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2008年3月10日河南工人日报的《为外来务工者营造温馨家园》(罗文)在谈到同一问题时,是这样说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吃和住都是免费的。住的是标准集体公寓,一间四张高低床,可住8人,内设卫生间,彩电、空调、电话、被褥等一应俱全.....一周内饭菜不重样,每人每月餐费300元....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南街村依法用工,同样为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等.....外来务工人员最低工资510元,多的可达四五千元,一二千元不在少数.....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南街村的荣誉村民(注:即与南街村人享受同样福利待遇)”
考虑到两篇报道相隔不过半个月,所报道的南街应该是同一时期的情况,然而对比一看,简直说的是两个地方。按照上官记者的说法,外来工每月只有150~300元、不能享受“低工资+高福利”的待遇;按照罗文记者的说法,外来工人最低工资也有510元,还不包括免费的吃和住,其中仅吃一项就等于是每月补贴300元,此外还有各种保险,且有300多人已经享受“低工资+高福利”的南街待遇.......
是谁在撒谎?论名气,毫无疑问是南方都市报大的多,不过“撒谎”这个事情跟名气如何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只能根据已有的证据推测一下。
南都上官记者的报道,通篇看不出他曾经实地调查过南街,或者亲自向南街人了解过情况,倒是被人发现曾经大段照搬他人文字而且不给出处,并多次出现十分含混的 “知情者、据说”字眼,当然了,这些我们都可以放下----如果他照搬的东西本来是准确的呢?如果“知情者”之类的确有其人呢?我们允许对上官记者宽容些。
河南工人日报罗文记者的报道,开头就表明,这是记者本人实地采访的经历,而且一些具体的描述是其他地方没有的,无疑可信的多。当然了,谁能保证罗记者不是溜须拍马、瞒天过海呢。只不过,同样的事情,凭什么对上官记者要宽容,对罗记者就要严格?因为上官记者天生就是真理么。
因此,在没有任何其他旁证的前提下,我们要谈论这两篇报道的可信度,无论如何也是河南工人日报要高于南方都市报,至少不低于它。除非有人想预设一个前提:南都天然就该比其他报纸讲信用。
事实上,上官记者那段关于外来工待遇的描述,应该是借鉴了“2000年人大副教授冯仕政”的文章《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明显的标志,在“150-300元”的前后文字,都是冯仕政的文章观点,甚至是直接就照搬。冯副教授声称2000年时候对南街外来工做过抽样调查,从而了解到他们的工资很低。然而,如同没有认真了解冯仕政的职称而导致“2000年人大副教授”这个错误一样,上官记者在面对冯仕政这篇文章时候,再次丢掉了起码的认真态度。最荒诞的,人家那调查已经说了是“2000年的数据”,而上官记者在2008年的文章里,居然不加任何时间提示就引用那个数据----就算这个数据在2000年是准确的吧----难道上官记者就压根没想过已经过去八年了?或者上官记者已经掐算到八年后南街外来工的待遇丝毫不变?
其实冯仕政的“2000年调查”一样有疑点,不过我现在非常愿意相信它。因为如果承认那个调查的数据,那就意味着承认,八年来南街在提高外来工待遇、维护外来工权益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按照“2000年调查”说法,工资只有1、200元,工作条件恶劣,福利几乎没有,也没看见“荣誉村民”的事情等等,这与罗文记者的报道有天壤之别,只能认为,八年来南街以极大的努力推进了改善外来工待遇的工作,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最低510,吃住免费,各种保险俱全,荣誉村民”等等成果。而这八年,正好是南街经营最困难的时期,能在这个时间段坚持提高工人待遇,而不是通过更严酷的压榨工人来脱困,能不佩服南街么?
补充一句,上官记者的有些照搬未免离谱了。比如,在描述“资不抵债的南街村集团”一段中,上官记者称:“可资印证的是,南街村材料《理想之光(三)》第146页上记载.....”,这一整段,跟冯仕政的文章无一字差别!我不知道上官记者有没有真的看过“《理想之光(三)》第146页”,只不过,就算你没看过,想借用一下他人的描述,不至于连“可资印证的是”这几个字都抄上去吧?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