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的堕落
北京市写作学会 薛遒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就是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才产生的。”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并为这个关系服务的产物:“历史地出现的政治经济学,事实上不外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时期的经济的科学理解。” 它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它从批判封建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的残余开始,证明它们必然要被资本主义形式所代替。”(恩格斯:《反杜林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变通,它从内容到形式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在实质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大资本集团、为维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扩张服务;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利用私有制,逐渐战胜私有制,以公有制的各种尝试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承担着彻底终结政治经济学的使命。
这是铁的分水岭。泾渭因此分明。 经济学家们归泾归渭,可于此岭将他们判个明白。
因为,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对立统一。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它是中世纪政治学的延续,是为维护私有制的;其经济内涵以政治为轴心,最终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是对中世纪政治学的否定,是为公有制服务的;其经济内涵最终变革政治学,排斥资产阶级,是一门指导人类经济活动的实证科学。
在一定意义上,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不过是资本主义形态居于主导地位,还是社会主义形态居于主导地位。政治经济学实质上是对这两个形态的综合分析,而立场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阶级分野:资产阶级经济学立足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为维护私有制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学则立足于人民主权,它固然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认同与鼓励,更表现为对资本关系的限制和对大资本家集团的剥夺;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对前者的淡化与对后者的强化成为社会主义的不依大资本家集团及其理论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向。
是雇佣于大资本家集团,替资产阶级“帮忙”或“帮闲”;还是站在社会主义立场,自觉捍卫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区分了不同的经济学家群体。
张五常公然说:“在中国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唯一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把一个靠社会等级来排序的社会变成一个靠产权的拥有来排序的社会。”(《三种社会体制》,转引自2007年8月30日《南方周末》)
这是资产阶级的宣言。几百年来,资产阶级一直不知疲倦地重复着这个宣言。
那么,当经济学家和“理论精英”们企图用资产特权来取代政治特权时,工人阶级也应当重新提出消灭阶级的要求。“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恩格斯:《反杜林论》)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反对所谓“贵人”,不仅仅是反对特权,不仅仅是张五常们所宣扬的将政治特权让位于产权特权——即富人特权。而是毛泽东和他的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伟大目标。
毋庸置疑,经济学家们为改革开放与中华之崛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是,从对特权阶层的批判,到转化为貌似公允地为去穷人富人等同服务而实际上对穷人的背叛,这就成为昨日之光辉与今日之堕落的鲜明对照。而从光辉到堕落,恰恰表明这些经济学家的资产阶级属性。
樊纲早就说: “经济学可以完全不承认、不依赖什么‘为消费者负责’而只承认斤斤计较的利害得失。”(《求取命运的方程》)这是对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本质之概括。经济学家对现实的清醒提炼与理论规定,反过来引导社会纳入资本主义的范畴:一切都是为了钱。
这不是改造社会,而是顺应社会。顺应社会不是坏事,樊纲、茅于轼们的功劳,便是尊重经济规律,为改革开放构建经济理论的支架,砸碎禁锢社会的枷锁,促进社会的发展。
然而,对资本主义范畴的纳入,也不过是给社会戴上了一条比枷锁宽松一点的镣铐。在资本主义范畴内的社会发展,很快以相伴随的危机暴露出自身的局限。
戴镣铐的舞蹈尽管舞之蹈之,却绝不是自由的舞蹈。
不止樊纲。这是中国及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们走向衰亡的标志,是其为实用的必然滑坡和政治经济学趋于终结的回光返照。
中国改革的经济学家们,不过是把资产阶级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相应的规章、制度而进行理论建构,这种理论为改变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腾飞;但这种理论的资产阶级属性,决定了它在促进资本关系中,必然地为资本辩护,最终随着大资本家集团的形成,堕落为资本的喉舌,成为特权阶层的辩护人。
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如此。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之“独立”,也许因其未曾被资本收买,于是敢于放言:“经济学对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好的解释,我原来想学发展经济学,后来看了半天没看出名堂来,就不学了。”(见2007年8月30日《南方周末》)
这话说对了一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们的成就不能否定,但是,随着资本关系的确立,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性质已使自身陷于危机中,更不用说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好的解释了。
因为,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它只能解释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而这个规律的指向是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灭亡。为这个行将灭亡的躯体“创意”各种强心剂,张五常、茅于轼们可谓煞费苦心。
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正在通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渡,向为了社会及全体人民利益的“经济学”变革。张五常们一面以抛弃政治内涵的“经济学”面貌出现,一面通过反政治特权来为资产阶级夺取“产权排序”的资本特权鼓噪。显然,张五常们已经等不及了……
工人阶级可以而且应当与茅于轼、张五常们结成反对政治特权的统一战线,但要时刻警惕他们“为富人说话”即为大资产阶级制造舆论、做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真实动机;工人阶级不能否认他们为改革开放中华崛起创立的功勋,但一定不能被他们过去的功勋所迷惑,要看到他们今天背离人民、拜倒在资本脚下的阴暗心理。
早在100年前,列宁就说过:“只有当革命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以后,才会暴露出各个阶级对这个‘民主’的不同看法。同时,还会暴露出为了一个‘民主’而要求采取不同的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的各阶级利益之间的重大差别。”(《谈谈全民革命的问题》)
穷人与富人的冲突,不劳茅于轼担心,它本身就是客观存在。蓬勃兴起的富人保镖业,已经表明对这个冲突的恐惧和抵抗;而农民工为讨血汗钱在塔吊上绝望的威胁,则是工人阶级呼唤着重新组织起来主动地投身冲突的前奏。社会主义将引导这个呼唤。
因为,资产阶级从它产生的开始,“就由它的影子,即无产阶级,经常地和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同样地,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起,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身的无产阶级要求。”(恩格斯:《反杜林论》)
经济学家们为改革开放出谋划策,其功至伟至丰;时代的辉煌,有着他们的巨大心血。
但他们只是一个过程。历史应该感谢他们,但历史一定会甩掉他们。消灭特权阶层!消灭私有制!经济学属于人类、属于公有制的本质特征,必将因新时代的经济学家而发扬光大,也必将指引人类自身改造的历史进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