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李云雷:抵达中的逃离,贴近中的遮蔽 ——贾樟柯《24城记》观后

李云雷 · 2015-01-16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wnzj3GsbC_1237819253.jpg

  贾樟柯的新作《二十四城记》,展现了一个国营大厂从成都市中心迁走的故事,420厂(成发集团)原是一个军工厂,1958年三线建设时由东北迁到成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转为民用,在影片表现的时间中,厂区的地皮被华润集团收购,开发名为“二十四城”的房地产项目,而厂子则被搬迁到郊外的新址。影片通过对一些工人的采访和故事编排,表现了这个3万多人的大厂50年的风风雨雨,以及独特的工厂文化。

  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混合,或者说现实与想象的交织,影片开头采访了两个老工人,通过他们回顾了这个厂的历史以及他们的个人命运,老工人对工厂的感情与奉献,迁到成都后对东北老家的怀念,转产后的窘迫,下岗后的艰难,在他们的表情与言谈中都有较为深刻与细致的表现。在这些现实的部分之外,影片还让吕丽萍、陈建斌、陈冲、赵涛出演,以工人或工人子弟的身份讲述厂子的故事,这部分采用的仍是“采访”与“讲述”的形式,与前面的部分形成了一种呼应,但这些演员的“表演”和故事的“编排”,却又与前面产生了一种疏离,如果说前面的基调是沉痛,那么后面的基调则是“怀旧”。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龄的人对待工厂的态度,老工人有一种“主人翁”的奉献精神,他们经历过工厂的辉煌时期,心甘情愿地为工厂、为国家付出,但于今他们的处境都不好。中年一代面临时代的转型,在工厂的转产和改革中处于不同处境,因而有不同的态度,陈建斌代表的领导层对昔日的工厂文化充满怀旧;下岗女工只能艰难地自谋生路;陈冲饰演的“厂花”,则在工作与业余生活中寻找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而青年一代,则对工厂、劳动避之唯恐不及,他们以不同的方式逃离工厂。

  将纪录片与故事片编织在一起,可以视为在艺术上追求自由的一种努力,片中引用曹雪芹、叶芝、欧阳江河、万夏诗歌的片断,并将之直接打在银幕上,也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其中或许有影片的另一编剧、诗人翟永明的创意),至少这在形式上是新颖的,也为观众打开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贾樟柯在交流中说,他本来是想拍一部纪录片的,但在拍摄过程中改变了主意(正如《三峡好人》一样),引入了剧情和职业演员,拍摄成了现在的样子。应该说贾樟柯想法的转变不无道理,面对3万人的一个大厂,即使采访的对象再多,也很难从整体上呈现整个工厂的历史与现状,因而引入剧情与职业演员,以艺术的方式做一种更概括、更凝练的把握是必要的,但是在影片的创作实践中,职业演员的出现却并没有使影片更典型、更丰富地表现出工厂的转变以及工人在这一转变中的处境与心态,而是以他们的才华与风格化的表演,将影片引入了歧途,在这里,艺术不是更深刻地切入了现实,而是以一种优美的姿态逃离了现实,或者说以艺术的轻盈遮蔽了现实的沉重与残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这部影片视作一个具有症候性的样本。

  或许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影片不能直面现实的原因。首先,我们会注意到影片的第一行字幕是“华润集团七十周年”,而在出品方里也有“华润置地”,也即是说购买了成发集团地皮的华润集团,是影片的投资方之一,那么在影片中就必然不会呈现房产商与工厂、工人的矛盾。而在现实中,在房地产开发所需要的拆迁中,房产商与工厂、工人的矛盾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激烈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很典型的,在成发集团地皮收购的具体事件中是不是有这一矛盾,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即使有,也不会表现出来,这对影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性不能不说是一种伤害,即使在《疯狂的石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房产商是如何压低价格逼迫厂方让步的,在现实中这样的矛盾更是屡见不鲜。影片对这一矛盾的回避,甚至美化(开发后保留一个纪念性的建筑),使整部影片看上去更像一个“二十四城”项目的巨型广告,这样说虽然略嫌夸张,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对艺术的限制,或者说艺术对资本的妥协。作为一种更需要资金支持的艺术形式,电影或许难以摆脱资本的控制,但如何在这种限制中坚持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站在民众而不是资本一边,却是一个艺术家所必须直面的问题。

  其次,影片之所以能够在成发集团拍摄,深入厂区、车间、小区等成发集团的“内部”,并长期关注整个拆迁的过程,可能也需要与厂方或相关部门的协商(从电视台主持人这一段落的出现,我们可以窥见一些蛛丝马迹),出于厂方的压力或者人情的考虑,影片也没有过多呈现工厂与工人的矛盾。虽然也涉及到“下岗”的话题,但只是一掠而过,没有进行深入或集中的探讨,对于工人阶级从“主人翁”到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以及这一变化中工人的处境与心态,也只有一个粗线条的勾勒,对于现实与学术界最为敏感的“国企改制”问题,影片中没有丝毫触及,当然也可能成发集团没有进行“改制”,我们不是说影片一定要表现这一矛盾,但脱离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力图保留一种“历史感”,则这种历史感必然是虚幻的表象,或者至少是不够典型的,由此,作为中国电影界最有现实感与艺术追求的导演之一,贾樟柯也不能不落后于学界或其他艺术领域,在这方面,我们读读汪晖的《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曹征路的《那儿》,或者围绕“郎咸平旋风”的相关争论,或许能对国有企业或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最后,我们要说到贾樟柯的电影风格。由于回避了以上两个矛盾,影片所表现的便只是历史的表层,支撑影片的只是“怀旧”与“个人记忆”。“怀旧”,或者说以影像挽留历史的面目,既是电影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贾樟柯电影风格性的特征,从《小武》、《站台》到《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片都为我们留下了特定时代或特定地域的典型场景。但在《二十四城记》中,由于对主要矛盾的回避,“怀旧”面对历史留下的只是一种抒情,在“怀旧”中我们抵达了现场却又远离了现场,以怀旧的“温情”化解了矛盾的尖锐性。

  影片以对七个人的采访作为整个影片的结构,呈现出来的只是分散的个人问题,而没有贯穿性的整体问题,无论是“吕丽萍”失踪的儿子,还是“赵涛”在工厂的母亲,还是老工人的“下岗”,似乎都是孤立的个人问题,似乎缺乏一种构思上的整体性。当从个人的角度无法解释历史,也无法解释个人的遭遇时,我们是否可以从更为开阔的视野来审视世界?不同的个人记忆固然呈现了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偶然性,但我们是否可以从整体上认识与表现我们的时代?这或许不仅是这部影片的问题,也不仅是贾樟柯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所遇到的根本问题。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