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的胡扯文章:垄断行业职工收入占全国工资总额的55%
银川骑
看到《中国青年报》7月3号一篇文章,说“职工工资增长主要流向”一是流向垄断行业,如电力、电讯、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说这些行业职工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收入(含福利)却占了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第二才是流向了管理层。说有的管理层收入是普通职工的15倍,高的甚至达到30多倍。
看完这篇文章的感觉就是:————胡扯。为什么呢?
首先,现在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也不是大多是公有制经济时代。用“××占
××比例多少”的公式来套,已经不灵了。
现在的社会里,一边是极少数公有制企业如中石化集团,一边是绝大多数的私有企业如山西黑砖窑。如果拿黑砖窑职工收入除一个国营微利商店职工收入,那也是“每月700元的国企职工收入占全部职工收入的100%”。你想想是不是?同理,假定国有垄断行业职工年平均收入为七万元,比起私企职工年平均收入七千元来说显得高,但比起大学讲台上卖嘴皮子骂毛主席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教授拿几十万的年收入(含独立董事收入等),谁更不合理呢?公有企业职工工资高,正体现了社会主义以工人为本的优越性,有什么不好呢?难道一定要公有企业工人拿私有企业工人的低工资,才能使我们的文人官员们满意?
公有企业职工收入(含福利)占全国职工收入的55%,只说明了私有企业老板给职工的工资太低,剥削的残酷,并不说明公有企业的职工应该减薪。如果全国工人(含私企)的工资都提高到公有企业的平均工资,那才对头呢。右派不是喜欢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吗?这提高所有工人工资这点怎么就不肯学了呢?
还有一点,用公有企业“含福利的职工年收入”去与全国工人的“工资总额”比,也是不合理的。要除,必须双方内容相同,也就是公有企业“工资总额”除全国“工资总额”才对。这是小学算术课教过的。私企职工没福利,是私企的问题,应该向公有企业学习。
该文第二点轻描淡写地讲到职工工资增长“也流向了管理层”,没有讲是公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我估计它比较喜欢私企,所以还是讲公有企业。我在用红军模式还是用白军模式改革国企的帖子里谈过,国企管理层高薪制是个错误,所以同意“国企管理层不应拿高薪”这一意见。但是我认为,为什么不提私企老板的年收入?
作为管理层私企老板的年收入是企业账面与非账面利润的大头,绝非“职工收入的30多倍”之数。买豪车巨宅包歌星只占其年收入的一点点小意思。这一点居然遗忘了,本来文章还要全面而精彩。真是可惜。
总之,看完中青报这篇胡扯文章,感到就是在努力配合国内外右派资本家,对我国最后剩下的一点公有制堡垒进行“攻坚之战”。等全面彻底基本消灭了新中国的公有制企业以后,等新一代青少年都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以为那是远古恐龙以后,它们才放心。它们目前就是要借“反垄断”为名搞臭国营大企业集团,然后借“股份制”改制为名肢解之逐步控股之,最后彻底消灭之。对国际垄断资本,它们是永远不敢反对的,哪怕已经侵害了祖国的利益。
右派那点小算盘瞒不过我的眼睛。
声援银川骑——中青报的确有点胡扯了
刀锋
银川骑发的《中青报的胡扯文章:垄断行业职工收入占全国工资总额的55%》一贴中,转发中青报的消息说:“‘职工工资增长主要流向’一是流向垄断行业,如电力、电讯、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说这些行业职工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收入(含福利)却占了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第二才是流向了管理层。说有的管理层收入是普通职工的15倍,高的甚至达到30多倍。”
在弄清楚中青报这则消息的来源以前我们先要了解几个问题。
1、‘职工工资增长主要流向’中的职工是指什么职工?是国有企业职工?还是包括了民营、私营、股份、合资、合作、外方独资企业职工?是不是还包括了政府组织机构外聘、返聘职工?似乎没有说清楚。如果看报道中人员所占比例不到8%的数据看,文章所指的职工应是当前国有企业职工占全部民营、私营、股份、合资、合作、外方独资企业职工和政府组织机构外聘、返聘职工总数的比例。
如果说他们所说的是国有企业内电力、电讯、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占全部国有企业职工的比例,那就很有点胡说了。我们知道在经过了几轮改制大潮后,除了电力、电讯、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外在其他领域几乎没有国有企业存在了。又何来“占职工人数的8%”的比例依据?
2、紧接着下面说“收入(含福利)却占了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如果上面所说“8%职工人数比例”成立的话,那么这一条必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把全部各种所有制企业统计进来的话,根据2006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非国有企业GDP已经达到全国GDP的70%以上,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的GDP所占份额不足30%。全球500强企业据说已经有300多强进入了中国,他们在中国设立的企业机构雇佣的人员收入,根据国际会计公司报告显示,一般是国有企业职工收入的5-8倍,而这些企业的高管们的年薪至少是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如果我们相信国际会计公司的报告,那么中青报的数据来源显然是不可信赖的。
那么这部分企业职工收入是不是被统计到中青报的“55%”里呢?我认为肯定是没有的,有谁相信中国近千万户国有、民营、私营、股份、合资、合作、外方独资企业和政府组织机构中,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占了全部老板、打工者收入的55%?
如果放在30年前,说我们的国有企业员工收入占了全部类型企业职工收入的55%,那么我相信,因为那时候毕竟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候,工人阶级的收入比领导干部的收入还高,但是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难道我们今天还是工人当家做企业的主人吗?莫非改革30年什么都没有变化?
如此说来,那些在路边等待工作机会的下岗失业的原国有企业员工们,原来都是虚幻存在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