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讽刺!“三丧士”孔子的铸像进了天安门广埸
本网民前些日子作文,是针对凤凰网说孔子头像上钞票的,题目是《将“三丧士”孔子的头像印在钞票上大不妥》。不想,如今,孔子的铸像却进了天安门广埸!
本网民以为:此大不妥也!从大的严肃方面说,这完全背违了我党确立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指导原则,而从社俗人情的取向上说,则非常不吉利!
史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没有一个打着尊儒尊孔旗号的,而其领导集团一旦革命成功或有些成就,无一例外都打出尊儒尊孔旗帜,不久,也无一例外的要垮台。
再就是,历史一再表明,历朝历代,招孔、抬孔、尊孔,很有规律的:开国有为的元君,通常不屑于孔子,后继者“改弦”尊孔,却多在生乱象时,并且,尊孔也尊不了多少时候,通常就动乱,尔后不久,就得改朝换代,人亡政息。奇怪的是,尽管如此,自汉唐起,一代一代的统治者,在力不从心时,都去招孔、抬孔、尊孔,而结果总难逃复灭。
所以,就上两点来说,——在迷信者的角度上延伸,招孔、抬孔是很不吉利的。记得在30多年前的评法批儒中,有人说(仅是一家之言)孔子为“三丧士”:起为“丧家犬”,终为“丧门星”,再就是——谁尊谁就“遭‘丧’”。
从历史的真实方面研究可知:孔子、孔子思想,本身生于动乱动荡。从政治上说,他为行将复灭的奴隶制度呼号奔走,一生不得志,几无喜从者,惶惶如丧家犬。当然,如从文化学角度看,孔子的各种政治的、教育的和文学的思想,是可以被“抽象”,而被今人借用的。
但有一点,人们不应有疑义的:孔子是奴隶主思想家,他的所有思想、活动,都是围绕着怎样维护奴隶主制度的。他的思想核心的——仁,主旨是“调解”奴隶主之间的纷争,至多不过——可以另外地附会为:为了不招致奴隶造反,要适当地给奴隶们制造点“普世价值”,施舍一点——“爱”。孔子的仁者爱人之说,他的“人”是指奴隶主们,奴隶们只是民,而民,只是“可使之,不可知由之”“惟上智下愚不移”;后来孔学的“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只是对统治者的提醒:“水可载舟,亦可复舟”,即象今天劝告资本家们给雇佣者分切一点点蛋糕一样,好让剥削的奴隶制度得以千秋万岁。结果是,丧家失舍,奔走四海,无人听之,无主用之,后郁郁而终。
有趣的是,后来的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的末期,大体(不是全部)重复着类于孔子的——很不吉利的——命运。
在利钵盈溢时,以往那种顺应潮流的变革,或争夺精神便开始頽落,并也害怕别人再来“争夺”。于此这时,胜利的“王者”开始企稳,即使矛盾重重也不愿通过前进变革来排解,除此之外,更令其担忧的是老百姓开始觉醒……这时,基本无例外地要招孔、抬孔和尊孔。目的是:开始麻醉人民。
这些人——完全无视私有制将社会沦分为不同阶级,利益对立的事实,宣传超阶级性的“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即似同于今天的普世价值;当他们以此企求社会长治久安时,(也在利用前人的创造惯性造就某种辉煌),社会的另一方面却形成了一个个积累性矛盾的“偃塞湖”,人民群众即生活在黑夜之中……而,用不了多久,不是革命驱散黑夜,就是黑夜造成造乱……总之,统治者开始重复着孔子晚年的命运。
尊孔者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完全是睁眼说瞎话!明明是“招孔不久即黑夜”!而对人民来说,更是“孔子身后常黑夜”的。
孔子!活脱脱一个“丧门星”!
哈,极少数文人们,忘记了他们在三十多年前的“思想解放”“大胆创新”“锐意改革”的呼喊,也走上历史统治者执政后期美化孔子的老路(创意尽失),抬孔、尊孔……真不吉利呀!!将此人的铸像立上天安门广埸,乃天大的讽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