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红袖添香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8-5-17/2672382.shtml
公款大吃大喝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焦点、热点问题。为什么公款大吃大喝如此吸引人的眼球?我猜想,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公款大吃大喝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在某些时候,也会成为腐败源头,所以,狠刹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一直以来就为党和政府所重视。二是公款大吃大喝的款项大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而纳税人的血汗钱被某些公职人员用来大吃大喝,往往会引起纳税人的关注和议论。三是公款大吃大喝往往会吃出很多吸引人眼球的笑话。比如,老百姓屡次看到类似的报道,某国家公职人员公款大吃大喝,醉死在酒桌上。再比如,某某公职人员,公款大吃大喝,酒后乱性,触犯党纪国法。诸如此类,毋庸赘言。四是参与公款大吃大喝者,有为数不少的人对此很反感。私底下,诸如“革命小酒天天醉,喝伤了肝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老婆告到纪检委”之类的打油诗屡见不鲜。这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与公款大吃大喝者对公款大吃大喝的心态,很多参与者其实对这样的现象也很无奈,公款大吃大喝多了,的确很伤身体,比如,有的抱怨公款大吃大喝喝坏了胃,有的抱怨公款大吃大喝导致自己有了脂肪肝病,有的抱怨公款大吃大喝导致自己血压、血脂升高,等等。所以,即便是参与公款大吃大喝者,很多人对此现象也很关注,私底下也会有所议论,表示反感,有些人直言不讳希望取消公款吃喝。
据有关资料反映,近几年,我国每年用于公款吃喝的费用高达2000亿元以上。有群众形象地以打油诗来这样描述公款大吃大喝:“一支烟几两油,一餐饭一头牛,指手划脚说了算,屁股冒烟(小轿车)几幢楼。” ;“干部久经考验”(酒精烤烟),经常下去开会(开胃),“茅台”眨眼倒空,个个东倒西歪”;“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等等。时下,这样的打油诗可以说屡见不鲜。
各级党委政府为了遏制公款大吃大喝,狠刹公款大吃大喝,历年来出台了大量的党纪、规章和制度,下发了大量的文件,但在治理上,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效果并不好。
对于公款吃喝,我觉得在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在治理力度上下功夫,就象反腐败一样,既有监督机制和制度做保障,也有狠抓查处做保障。
当前,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急需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援助。我们何不以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公款大吃大喝的治理力度,将节约下来的招待费,捐给灾区人民,为他们雪中送炭?从现在开始狠刹公款大吃大喝,既有利于节约资金,又有利于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救灾的刀刃上,我想,这并不是一件没有多大意义的事。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