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背后的金融危机
卢麒元
象牙塔里的经济学家从来都是瞎的。但是,管理层不能瞎。管理层要是瞎了,结局实在是太可怕。
深圳的楼市是中国流动性最敏感的晴雨表。
深圳市拥有永久户口的居民不过20%。深圳市的楼价主要是由本市以外的资金决定的。既有国内资金,也有境外资金。其中,香港资金占据很大的比例。
笔者身边的香港朋友,将近一半人拥有深圳物业。香港朋友炒楼确实很在行。很多香港朋友已经沽出了深圳的物业。他们将钱存入银行,等待合适的汇率,随时准备撤出。这笔钱的数额可能非常惊人。如果联想到全国类似的现象,可能就不仅仅是非常惊人了。
当然,这笔钱引发的连带效果,可能更为惊人。当楼市的高端部分出现价格崩溃的时候,连锁反应将会非常恐怖。国内资金也会从深圳楼市撤出,本地居民将会大规模断供。这样的结果将不仅仅波及资产价格。银行体系将面对双重打击:存款大规模挤提;不良金融资产急升。同时,急剧变动的汇率将冲击全国脆弱的金融体系。
主流和非主流的学者专家都可以赌(真的像赌场)。政府却不能赌。老百姓根本赌不起。真正负责任的政治家应该珍惜政治生命,不应该去为赌徒背书。
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香港经济具有强烈的依附性。港币与美元挂钩,贬值趋势不可遏制;香港极度依赖从大陆进口,通胀输入无法避免。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之下,唯一自救的方法就是从大陆撤回投资。这将在美元转强之时成为强大的冲击力量。
中国经济一旦进入衰退,中国本土资本必然寻求强势货币和廉价资产,资本出逃也将不可避免。中国本土资本出逃的规模,可能会超过外资撤出的规模。这将对现有资产的价格构成沉重打击。也将对中国经济形成极大的压力。
历史地看,中国资本稀缺具有长期性。由于管制问题导致的短暂的、结构性的流动性泛滥,已经历史性地结束了。
中国政府真正的挑战已经到来了。如何有效率地配置资本和资源,才是制度和政策选择的根本依据。
中国文字本身就是学问。聪明二字,耳朵放在最前面。情报的收集和整理压倒一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随便派一个打扫卫生的,老老实实在深港两地调研一个月,结论就会很明白。聪明,一向与官职、学问、财富无关。有权、有学问、有钱的瞎子,还是瞎子。一天到晚,瞎忽悠什麽呢?瞎折腾什麽呢?
真正的危机并不在于危机本身。任何危机始终都是人的危机。无自信,无承担、无决断,才是最大的危机。
优秀的政治家,要有态势感知能力、要有定位定向能力、要有路径选择能力,要敢于在历史转折关头乾纲独断。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