天,等身体恢复了就抱着孩子下山了。她一时不知道去那里,只得偷偷的回到静云庵去找她姐。静云师太知道了她的情况,深知事关事大,如果大家知道了程学理的女儿没去找赵有才,而是偷汉生子,那他还怎么见人,那青山学堂还怎么立足,这不是要他的命吗?必须严守这个秘密呀,她立即让彩凤留下孩子,赶快出去找到汪天福。
彩凤只得又偷偷离开,她想直接到杭州去找汪天福。她翻山越岭,独自走上了徽杭古道,这里道路崎岖,履险如夷。当她历经千辛万苦好容易爬上“江南第一关”伏子岭时,她没想到血虎周杆已等在那里。其实她一出青山县,就被周杆的耳目发现了,周杆接到报告,火速赶到这里拦截。
彩凤初见到他,感到很吃惊。周杆仰天大笑:“哈哈,你终于出现了,你这只凤凰终于落进我的窝了。”彩凤不安地问:“你在这里干什么,我有要事要去杭州,你给我让开。”周杆说:“我特意从广洲回来就是要娶你,赵有才早死了,我找了几个月才找到你,跟我回家吧。”彩凤说:“我要去找汪天福,我要嫁给他,我不会嫁给你的,你快放我过去。”“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了,谁也别想跟我抢了。你放心,我是真心喜欢你,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什么革命前途命运,都去他妈的吧,我只要你。”周杆说着狞笑着向她走过来。
彩凤知道不好,转身想跑,已经来不及了,周杆伸手抓住她,一把把她抱到怀里,像拎小鸡似的夹着她朝山下走去。彩凤不停地撕咬着他怒骂着他,她的反抗激起了周杆心里莫名的怒火,他顿时兽性大发,他想老子一不做二不休,生米做成熟饭,看你还能叫个啥。他把彩凤夹到路旁的松树林里,一件一件地剥光她的衣服,像猛虎欣赏猎获的羔羊一样望着彩凤可怜地颤抖着一丝不挂的身体,跪在他面前哭求着他,他的心里顿时感到无比的满足,这就是他一直神往的结果,等他彻彻底底看够了,他就像饿虎扑食一样扑倒在她身上,于是彩凤那一声又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震撼着整个山林,惊得周围山鸟四处逃窜,一阵阵山风呜呜地吹向远处沉默的群山。
直到几个小时后,浓重的夜幕笼罩上来,周杆才累得停下来,彩凤望着黑沉沉的夜空,感到浑身已经麻木了,她的眼泪流干了,喉咙哭哑了。她不知躺了多久,她听到周杆在她身边死猪一样的酣声,她的心里又重新燃起希望,她只想着能尽快离开这个魔鬼。她悄悄地爬起来,穿上衣就拼命地往山下跑。她没想到周杆早有所准备,她一跑周杆就知道了,没跑多远就被周杆追上,她只得再次跪在他面前哀求他放过自己。周杆异常坚决地说:“你这辈子只能做我的女人,不准死不准跑。”他说完举起木棍对着彩凤的小腿就猛击两下,彩凤惨叫一声就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又疼的昏死过去。
周杆把她背到肩上向山下走去,他一直就这样把她背到了血狼寨。彩凤的双腿从此残废,从此没有走出过血狼寨。
九、
就在周杆把彩凤背上血狼寨的时候,汪天福正从杭州方向从徽杭古道上翻过佛子岭往皖南赶,他在武汉一直没有找到赵有才的尸体,他也听人说他被处死了,就是找不到埋在那里,这就又耽误了一段时间。正遇到武昌起义,战火纷飞,一片混乱。他只得赶回杭州,处理完商务就往回赶,这时他已确信赵有才真的死了,他已经想好直接把彩凤带回去告诉大家,就说是遇到找赵有才的彩凤把她劝回来了,然后就找人求亲结婚,一切水到渠成。
汪天福一进皖南,就直奔彩凤藏身的地方,可他到那里只找到彩凤留下的几件物件,什么也没找到,他四处打听,只听说这里遭到土匪,所有人都被杀了,没留下一个活口。他呆呆地在那里面对群山默坐了好几天,无限的悔恨和痛苦袭击着他,他感到是自己害了彩凤,是自己辜负了她的一片真心,害了她那年轻的生命,回想起过去和她在一起的情景,他悔恨不己,痛不欲生。他痛恨自己为啥有那么多的顾虑啊,痛恨自己为啥不把她一起带走,如果有第二次选择,他连愿和她在这里隐住一辈子,也决不离开。
在经过极度的悔恨和痛苦后,他觉得自己欠她的太多了,这辈子也无法还清了。他最后想到一定要给她留个死后的好名声,让她清名永留,受万人敬仰,只有这样才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和罪过。于是他又撒出一个弥天大谎,他带着彩凤留下的几件遗物,说彩凤是在寻找赵有才时,得之赵有才遇难时,跳江殉情而死。
在皖南这块土地上,为夫殉情的女子一向最受人敬重,彩凤的事立即轰动整个青山县。只有静云师太彩云知道这个天大的谎言,她日夜诵经,闭门不出,她心里知道这影响太大了,她只能把这个秘密永远深藏的心里了。
程学理听到汪天福带回的消息,深为赵有才英年早逝,壮志未酬而惋惜,更为爱女彩凤的忠贞而骄傲,他虽为痛失爱女心痛悲伤,但是爱女给他带来的荣誉使他精神换发,彻底从彩云给他带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再讲程朱理学时,更加底气十足,声音洪亮,激情四射。
汪天福在青山学堂给彩凤树起了牌位,每天都要来烧香跪拜,远近各地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一连数月烟火不断。汪天福开始和程学理商量要给彩凤竖一道贞洁牌坊时,程学理说:“国家大事未定,彩凤事小,暂缓,暂缓。”
汪金权看到儿子这次远行回来,就像变了一个人,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处理问题坚决果断,各方面都已远胜于自己,已能完全胜任族长和商会会长了,他觉得汪家代有人才出,一代远胜一代,自己可以安心的享福了。他唯一搞不懂的是,彩凤死了也是赵家的鬼,立牌坊进祠堂那都是他赵家的事,他跟在后面忙活啥呀,他为此去问儿子,汪天福说:“她是程学理的女儿,程学理是我们青山学堂的人,就是我们汪村的人,这份荣耀就是我们汪村的,就不能给了赵村。”汪金权听了就越来越佩服儿子的精明能干,看问题远在自己之上了。
汪金权不再管族里和商会的大事,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为儿子娶亲的大事上来。汪天福说:“自古以来,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天经地义,全有你做主,你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汪金权听了儿子的话,心里高兴的像喝了蜜似的,他已经给儿子选定了一门亲事,所有的程序都走完了,就等他回来娶亲完婚了,他立即请风水先生算好黄道吉日。他觉得这将是他这任族长和会长主持的最后一件大事了,他一定要做好,他要把儿子的这场婚礼,也是未来族长的婚礼办成汪家历史上最隆重的仪式,显示他汪家的强盛和富足。在离新婚的黄道节日前一个月,他就开始忙碌起来,整个汪村也跟着热闹起来。汪氏大祠堂成了活动的中心。
汪金权首先请来了两家皖南最有名的戏班轮流在汪氏大祠堂登台唱戏,开始是每天一场,后来逐渐增加到三场,最多时是每天五场。接着是预制各种糕点,这都是逢年过节才做的,象征日子越来越高的吉祥,他特意选定的十几样糕点是万字糕、蜜晶糕、糯米糕、绿豆糕、双囍字烘糕、芙蓉糕、火炙糕、绿豆糕、徽墨酥、花生酥、桂花酥、玫瑰酥、秤管糖、冻米糖、麻酥糖、玉麻薄饼、每样糕点上都用特制模具刻上红“囍”字,每样都是他亲自到现场指导监制,他还亲自动手,帮助做了几缸豆腐,这是先做茶干用,而汪氏茶干一向闻名,祖传秘方,只有他自己动手才放心。另外花生、红枣、桃核、干梅、栗子等早已派人准备,不用他分神,老酒早就准备了几十坛了,现在最使他操心的就是宴席,怎么算也少不了一百多席,十碗八碟自然少不了,但是这最有讲究,他汪家不是平常人家,不能随便凑足数就行,得使大家看出他汪家的独特不同,这是他汪家最露脸的场面。
他专程到青山县城请来名厨,经过几天商量才最终定下了这十碗八碟的菜名。第一碗是石耳炖鸡,表示大吉大利,以后是黄山炖鸽、问政山笋、清炖马蹄鳖、蟹粉狮子头、砂锅豆腐、红烧鲤鱼、水阳三宝、清蒸蹄髈、团圆肉园。
为了变得更丰盛,他又决定八碟由小碟改为大碟热菜,第一碟是凤尾虾排,表示金凤来栖,以后是玉兔海参、花菇田鸡、鸡茸烩蛤士蟆、葫芦鸭子、腌鲜鳜鱼、瓤豆腐、什锦肉丁。最后再配上装有六个小菜的冷盘和一大盘称作“五谷丰登”的主食。
一切准备妥当,就到了祭祖吉日,按照规矩,娶亲这样的大事,必须先禀告先祖,请祖灵保佑。由于汪天福是未来的族长,还要到祠堂祭奠,这是娶亲前的第一件大事。汪金权特别重视,他摆的场面远超他当年结婚是的情景。他在祠堂院子里搭起大案桌,上面插上粗如断柱的大红烛,燃起特制的一人多高的大香,香烟腾空如大庙里的香炉,大案桌上供上壮如牯牛的会猪、整羊整鸡整鹅整鸭,鲜活的鲤鱼,以及清茶、美酒、果品、糕点等各种山珍野味,并用嫩黄的冬笋、玉白的豆腐、灰褐的香菇、青紫的蕨菜、艳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红皮的山芋、红黄绿豆以及黑白黄三色芝麻等各种土产野菜为原料、精心制成了几十盘美味佳肴,上面用蜂蜜作粘剂,写上“福”、“禄”、“寿”、“禧”、“凤凰展翅”、“鱼跃龙门”、“蟠桃献寿”、“五谷丰登”、“吉祥如意”、“鸿福无边”、“福寿绵长”、“比翼双飞”、“紫气东来”、“龙凤呈祥”、“旭日东升”、“财源广进”、“骄龙出海”、“洪福齐天”、“三星高照”、“福在眼前”、“日进斗金”、“金玉满堂”、“富贵白头”、“鸾凤和鸣”、“年年有余”、“喜上眉梢”等,并一律盖上红囍字。整个案桌上整整摆满了24行,每行12盘,总计多达288盘的供品。
汪金权带着儿子汪天福请来汪氏家族所有的长辈老者,一起见证了这次盛大的祭祖仪式,所有人无不翘指称赞。汪天福也是第一次出席这么盛大的祭祖仪式,他没想到他父亲如此伟大能干,如此有气魄,不由地对父亲,对所有的列祖列宗又多了几份敬畏和尊重,他毕恭毕敬地向列祖列宗行了三叩九拜大礼,他感到所有在场的人和无数列祖列宗的眼睛都在注视自己,他猛然感觉到了自己身上压着的重担。
娶亲之日,汪家大院挂起大红灯笼,披红挂彩。汪金权激动的彻夜难眠,仿佛一夜之间就年轻了二十岁。他一大早就起来,组织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选定的就是赵村头面人家的大闺女,从各方面都是门当户对,还是老亲开新亲,因为新娘的老太太就是他汪家嫁过去的姑娘。汪金权亲自带着汪天福和迎亲队伍去娶亲,这是最高的礼节也是历来的传统,过去这一带山区就不太平,一些迎亲队伍很难顺利通行,常出现中途拦截卡要收过路喜钱,甚至调戏新娘糟蹋新娘的恶事,有时还会被半路抢亲,甚至土匪抢劫,所以路远的都要带上武器家伙一路保护,去的人越多越好,就慢慢形成了年老家长带队的习惯。
迎亲队伍一路敲锣打鼓、燃放着鞭炮,翻过了大青山,正是金秋十月,前面出现的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在早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更加金黄耀眼,透着熟透的浓重的稻香,散发出收获的喜悦。金色的稻浪随着晨风涌动着,一层接一层向远方翻滚而去,无数的鸟儿在空中飞翔。远处的赵村就像是一条条停泊在金色海洋里的小船。
汪天福戴着大红花,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就是一座八人抬的大轿。汪金权也是一身新装,他身旁是两个挑着喜糖喜糕的人,他逢人都是笑鞠颜开地发送喜糖喜糕,不停地说:“请吃喜糖喜糕,吃了喜糖一生一世喜气洋洋,吃了喜糕,步步高升。”进入赵村,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惊天动地。赵村的男女老少一起涌出,个个分得喜糖喜糕,人人吃了叫甜,到了新娘家门口,更是热闹非凡。叫门仪式就叫了一个时辰,门里门外你来我往不停地放着鞭炮,这是娶亲中最重要的一关,也是女方把守的最后一关。按照皖南习俗,关着门是两家,开了门就是一家了,所以女方这边的年轻人就在里面牢牢的把守大门,提出各种苛刻的条件,以显示新娘的贵重和尊严,女方家养了这么大的姑娘那能轻易就被娶走啊。男方迎亲的人就起哄撞门,有时僵持不下,男方迎亲的仗着人多,把女方家大门推倒而入,也有女方人多,条件谈不拢,最后坚持不开门,让男方空手而归,亲事在最后关头处消,最后为此毁婚的大有人在。
汪金权知道,这种事在他汪家绝不可能出现,大家守着门礼进礼出的正好可显示他们两家显赫的地位和尊贵,就放纵他们大闹,说不闹不热闹,越闹越热闹。随着里面外面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媒婆的吆喝声也越来越高,起床礼、开脸礼、穿衣礼、照镜礼、梳头礼、开门礼等是越叫越高,甚至到了连佣人丫环伴娘媒婆都在跟着要喜钱,汪金权都乐呵呵地一一答应,我汪家有的就是钱,别人出不起的,我都出,只要能想出的你们尽管提。一直闹到响午,才把新娘家的门给叫开,刚才还在吵的脸红耳赤的两方人立即亲热的像一家人似的。女方家赶紧摆开酒席,热情款待,这边酒席刚刚开席,那边惊天动地的哭嫁声就响起来了,据说是越哭越发,哭的越伤心越悲痛越感天动地越好,因为他们都是大户人家,哭嫁非常讲究,不仅新娘母女哭,新娘家的姑姑姨娘一起陪着哭,还要哭的像唱歌似的有词有调,从哭辞爹娘、到哭辞哥嫂、哭辞姐妹、哭辞叔伯、哭辞祖宗、哭谢陪客、哭谢媒人、一直要哭到上花轿。等她们挨个哭遍了,这边的酒席也就吃完了。就要开始发亲了,于是在一片更热烈的哭嫁声和鞭炮声中,有娘家长兄把新娘背上花轿,迎亲队伍立即鼓乐齐鸣,高呼“起亲了”,抬起花轿离去。娘家的陪哭声嘎然而止,一些妇女赶紧朝门外泼出一盆水,紧闭上大门,这又叫“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永不回头。”
十、
迎亲队伍又在一片喜乐声中翻过大青山,回到汪村,一进村,迎接他们的鞭炮声又接连响起,一直响到汪家大院。这是一栋典型的正八间豪宅,前后三间都有阁楼,两边厢房。
新娘从下轿到进门,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规矩前行,首先跨过火盆,再跨过第一道门槛,先出那只脚,抬多高都有唱福媒娘指导,唱福媒娘一边扶着新娘,一边不停高声唱道:“一进大门喜洋洋,门前高搭五彩盆,二进门,步三开,脚下踩的紫金阶,三进门,进财房,黄金白银用斗量,四进门,进楼房,楼上小姐塞凤凰,五进门,进厨房,新砌锅灶亮堂堂,六进门,进书房,养儿必中状元郎,七进门,进后堂,满桌酒席请客尝,八进门,进穿堂,瑞气千条花满堂,九进门,进马房,宝马神驹排成行,宝马神驹不是旁人骑,宝应榜眼探花郎。”
到了正堂,行了拜天地拜父母的叩拜大礼,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后。汪金权就急着去安排客人就席,这是最容易出差错的环节,每一个人的座席都特别讲究,许多人家就因为座席没安排好,就气的客人掀桌子砸板凳,大打出手,酒席办不下去,不欢而散,还从此变成怨家对头。汪金权直接赶到汪氏大祠堂,由于客人多,他把主要酒席都安排在这里,祠堂的里外摆满了几十桌,几百人都挤在祠堂里在看戏,戏台上正在演徽剧《贵妃醉酒》。汪金权就请大家入坐,对于那些人坐主席,那些人坐正席,那个坐一席,那个坐二席,他早就在心里计划好了。只要不乱,按规矩来,就不会出事,待大家都坐下后,他突然发现一大疏忽,程学理还没到,请帖虽早送去了,可是对他这样有身份有脸面的人,还要派专人去三请四邀啊。而自己忙昏了头,忘了派人去请。这时客人已落坐,他精心准备的十碗八碟已经开始上桌了,开席的吉时已到。他再派人去请已来不及了。他只得宣布开席,事后去负荆请罪了。
正当大家杯来盏往,大赞酒席丰盛之时,程学理来了,他一来就带来一个晴空霹雳的消息:“革命成功了,武昌起义成功了。清王朝完蛋了。”一些正在吃酒的人一边嚼着骨头,一边问:“革命是干啥的?革谁的命啊?”
程学理忍不住跳上戏台,对着大家高声说:“革命就是革腐朽的清王朝命,革清朝皇帝的命。现在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上海、贵州、浙江、广东、四川多省都在光复,南京、芜湖就要光复了,我们皖南就要光复了,鞑虏辫子统治我们的时代结束了,我们中华的耻辱就要结束了,我们中华复兴有望了。”
所有的人这才安静下来,有人站起来问:“皇帝没了?我们的皇帝真没了?那我们以后怎么过呀?谁来当皇帝?”
“我们不要皇帝了,我们要共和。我们要建立新国家。”程学理说。
有个老头站起来说:“自打开天辟地以来,都是有皇帝的呀,皇帝是真命天子呀,皇帝没了,就没人能镇得住那些妖魔鬼怪毒虫猛兽,就要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了,中国又要大难临头了,我们以后恐怕就没有这十碗八碟吃了。”
程学理说道:“这样腐朽的皇帝有什么用?你看看他把我们文明古国搞成什么样了,他早该进垃圾堆了。”
那个老头又说:“话不是这个理,这么大的国家,几万万人怎能把责任都推给皇帝,大明末年,要不是内生祸乱,奸贼当道,区区那么点清人又怎能入关南下,统治我中华二百多年。革命革命,革来革去,人头落地,现在又要改朝换代了,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百姓遭殃啊。”那个老头说着,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程学理不为所动,他激昂地说:“中国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是谁也无法让他停下来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一定要拥护革命支持革命,我中华大地一定会在震痛中新生。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支持革命,就从剪辫子开始吧。谁能来帮我剪掉这个马尾巴。”
所有的人都面面相觑,全都吃惊地看着他,有人问:“这辫子长了一辈子了,能剪吗?剪个辫子有啥用,那就叫革命啊。”
程学理看到无人帮他,只得自己拿出剪刀自己去剪,剪完后高举着辫子说:“头可断,辫不留。你们还有谁愿剪啊,我帮你们。”台下半天没有一个人应声。这时汪金权上台拉着他说:“今天是喜酒,先喝喜酒,大家都放开喝啊,不醉不休。”
台下又接着哄闹起来,有人在大叫:“管他革谁的命,清朝皇帝没了,自然有人出来当皇帝,我们只管吃我们的十碗八碟。”
程学理也端起酒杯,开怀痛饮,见人就碰杯,直到倒到桌下,人事不知。这是汪金权第一次看到他喝这么多酒,看到他喝醉了,他赶忙叫人把他抬回青山学院去了。
酒席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不断有人喝醉了倒下去,有人开始划拳敲杆吆喝起来。汪金权越看越高兴,在这里喝酒就是要喝醉才叫好,不醉不归,喝醉了才叫喝酒,才能记得住啊。
这边的酒席未散,那边的闹洞房又开始了。闹洞房是为了驱邪避灾,增添喜气,是为了“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但是很讲规矩,不是一般的人能进入的,都是汪家的近亲女眷和姑娘。汪天福和新娘坐在红木雕刻的花床上,新娘的红头盖还没揭开,两位年轻的姑娘托着一个铺着红纸的盘子,红纸上面放着许多栗子、花生、桂园、红枣、莲子等物,一位婶婶一边唱着跳着“白头到老、早生贵子”的祝福歌,一边把那些栗子、花生、桂园、红枣、莲子等物,不停地撒到新床和新郎新娘的身上,大家听着她的歌一起随声附和,嬉笑声,叫闹声越响越好。一直闹到深夜,将所有恶魔妖怪一起吓跑了,才离去。
直到新房里只剩下新郎和新娘两个人时,已经精疲力竭的汪天福才站起来,他掀开新娘的红头盖时,看到她那张通红发亮的脸,一下想起了那天在树林里彩凤那张红润的脸,忍不住一阵心如刀绞,他紧捂住胸口,倒在床上,象丢了魂似的呜呜地哭叫起来,新娘不知啥事,也吓的惊叫了起来。躲在外面听房的婶婶也慌了,以为鬼怪没驱尽,忙进去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朝新房的每一个角落抛撒黄豆,有人赶紧告之汪金权,汪金权立即烧红烙铁,浇着米醋,把新房里外和所有房子都熏了一遍,点着火把,举着桃木棍在外面不停地转着,直到鸡叫天明,他没再听到汪天福的哭声。
十一、
三天后,汪天福带着新娘去回门,特意先绕道到青山学堂去给彩凤烧香,他奇怪地看到程学理正带着学生们排成一排排在剪辫子,地上摆着一条条死蛇一样的辫子,他立即想起在广州时看到的那一具具尸体,忙惊恐地拉住程学理:“老师,你怎么把他们辫子都剪了,那是要砍头的。”
程学理一把拉住他说:“你来的正好,这两天你忙昏头了,南京芜湖都光复了,我们皖南我们青山都光复了,清朝皇帝完蛋了,这条猪尾巴还留着有啥用,我给你剪了。”
汪天福一直把老师程学理的话视为圣理,从来不敢怀疑过,他这次心里有些惶惑地问:“清朝皇帝真的完蛋了?那谁当皇帝了?”程学理已经把他的辫子抓在手里说:“这根猪尾巴早就该剪了。”
汪天福虽心有余悸,可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他不敢不听老师程学理的话,只能任他剪去,随着一声声剪刀的咔嚓声,他的心里是一惊一颤的想着:“这辫子是从小在脑子里长出来的,根子长在脑子里,剪了就叫革命了,他还会再长出来的。”
程学理把他的辫子剪完,对他说:“你回去一定要帮村里人都把辫子剪了,汪村绝不能拖革命的后腿,我要带他们到青山县城去剪辫子。”程学理说着,就带着他的学生们,手里拿着辨子,兴冲冲地往青山县城而去。汪天福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又对这个老师增添了许多敬意,同时也生出一丝怜悯和悲哀,他唯一的两个女儿,一个做了尼姑,一个丢了性命,他还能保持这么高的兴致,正是难得啊。
汪天福到彩凤牌位前,点着一柱清香,心里默念着:“彩凤啊,原谅我吧,是我对不起你,我下辈子一定还你。”自新婚之夜后,他一直觉得彩凤的鬼魂在缠绕着他,不肯离去,常使他吓得大冒冷汗,毛孔倒竖。
被剪去辫子的汪天福,一到赵村回门,就被大家围住了,大家都像看猩猩似的议论着。许多人问他,他也学着程学理的话说:“程先生说了,革命成功了,我们青山光复了,大家都要剪辫子,县城也在剪辫子了。”
有人问:“如果辫子剪了,大清皇上回来可怎么办?”汪天福说:“娃娃们都剪了,我们也只能剪啊,天掉下来,我们得给娃娃们顶着,法不责众啊,大家都剪了,就是大清皇上回来了,也不能把大家都砍头啊。”
按照习俗,回门当天必须返回。他们在岳夫家吃过午饭就往回赶,到了家里,他父亲汪金权看见他的辫子没了,心情沉重地阴郁着脸,一言不发,他知道程学理带一群学生到县城剪辫子去了,遇到人拉住就剪,他正在为此生气呢,你一个教书先生不教学生读书,跑到大街上瞎闹啥,不要官府了吗?现在看到儿子剪辫子,这么大的事都不跟自己说一声,他感到他们太不给他面子了。汪天福想和他解释,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这时有个村民惊慌失错地跑来大叫:“不好了,出大事了,青山县城出大事了,一群暴民冲入县城,现在已是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一律不许人进出了。”
汪金权一听,大惊失色,他首先想到被程学理带去的那群学生,有一大半都是他汪氏子孙,马上跑到祠堂,吹响救急号角,燃起救急火警。这是汪村最危急的信号。所有村民听到号角,看到信号,立即带着家里各种武器,向祠堂奔来。片刻时间,汪氏祠堂里已经聚满了人群。汪金权高举汪字号旗,大声号召:“汪氏祖训,子孙为根,伤我子孙者,必须以命偿命,以血还血,现我子孙有难,必须以全村之力去救,十六岁以上男丁者人人跟我带上武器家伙,进县城救人。”下面顿时群情鼎沸,众声呼应。这时汪天福走到他父亲面前说:“现在天下大乱之时,人心不稳,祸乱频生,土匪横行,你举全村之力而去,如贼人来犯,更是大难。”
汪金权对他怒气冲冲,挥着汪字号旗说:“祖训在此,谁敢违抗。”汪天福说:“刚有人回来,我已查清,这次进城的不是一般的土匪,是一伙太平天国遗留在皖南的后代,他们领头的是叫魏龙魏虎兄弟,他们只是借机起事,想东山再起,他们不是我们仇家,太平天国在皖南闹事时,与我们汪村前辈合作很好,他们不会伤害我汪氏子孙,我们不能跟他们交恶,所以救人只我一人去足够了。所有人都留在这里保村护家。”
汪金权听他这么一说,刚才一肚子的气全消了,他看到儿子这么年轻就这么有远见有胆识,他的腰杆更硬了,那么危险的事怎能让儿子去,他把汪字号旗交给儿子说:“我是族长,进城救人的事应有我去,你留下带领大家保村护家。”
汪天福赶紧当着众人跪下,动情地说:“爹,你是汪村族长,现在危机时刻,汪村不能没有你啊,你要以你的威望去和附近的各村各寨联络,互保互助,大难来临,汪村才能安然度过啊。”
汪金权和在场人都被汪天福感动了,汪金权老泪纵横地说:“你才新婚三天,我不能让你去,我现在就把族长传给你。我进城区。”
“不,爹,我在外跑了一年多,我对外面情况比你熟悉,我去有把握说服他们,他们想干大事,不就是要钱要人吗,我在青山县城有商铺钱庄,我一定能花钱消灾,带领大家平安回来。”汪天福信心十足地说。汪金权知道自己在各方面都说不过他了,只好派两个人陪他前去。他组织村民开始日夜巡逻守村。
汪天福带着两个人骑上马,飞快地向县城而去,到了县城,看到一些头上裹着红头巾的人把所有通道都封锁了,不让进出。他并对着他们高呼:“请你们转告魏龙魏虎两位兄弟,我给他们送银子来了。”立即就有人把他们带到城里去了,这只是不大的山里小城,几条青石街道一起通到城中心的一个广场,县衙门和全城最大最古老的大庙都在这里。县衙门早已被烧成灰迹,许多裹着红头巾的人都聚在那座大庙里,庙前竖起了十几根木杆,每个木杆下都吊着一个死人,他吃惊地看到程学理也被绑在一根木杆下,他也被打的浑身是伤,胸前被扒开了衣服,一个刽子手正要对他剖腹挖心,他的学生们都被捆绑着跪在这里。
汪天福忙惊恐万丈地给程学理跪下,大叫:“不能杀我恩师,快放开我的恩师。”他被带到庙里,见到了那两个五大三粗的领头人魏龙魏虎,他立即磕头跪拜,大声称赞道:“二位不亏是当世英雄,太平天国的后代精英,必能龙入云天,我们汪氏全族一定助你们成就大业,重现你们先祖的辉煌。”
魏龙问道:“你是什么人?有如此大的口气。”汪天福说:“我就是汪氏家族的下任族长,商会会长,我一直就是反对清朝皇帝的,你们看我这根辫子早就剪了。我们汪姓皖南最大,商会更是富甲皖南,你们先辈匡王赖文鸿,翼王石达开,侍王李世贤,进驻皖南时,我汪氏家族就与他们交情很深,大批援助,现在二位又能顺天意起事,我们先以青山钱庄商铺相赠,所缺银两我将调集皖南各县支持,以后我还可调集杭州上海南京武汉的所有商会,全力援助你们,只求我们能永世修好,永不为敌。”
魏龙魏虎回头和大家商量后说:“我们也知道你们汪姓与我们世无怨仇,不想与你们为敌,你们的学生都可放回,只是那个程学理,肆意辱骂,顽固不化,我们一定要杀他誓旗。”
汪天福立即说:“不可不可,他是我的恩师啊,两位英雄刚起大事,需收买人心,招兵买马,程学理一颗人头是小,影响太大啊,他是皖南鸿儒,名贯皖南,两位英雄不可义气用事,因小失大,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愿替师赎罪,只身留下,为你们筹钱筹粮,对于你们,我一颗人头超过程学理十颗啊。”
魏龙魏虎和众人最终被汪天福的雄辩说服了,只留下他一个人,就把奄奄一息的程学理和他的学生们全部放了。原来,程学理正带着他的学生在这里宣传剪辫子,并把许多人拖来剪了辫子,正在他为自己的胜利得意高兴时,一下有几百人涌进城来,堵住所有出口,冲入县衙门,见人就杀,并放火焚烧了衙门和几处牌楼。程学理见到这种惨景,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怒斥他们的恶行,他说:“革命革命,不是杀人放火,现在革命成功了,你们怎能还如此惨无人道,天理不容。”当他搞清这是一群太平天国的后代,要寻机报仇时,他不由地仰天长叹:“革命革命,怎么革出这些乱臣贼子啊。什么样的妖魔鬼怪都冒出来祸害了。”
魏龙魏虎知道他是程学理后,立即礼貌地把他请进大庙里。说他们这就是响应革命,要请他写告示传单,被他严辞拒绝,他说:“你们这是顶着革命的旗号,倒行逆施,胡作非为,你们这些乱臣贼子破坏革命,阴谋动乱,趁国家之危,大逆不倒,必遭天谴。”魏龙魏虎被他骂得狗血喷头恼羞成怒,对他一顿暴打,把他打的遍体鳞伤,他仍大骂不止:“你们这些歹毒小人,蛇鼠之辈,伤我皮肉何用,如何能伤得到我心。”气得魏龙魏虎等人暴跳如雷,咬牙切齿的要剥他皮挖他心,他依然哈哈大笑:“好啊,感谢你们成全我一世清名。”如果汪天福迟到一会儿,他的心肝也被挖出。
汪天福只身救回程学理和所有学生的行为震动了全村,全村老少都行动起来,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回汪天福,就在大家全力筹钱筹粮的时候,没过两天,汪天福完好无损的回来了,原来魏龙魏虎的残忍激起了县城人民的共愤,他们和周围民众一起,自发行动起来,一夜之间就把他们全灭了。汪天福也在县城第一次听说到,在皖南山区暗藏着一个神密的民间组织斧头帮,他们平时藏于民间,每逢乱世,传号为令,各地民众纷纷响应,号召力极强。领导这次民众进城的就是斧头帮。
汪天福回到汪村,受到英雄般的接待,他已成为汪村新的传奇英雄。汪金权欣喜的看到,年青的儿子,未来的族长在村里的威信已经远超自己了,而这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
十二、
程学理被救回后,大病一场,从此元气大伤,性情大变,再也难见到他登台高呼,义愤激昂的情景,人们只能看到他书房的灯每夜都要亮到很深,他也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教书育人,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上了。他这次差点送了汪村几十个孩子的性命,在汪村的威望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好在,他看到自己的学生汪天福已是声誉鹤起,如日中天,他的心里总算感到有些安慰了。
这夜他又秉灯夜读到深夜,忽听遥远处又响起密集的枪声,他又走出书房,用阴郁的目光朝枪声响起的青山县城方向凝望许久,他不知道那里又起了什么祸端。这几个月来,风云变换,他已记不清青山县城遇到多少次灾难了,不是暴民进城,就是土匪偷袭,轮番来往,派来平乱的军队,也到处摊派军响,与各地村民武装冲突不断,最后竟公然哗变,公开抢劫,现已是混成一团,分不情哪是匪哪是军了。小小一个青山县城,成了一个大舞台,你方唱吧我登场。程学理独自仰望着漆黑的夜空,最后只能是一声长叹,回房休息。
这夜他睡的很沉,错过了晨起诵读的时间,直到天亮,阳光照进书房,他才起床,他走出书房,感到这天的阳光特别的刺眼。他吃惊的看到,学堂外早已聚了许多人,汪天福正和一位年青的军官站在一起说话,一排排荷枪实弹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门外。一见他走出书房,立即整齐划一地给他行军礼:“恩师早上好。”
他被吓了一大跳,只见那个年青的领头军官已经几步跨到他面前,又敬了一个礼,毕恭毕敬地说:“恩师,学生赵有才向你报道,我终于回来了。”程学理一看,正是他最得意的学生赵有才。原来赵有才没死,他被周杆告密被捕后,立即被革命党营救出来,并被秘密安排进武汉新军,参加武昌起义,现正奉命率部进入皖南,扫平各县骚乱。程学理仔细打量着一身戎装的赵有才,禁不住热泪盈眶地说:“你终于回来了,皖南有救了。”
赵有才立即亲自给程学理端来脸盆,恭敬地伺候他刷牙漱口,洗脸喝茶。其实他天没亮他就到了,他怕惊动了他休息,就一直静候在门外。他一到就看到了供着的彩凤的牌位,听了汪天福说的彩凤一路追寻他而去,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听他遇难,跳江殉情的事,早已心痛不已,感慨万千。待把程学理伺候完毕,他立即肯请程学理把彩凤嫁给他。程学理难抑激动地说:“你正年青有为,旭日东升,前途远大,重任在肩,彩凤也死,你就不要再为她分心了,干你的大事去吧。”
赵有才说:“恩师啊,你既已把彩凤许配给我,她就已是我的人,生是赵家人,死是赵家鬼,无论如何,我都要把他供入赵家节女堂,载入赵家贞节牌坊,求恩师成全。”
程学理见他心意已决,也不再说话。赵有才说:“恩师啊,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准我把大事办了吧,我有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啊。”汪天福已经安排来鼓乐队,在一片热烈的鼓乐声和鞭炮声中,汪天福以汪村代表的身份,亲手捧出彩凤的牌位,恭送到赵有才花轿上,这是一个特制的花轿,四周全拆了,只有底座和轿架,从任何方向都能看清花轿里抬着的只是一块彩凤的牌位,随着赵有才一声令下:“起轿”,一排排的士兵全部举枪鸣放。赵有才领着整齐的队伍,抬着彩凤的牌位走在前面,汪天福带着众多汪村村丁跟在后面,一直护送到赵村,浩浩荡荡的队伍翻过大青山,走进那片宽阔的平原,所过之处,所有的人无不涌出,表达无限的敬意。
正是最迷人的季节,到处是青山碧绿,溪水青青,到处是山花烂漫,万紫千红,桃花、梨花、杜鹃花和各种野山花争奇斗艳。平原上更是遍地的油菜花盛开,层层叠叠娇嫩的金黄的油菜花,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簇拥着挤在一起争相怒放,像一条金黄灿灿的地毯从山这边向前方铺去,无边无际,随风翻涌着又像是一片烂漫的黄色海洋,花丛间萦绕着无数的七彩斑斓的蝴蝶和嗡嗡鸣叫的蜜蜂,油菜花地里也不时传出一阵阵动听的的虫叫声。一些栖息在花田里的野鸡野鸽被队伍惊动了,不停地惊叫着向天空飞去。
队伍到达赵村,全村人聚集在节女堂前,以最高的礼节相迎。一些长者都换上了节日的盛装,节女堂里已经点起了二十四根红烛,铺上了红地毯。赵有才领着的队伍一到,立即分两边站立,赵有才在长者们的指引下,从花轿上捧下彩凤的灵位,一步步走进节女堂,把她供到高位上。外面的鼓乐鞭炮声一直不停。
节女堂的仪式结束后,赵有才又带人来到贞节牌坊前,这里早已燃起二十四根大香,整个贞节牌坊都已披红挂绿,赵有才对贞节牌坊行了三叩九拜大礼后,和众人一起眼看着赵村最长老者,一刀一釜地把彩凤的名字刻到贞节牌坊上。她牢牢记住了彩凤是赵家历史上第六万九千九百九十六位节女。
由于赵有才军务烦忙,赵村是以最短的时间最简介的仪式接受了彩风,免除了许多繁杂的程序。赵有才看到彩凤的名字刻完后,感谢完赵村的各位父老乡亲,就带着队伍匆匆离去,皖南各县还有许多祸乱需要他去平定。
汪天福也是亲眼看完了所有程序,他看到贞节牌坊上彩凤的名字,最后拜祭后,心里的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他从此没再感觉到彩凤的鬼魂在纠缠他,他回到青山学堂,向程学理汇报这里的一切,心里已经非常轻松了。程学理听他说完一切,不由地感叹道:“我程学理终于教出了一个最得意的学生,培养出一个安帮治国的国家栋梁啊。我此生无憾矣。”
汪天福听了这话,心里又感到有些不是滋味了。他觉得程学理还是偏心,他赵有才有能耐,手下不就一百多个人,我现在重整村丁,和各村个寨互联互保,手下汪村村丁就已有好几百人了,号召一声几千人啊。现在各地匪盗猖厥,烽烟四起,我汪村仍然安居乐业,岿然不动,独处一方,毫厘未伤。
赵有才果然不负重望,很快平定了各县叛乱,回到青山县出任新知府,汪天福这才知道,自己果然还是和他差距太大。他老师看人还是独到啊。心里最郁闷的还是他父亲汪金权,他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怎么搞到现在还是赵村出官啊,他汪家这么兴旺,怎么就出不了一个县知府啊。
赵有才一回来任知府,就又登门请教程学理治县良策,并请程学理出任县议会议员。程学理不为所动地说:“我关注的是天下大势,干的是教书育人的活,管理青山这些事,还是让汪天福去干吧。”
于是汪天福成了县里的新议会议员,当汪金权知道儿子议的是全县的大事时候,忍不住一个人跑到汪氏祠堂祭拜:“感谢祖宗保佑,我们汪家终于走出汪村,可以管县里的事了。”
汪天福开始和赵有才紧密合作,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全力帮助他施行新政,效果显著,首先是平定赶跑县里各路土匪,他们最大的功绩就是彻底禁止了种植罂粟,那些躲在山旮旯里种植的所有罂粟都被他们拔除铲尽,更使他们骄傲的是,他们请各界名流组成“通俗讲演团”,到各处“宣传天足,反对缠足”,把程学理一直提倡的这件大事,逐步推到各乡各村,连一直抵制的赵村也在赵有才亲自督促下有了积极响应。程学理看到这些大喜,他对他们说:“历史的步法总是向前的,不管是多么艰难沉重,这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我看似不可能的事,你们终于可以做到了。这就是历史的进步。”
可是不到一年,风云突变,形势急转。赵有才发表声明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所谓“二次革命”,汪天福第一次对他的决定提出置疑,他对赵有才说:“你总是天天革命,才稳定了几天啊,这革命总不能当饭吃吧。”赵有才说:“我们革命的成果决不能被袁世凯抢夺。”汪天福说:“你管他是袁世凯,还是李世凯,国家总要有人做主吧,我们老百姓能够平安稳定过日子就好。”赵有才那会听他劝阻,他说:“袁世凯是窃国大盗,必须打倒。”
赵有才动员汪天福率汪村村丁和他一起参加讨袁战争,被他坚决回绝,他说:“汪村有祖训,汪村武装只能在家保村护寨,绝不参加任何战乱。”他为此去求教程学理,程学理沉默良久说:“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人把中国当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各种生末净旦丑都要跳上来表演了。”
赵有才带队去讨袁,没几天就败了回来。各路惩罚大军从南京芜湖,翻过佛子岭千秋关一起向皖南压来,赵有才想带队撤到大青山死战,没想到遭到汪天福带汪村村丁的阻挡,汪天福说:“大青山是我们全县百姓的安家立命之地,千百年从未遭受战火,这里不能成为你们的争斗的战场。”
赵有才看到汪村村丁个个人强马壮,人多势众,只能退了回去,半夜化装潜逃。汪天福发现程学理第一次没有站出来帮赵有才说话,也没有责怪他。
直到后来袁世凯称帝的消息传来,程学理才长叹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是赵有才远胜于我,看问题比我远啊。”汪天福虽心里感到对赵有才有些欠意,但他一直认为自己做的对,保护汪村和这片大青山不受战乱之苦,就是他的神圣责任之所在。什么革命,转了一个圈又回来了,不过就是换了一个皇帝啊。
十三、
汪天福不知道,赵有才刚跑不久,他的另一个怨家周杆正悄悄向他逼来。周杆已经成为独霸一方的实力强大的土匪,当赵有才率军进入皖南时,许多小股土匪都纷纷逃到郎溪投靠于他,他没想到赵有才还活着,但他已不在恨他,他已得到了彩凤,你赵有才即使是天上的龙,老子也是山林里的猛蛇,他更不怕他,你在明里,老子在暗里,你不知道我活在世上,老子知道你的底细,怎么玩老子都不怕你。他现在最恨的就是汪天福,在学校时就看不惯他高人一等的少爷神态,特别是现在,彩凤每次寻死觅活的都说她是汪天福的女人,她每说一次,周杆都要对汪天福的仇恨增加一份,他一直就梦想着能进入汪村,大捞一把,他听说汪村这么多年还从没进去过土匪的,他更盼着能有一天把汪天福打的跪在他面前叫他爷爷。他从没把汪天福放在眼里,他觉得他那些个村丁在自己眼里就是玩小家家的,不堪一击。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在整个皖南山区或隐或现的斧头帮,他们没有固定山头,却又无处不在,捉摸不定,总是到处与他们各路土匪为敌,多少年来,斧头帮一直就是他们各路土匪的天敌。
当赵有才战败而逃的消息传来,周杆开始跃跃欲施,他觉得攻进汪村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暗地联络了皖南山区的十几股土匪,秘密向青山县聚集。大家早就因汪天福配合赵有才剿匪,心里早就对汪村充满了仇恨,准备着报仇,立即一呼百应。周杆选定的日子是正月初八,因为他知道,这是青山县一年一度最大庙会的开始,而汪村的龙灯一直是青山庙会的不可却少的亮点,汪村的龙灯是板龙,是有二百多节木板连成的长龙,有两里多路长,每家每户都有一条木板子龙,每块子龙木板上都隆起一节龙身,画上龙鳞,下面绑着武器,遇到有事时,拉开木板就变成战斗的武器。由于每节板龙就需两个青年抬举执耍,又有几十个花灯跟随,所以每出去一次,前呼后拥需要几百个上千青壮年。这也是汪村每年一次去公开显示汪姓子孙兴旺,家势强大的机会,所以汪村一直就把进城玩灯赶庙会当成全村的一件大事,而这时,几百上千的人进城,也是汪村最空虚的时候。
狡猾的周杆不是一般的土匪,他上过学收过训参加过广州起义,是见过世面有头脑的土匪,安排各路土匪正月初八夜袭汪村,而他却要留在青山县城逛庙会,一是这里人多,便于隐身,浑水摸鱼,二是他要设法盯住汪村龙灯队伍,调动全局,这关系到全局的成败。
汪村不知道这些危机在一步步逼近,他们照常在欢度每年最重要的春节。一进腊月,就是一年中最农闲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了。女人们开始忙年货,男人们最重要的就是扎龙灯,他们到山上砍下最高最粗的毛竹,披红戴绿的远到汪氏大祠堂备用。到了初七,各家各户开始用杂米、黄米、白米、红豆、核桃、松子、枣、栗等物外加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红糖以作点染。熬制腊八粥、腊八饭,各家用料不同,越多越好,相互赠送,分人品赏,主要还是为了初八祭祖敬神所用。
腊月初八是汪村祭祖敬神的日子,也是汪村板龙灯正式开制的吉日。案桌上摆满猪头养头牛角等几十种祭品,最中间的是五根精选细挑的毛竹扎着五道红绿绸缎,象征五福齐全,点起粗香,燃起蜡烛,先要敬拜各方神灵,祈求玉皇大帝派龙子下凡,保佑明年风调雨顺,无祸无灾,再祭拜列祖列宗,保佑汪氏子孙兴旺,事业兴隆,然后在一片锣鼓声中,请出高放在阁楼上的龙头龙尾。最后是开锯断竹,每家每户都带几节断竹回去扎子龙。所有的仪式都有汪天福主持,汪金权看到儿子各道礼节都做的有板有眼,丝纹不乱,就放心地带着全村几个最年老长者扎制龙头龙尾,这是最复杂讲究的,不到一定的年龄,插手帮忙的机会都没有。龙头是重中之重,所有的材料除了里面的骨架,都是先做的。先以新破的竹篾扎成头型,高二米八,长四米六,外面裱上棉纸,再绘上色彩鲜艳的龙鳞,装上龙眼,龙头中间写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几个子。长长的龙嘴下配上长长的白色龙须。制好的龙头造型威武,龙眼炯炯有神,白须飘逸,栩栩如生。龙头置放在一块特制大木板上,需六个人托扶,龙嘴下还有一跟支棍,这是领头人挺举的,指挥整个龙的动作。龙尾也有四米多长,最后的尾巴翘起三米多高,需五六个壮年才能托起摆耍。龙头龙尾制好后,就要一直供放在祠堂里,每天烧香点烛。
各家分制的每节子龙一律长4米,拱高2米,外面裱上棉纸、绘上各色龙鳞云脚等。各家制作的重点还是各种花灯,这是汪村特有的一绝,男、女、老、少全村人一齐动手制灯,形态不一,种类众多,想象奇特,大都以各种动物谷物和花鱼鸟果的外形为名,它的绝在于它们大多是能动的,随着一根根巧线的拉动,可以自由张合,里面纸扎的小人动物,可以自由表演各种节目。可以说汪村花灯是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扎制编糊工艺、技巧、游戏、说唱、皮影、杂技、舞蹈等为一体的绝活。每家的子灯和花灯制好后,都要供在堂屋正中央。
龙灯制好后,全村都开始置办年货,汪村每天办什么年货都有严格规定,大家自觉遵守,腊月十八熬制糖浆,每家每户都是一大早煮熟一锅糯米饭,然后就加满水,趁热放入预备的麦芽薯条红糖等一起发酵,等发酵物水与发酵物分离时,过滤掉发酵物,就开始小火熬制糖浆,等到下午,整个村子到处都迷散着浓浓的糖香味了。这是每家都制的必备品,也是各家制造花生糖芝麻糖米糖等的开始。腊月二十,是全村开磨制年糕米团子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灶头上都架起了蒸笼。腊月二十二又是开磨制豆腐的日子,这些豆腐一些留着做菜,一些要压上石头压干压扁,做过年的茶干。腊月二十六是开始杀猪宰羊,捉鸡捕鸭。
到了腊月二十八,就是龙灯起灯的大日子。一大早几乎是全村老少齐出动,每家每户都开始抬着自家制作的子龙和花灯到祠堂结合,一个个子龙相连一直要连到庙外很远的地放。等到吉时一到,道士开始作法,他先对着龙头,挥舞宝剑,口中念念有词“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唯愿天道成,不欲人道穷。”然后他越转越快,嘴里也越念越快,快到没人能听清他在说什么了。最后他猛一停身,抓着案台上的大公鸡,割破大红鸡冠,把一滴滴鸡血滴到一张符上和龙头几处,用宝剑挑起那块符在蜡烛上烧尽,对着龙头大喊一声“起灯”,于是锣鼓声鞭炮声俱起。
随着道士的叫声,大家齐声高呼:“起灯了”,一起抬起整条板龙,汪天福和几个人高举起龙头,他紧握着龙嘴下的木棍。道士继续喊道:“老龙点头。”汪天福忙和大家举着龙头做了几下点头动作,道士又喊:“老龙躬身”,后面所有的子龙一起起伏着,做着龙身躬身的模样,道士又喊一声:“老龙出游”,汪天福带着大家举着龙头掉头转弯朝祠堂大门外而去,后面连着的龙身跟着进出,整条龙走动起来,排在后面的龙身都跟着后面到祠堂里转一圈出来。
全村人都跟着长龙到一家一户去送福,每家都是摆着供品,点着蜡烛,等待接灯,龙灯每到一家都要点三个头躬三个腰,每户人家都对到来的巨龙批挂红绿,跪求平安、求发财、求子等。等把所有人家都到了,已经天黑,龙灯移到宽阔的田野上亮灯,这是汪村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从龙头到龙尾都点起了蜡烛,整个龙身变得通红发亮,像一条巨大的火龙盘踞在田野上,接着,就在全村人的欢呼声中,龙身不停地盘旋着,龙头不停地高高跃起,向村里吐出玉珠。在一阵阵急促的锣鼓声中,整个龙身时高时低,时快时忙,尽情地玩耍着盘旋着,大家一起跟着尽情的呼喊着,奔跑着,把一年的劳累忘记,把来年的美好愿望借托到这条奔腾的巨龙上。大家跑着也把汪村的田地里都踩上一圈,这叫“龙踩脚,一年三年麦”,大家玩累了,就去绕村三圈,将所有的妖魔鬼怪和邪气全部赶跑。到最后,回到祠堂,各字带着子龙回家过年,等正月初六在起灯了。
春节是在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中度过的,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请祖宗吃年夜饭守岁开财门,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大年初二起出门走亲访友,在家招待客人。到了初六,再次忙碌起来。早上,天一亮开始起灯,出村到附近各村各寨巡游表演。按多年的规矩,他们去的第一村就是赵村,而赵村的马灯也要来汪村表演,这是两村亲戚最多的原故。
这几天下了好大的雪,龙灯队翻越大青山时,看到四周到处是银装素裹,结着厚厚的白雪,是一片洁白如玉的世界。一到山脚之下,进入那片平原,正遇到赵村的马灯队迎面而来。这是双方约好的,他们每年都要在这大青山下来一次会灯,相互表演一番。赵村的马灯队也是人多势众,前呼后拥好几百人,几十匹穿着戏装,带着,跨着战马的古代文武名将从秦朝起,隋唐、三国、明清的都有,最受欢迎的是张飞赵云关公,特别是人高马大的红脸关公,手握大刀,守在最后,威风凛凛。
龙马初遇,相见甚欢,两边的锣鼓就一起急促地敲起来,两边就合在一起狂欢起来,在这片洁白的广阔无垠的田野上龙腾马跃,尽情地欢快地表达着他们内心的喜乐和生命的激情,长龙时合时分地把群马围在一起,不停地盘旋绕圈,绕剪刀箍,摇头吐珠,群马跟着鼓点,先不停地走出“天下太平”“人口平安”“风调雨顺”等图案,接着表演“五女拜寿”、“四马亲嘴”、“八马亲嘴”、“十六马亲嘴”、“三十二马聚首”“乌龙盘锦”“群英会”“万马奔腾”等节目。只见白雪皑皑的田野上这边是巨龙欢舞,腾跃飞奔,那边是飞马扬鞭,刀枪撞击,锦旗飞扬。龙灯气势恢弘,马灯骄艳敏捷。最后,在一千多人的齐声欢呼声中,长龙一字摆开,呐喊着,咆哮着,起伏着,向远处无边的原野奔驰而去,在雪地上留下一条深深的足印。这边的群马也呼啸着向大青山奔去。
十四、
正月初八,汪天福一早出来,没发现异样,他不知道几股土匪正从大青山向汪村逼进。他吃过早饭,就兴趣高昂地提前赶到祠堂,预先整理一下龙头,梳理一下龙须,这也成了他的习惯,他非常喜欢高举龙头的这种感觉,他每天举着龙嘴下那根木棍,跑几十里路,他一点都不感到累,他喜欢看到他在前面稍微动一下,后面的长龙就跟着他呼啸着跑起来。今天是去青山县城赶庙会的日子,这样露脸的日子,一年只有一次,他是格外的重视,他把龙头龙尾都仔细地打扮了一番,别人才纷纷赶到,在一阵喧天的锣鼓声中,龙灯又起身出村,直接向县城而去。前面是飘扬的汪字旗龙虎旗彩旗,云锣开道,跟着的是各种各样的彩灯花灯,后面是长长的巨龙。
周杆是早就赶到了庙会,庙会就以那座古庙为中心,附近的几条青石街早已是人山人海,他和他带来的土匪混在人群中,看着正在举行的各种游神、祭神活动,唱戏的杂耍的耍猴的爬高杆的纷纷表演,各地商贩在摆设摊点,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各农具、日用百货应有尽有。他们逛了一上午,就到对面的一座阁楼上一边喝酒,一边观察下面的动静。中午一过,古庙的广场上就开始喧闹起来,各种进城的罗汉灯、高翘灯、跑马灯、花鼓灯、狮子灯、等接连而来,占圈表演,精彩纷呈。
汪村的板龙后响才到,它一进城,全城沸腾了,这是全县最大的灯,所有人都蜂拥着挤到它的身边。长龙高昂起巨头,在各街各巷游行,沿街送福。最后到达古庙广场的时候天已黑,到了上灯的时候,随着从龙头到龙尾,所有的灯内腊烛点燃,整条龙浑身透明,光茫四射,这是龙灯开始精彩表演的时刻,也是周杆行动的时间,他一挥手,各处土匪开始按计划行动。
汪天福高举龙头,正准备表演时,只见一条滚龙突然出现在面前,挡住他的去路,滚龙灯虽只有十几人高举着,但按规矩却是最大的,这是以所有灯的祖宗排资论辈排定的,滚龙最大,所有灯遇到他都要让道。各村灯会每次碰头都是最麻烦的事,很少有人守规矩,总是人多势众的一方占上风,常为谁先谁后,谁左谁右,谁尊谁幼起争执,有时闹将起来,大打出手,所有的灯具被毁,打的头破血流,闹出人命。所以,所有真心玩灯的人都怕出这种麻烦,每次都派人在前方贴标帖,互相避让。
汪天福看到这条滚龙,心里就起了疙瘩,它这时候出现不就是来给我汪村板龙难堪,是来砸场子的吗?但在这全城人的面前,他汪村又不能不讲理数。他略一停顿,就高举着龙头从滚龙身旁而过,明为让道,实际是到后面一转身,后面的龙身心领神会,立即奔跑着,很快就把滚龙团团围在中间。汪天福暗自得意,这既表现了汪村讲理节,又表现了汪村的气势。正在这时,他看到滚龙突然吐出几口火,直奔他的龙头而来,他想躲来不及了,只见他们的龙头顿时火光腾起,人群一片惊哗,火烧龙头,这是最大的不吉不利不敬,这边汪天福还在忙着灭火,那边的汪氏后生已经拆开木板,向滚龙挥打而去,于是一场恶站开始,两条龙同时落地,被踩成碎片,只见棍棒木板长矛跨刀满天飞舞,喊打声响成一片,人群惊叫着四处逃散。
这个滚龙就是周杆安排的,他就是要当众羞辱汪村,他也派人四处放起了火。汪村的人追打了一番,那群人就不见了。这时全城都响起呼叫声:“土匪来了”,这时的汪天福第一反应就是打土匪灭火,他高喊:“汪姓的人听着,先跟我灭火去。”汪村的人一起跟着向起火点跑去。
就在汪天福带人灭火时,周杆已经带人偷袭了几家银庄和商行,趁着混乱撤出了县城,他也是满载而归,他一直这样来无影去无踪,得手就走,从不恋战。所以,人们遭灾后,一般都不知道是他所为,找不到他的踪迹。周杆带人走在密密的山林里,暗自得意。他知道那边偷袭汪村的各路土匪也该得手,汪天福他们无论如何也救不了汪村的那把火了。
那几股土匪是天黑时进村的,他们从大青山上一下来,就被汪金权发现了。龙灯一出汪村,汪金权就开始在全村巡视,他总觉得他对这个村子有种特别的责任,到县城露脸的事都有年轻人去了,除派几个有经验的长者带队,其它上年纪的人都在家里。每当这时,汪金权就会有些不安,他总是在不停地四处去转,一颗心悬着,直等到龙灯回村,他的心才能落到肚子里。他在下午就发现大青山上出现了一些可疑之人,这引起了他的警觉,他带人到山上去找,一个没找到,他并把留在村里的人组织起来,开始留心,各路口都派人把手,他知道外出玩龙灯的人要到下半夜才能回来。
所以那几十个土匪一进村就被汪金权带村民们挡住,汪金权手握钢叉守立在村口怒喝:“那里来的土匪,敢进我汪村。”土匪看到大多是老弱病残的村民,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一起挥舞着刀枪狂叫着冲过来,汪金权迎着土匪,挺着钢叉而上,一钢叉就捅到了前面一个土匪的肚子里,几个土匪一起举刀向他砍来,后面的村民一呼而上,一场惨烈的大撕杀就在村口展开。村里已经到处响起号角,燃起狼烟,祠堂里的告急锣鼓震天响起。无数的村民,不分男女老幼一起拿着各种家伙向村口奔来。
村口的搏杀也有几十人倒在血泊之中,血流成河,但村民们寸土不让,前赴后继的越来越多,越老的越冲在前头,把土匪们团团围在中间。土匪们越打越少,他们看到后续的土匪迟迟不到,只得留下十几具尸体,仓皇地朝大青山上跑去。始终没有一个土匪能进入汪村。
当汪天福带着大家闻讯赶回时,整个汪村已是伤亡惨重,哀嚎不止,汪金权和几十个老人战死,重伤几百人,轻伤无数,他看着那遍地的尸体,颤抖着双腿,重重的跪下,撕心裂肺地大喊着:“我的爹啊,我的各位父老长辈们。我是汪村的罪人,是我无能啊。”后面跟着他刷刷地跪下一大片。
汪金权和几十个战死老人的尸体被装进棺财,都被整齐的安排在祠堂里,那十几具留下的土匪的尸体,头被割下供在堂前,身体被裹上稻草浇上青油,挂到高处点天灯,三天三夜没有燃尽。
全村素稿,哀吊三天,附近各村各寨的村民纷纷前来哀吊。出殡那天,全村出动,哀天动地,披麻戴孝,一群白色的人流抬着几十口棺财到大青山的祖坟地,一路白旗飘飘,一把把纸钱抛向空中,铺天盖地。锣鼓阵阵感人心肺,唢呐呜咽催人心碎。
盛大的葬礼一结束,汪天福就带着一群青年四处去寻找土匪的踪迹,发誓要为死去的村人报仇。可是寻找多日,他们也没找到这些神出鬼没的土匪的来历,只找到还有几路中途被消灭的土匪,还有多个村寨被土匪袭扰。他们还不知道,正是斧头帮中途截杀了几股最大的土匪,才救了汪村,使汪村逃过了更大的灾难。
周杆得到偷袭汪村失败的消息,心里很失望,他没想到他如此周密的计划还会失败,不过,这次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大的死敌斧头帮,他的内心又亢奋起来,他立即打消返回血狼寨的计划,转身去追杀斧头帮,他知道不除掉斧头帮这个天敌,他在皖南这片山林将难以大展宏图。
斧头帮原先只是皖南山区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先是有山里的一些伐木砍竹的工人,后加一些挑夫纤夫组成,由于这片皖南山区山高林密,路途险恶,历史上匪盗纵横,他们总是最先受灾遇害的人,于是就自然形成互帮互助的帮会,后连成一体,组成斧头帮。他们是为了保证山区的各种木材毛竹茶叶山货等能自由出入,控制着皖南山区所有的水陆通道,他们起先没有固定的组织,只是有事时,自动传递刻有斧头标制的斧头信,所有接信者纷纷响应,自动上路,抗匪驱寇,确保道路畅通,一方平安。
安徽斧头帮帮主杨生荣因在安庆杀人,被官府追杀,逃到皖南山区,被刘樵和杨铁金兄弟所救,在大青山里隐藏数月,三人在大青山那座关帝庙里桃园三结义,刘樵老大,杨铁金老二,杨生荣排老三。刘樵和杨铁金也是异姓兄弟。刘樵原是大青山里砍夫帮主,整年在深山老林里砍伐树木毛竹,杨铁金是青弋江上纤夫帮主,刘樵他们伐下的竹木大都是有杨铁金他们顺着青弋江运下。早就是生死兄弟,感情很深,他们在杨生荣支持下,很快召来许多兄弟,正式组建了皖南斧头帮。老三杨生荣不久就带一些弟兄到上海发展干大事去了,皖南斧头帮开始成为他一个得力的靠山和支源地。
正月初八,刘樵和杨铁金带着一些弟兄到关公庙敬拜关公,他们知道这几天,大家都去赶庙会去了,这里没什么人来,是最好的日子。他们几路兄弟向山上来时,正遇上各路不明土匪在向汪村偷进,双方在各相遇点展开激战,多路土匪被他们打败打散,落欢而逃。正是他们无意中救了汪村一次。他们最后在关公庙相会,大家敬拜完关公,杨铁金就带自己的一些弟兄出山回青弋江边去了,他是初二就上山,也和刘樵相聚多日。
刘樵带人返回密密的山林时,天色已晚,大家经过一天的战斗和奔波,早已累了,倒下就睡了。他们不知道这时的周杆也带人偷偷地跟了上来。刘樵没有睡,他还在琢磨白天遇到的那几股土匪,他从小就在这方圆百里的大青山砍竹伐木,比谁都清楚,怎么一下子就冒出这么多来路不明的土匪呢。他正想着,就看到一些土匪已经冲杀过来,他高呼报警已经迟了,众多土匪冲进他们栖住地,见人就杀。周杆带几个土匪把刘樵围在中间问:“你就是斧头帮帮主,你们也是栖住山林,占山为寨,和我们做的是同样生意,你为何截杀我们的弟兄。”
刘樵好不为惧,大义凛然地说:“呸,谁和你们做的是同样生意,你们土匪占山为王,杀人劫货,祸国殃民,罪恶滔天,天诛地灭,我斧头帮,平时隐于群山峻林,乱时挺身而出,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保的是一方太平,我们和你们土匪不共戴天,天生死敌,匪猖我兴,匪亡我散。”
周杆也大叫着:“老子也与你不共戴天。”他冲上来一刀砍下刘樵的人头,悬挂于马头。他命令土匪将他们所有的茅屋和他们伐下的成堆的木材毛竹一起点着,然后慌忙遁入密林,匆匆向郎溪老窝血狼寨跑去。走了很远,回头仍能看到那片山林火光冲天,烧红了半边血红的天空。
杨铁金听到消息,立即赶到伐木山地时,这里早已是烧成一片灰土,他只找到几十具烧焦的尸体和义兄刘樵的无头尸体,他悲痛欲绝,发下毒誓,一定要找到真凶,为刘樵和众弟兄报仇,他接任了皖南斧头帮帮主,开始到皖南各地去寻找这伙土匪的来历和踪迹,一连多年没在出过皖南山区,他知道了这伙土匪是奔汪村而来,于是经常到大青山上那座关公庙栖住,等待消息。
周杆回到血狼寨,虽然他这次收获颇丰,亲手斩杀了斧头帮帮主刘樵,但对偷袭汪村失败一直使他耿耿于怀,如梗在喉,当他知道他们死了的弟兄都被汪村点了天灯时,更是对汪天福恨得咬牙切齿,他压住心中的怒火,一直等待着机会,再次血洗汪村。他知道汪村和斧头帮及各地武装都在寻找他报仇,隐藏好久都没有出来,后来好多年都没在到大青山出没,他把主要精力用到苏南方向,常常出其不义地钻出大山,到苏南各地去大捞一把。
十五、
几年过后,正是早稻生长的旺季,赵村所处的那块平原,已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整片田野里都是茂盛的水稻在茁壮成长,经历过阳光雨露和暴风骤雨洗礼的,一株株绿油油的稻子昂首挺胸,浑身洋溢着少年般的青春朝气,在一片片舒展着的嫩绿的叶子中,无数的稻穗正在争先恐后地冒出尖尖的嫩头,就像刚露头的少女含羞害怕地半遮半隐,偷看着外面的蓝天白云,随着风的指挥左右摇摆着。雪白的稻花裹在稻穗上,散发出阵阵清香。一些青蛙不停地在稻田里跳动,扑捉着稻叶上的昆虫。
在绿波荡漾的稻田中间,又走来一支整齐划一的队伍,他们走过稻田,穿过村口的牌坊,来到贞洁牌坊前列队行礼,又到节女堂里点烛敬香。人们拥出来,才知道是赵有才又回来了。
赵有才当年逃出后就一直在南方各省继续革命,这次是路过大青山,北上抗袁,特意回村拜祭先祖和彩凤,他已经娶妻生子,并有了 两儿一女,这次也是带着妻子儿女回村认祖归宗的。赵有才在赵村安顿好妻子儿女后,立即到青山学堂拜见恩师程学理。
汪天福早已知道赵有才回来了,他一直没去见他,他不是对那次把他拒之大青山之外而有什么内疚,恰恰相反,他痛定思痛,感觉汪村的这次灾难就是那时配合他剿匪招来的,是自己多管闲事,引火烧身,害了父亲和许多人的性命,他已经牢记祖训,决不再过问任何外事,所以对赵有才避而远之,觉得他就是个祸害,整年累月在外革命,何年能革到头啊,你革了袁大帅,还会有张大帅李大帅孙大帅,谁能是个好鸟?你走马灯似的换,谁能保证换上新的就比过去的好,都是在瞎折腾啊,拿人命不算数啊。
直到赵有才进了青山学堂,他才顾着程学理的面子前去相见。赵有才也没有责怪他当年所举,而是把他大赞一番,赞他这几年把汪村管理的井井有条,也把汪赵两村关系处理的很好。汪天福表面谦虚,心里却在说:我们刚从大难中过来,才恢复些元气,你最好就不要再来捣蛋,再给我们招祸来了。就比说什么好听的话好。
程学理已经为袁世凯复辟帝制而郁闷很久了,见到赵有才回来,心中大喜,他说:“我已经在怀疑革命过于血腥暴力了,现在看来还是你们对的,扫帚不到,灰尘不除啊。这些封建余孽还是要靠你们去清除啊。”
赵有才说:“恩师啊,中国形势复杂,任重道远,我深感前途危难,我们不仅要把袁世凯赶下台,还要把他培养的北洋军阀一起打倒,他们都将是国家祸乱的根源啊。我此去讨贼,已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下了革命不成功誓不回乡的决心。此番前去,只有一事相求,我也将妻子儿女带回赵村,如果我喋血沙场,肯望恩师能将我儿赵金柱赵银柱和爱女赵青竹培养成国家栋梁,继续为国效力。”
赵有才说的悲壮,引得程学理感慨万千:“能有你这个学生,是我一生骄傲,中国有你等好男儿,中华何愁不能复兴,重整我汉唐雄风啊。我中华大地就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汪天福听了心里又有些郁闷,自己怎么努力,在程学理心里,他还是把赵有才看得重啊,自己这辈在事业名望上已经没法超过赵有才了。他听了赵有才的话,想起他父亲汪金权当年跟他说的话,汪村不出三代,定有超过赵村之人。他也想到自己已有两儿一女了,汪维新汪维潮这兄弟两的名字都是请程学理起的,听着就比赵金柱赵银柱气派,只有女儿汪金秀是他自己起的。他这时也有了决定,要尽快把儿女交给程学理教育培养。
赵有才一语成谶,没过几年,就传来噩耗,赵有才在二次北伐战斗中英勇献身。程学理悲痛不己,他一连数日都是一个人爬上山顶,久久地朝北凝望。他亲自到赵村,将他留下的遗孤赵金柱赵银柱和赵青竹一起接到青山学堂,从小培养。汪天福一看,赶紧把汪维新汪维潮和汪金秀一起交给程学理,这样,程学理终于有了最早的两个女生赵青竹和汪金秀。
青山学堂经过程学理这些年的改进,有了很大变化,但主要还是汪姓子孙外加一些赵村的孩子,最大的变化就是他的学生越来越小,成了初级小学堂,因为大了的学生都开始提前到南京上海去上大学堂了,程学理为此感到很高兴,这正是他所提倡的提早走出去思想,每年他能看到有几个学生出去深造,他都高兴的像自己中了状元一样高兴。他已经把兴趣转到对孩子的培养上了,他感觉到未来的希望还是在孩子身上。
汪天福正在踌躇满志之时,他没想到又一场危及他性命的巨大灾难又在向他走来。自赵有才反袁败走起,汪天福就没再去县城当什么议事了,他觉得自己村的那点事都没搞好,跑出去议什么大事,把自家的田地管好比啥都强。这些年青山县走马灯似的换了几任县知府,他都不认识了,也从不去拜访,那天,新任县知府李承炎带着一队人马走进汪村,他才知道青山县又换来一个厉害的新家伙。这位新任县知府,是个行伍出身,虽胸无点墨,不学无术,却工于心计,巴结权贵,在上面军政府找到了靠山,调到青山任县知府后,无恶不做,贪酷成性。
汪天福一见忙作揖打恭地把他请入堂屋,递上热茶问道:“知府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罪过罪过。”李承炎说:“不必客气,都说你们汪村富的流油,可你们欠着田赋不交,都说是你这个族长带头抵制的。”
汪天福说:“现在兵荒马乱这么多年,年年加征田赋,百姓苦不堪言,望你能体恤民情,不要再加了,我们今年的田赋一定全部交清。”李承炎说:“今年的田赋,你们有的已经欠下几年十几年的田赋了,连本带息必须全部交清,不然我们今天就抓人。”
汪天福一听就明白了,自清末以来,由于天灾人祸不断,田赋不断加重,有许多困难人家确实难以承受,欠下了几年十几年的田赋,这已成为全县的共识,虽然换了多任知府,也没人在提了。汪村也有十几户没交清,汪天福是可以帮他们交清,可是这关系到全县无数的农户,他汪村不能带这个坏头,再说,他从心底里也是不服的,这些年匪患不断,官府无力剿匪,只知道横征暴敛,肆意妄为,置百姓苦难于不顾,动不动就派行刑队下乡抓人,施以酷刑,经常用铁锁链锁人示众,百姓早也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汪天福忍不住给百姓请愿申冤道:“知府大人,早已改朝换代多少年了,那些大清朝欠下的田赋就给他们免了吧,你新官上任,就给大家带来一些新气象,所有百姓定会对你歌功颂德,送你万民伞啊。”
没想到李承炎一听大怒道:“果然是你汪天福在后支持,你们汪村一向自高自大,无视官府,目中无人,今天我来了不交田赋就交人。”汪天福一听就说:“我是族长,我汪村有事都是我的责任,要抓先抓我,不要抓别人。”
李承炎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道:“我今天抓的就是你。带走。”立即有人冲上来,把汪天福用铁链锁住,带了出去。外面汪村老小已经把他们团团围在中间,水泄不通。李承炎举枪鸣警,声色内荏地叫道:“你们汪村要聚众造反吗,你们要对抗政府吗。”
汪天福自小知道民不与官斗的道理,他不想事情闹大,连累乡里,就大声叫道:“你们不要挡知府大人的道,你们要相信王法公道,相信天理,我只是去配合大人办案,很快就回来。我汪村从不和官府为敌,这是祖训啊。”汪村的人这才让开道。
李承炎把汪天福带到县城后,气焰更加嚣张,对他严刑拷打,全城游街,并把他捆绑在县府门前示众,警队荷枪实弹,严阵以待。他本想也此震慑乡民,把大家的不满情绪一举镇压下去。他不知道,这时的民怨已经沸腾,程学理起草的《民贼李承炎之罪状书》,已经传发到各村各寨,列举他上任以来的种种虐政暴行。汪村村民已经刻下一块高五米宽两米的“李承炎虐政石”,上刻李承炎的十大罪行,浩浩荡荡朝县城而来,全县乡民已经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朝县城涌来支援。
李承炎这才彻底慌了手脚,他根本无法挡住这滚滚的人流。只能退到县府与潮水般的乡民对持。乡民们当着他的面把那块“李承炎虐政石”立在了县府大门对面。李承炎恼羞成怒地派人推倒砸毁,可是不到一天,又一块更高更大的“李承炎虐政石”又立了起来,青山县人民声势浩大的请愿行动引起了上面的高度重视,立即派人来彻查此事。李承炎被撤职查办,汪天福被抬出监狱时,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免除困难乡民们陈年所欠的田赋,得到了新来知府的批准。汪天福再次成为了全县人民心中的英雄。(待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