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雨水特别的多,水灾也特别的大,中央和各级领导同志到灾区视察、慰问的报道自然也多。但最让我感动的是总书记最近到重庆考察工作、看望灾民时所用的两个词:“我们”和“大家”。
据7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7月中旬,重庆市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灾,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沙坪坝区是这次特大暴雨洪灾的重灾区,胡锦涛专程来到这里视察灾情。在这场暴雨洪灾中,回龙坝镇梁滩桥村大批房屋受损,许多农村基础设施遭到破坏。胡锦涛沿着泥泞的小路,来到村里房屋倒塌现场,一边仔细察看倒塌的房屋,一边向当地干部了解全村因灾损失和灾后重建的情况。在受灾户冯洪元家里,胡锦涛关切地询问老人家里的情况。听说老人房屋被淹,不少家具、物品被洪水冲走,胡锦涛动情地安慰他说,你放心,党和政府一定会千方百计帮助大家渡过这个难关。听说总书记来了,乡亲们纷纷拥到路口。胡锦涛对大家说,乡亲们受苦了!在重庆这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灾中,有的乡亲房子被冲毁了,有的乡亲东西被冲走了,大家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我和你们一样感到难过。但我们一定要有战胜灾害的决心和勇气。
在这之前,总书记和温总理就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妥善安置蓄洪区内的受灾群众,加强雨情、水情的监测预报,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确保淮河堤防和沿淮地区人民群众安全,并向灾区派出了国务院工作组,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我们从电视画面上看到,胡总书记无论是安慰灾民,还是对灾民讲话,他都没有刻意去做什么,完全是一种真情流露。一个“大家”,一个“我们”,灾民从中完全可以看到,总书记同人民心连心、“自己也是人民的一员”那样一种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真正共产党员最应具备的政治热情,其中没有任何的做作、作秀的成分。
在毛泽东时代,这两个词的用法应该是最普通最普遍的了。但是,我之所以还要把这两个词挑出来评说,原因就在于同样是救灾,同样是看望灾民,但有不少领导同志嘴里常用的词汇却是“你们”:如“你们要”,“我们对你们的什么什么要怎么怎么”等等。灾民,本来就是受援方,是地地道道的弱势群体,我们既然代表党和政府进行慰问,谁也不会在这里咬文嚼字。但或事过之后,或对于非受援的人们来说,则总有些居高临下,有些“恩赐”的味道。这里且不说,我们拿出的钱物本来就是全体人民积累起来到紧急情况发生是用于救济灾民的,我们的救助只是一种职务行为而已,而这个居高临下与“恩赐”的背后,往往潜伏着一种封建心态——“自己是治理者,而人民则是自己的子民”。
当然,总书记也用了“你们”一次,不过他是用在了充分肯定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斗争中的英雄行为之上的。
目前,我们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随着各级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越来越多,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上,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上,基本可以说与老一代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现实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感情上、立场上找到根源。在人民群众亟需得到援助的关键时刻,各级领导同志亲赴灾害现场,看望受灾民众,既是一种职务行为,更是了解灾情、听取民众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难得机会。希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像总书记那样,真正把自己看作人民的一员,同甘苦,共患难,坚决摒弃令人反感的封建作派和惺惺作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