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伟大教育思想,现在中国的教育被某些人搞成培养精英的教育了。国家的发展强大依靠的是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毛泽东说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非常重视农民的教育,因为农民是最没文化观念最落后的,人没文化没有科学知识就会观念落后,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
教育只教育出来一些精英人才是不能发展强大国家的,中国的历史上的精英人才也很多,但是国民大多数是文盲,这是中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西方发达国家的后来居上的发展完全是因为普及教育全面发展国民教育的结果。现在有些人总喜欢用中国跟西方比发展,怎么比?人家西方发达国家早几百年就普及国民教育了,整体国民的文化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技术普及,中国在1949年绝大多数还是文盲呢,几亿的文盲要想尽快的普及教育也是非常困难的,那些学者用中国的这种情况跟西方发到国家比发展不是愚蠢的就是别有用心的阴谋。一个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一个整体国民素质高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多的出现人才,这样的人才素质也会更高,我们看为什么有些地方就很容易出现很多人才啊?因为那个地方的民风就是崇尚学习的,为什么有些地方的人都懒惰喜欢要饭啊?一个村子大多是要饭的,或者是都是卖血的,吸毒贩毒的,还有偷窃成风的村子。可见一种民风一种民众的素质是多么的重要,低素质的民众环境出来的人才也是低劣的,不是当腐败官僚就是当劣质学者。我国现在的劣质学者太多了,没良心的学者也太多了。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既重视理论学习更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毛泽东说学习要学会学看有子书,更要学会看无字书。人有两种思维能力,一种思维能力是对书本知识的思维理解能力,一种是实践性的思维能力,而实践性的思维能力何对书本知识的思维能力是互相相生的,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创造的工具,而只会背诵知识不会实践的书呆子是只能背诵原文炫耀自己知识多的庸才。所以毛泽东是非常重视劳动实践的,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不断的发展提高。
在建国后,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普遍原则。1958年1月,毛泽东总结了我国广大师生实行劳教结合方面的创造性的经验,开始提倡半工半读。同年9月,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谈到,“几千年来,都是教育脱离劳动,现在要教育劳动相结合,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中心问题是教育劳动相结合”。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半工半读、半农半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9月10日,毛泽东批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此后,教育界掀起了学习和贯彻这一指示的热潮。一批农村简易小学、农村中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各式各样的半工半读,半农(耕)半读学校发展起来,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技术需求问题。
现在的教育是逼迫孩子从小学就开始补课读书,从小学到高中总是学习学习补课补课,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这样的教育出来几个人才大师了?学习还是非常重视一字不差的死记硬背,中国人死记硬背的教育都教育2000多年了,教育出来的人才只会写庸俗的文章,根本没有创造力,根本就没有创造性人才,谁背诵的多谁就是国学大师。学而时习之只是经常的背诵,脱离劳动实践的学习只能学成无用的书呆子。现在有些人用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会背诵古文经书来证明背诵古文经书是成才的原因,他们不说是因为留学在外国受到了先进教育方式教育的结果。
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基本国策,是国家发展强盛的基础,教育产业化是搞教育资源垄断好发财,不把教育当作提高国民素质的工具,把教育当做个人发财的工具,把教育资源垄断积累给自己好发财,想学习不?想学习就先接受他们的教育剥削。说什么学生上不起学是因为学费太低了,他们就不说他们那些教授想喝学生血了。
以此文纪念毛泽东诞辰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