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第二故乡的坚守与超越
─── 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47周年
:翟元斌
很少有人能像雷锋这样,在一座城市里留下那么深刻的烙印,而且历久弥坚。当雷锋还没有成为“雷锋”,抚顺就涌起学雷锋的春潮;当雷锋成为“雷锋”,雷锋更成为抚顺人的深刻记忆。每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纪念日,抚顺都要举行隆重庆典。人们汇聚在雷锋塑像下宣誓,坚定着传承雷锋精神的信念与使命。
一、坚守与超越,缘于抚顺传承雷锋精神的历史约定
抚顺人与雷锋有太多的感情。雷锋短暂的一生,其生活和工作的最后阶段是在抚顺度过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其人生理想和行为最辉煌的表现也是发生在这个城市。雷锋在抚顺度过了两年多军旅生活,他心系抚顺父老乡亲,爱民助民的足迹遍布抚顺城乡。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抚顺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牺牲后,有关方面对他的安息地曾有过一些考虑。当时,抚顺市党政领导反复恳切要求,才把雷锋安葬在抚顺。为了厚葬抚顺的儿子,当时的市委书记把预备给自己老母亲送终的上好棺椁献了出来。送葬那天近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与抚顺市党政军负责同志一道将雷锋的遗体安葬在葛布烈士公墓。半年后,也就是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后的第六天,抚顺市委做出了决定:在望花公园内为雷锋修建纪念碑、亭和事迹陈列室,并将望花公园更名为“雷锋公园”。1964年8月15日,雷锋纪念馆奠基。仅仅用了1年,1965年8月15日,雷锋殉职3周年,雷锋纪念馆落成。
从那时开始,每年的3月5日,抚顺都要在雷锋墓前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也都会向这里汇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祭祀这位平民英雄。45载,雷锋墓与雷锋纪念馆被赋予灵性,成为“抚顺文化血脉”,成为抚顺“城市文化”的象征。人们对雷锋的祭奠,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的追怀先贤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的体现。这种祭奠在一定意义上是英雄崇拜的体现,带有厚重的道德内涵,表征着抚顺人对仁义、忠诚、在奉献美德以及智慧和能力的追祟与敬意。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抚顺把雷锋22岁的青春永远留在这座城市里,当抚顺决定修筑纪念馆,延续雷锋22岁的生命时,实际上是作出了两个历史之约:一是善待雷锋、厚爱雷锋;一是传承雷锋事业、弘扬民族精神。为了这两个约定,抚顺坚守了近半个世纪,依然无怨无悔。
人们常说,一个城市的味道,往往是最终停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雷锋的名字早已深深镌刻抚顺人的心灵,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抚顺人的道德实践。雷锋已成为抚顺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而以奉献为特征的雷锋精神更是熔铸进“开放、创新、奉献”的抚顺城市精神之中,给予抚顺这座城市以澎湃的激情与活力。
二、坚守与超越,凸现抚顺弘扬雷锋精神的文化自觉
抚顺人还清楚地记得,1958年2月13日,毛主席来到抚顺,激起了抚顺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豪情。5年后,千台山激情未消,毛泽东又为抚顺出现的平凡英雄雷锋题词,使原本已在抚顺兴起的学雷锋活动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抚顺再次令世人瞩目。
中国人几乎都知道,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对共和国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人们也都断断续续地从媒体间了解,促成毛泽东题词是由于《中国青年》杂志的一份请求报告。然而,人们可能还不曾了解,《中国青年》杂志的这份请求报告,其最初的根由是来自抚顺在全国青少年中率先学雷锋所创造的“抚顺经验”!
抚顺最早的有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可以追溯到1962年。这年的lO月23日,抚顺团市委发出了纪念雷锋、学习雷锋的通知。这是全国第一份由地方发布的学雷锋文件。抚顺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学雷锋活动得到了团省委的肯定。1963年1月8日,辽宁省军区、共青团辽宁省委联合发出学习雷锋通知,学雷锋活动由抚顺扩大到全省范围。随后团中央于1963年2月15日发出了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教育活动的通知,并追认雷锋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毛泽东看了团中央书记处向中央的汇报材料后,非常关心这一学习活动的开展,并应《中国青年》杂志的请求,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国掀起了大规模的学雷锋运动。
在抚顺这座城市中,有相当数量的市民直接感受过雷锋和雷锋精神的伟大,因而具有对雷锋精神的更深刻的心理相容、更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更易接受的文化趋同感。这种文化认同感引导抚顺人民热爱和忠实于雷锋文化,进而保存和光大雷锋文化,并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这就是抚顺为什么能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中,始终守护并高扬着学雷锋鲜红旗帜的深层原因。
抚顺人民对雷锋的文化认同,随着理性认识升华,达至坚守雷锋精神的文化自觉。
雷锋第二故乡的坚守与超越
其一、抚顺始终站在全国学雷锋活动的前列,引领着中国学雷锋的方向。抚顺创造了全国学雷锋的许多个第一:全国第_份地方学雷锋的决定由抚顺作出;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小组在抚顺诞生:全国第一个雷锋事迹陈列馆在抚顺落成;全国第一尊雷锋塑像在抚顺建成;全国第一所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学校在抚顺出现;全国第一个雷锋储蓄所在抚顺命名;全国第一个雷锋基金会在抚顺产生;抚顺在全国首创“百姓雷锋”评选……
其二、抚顺创造了学雷锋的鲜活经验,成为学雷锋新思想、新观点、新形式的“孵化地”。从上世纪60年代初抚顺创造“学雷锋小组”这种学雷锋组织形式开始,抚顺就顺应各个时期的要求,适应不同群体的特点,创造了“人人学雷锋、创建文明城”、“雷锋号工程”、“共产党员奉献日”、 “职业道德雷锋杯”、 “军民学雷锋共建文明城”、 “市民形象大家谈”等多种鲜明的学雷锋活动载体,使学雷锋活动常学常新,成果显著。
雷锋精神的理论研究也发端于抚顺。1989年3月,抚顺率先在全国召开了学雷锋理论研讨会。1990年初,抚顺的理论工出版了《学雷锋向导》,这是全国较早出版的研究雷锋精神的理论专著。此后,抚顺先后举办了11次跨地区的学雷锋理论研究会,编辑出版了《雷锋精神永恒》、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雷锋精神与跨世纪的中国》等十几种论文集。一个民族的活力在于创新文化,一种文化的活力在于超越传统。抚顺以创新的胆识,梳理了学雷锋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学雷锋活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雷锋文化”等诸多新概念、新范畴,拓展了雷锋精神研究领域,开辟了传承雷锋精神新路径。
其三、抚顺保存了雷锋物化与活化的丰富资料,蕴涵丰富的雷锋文化资源。抚顺建造了全国第一座最具规模的雷锋纪念馆。抚顺雷锋纪念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独立的文化机构,对全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进步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雷锋纪念馆通过对雷锋遗存物的收集、整理、保护,积累和延续了雷锋文化;雷锋纪念馆对雷锋事迹的陈列展示,传播和弘扬了雷锋文化;雷锋纪念馆对雷锋精神的解读诠释,提升和丰富了雷锋文化。雷锋纪念馆是社会主流意志的表达,它运用“实物语言”向人们表达了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雷锋纪念馆作为正式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在传承先进文化传统、保证文化连续性等方面发挥着其它机构无法代替的作用。
三、坚守与超越,承载抚顺弘扬雷锋精神的幸福愉悦
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坚守文明之源的属地性地位与责任,以自己独特的地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作出独特的贡献。以抚顺雷锋纪念馆为例,该馆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建造完成,后经5次改扩建,奉献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一座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展馆。请看几组数据:雷锋纪念馆建馆、5次改扩建、3次重修雷锋墓,抚顺累积投入7000多万元;个人、机构捐款几十万元;参加义务劳动人数达50万人之多。
再看一组数据:雷锋纪念馆建馆至今接待中外观众数千万人,其中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有5万多人;雷锋纪念馆巡展达至全国60多个地方,观展人数4850万;雷锋纪念馆内接待、举办的各类会议、活动等2000多次。雷锋纪念馆作为首座雷锋人物展馆,还催生了全国规模较大的同类展馆3座、各种展室数万个。这是可见的数据,还有一些无法统计的数据,多少红领巾从这里出发,多少人在这里与雷锋相约,多少人在这里接受心灵的洗礼,多少人把雷锋文化的种子带向世界……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的创造物,城市的个性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凝结,一经形成便难以改变。抚顺拥有“雷锋传人”特殊群体,其中有老人,有孩子,有军人,也有工人……他们默默地奉献,身体力行地弘扬雷锋精神,实践着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抚顺退休老矿工在京拾荒拾得几十万元送还失主,美誉遍京城;抚顺外出打工孪生兄弟,舍生扑火感动大连城……面对这个城市里太多的雷锋故事,人们除了感动,还会得到这样的解读:雷锋文化已经渗透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细胞,学雷锋已成为抚顺的一种存在状态,成为一种习惯。
抚顺是幸福的,雷锋奉献的情怀始终感召这个城市,让这座城市在奉献中提升自身价值。
抚顺是快乐的,抚顺承继雷锋文化传统,不断塑造和超越,保持城市的永恒魅力。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