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能杀人吗?--从林嘉祥事件重起波澜说起
宋公明
据报道,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为林嘉祥说了公道话:“网络是可以杀人的,他(林嘉祥)就是个倒霉蛋。”据刘委员说,林某人其实是个好干部,只是酒后一时失态而已。他说,林嘉祥一事完全不是网络上传的那样,“公安(调查)不是有结果了吗?没有什么事了,但因为酒后失态就把他(林嘉祥)撤职了。我觉得现在的公务员是弱势群体,他就是喝多了,和别人吵架了,吵得厉害了。他是个倒霉蛋。”
对刘委员的一番高论,网上立即有了反响,于是已经沉寂的林高官事件波澜又起。
说林某人是个好干部,这话也许并没有错,否则林某人怎么会当上高官呢?总是干过一些好事,才一步一步升上来的吧?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某人一时做错了事,不应当否定其一生。就是罪该万死的人,一生中也未必没做过好事。所以看人要辩证地看,不能把人看死了。不分青红皂白就一棍子把人打死是不对的。
但是说网络会杀人,这就值得商榷了。网络怎么会杀人呢?网络只不过是工具,是被人使用的。就如刀子,自己是不会杀人的,只有被人拿在手里时,才有可能杀人。当然,人们使用刀子,大多数还是用于切菜削水果之类。网络这个工具,大家都可以使用。但网络和刀子还不一样,即使恶意使用,也杀不了人。网上流言确实会对人造成伤害,但是在一个法治国家,流言并不能决定他人生死,一般来说,你不理它,流言也就会自消自破。这么多年来,有人在网上对人民的领袖不知道泼了多少污水,可是结果如何呢?不是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吗?
对于网上的舆论,当然是要重视的,但是不等于见风使舵,不等于要受其左右,不等于没有原则。对于林高官事件来说,至少派出所就没有受网上议论的影响,他们做出的结论是林某人涉嫌猥亵罪不成立,属酒后行为失当。对这个结论,有不少人是不服气的。但是中国是有法治的,即使专家大腕,也不能推翻派出所依法做出的结论。不服气可以通法定程序申诉,在网上发泄不满是没有用的,甚至是违法的。对派出所的结论,虽然有不少愤愤不平之声,不过至今好像并没有人去申诉。
那么在法律层面上,林某人并没有被网络所杀,或者杀他的企图并未得逞。一个小小的派出所就解决了罪与非罪的问题。事件的性质变成了有过无过和过失的大小。那么就看行政处理了,问题回到了交通部。谁都知道,公务员有管理条例,国家机关有规章制度。对干部处理有法定的程序和规则,干部对处理不服可以上诉甚至控告。如果交通部是依法做出对林某人的处理,林某人也服从处理,那么刘委员有什么理由到两上来为他喊冤?如果交通部的处理是受了网络的影响或压力,那么堂堂的交通部竟然连一个小小的派出所都不如吗?这么容易就被网络上不负责任的言论所左右,以后谁还能相信你?处理不当,既不能教育干部,也不能让舆论服气,是两面不讨好。如果交通部真的处理错了,那么也是交通部在杀人,而不能把责任推到网络身上。刘委员作为林高官的顶头上司,想必是参与了这个事件处理的,如果说交通部杀人,那么你刘委员是不是凶手之一呢?
谁都知道,网络上早已有两派之争,敌对分裂势力利用网络行颠覆破坏也非止一日。对于执政党干部的腐败现象,大家都在批判,但是批判的目的是不相同。有的人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这个国家政权,教育和挽救广大干部。有的人则是为了分裂瓦解推翻这个国家政权,彻底否定执政党的合法性,甚至要杀掉执政党的干部。他们的劝退告示中不是有赤裸裸的威胁吗?而有人正是为了配合他们,时不时为他们制造一些口实,以证明这个执政党毫无存在的价值,而且气数已尽,早该打倒。而有些人的腐败和违法乱纪,正是在帮了人家的忙,其中有的也许是无意的,有的可能就是有意为之。而这种从内部遥相呼应,故意为敌人制造口实的事,大约在亩产万斤时就开始了。
有人借网络兴风作浪并不奇怪,有的网络论坛对企图从根本上否定执政党推翻国家政权的各种造谣污蔑大开方便之门,而对好心好意的批评帮助往往视而不见,甚至还要封杀,网络和论坛的管理条例形同虚设。这就使得主持正义的网民们不得不自发地奋起反击,一时间网上硝烟弥漫,笔墨官司和言论交锋此起彼伏,成为中国网络文化的奇观。
软刀子割肉不觉死。用网络直接杀人是不大可能的,但是间接的杀人,也许每天都在进行中。
2009-3-6
延伸阅读:
1, 从林高官事件的余波谈无罪推定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1&id=89323494&bid=2)
2, 林高官事件中是谁在伤害小女孩?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1&id=89299961&bid=2)
3, 在林某侵犯女孩事件上为何要唱反调?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1&id=89254536&bid=2)
4, 从法律的角度看林某侵犯女童案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1&id=89240592&bid=2)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