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为赈灾拒食酒肉一年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共和国总理迅即赶赴第一线,指挥军民不惜一切代价,日夜拯救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其情其境无不让人泪流满面。国难当头,举国行动,捐钱的捐钱,献血的献血。
但令人揪心的是,我们不少都市中的人们仍沉溺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那些无聊的娱乐八卦依然充斥于荧屏、网络。由此,笔者想起了隋文帝杨坚,为赈济灾民,杨坚曾拒绝饮食酒肉近一年。
据《隋书·高祖本纪》、《资治通鉴》记载,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夏,京师长安发生地震,关内各州大旱,百姓闹饥荒。杨坚派遣左右侍臣察看老百姓的疾苦,看看百姓们每天吃啥?侍臣拿回百姓充饥的豆屑杂粮给杨坚,杨坚便在朝堂中让文武百官逐一察看这些食物,自己流泪痛责对不起百姓,宣布“膳不御酒肉”,坚持拒食酒肉近一年,以示与民同甘苦、共患难。
杨坚还命令所有省府州县,一律给公廨田,以所收地租充作办公经费,各级官吏不允许经商做买卖,与老百姓争利。一直到这年秋季,关中旱情未了,杨坚便亲自带领关中受灾百姓前往洛阳地区谋生度荒。他严令负责侦察的卫士不得随便驱逐威胁百姓,让男女老少夹杂在自己的仪仗侍卫之中。遇到扶老携幼的,杨坚便牵住马避让,对他们嘘寒问暖后才离去。走到路况较差的地段,只要见到有挑担子的逃难者,就马上让自己的侍卫扶助。
《隋书》上说杨坚“每旦听朝,日昃忘倦”。一年四季坚持每天清晨听理朝政,值到太阳偏西还不知疲惫,足可见其勤于朝政至忘我的境地。杨坚关心百姓疾苦,为防备灾荒之年,于开皇五年开始诏令各郡、县都设置“义仓”。开皇十四年,齐州剌史卢贲在百姓饥荒时关闭“义仓”不让粜粮给老百姓,杨坚立即将其革职为民。
杨坚自己生活却节俭朴素,所乘车驾及日常用品,旧了坏了都随时修理再使用。平常用膳不过一个肉菜,在后宫总是穿着洗旧的衣服。有一次,杨坚闹肚子,便想自己配制止泻药,须用寻常的胡粉一两,而宫中平常不用胡粉,四处寻找,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杨坚曾想赏赐柱国刘嵩的夫人一件织成的衣服,宫中也找不出来。杨坚以身垂范,因而天下之人都以节俭为荣。隋开皇、仁寿年间,男子都穿绢布衣,不穿绫绮;衣带饰品用的不过是铜铁骨角所制,没有金玉之类的装饰。由此,国家财富日增,开创了“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的“开皇之治”。
一个封建帝王尚能如此,国人中那些面对国难当头,仍生活在歌舞升平中的人们,难道毫无一丝羞耻感吗?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金刚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