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太有才了。 当过分的想像越乎基本的准则之后,产生的效果就大相径庭。在语言的表达上,汉语有着得天独厚的创造魅力。同样表达一个意思,说法不同,所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由于汉语具有随意创造的功能,所以,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有借文字表达其玄机的。特别是隐喻、暗喻、借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得汉语充满了无穷的魅力,给人们以无限的想像空间。 如今,这种具有暗示意义的写法,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上,已屡见不鲜。 凡是搞过新闻的人都知道,一个标题就是新闻的灵魂或者眼睛。于是就有了标题新闻,甚至不用导语、正文、结尾等结构,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实际上这是一种语言的技巧。它由文学而走向了新闻。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家晚报的编辑,他便是一个制造这种标题的高手。比如,他在编辑关于女士减肥的新闻时,起过这样一个标题《小姐,你的肉多少钱一斤?》,在今年春节期间,面对突破一亿条短信的新闻,他写了这样一个标题《信生活,一年一次高潮》。用朋友的话说,先勾引了再说。想想朋友的这些标题与南方都市报比起来,多少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记得很多年以前读莫言的小说《红蝗》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写夏天大学教室的情景:她两颗乳头像乌黑的枪口瞄准了老教授的眼睛。每每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我就为莫言的语言天才而拍案叫绝。但他的这句话,与南都的新闻标题相比,又显得太雅了。如果说莫言在小说中运用的逆向思维语言,那么南都的新闻则直截了当地让你想入非非了。 这种很黄很暴力的新闻标题,不能不说是近些年来新闻失落的典型例证。这样的新闻标题出现在一家大报上,多少有些令人失望。这种靠情色词语表达一个关系到旱情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严肃题材,这噱头玩得有点过火了。 其实,不单独是南方都市报,其它的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更是大行其是。它们运用.夸张化、情色化、定性词语,将一个个真实的新闻事件无限夸大,故弄玄虚,大搞噱头,目的就是吸引人们的眼球,以获取高额的利润。诸如“闻所未闻”、“触目惊心”等一系列程度夸张的词语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促使读者点击浏览一探究竟。特别是涉及到男女关系这样敏感的话题时,此类媒体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大量的性暗示的标题,来刺激人们的窥私欲。 难怪人们常说,现在的小说越来越像新闻了,而新闻越来越像小说了。当我们的新闻很黄很暴力的时候,我们如何相信新闻的客观、公正与真实。南方都市报虽然报道的是一场喜雨解除了持续112天的干旱,但这样的标题多少有些亵渎圣灵的感觉。 (二〇〇八年四月九日星期三于苦香斋)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