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网副总编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舆情分析的质疑
人民网副总编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近日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传播研究中心首届论坛的演讲《知识界外有更大的民意底盘,而且是两个》,引起网民关注(后被各网站转载时将标题改为《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政治上吸纳网上新型知识分子》)。开篇即指出,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新理念,将对网上的新型知识分子,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分析了网上所谓的“左翼”“右翼”舆论,强调“网上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建议消除两翼的“职业网友”,让他们从边缘回归主流,避免“越边缘、越激进”的情况。
然而祝华新及其舆情室对舆情的认识和分析,让人不得不怀疑按照其对舆论、对左右的判断认知,将会统战哪些“职业网友”?而这些职业网友,究竟会对国家有弊还是有利?下从祝华新演讲中的一些重点,来探讨分析祝式统战的方向可能。
1、 引用韩寒语录:“微博让新闻不再封锁,让言论更加自由;但同时也让我们自身虚妄”,并将此视为“早期网友一种相对的人文态度”。
——韩寒在微博上被质疑代笔的争论,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韩寒成名史的怀疑和反思,进而展开对韩寒团队的调查。此事被认为对评价中国社会的道德、诚信有程碑意义。作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不应该对此事一无所知,并更应该了解韩寒因此事受到的批评和质疑,所以,韩寒的态度,更多代表自己的失落,而不是什么“人文态度”。事实上微博世界看似虚妄,其实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有多少贪官栽倒在微博上,祝华新应该有所统计,不然也算失职。
2、 对微传播评价:“在微博上那些激进的左翼网友、右翼网友,在相当程度上是被社会主流生活摒弃了,处于无法与政府对话也无法在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表达的边缘化状态。很多极端的网友越是边缘化,越容易激进化。”
——“激进”一词的表达,非常狡猾。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夸张、攻击、甚至造谣,也可以理解为呐喊、批判、激烈交锋。但是众所周知,态度看似“激进”微博账号,绝不可以简单概括。秦火火被抓,就是在微博上“激进”的造谣攻击他人,而他这样一个“极端”人士却受到众多名人大v的转发支持,这难道是他“边缘化”的体现么?
由于不能容忍微博乱象而投以巨大精力进行辟谣、批判的正义网友,有军人、教授、医生、企业高管,他们发言也很“激进”,难道他们是“被主流社会摈弃”的“边缘”人士么?如此轻描淡写的解读“激进”,是为了掩盖微博言论“激进”的真实原因么?无视微博上的无形黑手,贬低正义网友,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工作任务么?如是,舆情室的工作报告究竟是在帮助决策者了解网络舆情,还是在掩盖舆情真相,是个令人愤怒和忧虑的问题。
3、 对左翼网友评价:“他们对市场经济持否定态度,高举公平的旗帜,对百姓的感召力要远远强于自由派网友。他们主张整顿吏治和肃贪,但是又有很强的人治情结,怀念‘文革’、怀念毛主席,理论底色是‘文革’教科书。专业化程度极低,但是政治嗅觉极高,斗争意识强烈,否定‘公知’,排斥文化层面的对外开放,相当程度上是利用了中国百姓对国外情况的信息不对称,所以能够蛊惑公众。”
对右翼网友评价:“他们对公共权力与公共机构有深深的不信任,信奉个人自由,呼吁激进政改,但是缺少可操作的途径,建设性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话语策略上,一些网络上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不适应互联网带来的话语权均等化,对民众有过强的智商优越感和道德洁癖,因此激起了民众、民粹强烈的疑虑甚至反感。”
——在哲学观、历史观上,左翼一般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信奉“小民史观”,其政治主张偏向草根阶层。左翼反对贫富悬殊,追求社会公平,认为贫困多是由于“不公正”造成的。左翼的理想是建立和谐的、公正的社会,在经济政策上主张加强国家宏观控制,扩大税收,特别是针对富人的税收,扩大公共福利。
右翼信奉的是“英雄史观”,认为历史是英雄创造的,其政治主张是偏向中产阶级、精英阶层的。右翼特别反对左翼的“均贫富”,认为贫穷只能源于自己的低素质、懒惰和无能,而非其他因素。右翼的经济政策是主张自由放任的,主张小政府、大社会,对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越少越好,通过减税、减少公共福利、刺激投资来解决失业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中国,其治国方针究竟应以左翼思想为主,还是以右翼思想为主是不言而喻的。而在网络上以左或者右的面目出现的账号,也并非真正的左翼和右翼,真正的左翼和右翼虽然政见不同,但都是以促进国家治理为同一目的,并以民族主义为基石。而打着左翼或右翼的旗号,发表颠覆国家政权的言论者,其实是左翼右翼共同的敌人,也是中国社会的敌人。遗憾的是舆情室并未作出信息积累和分析判断,而是笼统的概括,轻蔑的否定。
特别对于左翼,祝华新似乎有强烈的反感,竟然以“专业化程度极低,但是政治嗅觉极高”,“蛊惑公众”来描述,此言论暴露出祝本人的政治倾向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是背道而驰的,那么祝对舆情的分析还有几分可信?或者说,祝本身的政治立场根本不适合做人民网的舆情监测,而他却从舆情监测室秘书长一路高升至副总编辑,这是中国舆论界的怪现象,也是执政党的悲哀。
4、 关于左右力量对比的描述:“在微博上更为活跃的是左翼网友,特别是政府加大互联网治理力度以来,右翼的声音受到削弱,左翼网友的声音超过一半。”
——这种判断不知从何而来。从微博的营销策略看,右翼对执政党的批判和挑战正是其生存活力的象征。从微博建立之初,话语权就一直在资本势力树立的公知大V手里,个个粉丝十万百万计,肆无忌惮的歪曲历史,抹黑执政党领袖,制造并围观所谓“公共事件”,不仅对网民心理造成造成恐慌,并通过线上发展集结线下聚会活动,对现实社会生活造成了实质性影响。且敌对势力充分利用右翼造就的舆论氛围兴风作浪,企图掀起“颜色革命”……对这一切,舆情室不应置若罔闻。
而左翼网友,完全是自动自发的参与关于辟谣、思想争论等一系列活动,没有水军支持,没有微博方的推荐炒作,完全是靠思想正义和专业论述,靠良知网友的抱团取暖,才逐渐在微博中有了一席之地。星星之火渐渐照亮了混沌的网络世界,期间,多少账号被莫名销号,但终于越来越多的网民认清了真理和谎言的区别,不再相信别有用心者的蛊惑。可以说真正的左翼网友,是网络舆论的路灯,在黑暗中照亮了路途,帮助人们前行。
政府对互联网的整治,是在去伪存真,对造谣煽动者的账号进行消除,并没有对正常的理论之争予以大动作打压,“右翼声音受到削弱”的判断不知从何而来。看来舆情室将这些造谣煽动账号都归为“右翼”了,而真正的右翼,并不认同和他们是一体。
这种不负责任的简单归纳,此等舆情观察,实乃误国误民之举。
5、 对“唱红打黑”的评价:“在薄熙来、王立军‘唱红打黑’扰乱中国法治后,最高人民法院沈德咏副院长在《人民法院报》写了一篇有历史意义的文章《如何防止冤假错案》,提出要建立‘法律人共同体’,认可律师是‘法律人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诉辩对抗、法官居中裁判的诉讼格局。对于‘死磕派律师’伸出了橄榄枝。”
——即便在“唱红打黑”的领导者身陷囹圄后,中央也未作出此运动“扰乱中国法治”的判定。而网上关于究竟是“唱红打黑”扰乱中国法治,还是薄案的审理扰乱中国法治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在薄案审理过程公开之后,微博网民对此事的关注和议论更是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而网民对此事的看法几乎一边倒的认为薄案是冤假错案,是政治构陷,舆情室不要佯装不知!
另《如何防止冤假错案》这篇文章,不是针对“唱红打黑”写的,确切说是由于微博发酵出的舆论效应,使人们对黑暗角落中的冤假错案愈发关注,并由此引起对司法的不信任,促使这篇文章出炉。文中虽然对“死磕派律师”伸出橄榄枝,但现实中的李庄,依然没有申诉成功。且文中还提到“加强群众监督,是防范冤假错案的有效举措”、“要坚持司法的群众路线,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合理借助群众的力量、智慧,可以有效弥补专业法官认识的局限和能力的不足”,不知舆情室又作何解读?
祝华新很爱耍小聪明,移花接木利用舆论来达到其个人及小团体的宣传目的,甚至扰乱视听、误导决策者和民众,从此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以祝华新为代表的舆情分析,实为极右思维的产物——对道德深受质疑、并被海外媒体炒作的“意见领袖”韩寒甚为推崇;对右翼同情,对左翼贬低;对整治互联网舆论乱象不满;对舆论不做真正的探索分析,只根据个人需要随意简化归纳,甚至绑架舆论为个人和小团体服务,如此等等,已暴露出其“统战建议”的真实目的,——为其代表的政治势力做舆论人才储备,待等“颜色革命”之需!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