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土地供应采取招、拍、挂形式,在拍卖中,总是出价高者中标,至于成交价是否创出新高,则取决于参与竞拍者资金的雄厚程度。一方面,在银行控制向房企贷款的情况下,央企以其国有作信誉不仅可以取得银行授信,而且有政府刺激经济资金可以利用,相对民营房企,资金雄厚,“不差钱”。据证券时报报道,一周以来,多家中央企业已获1350亿元银行授信额度。另一方面,面对越拍越高的地价,民营企业多少还得掂量一下“会不会万一亏了”,央企则可能没有这种后顾之忧。因此,在地块拍卖中,央企夺得“地王”,一点不足为奇了。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土地供应有限,其实不然,是土地相对资金有限,土地供应永远赶不上资金供应,在这种情况下,要控制地价,就得控制资金供应,而在土地供应有限论下,是增加土地供应,这种做法对抑制房价没有任何作用,这种观点大有人在,也付诸过行动,而实践也证明了其无效性。因此,我们必须纠正这种错误认识。
由此看来,央企制造地王,是现在的土地供应制度、房地产体制及其房价居高不下、房贷政策及央企的优势,共同作用下的必然,正如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在“2010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回应央企“地王”频出事件,所指出那样,现在的招拍挂制度必然产生地王。至于央企对两会的讨伐声置若罔闻,对第三个考核期及其新的考核办法置之不理,那是它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国家也没有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人们的迁怒可以理解,作为国企,更多的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而不是利益至上。《人民日报》呼吁:央企不该当地王 更不能去与民争利,对之,国资委在新闻发布会上称78家央企调整后将退出房地产业务,总算是对公众的迁怒有了交代,但这对央企夺王治标不治本,78家退出,留下的可以继续夺王。关键是要控制央企的授信和监督其资金运用,银行和央企都要严格和带头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将资金带给有信誉的国企投资调控的房地产,如果政府连国有企业都管不住,那国家的调控政策怎么落实!另一方面,国家刺激经济而下拨或贷给央企的资金也要严格监督其资金流向,不能流入房地产项目,仅仅依靠说教难以助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