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之巅(十)
北京。王玉华一大早就打电话,要女儿向英早一点过来。此一分别,不知什么时候,她们母女才能再相见呢。女儿接电话时,其实他们一家已经在车上了。昨天爸妈跑去看她,让她做女儿的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她应该去看爸妈的。昨天她和丈夫都向单位请了假,两个孩子也向学校请了假。今天早上,他们一家早早地就起了床,开车向爸妈家里赶去。在中途,她让丈夫特地拐到一家烤鸭店,买了几只刚出炉的北京烤鸭。父母迁走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吃到北京烤鸭呢。就要和父母分别了,马向英心里当然也不好受。以后天南地北,想和父母见个面都难了。是有网络视频,可它改变不了她与父母天各一方的事实。马向英当然也想和父母一起南迁,可丈夫在科学院的工作是决然不能放下的。亲情与工作的天平,当然只能偏向工作。这也是当代中国人所具有的一种基本素质。
他们来到父母居住的楼下,把车停好,乘电梯来到父母所居住的楼层。门开着。“外公外婆。”两个孩子一进门就高声喊着。“哎哟,我的好外孙哟。”外婆王玉华赶紧向两个孩子走了过来,拉住孩子的手说道。
孩子的舅舅、舅妈听到孩子的喊声,也走了过来。“舅舅,舅妈,你们好。”
“好宝贝,真乖。”舅妈宁欣然说道。
马向英说:“大哥大嫂这么早就过来了。”
“是啊,今天搬家嘛。我们也刚到。”宁欣然说,“你们还没吃饭吧。”
小外甥摇摇头说:“舅妈,我们还没有吃呢。”
“舅妈给你们做,马上就好。”说完,宁欣然上厨房忙去了。
王玉华说:“你们买这么多烤鸭干什么。”
马向英说:“你们去村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吃到北京烤鸭呢。带着到村城吃。”
“我们到村城就过上共产主义的新生活了,谁还在家自己弄吃的啊。”王玉华说。
“妈,您以后需要什么,就告诉我,我给您寄去。”马向英说。
“我需要什么?都共产主义了,还需要什么?什么也不需要了。”王玉华说,“先切两只,一会大家一起吃。”
“哦,吃烤鸭啰。”两个小外甥欢呼起来。
“妈,我去吧。”马向英说。
“不用,我自己来。以后再想弄给小外甥们吃,也没有机会了。”
马向英说:“大哥,你们怎么要了个第一趟专列。”
“第一趟不好吗,第一趟可是我们的光荣。许多人想走第一趟专列还走不了呢。”马向前说。
“走第一趟好。总是要走的,迟走不如早走。”这是马向英丈夫关键的声音。
“你这是什么话,要赶爸妈走啊。”马向英说。
“说什么呢。我怎么会赶爸妈走呢。我的意思是,早走了,免得老是在心里记挂着。”关键说。
王玉华说:“关键说的是有道理的。我这些时,心里就老是记挂着这些个事。”
关键说:“爸妈还有什么要我们帮忙弄的。”
马鸿瑞说:“都准备好了,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一会儿车子一来,我们就可以搬东西出发了。”
早餐一会儿就做好了。煎饺子,煎鸡蛋,烤面包,热气腾腾的豆浆,王玉华两只油累累的手又端出来两大盘北京烤鸭。
小外甥说:“外婆,我要吃烤鸭。”
“好,我们雷雷吃烤鸭。”外婆说,“这可能是我们一家人在北京吃的最后一餐饭了。”说到这里,老人又不免有些伤感起来。
“妈,您这是干什么呀,一大清早的。”马向英说。
马鸿瑞说:“你这老太婆真是的,我们是奔共产主义去的,又不是去受苦受难,应该高兴才是。”
“谁说不是高兴。我就是高兴嘛。”王玉华笑着说。
“高兴,高兴。我们赶快吃,一会车就来了。”马向前说。
马向英说:“妈,说真的,我还真挺羡慕你们的。你们这一去,可就提前进入共产主义,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了,可我们还得自己做饭吃。”
关键说:“做又做得了多久呢,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宁欣然说:“真像做梦一样,这共产主义说来就来了。”
王玉华说:“谁能想得到,我们这把年纪了,还能赶上共产主义。”
“不知谁,前不久还想不通呢。”马鸿瑞说。“我怎么想不通了。我只是不想去村城。”“那还不是想不通?”
关键说:“能够提前进入共产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福气。”
马向前说:“以后的孩子们可就享福啰。”
宁欣然说:“这都是托毛主席,托马恩列斯他们的福啊。”
“爸妈,您二老到村城以后怎么住啊?”马向英说。
“住养老院呗。”王玉华说,“国家规定,年满75岁的老人可以住养老院,你爸已经75了,我差一点,但根据规定,我们是可以住养老院的。”
宁欣然说:“是您二老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住,其实如果你们愿意,我们一家人还是可以住在一起的。”
马向英说:“嫂子,其实要我说啊,爸妈住养老院好,那里老人多,可以在一起跳跳舞,下下棋,打打牌,拉拉家常。比单独住好多了。我以后一到年龄,我就去养老院。”
马向前说:“爸妈当然是住养老院好。那里有医生护士,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他们照顾的也周全。”
王玉华说:“就是我们都走了,把你们一家留在了北京。”说着,老人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了。
“妈,没什么的。以后休假,我们每年都可以去村城看你们的。再说了,您二老也随时可以来北京嘛。”马向英说。
小外甥说:“舅妈,不是说村城建设已经完工了吗?哥哥们怎么还没有回来啊。”
宁欣然说:“我们小关曼还记着哥哥呢。他们现在正忙着搬家呢。等再过一些时候,那里的事情忙完了,他们就回来了。”
“可是他们回来,你们已经搬家了,他们住哪儿呢?”小关雷说。
“住学校啊。他们以前就住学校的。”宁欣然说。
小关雷说:“那,那,要是他们以后星期日或放假了,没地方去,就去我们家,住我们家好了。”
“嗯,还是我们小外甥关心哥哥。”外婆说。
“哥哥的事,不用你们操心。赶快吃饭。”马向英说。
关曼说:“外婆,央视播出的新版电视剧《毛泽东》,可好看了,今天晚上,您可别忘了看啊。”
“外婆记住了。谢谢我们小关曼。”外婆说。
马向前说:“这部电视剧的确拍的不错,应该说比以前拍的更好,内容也更丰富,客观真实全面地描写了毛主席光辉灿烂的一生。听说光饰演毛泽东的演员就多达四位,分别饰演毛主席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这次拍了450集,听说以后还要拍更长的呢。”
“拍毛主席的电视剧,再长也不长。”马鸿瑞说。
一家人就这样一边说着,一边吃着。刚吃完饭,电话就响了起来。是居委会打来的。
“您好,我是王玉华,您找谁?”
“您好,王大妈,我是居委会阮主任,车子马上就到,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阮主任。我们等着呢。”
“好好,再见。”
“再见。”
马向前说:“我看我们别等了,我们开始往下搬吧。”
于是,他们一家人抬的抬,搬的搬,两个小外甥则拿着自己能够拿得动的东西,一起向电梯间搬去。
他们刚来到楼下,帮忙搬运的人们和车辆就来到了。
“向英,我们得过去了,你们关照一下。”宁欣然不等父母这边装车完毕,赶紧和马向前一起向自己的家里赶去。
北京东站,此时已是热闹非凡。一列加长的客货混编列车正停在轨道上,各种装载着各种物品的大卡车停满了站台,为数众多的前往村城的移民们与前来帮助搬迁的政府工作人员和学生市民等,正在往列车上装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呢。
拖着马鸿瑞几大车搬家物品的司机们,把车停在了拟定的第十五节货车厢旁边。前来帮忙人们,立刻帮着打开汽车侧门,把物品往火车上搬运着。
马老嘱咐道:“同志们,大家小心一点不要把柜子碰坏了,更不要弄伤了自己。”
阮主任走了过来说:“马老,您就放心吧。他们会小心的。”
不多会的功夫,装载着马向前他们家物品的车也到了。在大家的帮助下,各种物品很快便装上了火车。细心的宁欣然还在各家具之间,用旧衣服什么的把它们隔开。
马向前把小汽车开到了火车上,再用绳索做了固定。真的是人多力量大呀,也就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第一列火车按计划装车完毕,预计装载的家庭人员和物品,基本装车到位,车上还略有空余。于是,原本第二批搬迁的家庭有几家也被装上了车。
宁兰馨忽然记起了今天是北京的大姐一家搬迁的日子,她赶忙接通了姐姐宁欣然家里的电话。电话没有人接。难道他们这么早就出发了。她又拨通了姐姐的手机。“姐姐,是我,兰馨。”
“小妹,你好。怎么现在记起给我打电话啊。”
“我突然记起,你们今天搬家,我差点把这事给忘了。怎么,你们已经出发了?”
“可不,我们已经在火车上呢。再有几个小时,我们就到村城了。”
“姐姐,你们可真幸福,能够第一批去往村城。祝贺你们。”
“你们不也快了吗。”
“是啊。后天我们就该出发了。姐姐,姐夫呢,开车走的吗?”
“没有。街道领导说,没有必要自己开车那么辛苦,火车上加两节车皮就什么都解决了。”
“姐,不跟你多说了,路上注意安全。”
“没事。我们在村城等着你。”
“好的,姐,村城见。”
“村城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