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外资撤离∽喜欢热钱捧场
外资一次性撤离,粗看起来有点可怕。但外资是否撤离,又是外资在合法经营前提下的主动权。一旦到了果真害怕外资撤离的尴尬境地,既怕龙来又怕鬼去,撤不撤也就不再重要,因为隐患算是深埋,魔剑早已高悬——大概在劫难逃了。
千里摆长宴,没有不散的席。就算外资是时时助人处处忘我的佳宾,也终归要有生离死别,谅你想象不出内外资本白头偕老的美妙结局。假如从一开始就只有迎接贵客的无上喜悦,却从无洒泪惜别的必要准备,甚至到了贵客要走就一天也活不下去时,无论如何都会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客人并不乐意走,也根本没想接济人,他的钱从来不是白花的,且要连本带利外加金银细软连同土特地产满载而归。既然你怯生生地怕它走,它就要大咧咧地坐上席,否则别怪不赏脸。而问题又恰恰不是缺钱花,甚至为花钱花得一片狼烟而头痛,并把自家银两压进箱底,将历年积蓄投到海外,却又怕贵客扬长而去,局面就相当古怪。
还有古怪的。同样是到资本市场,外资在获利之外还要扩张,而国资却是分置以后还要收缩,似乎与股份制的初衷相异。显而易见的情形是,投资百十万亿买不了美国,而引资百十万亿购买中国足够了,何况自家没有百十万亿,客人却有百十万个百十万亿。这或许就是外资进来喧宾夺主、国投出去忍气吞声的一大缘由?
害怕外资撤离,等于发出希望热钱捧场的强烈信号。既然喧宾夺主也怕它走,它就有理由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
我并不关心股市涨跌,却相当怀疑联手施压
去年底,我就准备最迟在今年三月份,将全部股票予以清仓。实际操作是,在南国灾害发生后,我便减仓百分之七十。到了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家改了主意,把满仓作为支持灾后重建的方式之一,决不杀跌,以为共酬困局是必要的。涨跌总归家常事,怎么牛也会怎么熊,怎么下也会怎么上,随它去吧。
我不关心涨跌,并不等于不关心股市。就算赔个精光,赔给国人心甘情愿。因此我始终关心热钱动向。在此前提下,就不禁想问,股市经过如此动荡,并在汶川地震后两次出现令人咋舌的几乎全盘跌停,那么打压主力究竟是国内共同基金还是QFI?,或者是内外主力争相减仓?
由此,我就更加关心超低价的筹码哪去了?这是考察打压目的的基本依据。因为稍有一点炒股常识的,都知道3500点以下的大量抛盘,所出手的低价筹码,最终必然是要成倍赢利。但我始终不能接受也根本不能理解,QF I能够反复收集低价筹码的怪异现实。
假如果真如此,那么基金经理就要对低位抛盘给出解释;国家就有必要对刻意打压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查证;证监委也有责任就此给出监管意见。
我确实怀疑其中可能存在场外买通场内放水、联手施压坑害民众的恶劣行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