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互联网上忽然掀起一场 “爱国”公知群起围攻爱国军人(罗援)的风波。就在罗少将选择了以沉默熄内争的3月初,美国外交教父布热津斯基访华,在当他在采访中被问到“对两国关系是否持积极态度”时,布的回答是:“我的看法还是很乐观的。但是,当我看到,比如说,中国军方的报纸建议中国应该联合北朝鲜和俄罗斯共同对抗美国时,我暗暗对自己说,如果有某位美国空军或者海军将领敢公开地这么说,那么他很可能会被开除。”
这番话,无疑是对此前事件的变相鼓励。就像新的发令枪声,国内外的“爱国”公知们纷纷闻风而动,不仅继续追打早就销声匿迹的罗援,更进而将合围的铁钳夹向了中国鹰派的核心人物——戴旭。
一时间,虚拟的互联网变成了真实的战场,而国人仍在梦中。
这样说当然不是危言耸听。自核武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宣告了大国博弈模式的革命性变化。相互毁灭的恐惧,不再有胜利者的前景,终结了大国间的全面热战。但是,大国博弈本身并未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更间接、更隐蔽的形式。这就是舆论战与心理战。具体到信息化时代,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网络战。
美国不仅有专门的网络战机构,各大战略智库、情报部门无不深通此道。早在2006年,美国一家智库(斯坦利基金会)的一份报告就已经意识到:
“互联网是我们与中共迎面交锋时最重要的战场。我们与中国的战争,战场既不在海上,也不在空中,而是在互联网上。”
“为了影响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我们必须确保能够让中国最出色的大脑停止思考问题。独立思考是中国最稀缺的资源,我们要让这种稀缺的资源变得更加罕见,直至完全无影无踪。”
其运作模式是:以中国的优秀头脑和脊梁人物为目标,战略上拉长线,编大网,捉巨鱼。战术上则奉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准则。选好目标,等待机会,抓住不放,伪造民意,群起而攻,竭力丑化,使不了解真相的民众盲动,让胆怯的媒体与之划清界限,从而使被攻击者在公共领域失声。
这种战争的本质无外乎变相冷战,先剪枝叶,再覆根本。从而形成一条拱卒、杀士、斩将的攻击链条。更值得警惕的是,早在冷战时期,中情局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最好的宣传就是不宣传。真正高明的攻击,是说九句真话,最后来一句要人命的假话。当初的苏联就是这样被美国放倒的,今天的中国又到了风口浪尖上。
表面上,美国从南海到北韩,又是联合军演,又是基地重启,航母调动的不亦乐乎,其实都是障眼法,真正的行动就在互联网。这就是美国版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回顾近三十年来美国的所作所为,无论是以基金会的形式贿买学界帮闲,还是以思想渗透的方式影响重大决策,业已在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广泛开花结果。最后的障碍就在于军界——纵使不能让中国军队瓦解、倒戈,至少也要让其丧失斗争的智慧和意志,因而,不仅要“让中国最出色的大脑停止思考问题”,还要让中国最坚强的勇气停止扩散。假如一个人既有头脑,又有勇气,而且身在行间,那真是必欲除之而后快了。非常巧,戴旭就站在了这样一个位置上。
作为弱势群体的一方,我们无法改变美国的决策,也无法影响其施行的速度和力度,但我们可以做的是不要让英雄倒在自己人的枪口下。当年宋高宗杀岳飞时颇不以为然,到宋孝宗想北伐的时候就痛感无将可用。因为死的不仅仅是一个岳飞,更包括了岳飞背后的进攻精神和抗战意志。如果此次戴旭遭到围攻,国内有话语权的人与组织都明哲保身,甚至落井下石,则日后的中国也难免无将之忧。
然而,让围攻者颇为震惊的是,如此猛烈的炮火覆盖下,戴旭依然屹立不倒,并发出了“网络就是上甘岭”的豪言壮语。进一步的结果也不难想象,更猛烈的火力覆盖与更大规模的兵力合围随之而来。4月11日,一个网名为“老朱弟子”的公知,在海外著名反华网站“博讯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罗援”、“戴旭”战役意义深远》。他呼吁“海内外民主自由人士应抓住此机会,抓住这个疯狂的活靶子,把中共独裁权力的根基——解放军里的那些鹰派彻底消灭,让他们再也无法影响中国社会。……海内外的全部自由人士,就是应该集中全部力量,通过这些一个个看似小,却意义十分深远的战役,步步为营,“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渡过黎明前的黑暗,迎接那个临界点的到来。”
与此同时,网络战场之外依然是一片可怕的沉寂。目前除了在《南方周末》出人意料地看到了对戴旭的专访外,其他平面媒体都是一片沉默和空白。多家知名网站甚至人为修改网友支持数据,已突破了管理方的职业道德底线。
“戴旭事件”究竟是成为网络战的上甘岭,还是滑铁卢,早已不仅仅是戴旭个人的进退荣辱问题,而是攸关国家安全的一次较量。希望十年之后,国人在回首往昔时,不要哀叹自己的无作为,也不要到那时才明白什么叫网络战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