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的形成受两个经济层面的影响,一个层面是市民(劳动者)的实际购买力,70平米的房子售价在一个普通员工年收入的7—15倍(差异主要提现在城市规模和地理位置上),这是合理的价格,一旦房价普遍高于这个价格,随着信贷的紧缩,房价就会迅速下跌;
第二个层面是投入房地产的资本规模,投入的相对资本规模越大,房价就会越高。在银行堆积的储蓄余额就是房价起飞的发动机。从这里来看,中国一些城市房价过高并不是因为土地价格太高,而是社会资本给土地价格提供了支持,它才表现的比较高,房价与股票价格的形成对于资本来说是比较类似的,所不同的是房产投资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见性。经济预期的作用也是存在的,当经济预期较好时,资本就有了信心,大量的消费型负债融资就成了现实;中国连年攀升的外汇储备客观上为房价既贡献了资本实力,又贡献了信心。
只要中国处在美元霸权体系下制造中心的位置,对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来说,一方面是美元储备兑换发行的货币过多,一方面是经济体内需不足,导致其流动性比较低。政府允许银行大量放贷就会出现经济泡沫,为了防止泡沫一般政府会为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者制定森严的法规。当银行资产不能进入投机市场时,又在实业经济中找不到良好的贷款者,国家经济的发展就只能依靠出口的扩大和政府的建设投资。
现在(08年8月前)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很高,或者说,如果没有房地产的高位运行,经济体内货币(储蓄)的流通速度将会大幅降低,这不是政府高层愿意看到的情景,虽然房价已经脱离了普通劳动者的购买力,但是比起经济衰退来说,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但即使中央财政投资,也只能缓解国家经济的暂时问题,其效果不能长久持续,原因是:中国经济体中缺少的是收入和就业,而不是货币。
导致中国经济困境的根源未必是单单的房价,房价下跌从而释放购买力的逻辑未必真实。在国际贸易中以“西瓜”换“芝麻”的交易,以及国内工厂中,工人买不起自己生产的物品等现象,更应是经济问题的根源。
生产--消费--再生产是经济的基本循环,在国内生产能力严重大于消费(减去富人的进口奢侈消费,情况就更严重),可以说是生产过剩,也可以说是消费不足,从经济发展的观点来看应该侧重于消费不足,即是收入和就业不足。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