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箩筐的故事》看当代人应该如何对待前三十年历史
在幼儿课本中有一篇课文——《箩筐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家,有爷爷、爸爸、儿子,其中,爷爷年老多病,儿子年幼无知,只有爸爸最辛苦,为一家人的生活劳累奔波,为了减轻负担,他想丢掉他的父亲不管。因此,在一天晚上他就和儿子用箩筐将他的父亲抬到荒郊野外,放下箩筐后,他急着回家,但儿子嚷着要带回箩筐,他一边说:“箩筐已旧,没用了,快回去吧”,一边拉儿子,叫他赶快回家,但儿子不理,说:“箩筐有用,我要留下来以便将来和儿子抬你”,这位爸爸当即大悟,以后痛改前非,侍奉父亲特别孝顺。
回想上世纪80年代,为了减轻前进中的思想束缚,需要对前三十年进行总结。这期间,有少部分人故意夸大前十年工作的失误,而弱化前三十年工作的成绩。特别是对于大跃进和文革,进行了许多不实宣传。饿死3000万这个谣言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出来的。在83年之前,全世界都不知道饿死3000万,即便在帝国主义最仇视中国的年代,敌台、国外的报纸都没有造谣过。但是,83年出版了《中国统计年鉴》,其中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数据是前后矛盾或值得怀疑的,比如196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3.78%,而总人口数据却是下降的(从1965年的66207万人下降到61960年的65859万人),这是矛盾的。再比如,1960年的人口65207万人正好比1959年66207万人下降1000万,而且这1000万和当年自然增长率的数据也无法相符,有700多万差额。这在人类统计史上堪称奇迹,有修改嫌疑。也就是这个矛盾的数据,一出来立刻被国内外敌对势力用来攻击中国。美国科尔根据这个数据算出了1958年到1963年这六年中非正常死亡人口为2700万,平均每年非正常死亡人口为450万。然后这个数据“出口转内销”,被国内右派精英利用,算出大跃进饿死3000万,4000万、8000万、1.2亿。
80年代初销毁了很多资料,这些文革那么乱都没有销毁的资料被销毁了。各式人等纷纷证明自己在大跃进期间的清醒和文革中的清白,把大错小错全部往毛泽东的这个大箩筐里装。好了,今天我们这样对付毛主席,那么我们的后辈会如何对待我们呢?恐怕这个箩筐会继承下去。比如,富士康的N连跳,后人会说多少连跳呢?胡星斗已经说了中国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口超过800万,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科尔所说的困难时期的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口为450万的数据,如果后人说会说多少呢?今天,我们对于历史资料,似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想去纠正错误的历史资料,但是,当后人掌握了舆论宣传工具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宣传今天的一切?对于饿死3000万的传言,当时到底是怎么出来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否则,后代也要这么对待我们的。澄清不实的谣言是责任,是义务。
有人写了篇《毛主席其实不懂电脑》的文章。是的,现在小孩都懂电脑,毛主席不懂电脑,但是今天的小孩如果是在毛主席时期,他也同样不懂电脑。今天一些我们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当时你也不知道怎么办。看你今天评论历史头头是道(比如袁腾飞),如果你在那个年代,你同样不知什么是正确的。老一代革命家有他们的历史局限性,我们要尊重先辈们为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所做的一切探索,实事求是,更不能妖魔化、造谣。毛主席时期,有的集体决定的事情是集体决定的,不要说成是毛主席一个人决定的。有些事情是别人做的,不要说成是毛主席做的。有些事情是错误报道的,要纠正过来。如果说当时这么报道是出于拨乱反正的需要,如今三十年过去了,拨乱反正的需要已不存在,该还原历史了。即使站在右派的角度看,改革要推进也与毛主席没有联系,俄罗斯改革就成功绕开了列宁,请右派们不要缠着毛主席。崇拜毛主席的贫下中农不能左右改革的进程,比如,国企改革说改革就改革了,左派无权决定。
对于袁腾飞事件,有关部门可以允许袁腾飞有所谓的言论自由,可以不追究袁腾飞的责任,但你却有澄清历史事实的义务,不能沉默。比如饿死3000万的谣言,83年那个矛盾的人口数据是怎么出来的,如果不便解释,最起码你把数据修正一下应该可以吧?这比封杀袁腾飞的视频或者追究袁腾飞的责任要强一百倍。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