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各大中城市房价大涨以后,政府部门才说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现在不少地方房价终于下降了一点,政府又忙着要防止下跌过快了,以金融安全的名义。政府的担心看来理由充足:买涨不买跌的行为将使房产市场情况恶化,不但开放商受损,买房者特别是炒房者也受损,买房者不还贷又导致银行受损。开发商看房价下跌但也不搞新项目了,观望。当然一些聪明的识时务的除外。这一观望新建项目少了,建材行业和建筑市场就要萧条了。看来只有让一切回到老路上,让开发商继续为所欲为才能挽救行将到来的危险?
答案是否定的。博鳌房产论坛其实只是大开发商论坛,除了开发商,还有集资建房或自建房者出席吗?没有!如果我们把房产等同于大开发商,中国目前开发商也确实垄断了大中城市市场,认为没有了大开发商房地产就完了,那我们的决策必然是错误的,必然是为大开发商利益服务的。
其实房地产市场根本本来就不应该实际上也不只有开发商,看看小城市和农村,现在房产市场也趋于垄断,但在之前没有垄断的房产市场因为小开发商和自建房者并不遭人怨恨,与大中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现在难道还不应该支持合作建房和自建房者吗?只要支持他们,他们必然成为一股新的力量进入房产市场,只要有新的房产项目不断开工,最重要的建材行业和建筑市场就会继续兴旺下去,银行和炒房者就有机会把亏了的钱赚回来,即使赚不回来,又有法律规定非要保护开发商,银行和炒房者赚钱才算么?那对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岂不很不公平?每天都有不少从事服务业或制造业等实业的人经过苦苦挣扎而关门倒闭,他们竟不如开发商或炒房者,炒股者重要吗?可是谁又关心过他们呢?为什么社会和政府有这样两种态度呢?难怪不少搞实业的企业把心思转向房地产,股市了,长此以往,这必将耽误中国企业和实业的发展!还有当初搞房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现在倒好,80%左右的开发资金由银行负担,负担不来还是要政府扛,算怎么一回事呢?
或许有人说买房者买涨不买跌,跌到什么程度买房者才会觉得合理,这种情形谁会进入房产市场呢?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鼓励和支持集资建房,只有自己建房才知道房价成本是多少。根据需要,成本有高有低,根据自己能力承受就是。因为自建房主要是自己出资,类似美国的次贷风险就没有了。银行肯定是集资建房的一大阻力,没它什么事了,无风险也就无收益啊。不用担心,中国还是有无数必须靠房贷才能买的起房的,对这类人,银行可以贷款给他们集资建现在所谓的经济适用房。
集资或合作建房的一大关键问题就是拿地的问题。为什么土地要那么大块出让?腐败无能的官员对此解释是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降低了,但收益也必然降低了。各大城市都存在租不起二室或三室的人,有人就靠从房东那租个二室或三室的房间,然后再把单间租出去就赚了不少钱。现在的集资建房或小房地产商就如那租不起二室或三室的人。卖地官员为什么不学转租者而学房东?怕麻烦,怕多做事!他这样做政府是多收钱了,但他工资不会涨的。而且这要损害大地产商的利益啊!
现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地块仍然是大块出让,集资建房者无钱买入;小房地产商一是无钱买入,二也不敢买入,这样就便宜了有资金的开发商了!这场调控是把房地产价格真正降到老百姓希望的程度呢,还是给房产大鳄一个清洗市场,打击对手,实现进一步垄断的机会,达到所谓的洗洗更健康的目的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原以为集资建房房价必然下降,现在想想也未必。因为到时如果集资建房势头过猛,建筑商和建材商必然趁机抬价。买房者或许仍然怨气冲天,不过怨气不是冲向开发商而是建筑商和建材商。如何是好?看来只有计划经济才可解决这个问题:扣除工资和材料上涨的因素,建筑商和建材商抬价不可超过GDP增长幅度。供应顺序根据集资建房资金到位时间先后来,优先供应不靠房贷者。
只要集资建房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流,不管房价最终怎样,至少政府不必为房地产市场的垄断而遭民怨恨了。至少中国的实业企业将不再务虚而将转到主业上,扎扎实实的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对中国是最大的好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